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患者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申国旗 王琳升 +5 位作者 张旭东 路红 李芳芳 纵静 徐通达 李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于...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1085例为训练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接受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287例为验证组。训练组根据CIAKI诊断标准分为CIAKI组95例和非CIAKI组990例。根据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结果,将训练组分为低危组292例、中危组515例和高危组27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CIAKI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SII、NT-proBNP及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进一步比较不同危险等级患者CIAKI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年龄、SII、血清肌酐、NT-proBNP、空腹血糖、利尿剂是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AKI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SII和NT-proBNP联合检测预测CI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61~0.842,P<0.01),敏感性为83.2%,特异性为67.5%,优于单独检测SII或NT-proBNP。SII≥1084.97×109/L或NT-proBNP≥296.12 ng/L时,CIAKI发生风险增加。CIAKI的发生率随患者危险等级增加而升高(1.71%vs 6.41%vs 20.50%)。结论SII和NT-proBNP是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CIAKI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肾损伤 利钠肽 预测 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脉压指数联合同型半胱氨酸对冠脉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通达 张延斌 +5 位作者 李东野 陈军红 王超凡 王凤丽 刘海云 张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6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预测冠心病(CHD)发病危险及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320例,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预测冠心病(CHD)发病危险及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且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320例,根据CAG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95)与CHD组(n=225),分别计算其脉压(PP)及PPI,同时测量Hcy及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根据PPI及Hcy水平将CHD组患者分为6组,A组:Hcy〈15μmol/L且PPI〈0.4组(n =77);B组:Hcy≥15μmol/L且PPI〈0.4组(n =26);C组:Hcy〈15μmol/L且0.4≤PPI〈0.5组(n =109);D组:Hcy≥15μmol/L且0.4≤PPI〈0.5组(n =27);E组:Hcy〈15μmol/L且PPI≥0.5组(n =31);F组:Hcy≥15μmol/L且PPI≥0.5组(n=50)。了解Hcy水平与CHD患病率及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的关系,并行Gensini积分与PPI、Hcy的相关分析。结果随着PPI和血Hcy水平增加,CHD的患病率及Gensini积分亦逐渐增高(P〈0.05)。 PPI与血Hcy联合分组,PPI与血 Hcy均增高组 CHD患病率及 Gensini积分显著增加(P 〈0.01),以 Hcy≥15μmol/L且PPI≥0.5组为甚。 Gensini积分与PPI、Hcy呈正相关(r 越0.629、0.616,均P〈0.01)。结论对于EH患者CHD发生及严重程度,应用PPI联合血Hcy比单纯应用PPI或单纯血Hcy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脉压指数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与多普勒组织成像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通达 李东野 +6 位作者 夏勇 陈清枝 王晓萍 陈静 杨煜 潘德峰 李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与负荷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方法:20例经冠状动脉定量造影术(QCA)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前1周内行LD...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结合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与负荷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方法:20例经冠状动脉定量造影术(QCA)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前1周内行LDDSE检查及采集IBS、DTI图像,术后(3月)复查二维超声.探索在LDDSE过程中,以IBS参数背向散射积分变异幅度(CVIB)最大变化率(K)>13定义为存活心肌,检测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以负荷下DTI最大Vs与静息时Vs的差值(T)>2.0cm/s定为存活心肌,检测其识别存活心肌的准确性.结果:LDDSE结合DTI或IBS技术检测存活心肌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提高(P<0.05~0.01);LDDSE结合DTI较LDDSE结合IBS技术诊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准确性降低(依次为78.9%,79.1%Vs 86.7%,87.1%)(P<0.05),尽管LDDSE结合DTI诊断存活心肌的特异性(81.25%)较LDDSE结合IBS(87.5%)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LDDSE结合IBS较LDDSE结合DTI评估存活心肌灵敏性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活性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心肌背向散射 多普勒组织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下载PDF
二维超声检测冠脉介入术后存活心肌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通达 李东野 +5 位作者 夏勇 陈清枝 史春志 吴兰芬 王晓萍 陈静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评估二维超声(2-DE)检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二周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18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前一同内,行常规2-DE检查,并于术后二周及三月复查2-DE。以术后三月2-DE检查结果为评价存活心肌标准。得出PC术前、术后二... 目的:评估二维超声(2-DE)检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二周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18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前一同内,行常规2-DE检查,并于术后二周及三月复查2-DE。以术后三月2-DE检查结果为评价存活心肌标准。得出PC术前、术后二周,三月射血分数(EF)、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数值及存活心肌节段数,并进一步明确三者之问的相互关系。结果:PCI术后EF变化值(ΔEF)与再通血管相关存活心肌节段数呈中度以上正相关(r=0.63),△EF与△WMSI呈中度以上负相关(r=-0.67)。PCI二周2-DE检测存活心肌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91.1%)、特异性(80%)、准确性(89.9%)。结论:PCI后二周2-DE识别存活心肌有较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心肌 术后 二维超声 冠脉介入术 中度 术前 PCI 检查结果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室壁运动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治疗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通达 张延斌 +5 位作者 李东野 陈军红 王超凡 王凤丽 刘海云 张欢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3期15-1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在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过程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法将患... 目的对比研究在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过程中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8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PCI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在PCI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1个月和3个月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2±4.6)、(39.5±8.4)(44.5±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7.5)、(43.5±9.2)、(46.7±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出血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I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明显降低多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没有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PCI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症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9
6
作者 徐通达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0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在传统的课堂基础上,可以将一些穿插典型与新颖的心血管内科案例带到课堂上,使学生使用自身的心血管内科知识去解决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教学中选取案例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在传统的课堂基础上,可以将一些穿插典型与新颖的心血管内科案例带到课堂上,使学生使用自身的心血管内科知识去解决在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教学中选取案例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教学,能有效激励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在每节课堂上的知识都能现学现用。另外,使学生对于学习心血管这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临床教学效果较显著。结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还能顺应了提高医学实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应用体会
下载PDF
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徐通达 李东野 +10 位作者 夏勇 王志荣 吴建东 钱文浩 郝湛军 李文华 张超群 潘德锋 杨煜 刘加立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5-35,共1页
目的了解<4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特点,评价<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行PCI的40岁以下... 目的了解<4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特点,评价<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行PCI的40岁以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50例,男44例,女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1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绞痛10例。调查每位患者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型及发病前胸痛史并了解其危险因素的构成;危险因素以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饮酒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为主。计算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支/d×吸烟年数),吸烟指数>100即为阳性。一级亲属女性<55岁、男性<65岁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该病家族史阳性。观察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 A G)结果并行PCI治疗。血管重建成功的标准: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 3级;无主要并发症,如AMI、急诊冠脉搭桥术(CABG)、急性血管闭塞及死亡等。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 9-1 2个月,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并定期随访:以门诊随访为主,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等,复查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如劳累、感冒、情绪激动、大量饮酒或吸烟,45例患者住院前有明显胸痛史, 30例合并高脂血症,8例合并型糖尿病,9例高血压,41例有长期吸烟史,7例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家族史。50例患者共有56支血管行PCI,其中单支病变45例,双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1例,其中1例三支病变中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予PCI但血运重建未能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复发心绞痛。临床随访:1例三支病变患者于术后3个月再发胸痛,造影示两支血管支架内再狭窄,予PCI,胸痛未再发作。随访半年以上.其余患者胸痛完全缓解,心电图或运动平板无典型缺血变化。结论40岁以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且多存在危险因素,为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应尽可能避免诱因出现及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同时其冠状动脉多为单支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变特点 三支病变 单支病变 稳定心绞痛 支血管 胸痛 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运动平板 双支病变
下载PDF
左心室造影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徐通达 李东野 +10 位作者 夏勇 王志荣 吴建东 钱文浩 郝湛军 李文华 张超群 潘德锋 杨煜 刘加立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8-149,共2页
目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常规检查阳性率低,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拟对AHCM的临床特征,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行分析。方法30例住院患者,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52.5... 目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常规检查阳性率低,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拟对AHCM的临床特征,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行分析。方法30例住院患者,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52.5±13.4)岁。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前后径(LA)及左室EF值,同时探查心尖厚度,测量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得出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6 F猪尾导管送入左室,记录左室压力,行左室到升主动脉连续测压,并行左心室造影,多个投照体位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30例患者中,19例为劳力性疼痛,11例为活动时有胸闷气喘症状。所有患者心电图均表现为V3一V5导联R波高大,T波深倒,表现为T V4>T V5> TV3倒置。6例心前导联ST V2-V5段呈水平状下移1-2 mm,1例STⅡ、Ⅲ、aVF水平下移2 mm。23例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有心尖部心肌肥厚,其中合并其他部位肥厚8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7.3±4.4)mm.收缩末期内径(28.5±4.9)mm;左心房(36.1±3.1)mm。E F为(58.2±17.7)%,室间隔厚度为(11.6±4.3)mm,左室后壁为(10.2±1.9)mm,心尖部厚15-27 mm,平均18.6 mm,左心室游离壁为11.6 m m。二尖瓣血流频谱,均表现为E/A<1。30例行左心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测压显示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平均左室舒张末压为(27.3±6)m m H g,左心室到主动脉连续测压左室流出道无压力阶差存在。4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有狭窄。其中1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75%,给予PCI治疗。3例冠状动脉狭窄30%-50%,其余患者冠状动脉正常。结论由于AHCM病变部位主要局限在左室乳头肌以下心尖部,其心电图的表现常被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常规超声检查因视窗所限,易忽略该区域而造成漏诊。对于ECG有特殊表现,结合心脏超声,对于有明显心肌缺血证据者,应行左心室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心尖部 左室舒张末压 冠心病心肌缺血 舒张早期峰 心室游离壁 左室压力 压力阶差 左室流出道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与心肌背向散射积分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徐通达 李东野 +6 位作者 夏勇 陈清枝 钱文浩 吴兰芬 王晓萍 陈静 史春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77-778,共2页
关键词 存活心肌 负荷超声 心肌背向散射积分 IBS 多巴酚丁胺 小剂量 心肌存活性 通过检测 研究 评判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估存活心肌的研究
10
作者 徐通达 李东野 +6 位作者 李东法 夏勇 钱文浩 张辉 王晓萍 杨煜 李雷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25-528,共4页
目的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检测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过程中的存活心肌,探讨DTI及LDDSE结合DTI技术识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术前1周内,行LDDSE、DTI检... 目的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检测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过程中的存活心肌,探讨DTI及LDDSE结合DTI技术识别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PCI术,术前1周内,行LDDSE、DTI检查,并于术后2周、术后3个月复查二维超声(2DE)及DTI,测得收缩期室壁运动(S波)的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室壁运动(e波)的峰值运动速度(Ve)和舒张晚期室壁运动(a波)的峰值运动速度(Va)。结果LDDSE过程中,多巴酚丁胺(Dob)5μg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不变,Dob10μg时WMSI下降的异常室壁运动节段共有10个。Dob5μg时与静息相比,Ve增加(P<0.05);Dob10μg与5μg相比,Vs、Va增加(P<0.05)。以PCI术后3个月作为判断存活心肌的时间标准,共有存活节段123个,坏死节段16个。术后2周:存活心肌的Ve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3个月:存活心肌的Vs、Va较术后2周增加(P<0.05)。结论通过LDDSE结合DTI技术,观察LDDSE过程中及PCI前后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可更早发现及提高识别存活心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多巴酚丁胺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存活心肌 多普勒组织成像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室运动同步性的价值
11
作者 徐通达 李东野 +1 位作者 张延斌 陈军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58-59,共2页
目的以组织多普勒(TDI)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通过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探讨其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收缩不同步的价值。方法 4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为组1(21例),LVEF>35%为组2(19例)]CHF患者,采集常规超声... 目的以组织多普勒(TDI)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通过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探讨其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收缩不同步的价值。方法 4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为组1(21例),LVEF>35%为组2(19例)]CHF患者,采集常规超声心动图、TDI、RT3DE图像。TDI参数:计算12个左心室节段达到峰值收缩速度时间的标准差(Ts-12SD)和最大差值(Ts-12Dif)及其与R-R间期的标化值(Ts-12SD%,Ts-12Dif%);RT3DE参数:计算左心室特定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的标准偏差和最大差值并将其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结果 TDI的参数(Ts-12Dif%,Ts-12SD%)、RT3DE的参数(Tmsv-16Dif%,Tmsv-16SD%,Tmsv-12Dif%,Tmsv-12SD%,Tmsv-6Dif%,Tmsv-6SD%),组1均显著大于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T3DE参数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和TDI参数Ts-12Dif%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748、0.774、0.752(P<0.01)。RT3DE参数Tmsv-16SD%、Tmsv-12SD%、Tmsv-6SD%和TDI参数Ts-12SD%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762、0.767、0.745(P<0.01)。结论 RT3DE与TDI参数具有高度相关性,RT3DE可以作为TDI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收缩不同步 心力衰竭 组织多普勒
下载PDF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文华 王冬松 +4 位作者 李东野 罗圆媛 徐通达 朱红 张延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63-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住院治疗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2~3 d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常规剂量组,n=90)和80 mg(强...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住院治疗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2~3 d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常规剂量组,n=90)和80 mg(强化他汀组,n=90)。分别于术前24 h内和术后12 h、24 h和48h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eGFR);术前24 h内和术后12 h、24 h和48 h检测尿胱抑素C(Cys C),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CIN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吸烟率、体质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发生率,手术时间、碘海醇用量、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FBG)、eGFR及用药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和强化他汀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时间点Scr、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常规剂量组hs-CRP、Cys C水平较强化他汀组升高,术后48 h常规剂量组hs-CRP较强化他汀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强化他汀组2例(2.2%)发生CIN,常规剂量他汀组10例(11.1%),两组CI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造影术后CIN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C反应蛋白质 造影剂 肾病 胱抑素C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文华 韩飞 +3 位作者 李东野 徐通达 张延斌 朱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3070-307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能否更有效地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方法将住院治疗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丹红组,72例)和基础治疗组...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能否更有效地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方法将住院治疗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丹红组,72例)和基础治疗组(72例)。基础治疗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扩冠、调脂及水化等治疗。丹红组PCI开始前1 h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2天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留取尿液标本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并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1例(15.3%)发生CIN,丹红组有2例(2.8%),两组CI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丹红组SCr、eGFR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 h对照组尿NGAL较丹红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对比剂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以更有效地预防CI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对比剂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无再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文华 夏勇 +8 位作者 李东野 王志荣 吴建东 张超群 潘德峰 徐通达 刘加立 杨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44-45,共2页
随着冠心病急诊介入治疗的逐渐增多,冠状动脉无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无再流、慢血流现象的出现使患者死亡、再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大幅上升。我院从2005年11月开始在冠状动脉... 随着冠心病急诊介入治疗的逐渐增多,冠状动脉无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无再流、慢血流现象的出现使患者死亡、再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大幅上升。我院从2005年11月开始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中慢血流和无再流现象,探讨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再流、慢血流时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现在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无再流现象 冠状动脉内 替罗非班 注射治疗 临床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飞 李文华 +3 位作者 张延斌 朱红 徐通达 李东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743-3745,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患者手术前后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探讨尿NGAL对对比剂肾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60例接受CAG和(或)PCI的患者,检测其手术前后不同...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患者手术前后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探讨尿NGAL对对比剂肾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60例接受CAG和(或)PCI的患者,检测其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NGAL水平。结果 6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及48 h SCr、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因对比剂发生肾损伤。NGAL水平在术后6、12、24 h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Cr变化不明显的患者尿NGAL水平已显著升高,提示NGAL对对比剂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作用要优于S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对比剂 肾脏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联合斑点追踪超声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室同步性及收缩功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军红 李东野 +3 位作者 王志荣 徐通达 张超群 王晓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823-827,864,共6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斑点追踪超声(STE)无创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后左心室同步性及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40例接受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的PAF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下进行RT-3DE及STE检...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斑点追踪超声(STE)无创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后左心室同步性及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40例接受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的PAF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下进行RT-3DE及STE检测.Qlab7.0脱机分析3D-Advanced软件得到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将左室特定节段到达最小收缩容积(Tmsv)时间的标准差校正值和达到最小收缩容积(Tmsv)最大时间差的校正值(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指标.Qlab7.0脱机分析TMQA软件得到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和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结果 40例PAF患者术后3个月有4例复发,36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PAF组).PAF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GLVE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57.4±6.6)%比(59.3土7.7)%,P>0.05].维持窦律者纳入术后研究,PAF组术前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延长(P均<0.05).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F组GlS、GrS、GcS明显降低[(-12.61±5.46)%比(-23.42土7.59)%,(-18.71±9.74)%比(-33.22±8.67)%,(-15.43±7.11)%比(-25.49±9.63)%,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上述指标明显增加[(-16.40±6.55)%比(-12.61±5.46)%,(-25.37±8.36)%比(-18.71±9.74)%,(-18.74±7.56)%比(-15.43±7.11)%,P<0.05].结论 RT-3DE联合STE可评价PAF患者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后左室协调性及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 斑点追踪超声 阵发性房颤 左室功能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极高危人群强化降脂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红 李东野 +4 位作者 夏勇 徐通达 马先丽 张延斌 潘德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42-1343,共2页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单独应用辛伐他汀未能使总胆固醇(TC)达标的心肌梗死患者或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经辛伐他汀(40mg/d)治疗4周后TC未达标(>3.5mmol/L)的心肌梗死患者或心绞痛...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单独应用辛伐他汀未能使总胆固醇(TC)达标的心肌梗死患者或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经辛伐他汀(40mg/d)治疗4周后TC未达标(>3.5mmol/L)的心肌梗死患者或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47例,在应用辛伐他汀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折麦布(10mg/d)继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及药物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肌酸激酶(CK)的影响。结果:联用依折麦布前后46例患者的TC分别为(4.01±0.50)mmol/L和(2.97±0.38)mmol/L(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2.42±0.41)mmol/L和(1.53±0.45)mmol/L(P<0.01),联用依折麦布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显著变化(P=0.605),ALT及CK也无显著变化(P=0.057,P=0.738)。结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可以达到冠心病患者强化降脂的作用,使TC、LDL-C较单独应用辛伐他汀进一步降低,且无肝脏及肌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辛伐他汀 血脂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军红 李东野 +2 位作者 王志荣 徐通达 张延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协调性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HCM患者和25例正常人,应用RT3DE方法分析其左室特定节段到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的标准偏差和最大差值被...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协调性的临床价值。方法:40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HCM患者和25例正常人,应用RT3DE方法分析其左室特定节段到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的标准偏差和最大差值被标准化为心动周期的百分比(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结果:HCM患者的Tmsv 16-SD%、Tmsv 12-SD%、Tmsv 6-SD%、Tmsv 16-Dif%、Tmsv 12-Dif%、Tmsv 6-Dif%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延长(P<0.05),梗阻型与非梗阻型HCM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HCM患者RT3DE的左室各节段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结论:HCM患者无论梗阻型或者非梗阻型均存在左室收缩协调性障碍,RT3DE技术能识别HCM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协调性异常,对于明确HCM患者心肌损害进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下载PDF
雷氏丹参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雷 杨荣礼 +4 位作者 项洁 李平静 汪敏 杨煜 徐通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3-525,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ACS患者(常规治疗下)分为丹参治疗组(32例)和非丹参治疗组(28例),另选24例正常健康...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ACS患者(常规治疗下)分为丹参治疗组(32例)和非丹参治疗组(28例),另选24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丹参组口服丹参片,3粒/次,3次/天。观察治疗前、后8周血黏度、hs-CRP、vWF及Fbg的变化。结果:ACS患者的血黏度、血浆hs-CRP、vWF及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丹参治疗组与非丹参治疗组在8周后其hs-CRP、vWF及Fbg水平皆明显下降,丹参治疗组较非丹参治疗组下降得更明显。丹参治疗组不同的切变率的血黏度显著下降,非丹参治疗组血黏度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丹参对于ACS患者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黏度,而且还具有降低hs-CRP、vWF及Fbg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纤维蛋白原 丹参片
下载PDF
TLR4/MAPK信号途径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旭光 张延斌 +3 位作者 王大杰 徐通达 李东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97-1001,共5页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探讨Toll样受体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然后分别经P38抑制剂SB203580、ERK1/2抑制剂PD98...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探讨Toll样受体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然后分别经P38抑制剂SB203580、ERK1/2抑制剂PD98059、JNK抑制剂SP600125、Toll样受体4阻断剂抗Toll样受体4抗体预处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oll样受体4和白细胞介素6的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水平,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ERK1/2、P38和JNK的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干预血管平滑肌细胞后,Toll样受体4mRNA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升高而升高(P<0.05)。抗Toll样受体4抗体可以显著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ERK1/2、P38、JNK磷酸化水平的上调(P<0.01);预先经阻断剂SB203580、PD98059、抗Toll样受体4抗体处理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未阻断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P600125对其表达没有影响。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够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并可以通过启动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激活下游的ERK1/2,P38部分调节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Toll样受体4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血管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