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蝇科昆虫生物学和地理分布分析
1
作者 徐荣臻 申爽 +2 位作者 朱永强 尹新明 席玉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9,共8页
概述叶蝇科昆虫的生活史、食性、适蚁性和盗寄生性等生物学特性,并对叶蝇科、属、种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叶蝇科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叶蝇科3亚科均为世界性分布.真叶蝇亚科属级阶元在东洋界丰富度最高,其次为新热带界;... 概述叶蝇科昆虫的生活史、食性、适蚁性和盗寄生性等生物学特性,并对叶蝇科、属、种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叶蝇科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叶蝇科3亚科均为世界性分布.真叶蝇亚科属级阶元在东洋界丰富度最高,其次为新热带界;其种级阶元在东洋界分布最丰富,其次为古北界,非洲热带界和澳洲界分布的数量较少.平鬃叶蝇亚科属级阶元在新北界丰富度最高,其次是古北界和非洲热带界;其种级阶元在非洲热带界最为丰富,其次为新热带界和古北界.叶蝇亚科属级阶元在非洲热带界、新北界、新热带界丰富度较高,古北界和东洋界丰富度较低;其种级阶元在新热带界最为丰富,其次为非洲热带界,分布最少的为古北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叶蝇科 生物学 区系
原文传递
小檗胺对多药耐药K562/Adr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董庆华 郑树 +2 位作者 徐荣臻 吕庆华 何立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20-822,共3页
目的研究小檗胺诱导人白血病K5 6 2 /Adr细胞凋亡及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测IC50 值 ,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 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 ,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 ,同时以FCM检测Caspase 3、P GP蛋白表达及细胞... 目的研究小檗胺诱导人白血病K5 6 2 /Adr细胞凋亡及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测IC50 值 ,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 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 ,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 ,同时以FCM检测Caspase 3、P GP蛋白表达及细胞内药物积聚能力 ,RT PCR法检测mdr 1基因表达。结果小檗胺能抑制人白血病K5 6 2 /Adr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使Caspase 3蛋白表达及细胞药物外排能力增加 ,同时降低mdr 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小檗胺能激活Cas pase 3以诱导人白血病K5 6 2 /Adr细胞凋亡 ,同时能通过降低m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ADR 小檗胺 多药耐药 细胞凋亡 表达 白血病 诱导 细胞作用 能力 结论
下载PDF
黄芩苷元选择性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庆华 郑树 +1 位作者 徐荣臻 吕庆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17-820,共4页
目的 研究黄芩苷元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MTT法测细胞毒活性 ,Hoechst 332 5 8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小体形成 ,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 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 ,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 ,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 研究黄芩苷元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MTT法测细胞毒活性 ,Hoechst 332 5 8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小体形成 ,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 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 ,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 ,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Bcl 2 ,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黄芩苷元能选择性抑制人白血病K5 6 2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关系 ,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被阻滞于S期 ;同时细胞Fas和Caspase 3蛋白表达增高 ,而Bcl 2蛋白表达不变。结论 黄芩苷元能激活Caspase 3蛋白表达 ,诱导人白血病K5 6 2细胞凋亡且呈时效量效关系 ,此作用与Fas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与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元 白血病 凋亡 CASPASE3 FAS
下载PDF
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选择性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 被引量:5
4
作者 叶招明 苗旭东 +3 位作者 杨迪生 徐荣臻 黄新 葛芬芬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8-304,共7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在体外和荷瘤裸鼠体内可选择性的抑制某些黑色素瘤细胞和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和激发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发现azurin在荷瘤裸鼠体内诱导肿瘤凋亡使肿瘤体积明显减小,但未发现毒副作用...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在体外和荷瘤裸鼠体内可选择性的抑制某些黑色素瘤细胞和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和激发肿瘤细胞的凋亡,同时发现azurin在荷瘤裸鼠体内诱导肿瘤凋亡使肿瘤体积明显减小,但未发现毒副作用。azurin如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azurin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zurin培养U2OS细胞。通过MTT法测细胞活性,用Bliss法计算IC50值,荧光显微镜、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和凋亡小体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ladder”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Bax、Bcl-2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能选择性抑制人骨肉瘤U2OS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并能诱导细胞凋亡,IC50值为(114.54±7.65)mg/L,均高于相同浓度组的人骨肉瘤细胞MG63及正常人肝细胞L-02细胞组(P<0.05)。100mg/L和200mg/Lazurin作用24h后,AO、Hoechst33258和透射电镜见较多的凋亡细胞,出现凋亡小体,部分细胞坏死。琼脂糖凝胶电泳见典型的“ladder”,Annexin-V/PI的FCM检测azurin作用3h就出现凋亡现象,200mg/L的azurin作用48h时凋亡指数达到峰值35.8%,细胞停滞于G1期,而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URIN 骨肉瘤 凋亡 BAX BCL-2 CASPASE-3
下载PDF
钙调素拮抗剂小檗胺逆转K562/ADR细胞株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小英 张晓红 +4 位作者 徐磊 吴东 徐荣臻 张行 周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2-406,共5页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小檗胺(BBM)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逆转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方法:以四唑氮蓝(MTT)法测定小檗胺对K562细胞、耐阿霉素K562细胞(K562/ADR)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求得其IC50;测定联合应用阿霉素和:BBM后K562/ADR细...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小檗胺(BBM)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逆转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方法:以四唑氮蓝(MTT)法测定小檗胺对K562细胞、耐阿霉素K562细胞(K562/ADR)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求得其IC50;测定联合应用阿霉素和:BBM后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IC50值及其增敏倍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小檗胺作用前后K562/ADR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在mRNA水平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170表达量。结果:小檗胺能显著抑制K562及K562/ADR细胞增殖,其IC50值分别为5.32μg·mL^-1和10.97μg·mL^-1。联合应用阿霉素和1μg·mL^-1小檗胺使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IC50由5.94μg·mL^-1降低至2.93μg·mL^-1,其增敏倍数为2.03倍。8μg·mL^-1小檗胺作用K562/ADR细胞24h后P170的表达量由85.45%降低至63.86%,72h后MDR1mRNA的表达以μ—actin为内参照的半定量比值也由处理前的1.625降至0.877。结论:小檗胺对K562、K562/ADR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小檗胺能部分逆转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其作用是通过抑制MDR1在mRNA和P170水平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拮抗剂 小檗胺 逆转 K562/ADR 细胞株 多药耐药
下载PDF
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诱导U2OS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 被引量:7
6
作者 苗旭东 杨迪生 +2 位作者 叶招明 徐荣臻 张桂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诱导人骨肉瘤细胞U2OS凋亡过程中是否有caspase-3的活化。方法Annexin-V/PI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blot分析caspase-3酶原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caspase-3mRNA水平的改变,比色法测定caspase-3... 目的探讨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诱导人骨肉瘤细胞U2OS凋亡过程中是否有caspase-3的活化。方法Annexin-V/PI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blot分析caspase-3酶原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caspase-3mRNA水平的改变,比色法测定caspase-3的相对活性。结果用0、25、50、100、200mg/Lazurin处理U2OS细胞24h,随药物浓度的增加,caspase-3酶原的蛋白水平减少,caspase-3的mRNA水平增加(P<001)。用100mg/Lazurin分别处理细胞3、6、12、24、48h,caspase-3活性于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72倍,P<001),48h仍高于对照组(P<001);用不同浓度的azurin处理细胞,caspase-3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结论Azurin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过程中有caspase-3的活化,caspase-3在azurin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祖林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细胞凋亡 骨肉瘤
下载PDF
小檗胺对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梁赟 赵小英 +1 位作者 魏艳淋 徐荣臻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berbamine,BBM)体外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BBM作用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并求得IC50;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RT-PCR检测BBM作用前后细胞p53、p21和GADD4... 目的:探讨小檗胺(berbamine,BBM)体外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BBM作用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并求得IC50;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RT-PCR检测BBM作用前后细胞p53、p21和GADD4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BM作用前后细胞p53、JNK、p-JNK及c-Jun蛋白表达。结果:BBM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P<0.05),48 h的IC50值为3.83μg/ml;8μg/ml BBM作用RPMI 8226细胞24 h后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梯形条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由1.07%升高至24.84%;BBM作用后细胞p53、p21及GADD45γmRNA表达上调,同时伴有胞核内p53蛋白上调及p-JNK、c-Jun蛋白活化。结论:BBM能抑制RPMI 8226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通过活化GADD45/JNK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治疗应用 小檗胺/投药和剂量 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信号传导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人A1u重复序列作为脐血造血干细胞异种移植成功指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东 赵小英 +1 位作者 徐荣臻 蒋文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将 Alu重复序列作为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异种移植成功植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经体外扩增后的人脐血细胞移植给 X线照射预处理的 BAL B/ C裸鼠 ,8周后取骨髓及脾脏 DNA,分别检测人特异的 Alu序列和 Cart- 1基因的表达率 ,以 DN... 目的 探讨将 Alu重复序列作为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异种移植成功植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经体外扩增后的人脐血细胞移植给 X线照射预处理的 BAL B/ C裸鼠 ,8周后取骨髓及脾脏 DNA,分别检测人特异的 Alu序列和 Cart- 1基因的表达率 ,以 DNA序列分析证实所扩增序列的正确性。结果 受者裸鼠骨髓、脾脏 DNA经 PCR扩增到 Alu序列 2 2 4 bp特异性条带的 ,分别为 11/ 14只 (78.6 % )和 10 / 14只 (71.4 % ) ,检测到 Cart- 1基因 15 6 bp片段的分别为 8/ 14只 (5 7.1% )和 4 / 14只 (2 8.6 % ) ,两种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 1u- PCR法用于人脐血异种移植成功植入检测指标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序列分析 胎血 异种移植 小鼠
下载PDF
Fas抗原和caspase-8调控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诱导的人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苗旭东 杨迪生 +3 位作者 叶招明 徐荣臻 冯洁 黄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Fas抗原和caspase-8在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方法:用150mg/L浓度的azurin处理U2OS细胞,分别作用6、12、24和48h。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Fas抗原的表达。用荧光试剂盒检测caspase-8的活... 目的:探讨Fas抗原和caspase-8在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及作用。方法:用150mg/L浓度的azurin处理U2OS细胞,分别作用6、12、24和48h。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Fas抗原的表达。用荧光试剂盒检测caspase-8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zurin和抗-Fas-抗体诱导的骨肉瘤细胞凋亡百分率,以及加入caspase-8活性抑制剂IETD-FMK后凋亡百分率的变化。结果:Azurin诱导U2OS细胞凋亡后,与对照组比较,Fas抗原表达强度增加(P<0.01),caspase-8活性升高(P<0.01)。Fas抗原表达和caspase-8活性随着azurin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至24h后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as抗原的表达与caspase-8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73,P<0.01)。表达增强的Fas抗原具有转导凋亡信号的功能,抗-Fas抗体借此增强azurin诱导U2OS细胞凋亡的作用。Caspase-8活性抑制剂IETD-FMK能阻断caspase-8活化而抑制azurin或抗-Fas抗体诱导的U2OS细胞凋亡,与抑制剂组比较,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差异(P<0.01)。结论:Fas依赖途径可能为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诱导U2OS细胞凋亡主要机制之一,caspase-8活性上调可能在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祖林 骨肉瘤 细胞凋亡 抗原 Fas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
下载PDF
小檗胺诱导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智文 赵小英 +1 位作者 徐荣臻 吴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白血病细胞系NB4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药物对NB4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DNA琼脂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白血病细胞系NB4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药物对NB4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DNA琼脂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巢式PCR及RT-PCR检测PM L/RARα融合基因及Surv iv in基因表达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3阳性表达率。结果: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NB4细胞生长出现明显的抑制,并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48 h IC50为3.860μg/m l;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凋亡现象,DNA琼脂糖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梯形图;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经48 h作用后,凋亡率从2.83%增至12μg/m l时的58.44%;虽未发现药物作用后PM L/RARα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但检测到NB4细胞经药物作用后Surv iv in基因表达量的减少和Caspase3表达的增加,Caspase3阳性率从对照组的2.06%增至12μg/m l时的70.89%。经相关性分析,随着细胞Surv iv in表达水平的下降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增高,NB4细胞凋亡率相应地增高。结论:小檗胺对NB4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但不是通过作用于NB4细胞特异性融合基因PM L/RARα发挥作用的,其抗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之一是抑制Surv iv in基因的表达和增加Caspase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治疗应用 白血病/病理学 白血病细胞 NB4细胞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浙江莫家桥试点控制丝虫病后的监测及消灭丝虫病技术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中立 顾雪如 +12 位作者 邓珊珊 沈慧英 沈有泉 杨如春 袁行政 周金水 夏生荣 丁善根 赵忆 徐荣臻 宗旭余 洪又新 宋昌存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0年第1期4-7,共4页
浙江省余杭县莫家桥村子1983年基本控制丝虫病后,继续进行了流行病学纵向监测。1984~1988年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分别由1983年的1.03%和30.43%下降为1988年的0和2.63%;原有微丝蚴血症者在3~5年内转为阴性;蚊媒幼丝... 浙江省余杭县莫家桥村子1983年基本控制丝虫病后,继续进行了流行病学纵向监测。1984~1988年监测结果,人群微丝蚴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分别由1983年的1.03%和30.43%下降为1988年的0和2.63%;原有微丝蚴血症者在3~5年内转为阴性;蚊媒幼丝虫自然感染率由1983年的0.07%下降为988年的0;10岁以下儿童血检微丝蚴及 ELISA 检测均未发现阳性者。表明当地己阻断了丝虫病的传播。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消灭丝虫病的技术标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病原 血清学 蚊媒 监测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多柔比星、阿糖胞苷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靖燕 赵小英 +2 位作者 张晓红 吴东 徐荣臻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 研究紫杉醇与多柔比星 (阿霉素 )、阿糖胞苷体外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株 K5 6 2、HL - 6 0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阿霉素、阿糖胞苷单独和联合处理 K5 6 2、HL - 6 0细胞株 ,2 4~ 72小时后 ,用MTT法测定细... 目的 研究紫杉醇与多柔比星 (阿霉素 )、阿糖胞苷体外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株 K5 6 2、HL - 6 0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阿霉素、阿糖胞苷单独和联合处理 K5 6 2、HL - 6 0细胞株 ,2 4~ 72小时后 ,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紫杉醇、阿霉素和阿糖胞苷对 K5 6 2、HL - 6 0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 ,三种药物作用 K5 6 2细胞 72小时的 IC50 分别为 0 .11μg/ ml、0 .18μg/ ml和 3.71μg/ ml,作用 HL - 6 0细胞 72小时的 IC50 分别为 0 .37μg/ m l、0 .2 2μg/ m l和 1.93μg/ m l。两种或三种药物联用后对 K5 6 2、HL - 6 0细胞株的抑制率显著增加 ,明显高于单一用药 (P<0 .0 5 ) ,但紫杉醇联用阿霉素组作用与三药联用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紫杉醇能明显抑制 K5 6 2、HL - 6 0的增殖 ,与阿霉素或阿糖胞苷联合应用可增强对 K5 6 2、HL - 6 0的增殖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 培养的 抗肿瘤药 紫杉类 阿霉素 阿糖胞苷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连生 徐荣臻 +3 位作者 许晓华 周璇 赵小英 王世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索多发性骨髓瘤(MM)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作为MM治疗学上的新的靶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体外培养的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为模型,联合应用台盼蓝拒染试验、瘤细胞集落形成试验、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免... 目的探索多发性骨髓瘤(MM)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作为MM治疗学上的新的靶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体外培养的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为模型,联合应用台盼蓝拒染试验、瘤细胞集落形成试验、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扫描电镜技术等方法研究与分析ATRA对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13例MM患者PBMNCs样本在体外与ATRA作用14天后,有6例样本中显示出ATRA对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效率为46.2%。经过ATRA处理过的细胞样本,未见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培养物中以粒-单细胞集落生长为主,而相应对照组则以瘤细胞集落生长为主。结论ATRA在体外培养系中能明显抑制MM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的增殖。肿瘤克隆性前体细胞可能是MM治疗学上新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肿瘤前体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NP9基因的分子克隆与病毒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跃忠 戴巧定 徐荣臻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1-364,371,共5页
目的:研究新近发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NP9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构建该基因的蛋白表达系统。方法:提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NP9基因,然后将该片段进行T-... 目的:研究新近发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NP9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构建该基因的蛋白表达系统。方法:提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NP9基因,然后将该片段进行T-A克隆并测序鉴定,纯化回收后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然后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最后经IPTG诱导,原核表达重组子在M15宿主菌进行表达,并进行SDS-PAGE与Western印迹分析与鉴定。结果:应用RT-PCR技术,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到一条大小约为250bp的片段,经T-A克隆与测序鉴定,证实此片段为NP9基因,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将pQE30-NP9重组子转化入宿主菌,用IPTG诱导菌体表达NP9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印迹技术鉴定证实:在相对分子量约9kD处见明显的病毒特异性的高表达条带。结论:已成功克隆了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NP9基因,并经IPTG诱导,在M15宿主菌中表达了相应的病毒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逆转录病毒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基因 病毒 病毒NP9基因 克隆 分子 病毒蛋白表达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根波 徐荣臻 王世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6-107,共2页
近年来相继报道,在应用CD系列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表面标记分析时常可见到杂合型表型,而且这些异常免疫表型的表达与临床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我们对1992年1月至1994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33例AML病例进行CD系列... 近年来相继报道,在应用CD系列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表面标记分析时常可见到杂合型表型,而且这些异常免疫表型的表达与临床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我们对1992年1月至1994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33例AML病例进行CD系列抗原McAb检测,分析其异常免疫表型的表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表型 CD抗原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胶银染色对癌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小莉 刘富光 徐荣臻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264-266,共3页
AgNOR法检查恶性胸腹水60例,良性胸腹水70例,共130例。两组每核AgNOR颗粒均值分别为4.35±2.18和1.80±0.79,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该法对良恶性胸腹水有鉴别诊断价值。作者... AgNOR法检查恶性胸腹水60例,良性胸腹水70例,共130例。两组每核AgNOR颗粒均值分别为4.35±2.18和1.80±0.79,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该法对良恶性胸腹水有鉴别诊断价值。作者用AgNOR法诊断恶性胸腹水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86.54%,其敏感性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敏感性36.67%(P<0.01)。另外,良性组中,40例渗出液和20例漏出液的AgNOR颗粒均值分别为1.93±0.90及1.53±0.48,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法可能有渗、漏出液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区 胶银染色 胸水 诊断 胸部肿瘤
原文传递
AgNOR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小莉 徐荣臻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5-296,共2页
AgNOR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价值探讨林小莉,徐荣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杭州市310009)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迄今为止尚未有可供临床应用的理想的检测方法问世。核仁组成区(Nu... AgNOR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价值探讨林小莉,徐荣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杭州市310009)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迄今为止尚未有可供临床应用的理想的检测方法问世。核仁组成区(NucleolarOrganize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恶性胸腹水 鉴别诊断 AGNOR染色
下载PDF
人急性白血病HTLV-I相关抗原和逆转录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炜琴 徐荣臻 +1 位作者 张克奇 王世泂 《浙江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应用直接免疫金银染色法对41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及27例对照者培养前后白血病细胞进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相关抗原测定,并对9例抗原阳性标本进行逆转录酶(RT)活性分析,结果:患者培养前后HTLV-Ⅰ相关抗原阳性检出辜为53.6... 应用直接免疫金银染色法对41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及27例对照者培养前后白血病细胞进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Ⅰ)相关抗原测定,并对9例抗原阳性标本进行逆转录酶(RT)活性分析,结果:患者培养前后HTLV-Ⅰ相关抗原阳性检出辜为53.66%(22/41)和82.92%(34/41)(x^2=8.1098,P<0.01);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为8.45%±1.86%((?)±(?)%)和46.54%±4.53%(t=4.464,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者均阴性。9例HTLV-Ⅰ相关抗原阳性标本RT活性随培养后抗原表达增加而增高(r=0.90,P<0.001)。提示人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含有与HTLV-Ⅰ有亲缘关系的逆转录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病因 白血病病毒 逆转录酶活性 ATL
下载PDF
小檗胺对NB4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赵小英 何智文 +2 位作者 张晓红 吴东 徐荣臻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 NB4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NB4人白血病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MIT 法检测药物对 NB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 DNA 琼脂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 DNA 含...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 NB4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NB4人白血病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MIT 法检测药物对 NB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 DNA 琼脂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 DNA 含量及周期;巢式 PCR 检测 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结果:NB4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生长受抑,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48 h IC_(50)为3.86μg·mL^(-1);细胞形态学观察到细胞凋亡特征,DNA 琼脂糖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梯形图,经12μg·mL^(-1)的小檗胺处理48 h 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从2.83%增加58.44%;但未发现药物作用后 NB4细胞 PML/RARα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论:小檗胺能抑制 NB4细胞生长,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白血病细胞株 凋亡 人白血病细胞 细胞生长 NB4 DNA琼脂糖电泳 PML/RARΑ 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凋亡率
下载PDF
可溶性AZURIN分子重组子构建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的杀伤和诱导凋亡
20
作者 苗旭东 叶招明 +3 位作者 杨迪生 徐荣臻 李伟栩 陶惠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84-389,共6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PCR方法由假单胞菌染色体DNA扩增AZURIN基因片段,将其融合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并在M15大肠杆菌表达可溶性的AZURIN蛋白.该蛋白经纯... 目的:研究可溶性细菌氧化还原蛋白AZURIN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PCR方法由假单胞菌染色体DNA扩增AZURIN基因片段,将其融合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并在M15大肠杆菌表达可溶性的AZURIN蛋白.该蛋白经纯化和复性后,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通过MTT法、Hoechest 33258荧光染色法及倒置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DNA断裂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结果:AZURIN的蛋白纯度达99.1%以上.用50~200 mg/L的蛋白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12 h以上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被显著抑制,并且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凋亡小体、凋亡峰及DNA的片段化等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线粒体跨膜电位随着AZURIN作用的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对照组和50 mg/L AZURIN、100 mg/L AZURIN、200 mg/L AZURIN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分别降低(7.76±0.47)%、(9.01±0.87)%、(24.13±2.12)%、(37.48±3.59)%(P<0.01).细胞的凋亡率也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作用48 h时凋亡率达峰值(35.8±3.78)%.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制备的小分子蛋白AZURIN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效应和凋亡诱导作用,线粒体途径可能是AZURIN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病理学 细胞分裂/药物作用 凋亡 重组 遗传 假单胞菌 铜绿 蛋白质类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