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C-Bi/CC电极制备及其在铁铬液流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1
作者 周洋 韩培玉 +2 位作者 牛迎春 徐春明 徐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1-389,共9页
电极是铁铬液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解液中活性组分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理想的电极材料应具备高电导率、大比表面积、高电化学活性、低成本等特性,而目前的电极材料往往不能兼顾。金属有机框架(MOF)兼具高导电性、高催化性能的优... 电极是铁铬液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解液中活性组分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理想的电极材料应具备高电导率、大比表面积、高电化学活性、低成本等特性,而目前的电极材料往往不能兼顾。金属有机框架(MOF)兼具高导电性、高催化性能的优点,能够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电极材料中。此项工作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以碳布负载Bi-MOF为前驱体(Bi-MOF/CC)的铋基碳布(CC)电极(C-Bi/CC)。通过探究金属盐的添加量与电极性能的耦合关系,提升了电极的性能,结果显示,使用90 mg金属盐的电极样品极化电阻仅1.069Ω,相较于原始碳布降低了8.5%、Cr3+还原过电位为0.25 V,使用普通碳布作为正极,改性过的电极作为铁铬液流电池负极进行电池循环性能测试,在电流密度为80 mA/cm2时能量效率达89.7%,库仑效率达97.2%,电压效率达92.3%;在电流密度为140 mA/cm2时能量效率达到83.8%,库仑效率达98.1%,电压效率达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液流电池 电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能量效率
下载PDF
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任韶凯 王雅慧 +4 位作者 马迪 邓孟龙 樊森朝 倪学翊 徐泉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名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试验组24例,共脱落7例,2组实际各完成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头皮... 目的探讨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心肺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名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试验组24例,共脱落7例,2组实际各完成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2组共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峰值摄氧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均<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头皮针联合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及心肺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有氧运动 中风 心肺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低渗污染地层气液驱动原位压裂增渗技术与设备
3
作者 侯冰 崔壮 +4 位作者 张丰收 徐泉 冯世进 陈宏信 纪东奇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5期614-625,共12页
我国土地受工业开发长期影响,低渗地层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低渗污染场地亟待高效快速修复。传统异位修复技术对土壤扰动强,生态环境恢复缓慢,不足以解决目前的修复困境,原位立体缝网压裂修复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低渗污染场地立体修复目... 我国土地受工业开发长期影响,低渗地层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低渗污染场地亟待高效快速修复。传统异位修复技术对土壤扰动强,生态环境恢复缓慢,不足以解决目前的修复困境,原位立体缝网压裂修复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低渗污染场地立体修复目前面临土层裂隙扩展机理不明、现有支撑剂易在主裂缝口沉降和压裂设备碎片化等难题,受实验条件和机理研究制约,在低渗土层缝网扩展机理、多场耦合、新型支撑剂和一体化压裂装备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突破。本文重点研究低渗介质多场耦合下力学行为及提高原位压裂裂隙有效支撑的压裂装备进展和可行性,提出土体缝网起裂和扩展机理、流-固-化多场耦合模型、新型可控仿贻贝覆膜支撑剂和气液驱动压裂技术及装备等关键研究要点,指导低渗污染地层气液驱动缝网压裂增渗修复设计,提高药剂的传输效率和铺置范围,实现低渗污染场地原位立体高效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修复 气液驱动 压裂增渗 仿生材料 增渗设备
原文传递
基于多循环特征的储能电池SOH估计模型
4
作者 张宣梁 何霆 +4 位作者 朱文龙 王屾 曾建华 徐泉 牛迎春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88-3498,共11页
准确估计电化学储能电池的SOH(state of health)对于确保电池的安全可靠工作至关重要。数据驱动方法在SOH估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方法忽略了电池循环过程中多个连续循环之间的时序健康信息和特征挖掘,以及这些特征与SOH值之间的关... 准确估计电化学储能电池的SOH(state of health)对于确保电池的安全可靠工作至关重要。数据驱动方法在SOH估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方法忽略了电池循环过程中多个连续循环之间的时序健康信息和特征挖掘,以及这些特征与SOH值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MCNet(multi-cycle net)的新型SOH估计模型。该模型不需要手动提取健康特征,只需输入电池充电阶段的电流和电压,即可自动挖掘单次循环中与SOH估计相关的特征,并提取多个连续循环之间的相关特征,进而融合上述特征进行SOH估计。首先,为了构造模型的多循环张量输入数据并提升模型的收敛速度,将每个循环内充电阶段长度不同的采样数据进行长度对齐、最大-最小归一化以及拼接多个连续历史循环数据的预处理;其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张量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建立MCNet模型对公开电池数据集进行预测,平均绝对误差都在1%以内、均方根误差都在1.5%以内;最后,将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与其他常用的序列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并与仅使用单次循环下的电流、电压数据作为输入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SOH估计精度,并且使用多个循环的电流、电压数据作为输入可以提升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电池 健康状态 多循环特征 TRANSFORMER 门控循环单元
下载PDF
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徐泉 黄星发 +3 位作者 程炯佳 陆小成 郑正 毕树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63-2368,共6页
采用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10a发展起来的新型原位修复技术,本文综述了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5种主要方法:①电动力学技术;②电动力学结合Fenton技术;③电动力学结... 采用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近10a发展起来的新型原位修复技术,本文综述了电动力学及其联用技术降解污染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5种主要方法:①电动力学技术;②电动力学结合Fenton技术;③电动力学结合生物技术;④电动力学结合表面活性剂/助溶剂技术;⑤电动力学结合超声技术.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和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力学 联用技术 土壤修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徐泉 潘钰 +7 位作者 杨晓辉 马迪 萧演清 吴琼 阎澍妤 杨緋 李颜杝 孙小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30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4例患者退出,最终26例患者完成研究,每组13例,两组患...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30例首次发病的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4例患者退出,最终26例患者完成研究,每组1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训练,每天1次,每次30 min,共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以及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的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1)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O2peak、AT、VEpeak均明显提高[分别为(16±4)ml/(kg·min)比(13±3)ml/(kg·min)、(12.9±2.5)ml/(kg·min)比(10.0±2.7)ml/(kg·min)、(41±12)L/min比(34±9)L/min;t值分别为9.668、4.328、3.662,均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VO2peak、AT、VEpeak比较[分别为(14±4)ml/(kg·min)比(14±4)ml/(kg·min)、(11.8±2.6)ml/(kg·min)比(11.5±2.9)ml/(kg·min)、(29±8)L/min比(28±6)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63、0.583、0.314,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O2peak、AT、VEpeak差值分别为0.4(0.2,0.6)、0.1(-0.5,0.7)ml/(kg·min)和0(-2.5,5.0)L/min,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VO2peak、AT、VEpeak差值分别为3.0(2.2,3.9)ml/(kg·min)、2.7(1.8,5.3)ml/(kg·min)、7.0(1.0,13.0)L/min,两组间治疗前后VO2peak、AT、VEpeak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287、3.721、2.236,均P<0.05)。(2)FMA评分与BI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I均明显提高[分别为(70±24)分比(52±28)分、(78±20)比(60±28);t值分别为4.076,4.239,均P<0.01],对照组治疗后FMA评分、B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分别为(68±25)分比(60±27)分、(69±22)比(59±26);t值分别为3.168,5.436,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I差值分别为5.0(2.0,12.0)分、10.0(5.0,15.0),试验组治疗前后FMA评分、BI差值分别为10.0(4.5,32.0)分、11.0(10.0,2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393、1.352,均P>0.05)。结论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有氧运动训练,能够提高其心肺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康复 有氧运动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评估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徐泉 潘钰 +5 位作者 张啸飞 杨晓辉 萧演清 吴琼 阎澍妤 杨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评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了解偏瘫患者心肺功能储备能力,探寻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氧运动康复方案。方法:选取1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验组)和1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心肺运动实验测试,比较两组受试对象心肺运动实验各... 目的:评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了解偏瘫患者心肺功能储备能力,探寻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氧运动康复方案。方法:选取11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验组)和1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心肺运动实验测试,比较两组受试对象心肺运动实验各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受试对象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基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峰值摄氧量(13.1±3.2 vs 22.3±6.6ml/kg/min)、无氧阈(11.2±2.9 vs 15.5±3.6ml/kg/min)、能量代谢当量(3.7±0.9 vs 6.4±1.9)、峰值氧脉搏(7.7±2.0 vs11.2±2.5ml)、峰值呼吸交换率(0.98±0.08 vs 1.15±0.11)、峰值分钟通气量(30.9±8.5 vs 55.7±17.7L/min)、峰值功率(72.5±18.8 vs 118.8±46.8w)与最大心率(117.9±14.7 vs 135.1±20.4bp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静息心率(81.6±11.5 vs 72.5±4.9bp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息血压与峰值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运动功能明显低于健康人,心肺储备功能下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有必要给予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以改善心肺运动功能,预防卒中再发和提高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肺运动试验 有氧运动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下踏车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心肺适能的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泉 马迪 +4 位作者 潘钰 李颜杝 杨绯 杨晓辉 季林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下踏车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心肺适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初发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四肢联动康复踏...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下踏车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心肺适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初发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四肢联动康复踏车训练,实验组予功能性电刺激康复踏车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测量峰值摄氧量(VO2peak)。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MBI评分和VO2peak均显著升高(|t|>7.889,P<0.001),实验组FMA评分和VO2peak明显高于对照组(|t|>3.332,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下踏车训练更有利于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心肺适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踏车 心肺适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对家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胶原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徐泉 周卫 +5 位作者 孔焕宇 李莉 章永东 张兆杰 刘灿 王荣国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家兔术后硬膜外瘢痕组织形成过程中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耳白品系家兔96只,体重2.0~2.5kg,6月龄,雌雄各半,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三七组(B)、透明质酸钠组(C)、三七透明质酸... 目的:探讨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家兔术后硬膜外瘢痕组织形成过程中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耳白品系家兔96只,体重2.0~2.5kg,6月龄,雌雄各半,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生理盐水组(A)、三七组(B)、透明质酸钠组(C)、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组(D),制作家兔椎板切除模型,分别在硬膜囊周围涂抹生理盐水、三七浓缩液、透明质酸钠、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各0.5ml,各组术后1、2、4、8周取材,Masson染色进行胶原生长情况的形态学观察,原位杂交方法分析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Masson染色中胶原纤维的排列,生理盐水组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组比对照组更加规整。Ⅰ型胶原mRNA表达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在用药4周时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透明质酸钠组、三七组(P<0.01);Ⅲ型胶原mRNA表达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在用药4周时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透明质酸钠组、三七组(P<0.01)。结论: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对家兔术后硬膜外瘢痕具有改善胶原纤维的排列,降低瘢痕硬度,增加瘢痕弹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凝胶类 三七 胶原Ⅰ型 胶原Ⅲ型
下载PDF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胃空肠Roux-en-Y吻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泉 邵欣欣 +2 位作者 刘松 马福海 田艳涛 《中国医刊》 CAS 2016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介绍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胃空肠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远端胃癌患者施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胃空肠Roux-en-Y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具体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 目的介绍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胃空肠Roux-en-Y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远端胃癌患者施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胃空肠Roux-en-Y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具体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完成全腹腔镜下Roux-en-Y重建,出血量为(57.0±19.5)ml,消化道重建时间(48.0±15.3)分钟,术后患者胃管拔除时间为(4.4±0.7)天,术后住院时间为(8.0±1.2)天,平均清扫淋巴结(27.5±4.7)枚,下切缘距病变距离为(3.0±0.6)cm,上切缘距病变距离为(4.9±0.8)cm,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全腹腔镜下采用胃空肠Roux-en-Y吻合的重建方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是一种理想的全腹腔镜胃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远端胃癌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 ROUX-EN-Y吻合
下载PDF
原位RT-PCR检测血管瘤组织Ang2 mRNA及其受体Tie2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泉 孟保英 +3 位作者 党双锁 李鹏 刘宾 段怡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9-981,共3页
目的 :探讨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RT PCR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 6 2例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标本 (其中增生期血管瘤 2 6例 ,消退期血管瘤 2 4例 ,静脉型血管畸形 1 2例 )进行Ang2mRNA ,Tie2mRNA表... 目的 :探讨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RT PCR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 6 2例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标本 (其中增生期血管瘤 2 6例 ,消退期血管瘤 2 4例 ,静脉型血管畸形 1 2例 )进行Ang2mRNA ,Tie2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结果 :增生期、消退期血管瘤及静脉型血管畸形均有Ang2mRNA ,Tie2mRNA的阳性信号 ,但是三者阳性信号强弱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即静脉型血管畸形Ang2mRNA ,Tie2mRNA的表达较不同生长时期血管瘤低 ,增生期血管瘤二者的表达高于消退期 .结论 :Ang2及其受体Tie2可能与血管瘤及静脉型血管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ANG2 MRNA TIE2 MRNA 原位RT-PCR
下载PDF
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干预硬膜外瘢痕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泉 潘钰 +2 位作者 周卫 张兆杰 刘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518-2522,共5页
背景:脊柱椎板减压后硬膜外瘢痕是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证实局部应用三七凝胶能有效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成。目的:进一步验证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家兔硬膜外瘢痕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 背景:脊柱椎板减压后硬膜外瘢痕是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证实局部应用三七凝胶能有效预防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成。目的:进一步验证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在家兔硬膜外瘢痕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耳白品系家兔96只,随机方法分为4组,制作家兔椎板切除模型,分别在兔硬膜囊周围涂抹生理盐水、三七浓缩液、透明质酸钠、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各0.5 mL,用药后1,2,4,8周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用药1,2周时,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其他3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组与三七组、透明质酸钠组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4,8周时,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表达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或P<0.05),三七组、透明质酸钠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实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抑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减轻瘢痕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肌动蛋白类 平滑 透明质酸 注射 硬膜外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800例病因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泉 孟保英 +2 位作者 段怡涛 李鹏 刘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母孕期病毒感染与血管瘤发生的关系及尿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分析。方法:对 800 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和100 例正常婴儿母亲进行母孕期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及血管瘤患儿尿素注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母亲... 目的:探讨母孕期病毒感染与血管瘤发生的关系及尿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分析。方法:对 800 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和100 例正常婴儿母亲进行母孕期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及血管瘤患儿尿素注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母亲孕期病毒感染率较正常婴幼儿母孕期病毒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即显著升高;尿素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肯定。结论:母孕期病毒感染与血管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积极预防,尿素治疗血管瘤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尿素 病例分析
下载PDF
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泉 王婷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傅东华译《飘》中所采用的归化翻译主要体现在语汇和句法层,方法包括音译、改译、略译、用汉语中的俚语或方言译、用富含中国文化特点的词语翻译等五种。傅译中的归化翻译可以从社会符号学、图式理论和德国功能主义中得到理论支持。
关键词 归化 层次 理据
下载PDF
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VEGF、VEGFR/KDR及PCNA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泉 孟保英 +1 位作者 段怡涛 李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 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已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VEGF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 9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血管病变标本 (血... 目的 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已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VEGF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 9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血管病变标本 (血管瘤 5 6例 ,血管畸形 34例 ,其中增生期血管瘤 32例 ,消退期血管瘤 2 4例 ) ,进行VEGF及其受体 (VEGFR/KD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VEGF ,VEGFR和PCNA表达水平在增生期血管瘤明显升高 ,与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消退期血管瘤、正常皮肤及血管畸形的VEGF ,VEGFR和PC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VEGF和VEGFR可能促进血管瘤的生长 ,增生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活跃。VEGF ,VEGFR和PCNA的检测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并对血管瘤进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血管瘤 VEGF VEGFR KDR PCNA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美国对中国“两反合并调查”的法律依据与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泉 陈云秀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5-163,共9页
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美国对中国同时适用反倾销与反补贴贸易限制措施。学界对此认识分歧较大,针对美国对中国并用"两反合并调查"提出种种疑问。美国对中国并用"两反合并调查"是否具有法律依据成为最关... 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美国对中国同时适用反倾销与反补贴贸易限制措施。学界对此认识分歧较大,针对美国对中国并用"两反合并调查"提出种种疑问。美国对中国并用"两反合并调查"是否具有法律依据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本文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次讨论美国对中国并用"两反合并调查"的法律依据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反合并调查” 贸易限制措施 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下载PDF
略论外资准入与投资自由化 被引量:17
17
作者 徐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国际投资法制中的外资准入制度 ,已成为南北国家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与难点问题。外资准入作为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内容 ,受到双边和多边投资立法的重大冲击。发达国家推动投资自由化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削弱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法... 国际投资法制中的外资准入制度 ,已成为南北国家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与难点问题。外资准入作为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内容 ,受到双边和多边投资立法的重大冲击。发达国家推动投资自由化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削弱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法律管制。因此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 ,并力求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以避免投资自由化对本国经济安全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准入 投资自由化 东道国 发展中国家 经济安全 国际投资法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周围脏器切除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泉 田艳涛 +5 位作者 刘昊 刘媛 单毅 赵东兵 王成锋 赵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75-1977,共3页
目的:总结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联合周围组织器官切除在原发及复发胃癌治疗中的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5例原发胃癌或胃癌术后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联合周围脏器切除病例,其... 目的:总结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联合周围组织器官切除在原发及复发胃癌治疗中的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5例原发胃癌或胃癌术后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联合周围脏器切除病例,其中3例为原发胃癌,2例为胃癌术后复发。结果:1例患者因腹腔感染及腹腔出血于围手术期内死亡,1例出现胰瘘,经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4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生存,平均生存期22.2个月。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周围脏器切除治疗胃癌有一定风险,但如合理应用,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复发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私人诉权之审视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8,共7页
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私人诉权的制度模式从学理角度可分为私人直接诉权与私人间接诉权两种。前者包括狭义的私人直接诉权与WTO协议直接适用;后者的行使方式包括以传统外交保护为理论基础的国家诉权制度与作为国内行政调查程序的对外贸易... 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私人诉权的制度模式从学理角度可分为私人直接诉权与私人间接诉权两种。前者包括狭义的私人直接诉权与WTO协议直接适用;后者的行使方式包括以传统外交保护为理论基础的国家诉权制度与作为国内行政调查程序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私人直接诉权模式不仅在理论上尚有争议,而且是很难付诸实践的。只有在坚持国家诉权的基础上,构建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为私人间接诉权提供行政程序性制度保障,才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WTO各成员方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DSM 私人诉权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下载PDF
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泉 田艳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1-14,共4页
近端胃切除术作为一种保留功能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上1/3早期胃癌的治疗。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食管-残胃吻合、间置空肠吻合、间置空肠储袋吻合及双通道吻合等,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是公认的最佳方式。本文... 近端胃切除术作为一种保留功能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上1/3早期胃癌的治疗。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食管-残胃吻合、间置空肠吻合、间置空肠储袋吻合及双通道吻合等,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是公认的最佳方式。本文将介绍现行的主要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比较其在手术安全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今后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探索最佳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近端胃切除术 重建 反流性食管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