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仰韶后期陶双腹器简析
1
作者 徐紫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1,共9页
黄土高原仰韶后期陶双腹器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仰韶晚期第一期,陶双腹盆发源于关中西部地区,后向东扩展至关中东部和晋南地区,向北至宁夏南部,向西至甘肃中部,在此期间,陶双腹盆还传播到屈家岭文化区,成为这里双腹陶器的重要来源;... 黄土高原仰韶后期陶双腹器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仰韶晚期第一期,陶双腹盆发源于关中西部地区,后向东扩展至关中东部和晋南地区,向北至宁夏南部,向西至甘肃中部,在此期间,陶双腹盆还传播到屈家岭文化区,成为这里双腹陶器的重要来源;仰韶晚期第二期,屈家岭文化的陶双腹豆反向传播到黄土高原地区,陕晋豫交界处成为陶双腹器的分布重心;庙底沟二期,陶双腹器数量减少且逐渐消失。黄土高原地区的陶双腹器主要作为日常盛食器具,或还在祭祀仪式中发挥作用。其兴衰发展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土高原仰韶后期社会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仰韶后期 陶双腹器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试论青铜觯的组合和墓葬的关系
2
作者 曹斌 徐紫瑾 侯宜斐 《殷都学刊》 2016年第1期16-22,33,共8页
青铜觯作为流行于晚商和西周前期的一类重要青铜酒器,在酒器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结合出土铜觯和未出铜觯两类墓葬的情况,对青铜觯的组合与墓葬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总结铜觯组合的同时,揭示了组合变化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青铜觯 组合 墓葬等级 动态关系
下载PDF
甘肃庆阳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F2发掘简报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龙(执笔/摄) 徐紫瑾 +12 位作者 杨林旭(执笔/摄) 张小宁(执笔/摄) 蒋超年 韩建业 景小庆(绘图) 张镪(绘图/摄) 徐紫瑾(绘图) 姬鹏雅(绘图) 樊青青(绘图) 周懋(绘图) 赵依凡(绘图/摄) 李辰辉(绘图) 邱四平(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2,F0002,F0003,1,共22页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2021~202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重点发掘了遗址北部的大型夯土建筑区。其中F2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是早期建筑停用夯填时有...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2021~202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遗址进行了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重点发掘了遗址北部的大型夯土建筑区。其中F2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是早期建筑停用夯填时有意预留和营建的祭祀礼仪空间。F2出土有大量陶器及石镞、骨镞等器物,另有大量的动物骨骼、炭化水稻等遗物。陶器多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以红陶、红褐陶为主,另有一定数量的白陶、黑陶、灰陶等,部分器物表面施彩绘或涂白衣、朱砂。根据出土器物特征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判断,F2的年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南佐遗址F2的发掘,为研究黄土高原仰韶文化的礼制特征和社会分化及其与黄河下游、长江流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面积 出土器物 夹砂陶 泥质陶 考古发掘 灰陶 石镞
原文传递
查海遗址晚期社会经济再研究
4
作者 徐紫瑾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
查海遗址是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遗址晚期的房址废弃程度低,保存状况良好,且数量较多,居住面上保留了大量的器物。从家户考古的视角出发,对查海遗址晚期家户的生产活动、财富分化、私有化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社会经济... 查海遗址是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遗址晚期的房址废弃程度低,保存状况良好,且数量较多,居住面上保留了大量的器物。从家户考古的视角出发,对查海遗址晚期家户的生产活动、财富分化、私有化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社会经济状况。结果显示,遗址晚期家户的生产活动出现差异化,有专业化分工的倾向;家户之间的财富积累有一定差异,部分家户已经出现独立占有储藏设施的现象,但私有化程度尚处在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户考古 查海遗址 生产活动
原文传递
查海遗址社会的秩序性构建——基于家户考古的视角
5
作者 徐紫瑾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6,156,共9页
本文从家户考古的研究视角对查海遗址晚期家户的空间、经济以及仪式活动所呈现的秩序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户的布局、家户内部的活动与性别分区塑造了空间的秩序性;家户多样的生计方式与男女协作维持了经济的秩序性;家户个体与群体... 本文从家户考古的研究视角对查海遗址晚期家户的空间、经济以及仪式活动所呈现的秩序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户的布局、家户内部的活动与性别分区塑造了空间的秩序性;家户多样的生计方式与男女协作维持了经济的秩序性;家户个体与群体的仪式活动稳定了意识形态的秩序性,而这些秩序性推动了社会的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海遗址 秩序性 家户考古 空间分区 仪式活动
原文传递
史前陶瓦与黄土高原早期文明
6
作者 徐紫瑾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6-202,共7页
陶瓦最初在仰韶晚期的黄土高原地区少量出现,龙山时期出土数量相对增多。陶瓦大多发现于大型聚落遗址的当中,推测可能属于高等级建筑构件。陶瓦本身不仅是史前黄土高原人们适应环境的产物,更是该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定... 陶瓦最初在仰韶晚期的黄土高原地区少量出现,龙山时期出土数量相对增多。陶瓦大多发现于大型聚落遗址的当中,推测可能属于高等级建筑构件。陶瓦本身不仅是史前黄土高原人们适应环境的产物,更是该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等级与身份的象征。陇东、关中西部地区的先民喜爱用红瓦,则传递了一种“尚红”的传统。距今四、五千年左右,陶瓦的出现及大型聚落的崛起,反映了自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建筑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强化、公共权力的集中,更是彰显了黄土高原早期文明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 陶瓦 黄土高原 社会状况
原文传递
上山文化居址流动性分析:早期农业形态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徐紫瑾 陈胜前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5-173,共9页
上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其居民的流动性与生业形态还不稳定。本文基于文化生态学原理,比较了狩猎采集者与农业群体在居址流动性上的差异,从遗址结构、动植物遗存、石器、陶器等四类要素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侧重从废弃过程角度... 上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其居民的流动性与生业形态还不稳定。本文基于文化生态学原理,比较了狩猎采集者与农业群体在居址流动性上的差异,从遗址结构、动植物遗存、石器、陶器等四类要素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侧重从废弃过程角度分析上山文化储藏坑的行为意义。研究表明,上山文化居址形态呈现出周期性迁居、非稳定性定居的特征,说明上山文化居民虽然已有农业生产,但仍保留着较高的流动性,农业形态比较原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山文化 流动性 生业形态 废弃过程 非稳定性农业
原文传递
试论史前黄河流域随葬鳄鱼骨板现象 被引量:4
8
作者 徐紫瑾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7,共8页
在史前黄河流域的一些高等级墓葬中出现了随葬鳄鱼骨板的现象。而这些被随葬的鳄鱼骨板一部分可能来自鳄鱼皮(肉)的残骸,一部分可能为鼍鼓鼓皮的残迹。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随葬鳄鱼骨板现象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流行于龙山时代,商周... 在史前黄河流域的一些高等级墓葬中出现了随葬鳄鱼骨板的现象。而这些被随葬的鳄鱼骨板一部分可能来自鳄鱼皮(肉)的残骸,一部分可能为鼍鼓鼓皮的残迹。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随葬鳄鱼骨板现象起源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流行于龙山时代,商周之后式微。鳄鱼骨板及鼍鼓应当是社会身份的象征,而鼍鼓更是在礼乐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时期 黄河流域 鳄鱼骨板 鼍鼓 礼乐制度
原文传递
喀左土城子遗址农业生产工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紫瑾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土城子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制工具类型及功能的分析,确认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工具组合:石斧石镐、石锄、石刀,基本上满足了从开荒、碎土起垄到中耕、收割的农耕生产需要。遗址中缺失的整地工具推测可能为木耜或木耒,播种方... 通过对土城子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制工具类型及功能的分析,确认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工具组合:石斧石镐、石锄、石刀,基本上满足了从开荒、碎土起垄到中耕、收割的农耕生产需要。遗址中缺失的整地工具推测可能为木耜或木耒,播种方式可能为条播法。进一步结合土城子遗址自然环境分析,可以发现当时的农业生产有着精耕细作、分工明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城子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制工具 农业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