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陆敏艳 路阳 +4 位作者 俞俊杰 严海浪 徐煜飞 蔡辉 马占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脑缺血性炎性病理损伤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d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为试验组,同时收集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试验...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脑缺血性炎性病理损伤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发病<1d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为试验组,同时收集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试验组发病第1天,对照组体检时抽血,采用Luminex法测定血清TNC水平。试验组随机选24例患者进行血清TNC水平动态观察(发病第5天抽血复查)。还分析试验组TOAST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20例患者中,不稳定斑块8例和稳定斑块12例血清TNC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TN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94.17±158.14)ng/L vs(504.98±110.80)n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24例患者发病第5天较第1天血清TNC水平明显下降[(632.61±165.27)ng/L vs(657.90±133.02)ng/L,P<0.05],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不稳定斑块血清TNC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684.90±95.45)ng/L vs(519.21±149.69)n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C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脑缺血病理损伤及神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腱糖蛋白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