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认证协议的模型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徐蔚文 陆鑫达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5-201,共7页
提出一个直观、易用的模型来模拟和验证身份认证协议 ,并给出基于Spin(模型检测工具 )的实现 ,它不仅可以模拟多对参与者同时进行会话 ,而且还有效缩减了状态空间 ,从而避免了以前文献中提到的状态爆炸现象 .同时该文用Needham Schroede... 提出一个直观、易用的模型来模拟和验证身份认证协议 ,并给出基于Spin(模型检测工具 )的实现 ,它不仅可以模拟多对参与者同时进行会话 ,而且还有效缩减了状态空间 ,从而避免了以前文献中提到的状态爆炸现象 .同时该文用Needham Schroeder公钥协议和TMN协议来说明如何应用该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协议 模型检测 分析 伪随机函数 通信协议
下载PDF
具有公平性约束的CTL部分状态空间模型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蔚文 陆鑫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2,共3页
检测部分状态空间是近年来出现的有效解决状态爆炸的模型检测技术,部分Kripke 结构是描述部分状态空间的形式框架。文章主要讨论一类具有公平性约束条件的CTL(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问题。定义了部分公平Kripke结构和公平序,分别来表... 检测部分状态空间是近年来出现的有效解决状态爆炸的模型检测技术,部分Kripke 结构是描述部分状态空间的形式框架。文章主要讨论一类具有公平性约束条件的CTL(计算树逻辑)模型检测问题。定义了部分公平Kripke结构和公平序,分别来表征部分公平状态空间和它们之间的序关系。并给出相应的3值CTL语意和相关定理来说明部分状态空间模型检测技术同样适用于具有公平性约束条件的CTL模型检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性约束 CTL 部分状态空间 模型检测 部分Kripke结构 计算树逻辑 命题逻辑
下载PDF
自动验证参数化Leader Election 协议
3
作者 徐蔚文 陆鑫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4-15,153,共3页
讨论了一类Leader Election (LE)协议,该类协议通常运行在允许进程随时加入或崩溃的动态环境中,给出了LE协议的参数化版本,即考虑分布式系统中的进程数目任意多的情况。并提出了一种自动验证参数化LE协议的方法,用线性算数约束来... 讨论了一类Leader Election (LE)协议,该类协议通常运行在允许进程随时加入或崩溃的动态环境中,给出了LE协议的参数化版本,即考虑分布式系统中的进程数目任意多的情况。并提出了一种自动验证参数化LE协议的方法,用线性算数约束来模拟可能无限的全局状态集合,利用符号模型检测工具DMC[DP99], 文章实现了对参数化LE协议safety性质的自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协议 参数化系统 形式验证 符号模型检测工具
下载PDF
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血清流行病学比较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胜良 萧树东 +2 位作者 刘文忠 徐蔚文 潘嬿 《胃肠病学》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清流行病学的改变,探讨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6~10月,应用检测H.pylori血清IgG抗体的酶免疫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海市区1 557位居民的血清标本... 目的:比较1990~2001年上海市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血清流行病学的改变,探讨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6~10月,应用检测H.pylori血清IgG抗体的酶免疫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海市区1 557位居民的血清标本,结合问卷形式调查市民的就餐、居住等生活环境因素,985人完成问卷调查;比较1990年和2001年2次调查的结果.以队列研究和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 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01年市区总体H. pylori阳性率为58.3%,高于1990年的42.7%(P=0.001),低于1990年郊区的61.0%(P=0.116).1~9岁和10~1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与11年前相比无显著改变(29.7%、39.6%比27.4%、42.7%,P=0.683和P=0.707),仍低于11年前郊区的水平(56.4%和57.3%,P=0.001和P=0.031).70岁以上年龄组的感染率与11年前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113).30~69岁年龄组的H.pylori感染率较11年前显著升高(P<0.05),20~69岁年龄组的H.pylori感染率与1990年郊区水平相当(P=0.276~0.935).危险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家庭成员数>3、户外聚餐等是H 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引发的市民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可能影响H.pylori的流行病学特征,对H.pylori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血清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上海市区 上消化道疾病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萧树东 刘文忠 +4 位作者 邱夏地 徐蔚文 陆红 袁耀宗 董永勤 《胃肠病学》 1999年第4期213-214,共2页
评估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收集43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粪 便标本,用一种市售的ELISA试剂盒检测HpSA;以尿素酶试验、培养和涂片染色检测Hp作为“金标准”,培养和/ 或涂片染... 评估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收集43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粪 便标本,用一种市售的ELISA试剂盒检测HpSA;以尿素酶试验、培养和涂片染色检测Hp作为“金标准”,培养和/ 或涂片染色阳性定为Hp感染。结果:“金标准”诊断Hp阳性24例,阴性19例。“金标准”阳性的24例HpSA检测均阳 性,阴性的19例HpSA检测18例阴性和1例阳性。HpSA试验的敏感性为100%(24/24),特异性为94.7%(18/19),总的 诊断准确率为97.6%(42/43)。结论:HpSA试验是一简便、非侵入性、准确诊断Hp感染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诊断 金标准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 SA Hp感染 阳性 涂片染色 培养 结论 收集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梁晓 刘文忠 +1 位作者 徐蔚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7年第10期589-592,共4页
背景:耐药菌株的出现是近年来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常用抗生素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左氧氟沙星是一个新近用于根除H.pylori的抗生素,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是有效的补救方案,但关于左氧氟沙星的耐... 背景:耐药菌株的出现是近年来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成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常用抗生素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左氧氟沙星是一个新近用于根除H.pylori的抗生素,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是有效的补救方案,但关于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以及耐药机制目前知之甚少。目的:监测H.pylori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观察耐药倾向,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对2003年在仁济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连续26株临床菌株行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敏感性试验;选取8株敏感株(2株标准菌株)行左氧氟沙星体外选择耐药试验:以修饰内切酶位点的指定引物人工将HinfⅠ酶切位点引入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体外人工选择分离株和临床株)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然后以HinfⅠ行酶切以鉴别gyrA基因91位密码子是否存在突变。结果: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8% (1/26),2株对克拉霉素耐药的菌株均对左氧氟沙星敏感。体外选择耐药试验的8侏菌株中有5株选择分离出耐药菌株,但均为低度耐药菌株。4株体外人工选择分离耐药菌株均为gv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域(QRDR)中编码Asp91的密码子突变,5株临床耐药株中有4株为91位密码子突变。结论:目前H.pylori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左氧氟沙星是较好的根除H.pylori方案的可选药物之一。由于体外试验较易选择出耐药,因此需监测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gyrA基因QRDR中编码91位Asp的密码子突变在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机制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抗药性 氧氟沙星 DNA促旋酶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27 kDa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 被引量:15
7
作者 庞智 朱红音 +1 位作者 徐蔚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5期265-269,共5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人群中感染范围最广的致病菌,现己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而H.Pylori疫苗可能成为控制这一全球范围感染的有效措施,其研制和开发已成为目...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人群中感染范围最广的致病菌,现己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而H.Pylori疫苗可能成为控制这一全球范围感染的有效措施,其研制和开发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索研制H.Pylori疫苗的新途径,对H.Pylori27kDa外膜蛋白(OMP27)进行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方法:培养和收集H.Pylori菌株NCTC11637,采用酚:氯仿抽提和纯化基因组DNA。分别设计引物P1和P2,并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OMP27基因片段。构建pQE30-OMP27重组表达载体时,pQE30质粒载体和纯化的PCR产物均用限制性内切酶Kpnl和HindⅢ双酶切,再用T4 DNA连接酶将双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OMP27重组于pQE30的相应酶切位点之间,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挑选转化克隆、提取质粒,并进行Kpnl和HindⅢ双酶切和PCR方法鉴定,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酶切和PCR扩增结果,经测序分析确认后,筛选出插入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命名为pQE30-OMP27。挑取单个含重组质粒PQE30-OMP27的工程菌(XL1-Blue)阳性克隆,进行培养和IPTG诱导表达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表达和抗原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基因表达 幽门螺杆菌27kDa 外膜蛋白 基因克隆 特性鉴定
下载PDF
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合并兰索拉唑或胶体次枸橼酸铋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文忠 吕宝妹 +3 位作者 萧树东 徐蔚文 施尧 张德中 《胃肠病学》 1996年第1期11-13,22,共4页
88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卜:指肠溃疡(DU)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耆分两期研究.接受7天克拉霉素合并的j联治疗。I期乃预研究,28例随饥分婀组接受电托堪索500mg、呋喃畔刚200mg合}}I}变体次枸橼酸铋(CBS)240mg(A组)或、!索托哗30mg(B组)。&#... 88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卜:指肠溃疡(DU)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耆分两期研究.接受7天克拉霉素合并的j联治疗。I期乃预研究,28例随饥分婀组接受电托堪索500mg、呋喃畔刚200mg合}}I}变体次枸橼酸铋(CBS)240mg(A组)或、!索托哗30mg(B组)。¨?次治疗。60例进入ll;《Ij研究符心分AfllB同组.药物配合方棠M I期.似除CBS外.接他药物刊毓i或、{i l、I】彬j—IJ舒BlJ仃4例科】1例Iq约物驯f互『-?术。t限:i^_j’.火i方2例i^泶!Il!_,Ji.I垮jA、BiH f10H1)根除半分SIj为100~;i,(12,12)f1 J91.6‘%(11 12):Il㈣A,B纠i n0Hp橄除?}行}jl_乃92 6‘j;,(25,一’27)和90.0%(27,30)备组问的Hp撤除?爷无!It并蓐别(P】0.0j)。I、ll期·l,削J三J-t j幸j,,别乃64.2,}2,(18j28)和Ij】”i(3/58)(P【0.001)。lI期A、B两组的DU愈合率分别为94.4%(17/18)和100%(18/18)。lJ期r}·的两种低制m地程j联{j’}J、地较乃圳魁的Hp橄除玎案.7.5%(4/j3)的Hp曲株则电十£。《豢味发耐药.足i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短疗程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 耐药性
下载PDF
3种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和抗生素耐药对其根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梁晓 陆红 +2 位作者 刘文忠 徐蔚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3年第6期340-343,共4页
背景: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治疗方案因H.pylori对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快速增加而不能令人满意。目的:评估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或以H2受体拮抗剂(H2RA)加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H.pylor... 背景: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治疗方案因H.pylori对大环内酯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快速增加而不能令人满意。目的:评估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或以H2受体拮抗剂(H2RA)加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H.pylori的耐药性及其对根除率的影响。方法:120例H.pylori感染的愈合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入3个治疗组,疗程7天。A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B组:法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替硝唑;C组:法莫替丁、枸橼酸铋钾、呋喃唑酮和四环素。根除治疗前取胃窦黏膜活检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H.pylori培养和组织学检查评估H.pylori感染状态。治疗结束后4~6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ylori根除情况。琼脂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测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A组、B组和C组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0%(32/40)、85%(34/40)和90%(36/40),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H.pylori根除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以PPI为基础或以H2RA加铋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对H.pylori具有较高的根除率。H.py-lori的耐药性是影响根除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耐药性 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 H2受体拮抗剂 铋剂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被引量:7
10
作者 陆红 梁晓 +2 位作者 刘文忠 徐蔚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6期347-349,378,共4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对经标准方案根除H.pylori失败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补救治疗。目的:评估铋剂、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组成的7天四联方案用于根除H.pyl...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上升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对经标准方案根除H.pylori失败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补救治疗。目的:评估铋剂、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组成的7天四联方案用于根除H.pylori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的疗效,以及H.pylori耐药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予35例经含克拉霉素根除H.pylori方案治疗、H.pylori仍为阳性的患者以为期7天的四联治疗: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奥美拉唑20 mg bid+呋喃唑酮100 mg bid+四环素750 mg bid。治疗前取胃窦黏膜活检标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培养检测H.pylori。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ylori感染状态评估。结果:33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2例失访。根据意图治疗(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该补救方案的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68.6%(24/35)和72.7%(24/33)。10例(28.6%)患者发生轻度副反应(9例发生恶心、中上腹不适,1例发生皮疹)。35例中有27例H.pylori培养成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为51.8%(14/27),呋喃唑酮为3.7%(1/27),四环素为7.4%(2/27)。各药物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H.pylori根除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铋剂、PPI联用呋喃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补救治疗 治疗 四联疗法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雄 刘文忠 +4 位作者 吕宝妹 施尧 徐蔚文 彭延申 萧树东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24-626,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30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和15侧HP阴性胃粘膜基本正常者胃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L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n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P阳性患者PCNALI%为13.94士1...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30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和15侧HP阴性胃粘膜基本正常者胃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L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n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P阳性患者PCNALI%为13.94士1.64,HP阴性对照组为7.71士0.92,有显著差别(P<0.001)。EGF-R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4487,P<0.01)。PCNALI%及EGF-R表达与胃粘膜炎症程度无相关(P>0.05)。提示,HP感染能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这为阐明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作用的机理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上皮细胞增殖 胃炎 胃粘膜
下载PDF
用效率调度算法求解非标准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凤儒 徐蔚文 徐洪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15,35,共5页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一类具有次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较大规模的组合优化问题 ,本文所描述的非标准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放宽了资源约束的条件 ,具有更大的寻优空间。针对这种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 ,本文构造了相应的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效率调...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一类具有次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较大规模的组合优化问题 ,本文所描述的非标准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放宽了资源约束的条件 ,具有更大的寻优空间。针对这种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 ,本文构造了相应的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效率调度算法来求解此问题 ,经分析和实践验证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车间调度 队列 效率调度算法 组合优化
下载PDF
基于序值编码的遗传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凤儒 徐蔚文 王凤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8,72,共6页
遗传算法是一种采用自然界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思想的全局优化算法,其中编码机制是遗传算法得以展开的基础,它直接影响遗传操作算子的构造和遗传算法的性能。本文针对一类具有次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编码... 遗传算法是一种采用自然界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思想的全局优化算法,其中编码机制是遗传算法得以展开的基础,它直接影响遗传操作算子的构造和遗传算法的性能。本文针对一类具有次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编码策略——序值编码,并构造了两组相应的遗传操作算子和最优保存算子,给出基于序值编码的最优保存遗传算法(EGASV)。最后将EGASV应用于非标准 Job-Shop(NJSSP)调度问题,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序值编码 随机搜索 二进制 十进制
下载PDF
基于序值编码的最优保存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凤儒 徐蔚文 +2 位作者 郭红 李小平 王宏欣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5-198,203,共5页
遗传算法是一种采用自然界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思想的全局优化算法,其中编码机制是遗传算法得以展开的基础,它直接影响遗传操作算子的构造和遗传算法的性能。针对一类具有次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序值... 遗传算法是一种采用自然界中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思想的全局优化算法,其中编码机制是遗传算法得以展开的基础,它直接影响遗传操作算子的构造和遗传算法的性能。针对一类具有次序约束和资源约束的组合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序值编码的最优保存遗传算法(EGASV),并用Markov链对EGASV的全局收敛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OV链 遗传算法 收敛性 序值编码
下载PDF
上海地区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3’区和vac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波 刘文忠 +1 位作者 萧树东 徐蔚文 《胃肠病学》 2000年第2期86-89,共4页
探讨上海地区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cagA基因3’区和vacA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9株H.pylori菌株分离自1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9例胃溃疡(GU)、23例十二指肠溃疡(DU)和19例... 探讨上海地区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cagA基因3’区和vacA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9株H.pylori菌株分离自1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9例胃溃疡(GU)、23例十二指肠溃疡(DU)和19例胃癌(GC)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H.pylori菌株的cagA基因3’区和vacA基因信号序列及中间区等位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结果:99株H.pylori菌株中84株(84.8%)cagA基因阳性,其3’区产物大小均约650bp,属A型。vacA基因信号序列仅检出sla型,见于从94.1%(16/17)的CSG、952%(20/21)的CAG、89.5%(17/19)的GU、87.00(20/23)的DU和89.5%(17/19)的GC患者中分离的菌株(P=0.87);中间区等位基因仅检出m2型,见于从70.6%(12/17)的CSG、71.4%(15/21)的CAG、63.20(12/19)的GU、73.9%(17/23)的DU和57.9%(11/19)的GC患者中分局的菌株(P=0.72)。结论:上海地区人群中H.pylori菌株的cagA基因3’区相对保守;绝大多数vacA基因属sla/m2型。本研究结果不支持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临床结局相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 细菌 多态性 胃肠疾病
下载PDF
口服疫苗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彤 李晓波 +3 位作者 刘文忠 徐蔚文 陈晓宇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0年第2期93-95,共3页
利用感染人类幽门螺杆菌(H.pyloi)的小鼠模型,研究H.pylori粗制抗原与霍乱毒素(CT)或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组成的口服疫苗预防H.pylori感染的作用。方法:无特殊病原菌级C57BL/6小鼠分为4组,通过灌胃方法分别予各组小... 利用感染人类幽门螺杆菌(H.pyloi)的小鼠模型,研究H.pylori粗制抗原与霍乱毒素(CT)或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组成的口服疫苗预防H.pylori感染的作用。方法:无特殊病原菌级C57BL/6小鼠分为4组,通过灌胃方法分别予各组小鼠以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加CT10μg、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加rCTB10μg、单纯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和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4次。最后1次免疫后1周以5×108/只的活力悉尼株H.pylori攻击小鼠,隔日1次,共3次。最后1次攻击后2周处死小鼠,取胃粘膜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培养及组织学检查,鉴定H.pylori感染状况。结果: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加CT组对H.pylori感染的保护率为4/6,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加rCTB组与单纯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组的保护率为1/7,生理盐水组的保护率为0/6。结论: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加CT组成的日服疫苗具有预防H.pylori感染的作用,rCTB的佐剂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口服 疫苗 佐剂 免疫 小鼠
下载PDF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合并呋喃唑酮或甲硝唑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文忠 施尧 +5 位作者 吴叔明 张德中 徐蔚文 萧树东 谷新云 乐开贞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02-403,共2页
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可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显著地降低溃疡的复发率,并使慢性活动性胃窦炎的炎症消退[l一'〕,因此目前根除Hp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下载PDF
洛赛克、克拉霉素合并呋喃唑酮或甲硝唑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18
作者 刘文忠 施尧 +5 位作者 吴叔明 张德中 徐蔚文 谷新云 乐开贞 萧树东 《胃肠病学》 1996年第2期90-92,共3页
7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接受7天抗Hp三联治疗。A组的治疗方案为:洛赛克20mg、克拉霉素250mg和呋喃唑酮100mg,一日二次:B组的方案为:洛赛克20mg、克拉霉素250mg和甲硝唑400mg,一日二... 7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接受7天抗Hp三联治疗。A组的治疗方案为:洛赛克20mg、克拉霉素250mg和呋喃唑酮100mg,一日二次:B组的方案为:洛赛克20mg、克拉霉素250mg和甲硝唑400mg,一日二次:A、B组中分别有1例和2例失访。结果显示,A、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2%(30/34)和78.8%(26/33)(P=0.297):治疗前Hp菌株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9%(4/67)和37.7%(25/67):克拉霉素耐药4例的Hp均未得到根除:B组中对甲硝唑耐药者的Hp根除率为66.6%(8/12),而敏感者的根除率为85.7%(18/21)(P=0.198);A、B组中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3.3%(14/15)和85.7%(12/14)(P=0.501);两组中各2例有轻度的副反应。Hp菌株对克拉霉素、甲硝唑耐约是影响上述低剂量、短疗程方案疗效的重要因素。A组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于B组,可作为第一或第二线方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三联疗法 克拉霉素 甲硝唑 耐药性 呋喃唑酮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个体中菌株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9
作者 韩跃华 陈胜良 +3 位作者 梁晓 徐蔚文 刘文忠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结局与宿主易感性、环境因素和菌株的基因多态性相关。了解感染个体中菌株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阐明H.pylori感染的影响因素、致病机制和治疗后复发等问题。目的:研究同一H.pylori感染个体中的菌株...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临床结局与宿主易感性、环境因素和菌株的基因多态性相关。了解感染个体中菌株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阐明H.pylori感染的影响因素、致病机制和治疗后复发等问题。目的:研究同一H.pylori感染个体中的菌株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方法:分别从14例临床H.pylori感染者的胃窦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从每例菌株中分离出10个单克隆菌株。从分离自另7例患者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的配对菌株中各分离出1个单克隆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分析方法检测H.pylori菌株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分离自不同感染个体的H.pylori菌株的RAPD指纹图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来自同一胃活检部位或同一感染个体的单克隆菌株的RAPD指纹图相同或十分相似,仅少数单克隆菌株的指纹图存在差异。结论:不同H.pylori感染个体所携带菌株的基因型存在显著多态性,同一个体携带的H.pylori菌株基因型相对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多态性 影响因素 致病机制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 细菌培养
下载PDF
通信延迟对机器选择的影响
20
作者 曾志勇 徐蔚文 陆鑫达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13,共3页
讨论了工作站网络“NOW”系统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应用,指出通信延迟对计算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并给出了实验作出经验分析。
关键词 工作站网络 高性能计算 通信延迟 网络计算 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