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ES治疗Ⅰ~Ⅲ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及其术后复发影响因素
1
作者 杨瑞征 杨文义 +9 位作者 武利萍 韩大正 仝甲钊 谭莉霞 徐菱遥 杨丙信 翟丽娜 杨国威 杜莹莹 徐梦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观察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Ⅰ~Ⅲ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并探讨其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均行CAES治疗的100例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围术期指... 目的观察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Ⅰ~Ⅲ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并探讨其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均行CAES治疗的100例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根据术后12个月复发率分为复发组16例和未复发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和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采用Lasso-COX回归模型筛选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6/100),其中1例肛门坠胀,1例出血,3例排便困难,1例感染;复发组患者的内痔分度Ⅲ度占比、便秘发生率和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0.00%、62.50%、31.25%,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8.33%、19.0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CRP、IL-6、WBC分别为(26.64±2.88)mg/L、(20.12±3.05)pg/mL、(9.45±1.01)×109/L,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20.12±3.56)mg/L、(11.74±2.08)pg/mL、(5.53±0.5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最佳惩罚系数λ=5选出6个预测变量为便秘、糖尿病及术后1个月CRP、IL-6、WBC水平,经COX回归方程显示,便秘、糖尿病及术后1个月CRP、IL-6、WBC水平是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术后复发影响因素(P<0.05)。结论便秘、糖尿病及术后1个月的CRP、IL-6、WBC水平是影响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内痔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 复发 COX回归方程
下载PDF
超声内镜、MRI在壶腹周围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魏书堂 徐菱遥 杨丙信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核磁共振(MRI)在壶腹周围癌(PA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疑似PA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前均行EUS、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PAC的检...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核磁共振(MRI)在壶腹周围癌(PAC)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疑似PA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前均行EUS、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PAC的检出率。结果①病理结果显示,130例疑似PAC患者,确诊胰头癌56例,壶腹癌18例,胆总管癌14例,十二指肠癌5例,胆总管结石37例。②EUS对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十二指肠癌的检出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EUS诊断PAC的准确度为96.2%,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4.6%,阴性预测值为92.1%,阳性预测值为97.8%,假阳性率为5.4%,假阴性率为3.2%,正确指数为0.91;MRI诊断PAC的准确度为75.4%,敏感度为72.0%,特异度为83.8%,阴性预测值为54.4%,阳性预测值为91.8%,假阳性率为16.2%,假阴性率为28.0%,正确指数为0.56。④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EUS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06,两者一致性处于较高水平;MRI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480,两者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结论与MRI相比,EUS是诊断PAC最灵敏、准确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壶腹周围结构及病变部位,有利于提高PAC术前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周围癌 术前诊断 超声内镜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lncRNA MALAT1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徐菱遥 魏书堂 +3 位作者 董勇 孙正路 赵俊波 韩大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705,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n=25)和25例肝纤维化患者[轻度肝纤维化组(n=12)和重度肝纤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n=25)和25例肝纤维化患者[轻度肝纤维化组(n=12)和重度肝纤维化组(n=13)]血清样本。小鼠HSC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si-NC组、TGF-β1+si-MALAT1组、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和各组HSC中MALAT1 mRNA、miR-150-5p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和各组HSC中CXCL1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α1(COL1A1)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HSC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SC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150-5p与MALAT1和CXCL143’-UTR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RT-qPCR法检测,与健康组比较,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肝纤维化组比较,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中MALAT1 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中MALAT1mRNA和CXCL14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iR-150-5p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HSC中miR-150-5p表达水平降低(P<0.05),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中CXCL14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健康组比较,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肝纤维化组比较,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中CXCL1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中CXCL14、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HSC增殖活性升高(P<0.05);与TGF-β1+si-NC组比较,TGF-β1+si-MALAT1组HSC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TGF-β1+siMALAT1组比较,TGF-β1+si-MALAT1+anti-miR-150-5p组和TGF-β1+si-MALAT1+CXCL14组HSC增殖活性升高(P<0.05)。免疫荧光检测,各组HSC中α-SMA和COL1A1蛋白表达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一致。MALAT1和CXCL143’-UTR与miR-150-5p存在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与miR-NC组比较,与MALAT1 WT或CXCL14 WT共转染的miR-150-5p组HSC中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敲低MALAT1可抑制TGF-β1诱导HSC活化,其机制可能与miR-150-5p/CXCL1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微小RNA-150-5p CXC趋化因子配体14
下载PDF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仝甲钊 翟丽娜 +4 位作者 杨国威 徐菱遥 董勇 崔纪丽 杨文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 目的观察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效果。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治疗组相应剂量的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给予对照组及模型组相应剂量的蒸馏水。通过观察大鼠的进食量、体质量、毛发状况、结肠炎性变化和结肠病理结果评估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期间,对照组进食正常,毛发光泽,行动灵活。模型组大鼠行动迟缓且好扎堆,毛发失去光泽,出现收腹、舔舐腹部等现象,大便呈稀便,并含有少量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体质量逐渐下降(P<0.05);治疗组大鼠给药7 d后,进食和毛发状态优于模型组(P<0.05),至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舔舐腹部现象消失,大便呈颗粒状,不含血液,进食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先下降,后逐渐恢复。第14天时,对照组大鼠结肠呈粉红色,表明光滑,无淤血、水肿表现;模型组大鼠结肠大部分呈褐色改变,肠管广泛淤血、水肿;治疗组大鼠结肠有散在局部褐色改变,局部充血、水肿。结肠病理学显示对照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完整,黏膜连续,无水肿和溃疡,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形态不规则,腺体轻度水肿,可见腺体倒伏,有中断、不连续现象,腺体高度也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结构较完整,腺体排列规则,固有层及黏膜肌层结构清晰,固有层内有大量结肠腺分布,杯状细胞正常,肌层和浆膜层未见明显变性坏死,腺体高度基本正常。结论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有助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症状改善及结肠组织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 溃疡性结肠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巨噬细胞外泌体lncRNA HULC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5
作者 董勇 徐菱遥 +6 位作者 华静 梁晗 刘东亚 赵俊波 孙正路 程序 魏书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1226,共10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肝癌高表达转录本(HULC)在肝细胞癌(HCC)转移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采用佛波酯诱导分化为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并用白细胞介素4(IL-4)将BMDM诱导分化为M...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肝癌高表达转录本(HULC)在肝细胞癌(HCC)转移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小鼠骨髓单核细胞,采用佛波酯诱导分化为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并用白细胞介素4(IL-4)将BMDM诱导分化为M2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差速离心法收集M2巨噬细胞外泌体(TAM-exos)。在TAM中分别转染lncRNA HULC-siRNA或NC质粒后提取各组TAM分泌的外泌体(lncRNA HULC-siRNA-exos或NC-exos)。将HepG2细胞按照实验目的分为对照组和TAM-exos组;NC-exos组和lncRNA HULCsiRNA-exos组;lncRNA HULC-siRNA-exos组和lncRNA HULC-siRNA-exos+SKL2001组。给予相应处理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HepG2细胞中lncRNAHULC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HepG2细胞中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构建裸鼠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分为对照组、NC-exos组、TAM-exos组和lncRNA HULC-siRNA-exos组,检测M2巨噬细胞外泌体lncRNA HULC作用后裸鼠原位移植瘤肺转移灶数。结果:TAM-exos符合外泌体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与对照组比较,TAM-exos组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及细胞中lncRNA HULC、Wnt3A、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NC-exos组比较,lncRNA HULC-siRNA-exos组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及细胞中lncRNA HULC、Wnt3A、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lncRNA HULC-siRNA-exos组比较,lncRNA HULC-siRNA-exos+SKL2001组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及细胞中Wnt3A、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裸鼠实验,M2巨噬细胞外泌体lncRNA HULC作用后,TAM-exos组裸鼠原位移植瘤肺转移灶数较对照组增多(P<0.05);M2巨噬细胞外泌体lncRNA HULC作用后,lncRNA HULC-siRNA-exos组裸鼠原位移植瘤肺转移灶数较TAM-exos组和NCexos组减少(P<0.05)。结论:TAM外泌体lncRNA HULC具有促进HC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Wn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外泌体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中医药疗法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瑞征 杨文义 +9 位作者 武利萍 韩大正 仝甲钊 谭莉霞 徐菱遥 杨丙信 翟丽娜 杨国威 杜莹莹 徐梦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3558-3562,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疗法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UC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 目的观察中医药疗法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UC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于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度(改良Mayo评分量表评分)、病情严重程度(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程度评估系统),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和停药2周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良Mayo量表中排便次数、便血、内镜发现及医师总体评价维度评分分别为(0.49±0.59)分、(0.38±0.58)分、(0.60±0.72)分、(0.51±0.4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2±0.78)分、(0.84±0.67)分、(1.13±0.81)分、(0.96±0.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为(143.73±5.93)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3.29±14.01)g/L,血沉为(5.13±4.50)mm/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2±8.00)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消化道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皮疹等过敏反应。结论中药汤剂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活动期UC患者可彰显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优势,对减轻病情,提高疗效具有显著效果,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KRT2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7
作者 董勇 徐菱遥 +6 位作者 华静 梁晗 刘东亚 赵俊波 孙正路 程序 魏书堂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24-629,共6页
目的探讨角蛋白23(Keratin 23,KRT2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KRT23蛋白表达,并分析KRT23蛋白表达水平与HC... 目的探讨角蛋白23(Keratin 23,KRT2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KRT23蛋白表达,并分析KRT23蛋白表达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和HCC细胞系(Huh-7、HepG2、Bel-7402和MHCC97-H),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KRT23 mRNA和蛋白表达。取MHCC97-H细胞和HepG2细胞,构建KRT23敲低/过表达细胞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结果在HCC组织/细胞中KRT23蛋白均呈高表达,且KRT23蛋白表达水平与HCC的肿瘤大小、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敲低KRT23可降低HCC细胞增殖活力,抑制细胞迁移、侵袭和N-cadherin、Vimentin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P均<0.05);KRT23过表达可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表达(P均<0.05)。结论KRT23在HCC中高表达,敲低KRT23可能通过抑制EMT,抑制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角蛋白23 上皮-间质转化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AP腹膜下间隙扩散MRI影像学表现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魏书堂 徐菱遥 杨丙信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腹膜下间隙扩散MRI影像学表现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4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术前MRI检查图像,参考CT扩散范围分级将腹膜下间隙受分3级,记...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腹膜下间隙扩散MRI影像学表现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4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术前MRI检查图像,参考CT扩散范围分级将腹膜下间隙受分3级,记录患者腹膜下间隙受累情况,对比不同MR严重指数(MRSI)评分分型、APACHEⅡ评分分型患者的膜下间隙受累评分,分析腹膜下间隙受累评分与MRSI评分、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114例患者中78例(68.42%)存在度腹膜下间隙受累情况:1级13例,2级18例,3级47例,腹膜下间隙受累评分为(2.15±0.73)分。合并网膜、韧带及网膜囊受累者MRI可见其网膜韧带增厚、分层并伴有有积液,患者网膜囊可见积液,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非脂肪抑制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合并肠系膜、肠管受累者MRI上可见肠系膜水肿、增厚,且伴有肠管管壁增厚。结肠旁沟受累者T1WI为低信号,T2WI非脂肪抑制序列为高信号。MRSI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型下,腹膜下间隙受累评分比较均存在差异,随分型严重程度增加,腹膜下间隙受累评分随之上升(P<0.05)。进一步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腹膜下间隙受累评分与MRSI评分、APACHEⅡ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腹膜下间隙受累与APACHEⅡ评分存在一定联系,通过MRI检查可有效评估AP患者腹膜下间隙扩散情况,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膜下间隙扩散 MRI 影像学表现 APACHEⅡ评分 MRSI
下载PDF
超声内镜检查联合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检查对早期食管癌及其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魏书堂 徐菱遥 +1 位作者 杨丙信 杨文义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2期2485-2487,250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检查(EUS)联合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检查对早期食管癌(EEC)及其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1例高度怀疑为EEC患者的病历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ME-NBI单独及联合检查对EEC及其浸润深度的...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检查(EUS)联合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检查对早期食管癌(EEC)及其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1例高度怀疑为EEC患者的病历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ME-NBI单独及联合检查对EEC及其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EEC患者55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16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EUS联合ME-NBI检查诊断EE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0.91%、100%、92.96%,均高于EUS、ME-NBI单独检查。EUS联合ME-NBI检查对浸润深度M1-M2、M3-SM1 EEC的检出率分别为96.15%、89.47%,均高于EUS、ME-NBI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US联合ME-NBI检查对EEC及其浸润深度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超声内镜检查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 浸润深度
下载PDF
SFTSV糖蛋白Gn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体液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菱遥 韩亚萍 +4 位作者 周宜庆 金柯 艾宇洁 黄祖瑚 李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 :研究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糖蛋白Gn的体液免疫原性。方法:将PCR方法扩增的SFTSV糖蛋白Gn基因和密码子优化后Gn基因克隆入载体p JW4303,构建Gn野生型和双优... 目的 :研究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糖蛋白Gn的体液免疫原性。方法:将PCR方法扩增的SFTSV糖蛋白Gn基因和密码子优化后Gn基因克隆入载体p JW4303,构建Gn野生型和双优化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确认为目的质粒后,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糖蛋白Gn的表达;用Gn重组表达质粒及空载体分别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抗Gn特异性Ig G抗体。结果:成功构建Gn重组野生型质粒p JW4303-WSP-Gn和双优化质粒p JW4303-t PA-Gn-opt;Western blot证实p JW4303-WSP-Gn编码Gn可在HEK293T细胞内表达,p JW4303-t PA-Gn-opt编码Gn在HEK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到细胞外;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抗Gn特异性Ig G抗体证实各重组质粒均能诱导特异性Ig G抗体产生,双优化质粒较野生型质粒诱导产生的Ig G时间更早、滴度更高。结论:SFTSV的糖蛋白Gn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野生型质粒相比,双优化质粒更有利于糖蛋白Gn的表达和分泌,并且具有更好的体液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糖蛋白Gn 重组质粒 体液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伤寒患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菱遥 周宜庆 +2 位作者 孔练花 李军 金柯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46-846,共1页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虽然我国伤寒的发病率在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下降,但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院近年来收治了12例伤寒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关键词 伤寒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菱遥 郭二涛 +1 位作者 王新涛 杨黎冰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指引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JPD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ERCP+SEST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PBD治疗;比较2组清石效果、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淀粉酶]、血清炎症应激指标[血红素氧合酶-1(HO-1)、皮质醇(Co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结果:观察组1次清石率高于对照组(93.48%vs 78.26%,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9.53±5.42)vs(23.75±6.33)mL]、手术时间[(40.27±4.66)vs(45.13±5.79)min]、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1±0.58)vs(2.74±0.65)d]、住院时间[(8.12±2.24)vs(9.68±2.33)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 VAS评分[(4.59±1.06)vs(5.32±1.14)分、(1.83±0.61)vs(2.31±0.7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ALT[(23.56±6.39)vs(29.51±7.15)μg·L^(-1)]、DBil[(82.33±15.51)vs(117.64±16.41)ng·mL^(-1)]、TBil[(127.32±20.57)vs(165.37±21.39)μmol·mL^(-1)]、淀粉酶[(85.64±12.65)vs(109.58±13.51)pg·mL^(-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HO-1[(12.53±3.76)vs(15.62±4.15)ng·mL^(-1)]、Cor[(166.74±22.62)vs(180.95±23.47)ng·mL^(-1)]、MCP-1[(26.58±6.12)vs(35.79±6.44)μg·L^(-1)]、HMGB1[(13.25±2.25)vs(16.74±2.11)μg·L^(-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87%vs 23.91%,P>0.05)。结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指引下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能增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次清石效果,能改善手术情况,减轻炎症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炎症应激反应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史萍 蒋龙凤 +4 位作者 韩亚萍 徐菱遥 刘瑶 岳明 李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复发时间的因素。结果:拉米夫定组与联合用药组复发时间比较,患者复发时间较长(P=0.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复发时间的因素。结果:拉米夫定组与联合用药组复发时间比较,患者复发时间较长(P=0.031)。在抗病毒疗程>24个月组,恩替卡韦与联合用药组复发时间比较,患者复发时间较长(P=0.048);拉米夫定组与恩替卡韦组复发时HBV DNA水平比较,恩替卡韦组患者HBV DNA水平较低(P=0.039)。在未达标患者中,抗病毒疗程是影响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复发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多数患者未达到停药标准而自行停药,已达到停药标准患者,停药后仍有较高复发率。在未达标患者中,抗病毒疗程长,与短时间内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酸)类 停药 复发
原文传递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75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相关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菱遥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262-1263,共2页
随社会经济发展、饮食习惯结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长,下肢血管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易增加坏疽、截肢发生风险[1]。早诊断治疗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 随社会经济发展、饮食习惯结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长,下肢血管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易增加坏疽、截肢发生风险[1]。早诊断治疗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为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清晰度高等优势,诊断效果良好。本研究对我院75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和同期75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CDFI检查的相关参数特征,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下肢血管病变 常见并发症 饮食习惯 社会经济发展 临床诊疗 CDFI 参数特征
下载PDF
彩超与超声造影诊断胆囊腺瘤性息肉与大型胆固醇息肉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菱遥 姜社甜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析彩超与超声造影(CEUS)诊断胆囊腺瘤性息肉与大型胆固醇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治疗时采集的息肉标本的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超和CEUS诊断胆囊腺瘤性息肉... 目的:探析彩超与超声造影(CEUS)诊断胆囊腺瘤性息肉与大型胆固醇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患者临床资料,以手术治疗时采集的息肉标本的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超和CEUS诊断胆囊腺瘤性息肉与大型胆固醇息肉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CEUS诊断的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97.4%,准确度为94.0%;彩超诊断灵敏度为79.3%,特异度为78.9%,准确度为79.1%,CEUS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彩超诊断(P<0.05)。结论:CEUS诊断胆囊腺瘤性息肉与大型胆固醇息肉的临床价值高于彩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超声造影 胆囊腺瘤性息肉 大型胆固醇息肉
下载PDF
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核蛋白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宜庆 金柯 +1 位作者 徐菱遥 李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8-932,共5页
目的 :构建SFTSV的核蛋白核酸疫苗并探讨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SFTSV核蛋白基因,并用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克隆入载体p JW430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用PEI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用免疫印迹法鉴定核蛋白的表... 目的 :构建SFTSV的核蛋白核酸疫苗并探讨其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SFTSV核蛋白基因,并用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克隆入载体p JW430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用PEI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用免疫印迹法鉴定核蛋白的表达。同时以质粒p JW4303作为阴性对照,免疫BALB/c小鼠,酶联免疫法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质粒p JW4303-N,经Western blot证实SFTSV核蛋白能够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ELISA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特异性Ig G抗体及其亚型发现,Ig G抗体及其亚型较免疫前明显升高,亚型中以Ig G2a升高为主。结论:SFTSV核蛋白核酸疫苗p JW4303-N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SFTSV核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TSV 核蛋白 核酸疫苗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消化道狭窄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徐菱遥 杨丙信 +3 位作者 杨黎冰 刘东亚 武利萍 韩大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4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消化道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X射线监视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60例消化道狭窄患者(对照组)与接受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47例消化道狭窄患... 目的探讨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消化道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X射线监视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60例消化道狭窄患者(对照组)与接受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47例消化道狭窄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12、24、36、48 h的疼痛评分,术后第1~3天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的支架置入成功率,狭窄解除有效率,术后12、24、36、48 h的疼痛评分,术后第1~3天的CRP、IL-6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支架置入耗时、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X线监视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消化道狭窄可在保证支架置入成功率和狭窄解除效果的前提下,有效缩短术中操作时间,降低患者的手术费用,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支架 消化道狭窄 X线 内镜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新课改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18
作者 徐菱遥 《炫动漫》 2022年第15期0022-0024,共3页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对高中生物各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学科教师关注于班级每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生物教师就要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对高中生物各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学科教师关注于班级每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生物教师就要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应把理论知识与实验活动结合起来,这样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确保各阶段生物实验教学水平迈向新高。基于此,本文就新课改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视角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模式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DP方案化疗对ⅡB~Ⅳ期胃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海螺 魏书堂 +1 位作者 徐菱遥 苏培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5期4739-4741,共3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DP方案化疗对ⅡB~Ⅳ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ⅡB~Ⅳ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DP方案化疗对ⅡB~Ⅳ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ⅡB~Ⅳ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51)。对照组接受DP化疗方案,观察组接受卡培他滨联合DP化疗。统计两组肿瘤控制率、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90.20%)高于对照组(74.51%)(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99、CA242、CA72-4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8个月观察组生存率(70.59%)高于对照组(50.98%)(P<0.05)。结论联合卡培他滨及DP方案治疗ⅡB~Ⅳ期胃癌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DP化疗方案 胃癌 疾病控制率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琴 魏向坤 徐菱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0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利用超声检查对胎儿头面、颈部、脊柱、四肢结构、胎盘以及羊水等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分析胎儿畸形的比例与种类。结果产前筛查的3000例孕妇中经超声检查后,发...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0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利用超声检查对胎儿头面、颈部、脊柱、四肢结构、胎盘以及羊水等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分析胎儿畸形的比例与种类。结果产前筛查的3000例孕妇中经超声检查后,发现畸形胎儿43例,检出率为1.4%;其中神经系统畸形18例,占畸形数的41.9%;唇腭裂8例,占18.6%;心血管系统畸形7例,占16.3%;泌尿系统畸形4例,占9.3%;四肢畸形3例,占7.0%;消化道畸形2例,占4.7%;胎盘异常1例,占2.3%。结论超声检查是目前进行胎儿产前筛查的重要手段,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畸形胎儿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胎儿 产前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