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11对胃癌细胞SGC-70901的放疗增敏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钰梅 李亮 +1 位作者 张艳 章龙珍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CA1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放疗增敏的作用。方法以pcDNA3.1-CA11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对细胞株行放射处理,Western blot、RT-PCR检测凋亡相关酶Caspase-3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 目的研究CA1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放疗增敏的作用。方法以pcDNA3.1-CA11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对细胞株行放射处理,Western blot、RT-PCR检测凋亡相关酶Caspase-3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pcDNA3.1-CA11质粒转染的SGC7901放疗72 h后Caspase-3在mRNA、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上调,CA11转染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5.41±3.78)%,较对照组的(7.32±0.92)%、空质粒转染组的(10.06±1.47)%,明显升高(均P<0.05);CA1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为(42.19±7.17)%,较对照组的(7.79±1.01)%、空质粒转染组的(20.43±6.24)%,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CA11基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A11 放疗 增敏作用
下载PDF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各种放疗技术剂量学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桂红 徐钰梅 +5 位作者 唐天友 王建设 陈勇 曹忠诚 刘伟 章龙珍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666-669,共4页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三维适形放疗(3D—CRT)、四野及五野调强放疗(IMRT)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例患者设计上述4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Gy/25次。所...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CR)、三维适形放疗(3D—CRT)、四野及五野调强放疗(IMRT)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4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为每例患者设计上述4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Gy/25次。所有计划都使90%-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分别比较靶区剂量适形性、均匀性以及心肺所受剂量。结果3D—CRT和IMRT靶区剂量均匀度和适形度明显优于CR;IM—RT技术在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优于3D—CRT,3D—CRT技术优于CR。IMRT技术使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区体积降低,低剂量区增加,使对侧肺平均受照剂量增加。与四野[MRT相比,五野IMRT虽然改善了靶区的均匀性及适形度,但增加了患侧肺V5、V10及右肺平均剂量,而心脏及患侧肺高剂量区却无明显改善。结论与CR相比,3D—CRT和IMRT能够明显改善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降低了患侧肺、心脏高剂量受照体积;在降低心脏及患侧肺高剂量体积方面,IMRT明显优于3D—CRT;四野IMRT是取代CR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常规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原文传递
放射肿瘤专业实习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元虎 章龙珍 +8 位作者 王侠 唐天友 刘桂红 王建设 吴阳 杨春华 辛勇 徐钰梅 李亮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年第1期82-84,共3页
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实习期放射肿瘤专业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情操,才能成为合格的医师。
关键词 放射肿瘤学 实习期 临床综合能力 循证医学
下载PDF
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故障分析与维修策略探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亮 陈勇 +2 位作者 徐钰梅 范雪梅 章龙珍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出现故障的原因以及相应的维修措施。方法:在具体工作中分析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出现的故障,根据故障的原因及维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主要通过高压冲击主泵清洗和检漏的方法将故障问题解决。结... 目的:研究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出现故障的原因以及相应的维修措施。方法:在具体工作中分析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出现的故障,根据故障的原因及维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主要通过高压冲击主泵清洗和检漏的方法将故障问题解决。结论: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为贵重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出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维修,而且在日常应用仪器中还需要加强保养,提升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 故障分析 维修策略
下载PDF
动态调强放疗中VARIAN MLC的故障分析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亮 陈勇 +1 位作者 徐钰梅 范雪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6期17-18,共2页
目的分析VARIAN 23EX直线加速器MLC常见故障,为加速器维修提供经验交流。方法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机器故障,观察4DTC治疗控制电脑,通过MLC自检软件查看报错信息找到故障所在,分析故障原因,解决故障。结果经过科学分析,对症处理,故障有效... 目的分析VARIAN 23EX直线加速器MLC常见故障,为加速器维修提供经验交流。方法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机器故障,观察4DTC治疗控制电脑,通过MLC自检软件查看报错信息找到故障所在,分析故障原因,解决故障。结果经过科学分析,对症处理,故障有效排除,系统恢复正常运转,为机器维护维修积累了经验。结论 MLC使用频率高,易发故障。探究一套有效的检修方法及时排除MLC故障可提高机器性能,确保调强放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多叶光栅 维修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和剂量学研究
6
作者 姚元虎 章龙珍 +7 位作者 辛勇 吴阳 唐天友 王建设 徐钰梅 覃朝晖 许晶 张鑫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8-779,783,共3页
目的比较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和累及野照射(IFI)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优劣和剂量学特点。方法应用Varian Eclipse DX计划系统,对经病理证实的27例LA-NSCLC患者设计ENI和IFI两种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 目的比较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和累及野照射(IFI)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优劣和剂量学特点。方法应用Varian Eclipse DX计划系统,对经病理证实的27例LA-NSCLC患者设计ENI和IFI两种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适形指数(CI)、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评价治疗计划优劣。结果 IFI组GTV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CI和TCP均高于ENI组,分别为77.1Gy和73.9Gy、67.3Gy和63.6Gy、70.9Gy和67.1Gy、0.82和0.73、96.7%和93.1%(P<0.05);IFI组肺平均剂量、V20和NTCP均低于ENI组,分别为13.2Gy和16.0Gy、22.1%和24.7%、5.2%和5.8%(P<0.05);IFI组的食管V45低于ENI组,分别为16.3%和21.7%(P<0.05),而LETT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I组与ENI组心脏受照平均剂量和脊髓受照最大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I较ENI提高了靶区的照射剂量和肿瘤控制概率,可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和正常组织并发症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射治疗 照射野
下载PDF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唐天友 刘桂红 +2 位作者 吴阳 章龙珍 徐钰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0期2989-2990,共2页
目的研究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近期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单纯放疗15例,放化疗6例。放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化疗采用CHOP方案。结果 2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1%,其中完全缓解(CR)11例(52.4%),... 目的研究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近期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单纯放疗15例,放化疗6例。放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化疗采用CHOP方案。结果 21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1%,其中完全缓解(CR)11例(52.4%),部分缓解(PR)6例(28.6%),病情进展4例(其中死亡3例)。结论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放疗局部控制率高,晚期NK/T细胞淋巴瘤同步放化疗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 T细胞淋巴瘤 鼻腔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放射物理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亮 徐钰梅 +5 位作者 范雪梅 陈勇 唐天友 姚元虎 吴阳 章龙珍 《医疗装备》 2016年第6期112-113,共2页
目的对放射物理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与相关问题的思考。方法选择2014年开设的《放射肿瘤学》课程,对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见习教学中的经验,对所得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放射物理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进行分析,同时... 目的对放射物理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与相关问题的思考。方法选择2014年开设的《放射肿瘤学》课程,对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见习教学中的经验,对所得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放射物理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后,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的思维,逐步扩展其思路,让其掌握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进入临床之后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物理 临床见习 带教体会 思考问题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癌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验证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亮 解昕 +3 位作者 范雪梅 徐钰梅 章龙珍 辛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在容积调强放疗(VMAT)中剂量与位置验证的方法。方法:随机挑选10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在Varian Eclipse 10.0计划系统(TPS)中制定VMAT计划,使用IBA Compass 3.0剂量验证系统进行剂量测量,然后与TPS计划数据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在容积调强放疗(VMAT)中剂量与位置验证的方法。方法:随机挑选10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在Varian Eclipse 10.0计划系统(TPS)中制定VMAT计划,使用IBA Compass 3.0剂量验证系统进行剂量测量,然后与TPS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靶区(PTV、CTV与GTV)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体积参数的差异,并得到其γ通过率。应用锥形束CT(CBCT)验证放疗前摆位误差,1次/周,共6周。结果:γ分析在3 mm/3%标准下,靶区与危及器官通过率在95%以上。靶区D_(95%)与D_(mean)的测量数据和TPS计算数据相差小于2%。危及器官中,双肺的V_(20)与V_(30)相比较于测量数据,TPS计算数据偏低,差异在1.65%以内。脊髓D_(max)差异为2.23%,心脏V_(30)、V_(40)差异小于2%。CBCT位置验证中,前后与左右方向误差大于3 mm例数要多于头脚方向。结论:通过Compass 3.0剂量验证系统与CBCT扫描,是保证胸中段食管癌VMAT安全和可靠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中段食管癌 容积调强放疗 剂量验证 摆位误差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老年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耿晓如 张鑫君 +3 位作者 李连涛 徐钰梅 章龙珍 刘桂红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价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后预后评估的价值,并将SII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首次... 目的评价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后预后评估的价值,并将SII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首次行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SII、PLR、MLR的最佳界值,并分析SII、PLR和ML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84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SII和PLR与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生存有关(P〈0.05),MLR与患者的生存无关(P=0.22)。根据ROC曲线下面积,SII对患者总生存时间的预测价值优于PLR(P〈0.05)。结论SII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有效预测指标,SII值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放射治疗 生存时间 预后
下载PDF
Varian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水温故障维修一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亮 陈勇 +3 位作者 徐钰梅 董宏伟 薛冰 章龙珍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期58-59,共2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成为一种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Varian23EX医用加速器作为一款主流机型,既可提供两档高能X线,又可提供多档电子线,在国内广为应用。但作为大型精密仪器,其故障后的维修难度也比较困难。本研究... 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成为一种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Varian23EX医用加速器作为一款主流机型,既可提供两档高能X线,又可提供多档电子线,在国内广为应用。但作为大型精密仪器,其故障后的维修难度也比较困难。本研究介绍我院Varian23EX水温故障维修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n23EX医用加速器 连锁 水温故障 维修
下载PDF
基于RTOG 0813/0915剂量学指标比较不同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计划的影响
12
作者 李亮 沙冠辰 +5 位作者 解昕 张一擎 徐钰梅 范雪梅 刘肖肖 章龙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913-91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适形治疗(CRT)、动态适形弧治疗(DCAT)、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等不同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NSCLC-SBRT)技术在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0813/0915剂量学指标和其他全肺受量指标以及治疗效率... 目的系统评价适形治疗(CRT)、动态适形弧治疗(DCAT)、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等不同非小细胞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NSCLC-SBRT)技术在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0813/0915剂量学指标和其他全肺受量指标以及治疗效率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NSCLC-SBRT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2021年3月接受SBRT的1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设计7野CRT、7野IMRT、双弧DCAT和双弧VMAT,比较其靶区RTOG 0813/0915剂量学指标中100%等剂量体积与计划靶体积之比(R_(100%))、50%等剂量体积与计划靶体积之比(R_(50%))、距计划靶区2 cm处的最大剂量(D_(2cm))和20 Gy剂量照射的体积占肺体积的百分比(V_(20)),以及其他全肺受量指标和治疗效率的差异。结果4种技术中,在靶区R_(100%)、R_(50%)和D_(2cm)方面,VMAT组最优(P<0.05),IMRT组次之(P<0.05),CRT和DCAT组较差,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MAT与IMRT组全肺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占肺体积的百分比(V_(5))、V_(20)及平均剂量(D_(mean))均相近(P=0.082,P=0.082,P=0.652),其中VMAT组全肺V_(20)较CRT与DCAT组分别减少13.3%和9.3%(P<0.05)。与IMRT组相比,VMAT组全肺10 Gy剂量照射的体积占肺体积的百分比(V_(10))、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6.9%、53.1%和18.1%(P<0.05),DCAT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65.4%和36.4%(P<0.05)。与VMAT组相比,DCAT组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26.1%和22.3%(P<0.05)。结论基于医用加速器的NSCLC-SBRT优先推荐VMAT技术,其既能保证RTOG协议的剂量限值要求,又能减少全肺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直线加速器 剂量分布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低剂量率脉冲放射治疗晚期复发肿瘤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温馨 唐天友 +3 位作者 王妤琪 徐钰梅 李亮 章龙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率脉冲放射治疗对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方法4例晚期肿瘤复发患者接受低剂量率脉冲照射后1~4个月,根据RECIST1.0标准评估其近期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 目的观察低剂量率脉冲放射治疗对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方法4例晚期肿瘤复发患者接受低剂量率脉冲照射后1~4个月,根据RECIST1.0标准评估其近期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2例患者达部分缓解(PR),1例完全缓解(CR),所有患者治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结论低剂量率脉冲放射治疗对晚期复发肿瘤患者的局部再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率脉冲照射 复发肿瘤 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露 王侠 +3 位作者 杨春华 张艳 徐钰梅 章龙珍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例确诊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11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例确诊中晚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11例)仅行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PR3例,SD6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27.3%,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0,P〈0.05),rAd—p53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自限性发热,两组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50,P〉0.05)。结论rAd-p53瘤内注射在中晚期子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中具有增效作用,rAd-p53瘤内注射是安全有效并方便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基因 P53 基因治疗 药物疗法 联合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血清胆汁酸水平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徐钰梅 时林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0050-0053,共4页
证实血清胆汁酸水平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60例CRC及健康对照者60例外周血胆汁酸谱。结果 血清总胆汁酸、总结合胆汁酸、总游离胆汁酸在CRC与健康对照组间表达... 证实血清胆汁酸水平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60例CRC及健康对照者60例外周血胆汁酸谱。结果 血清总胆汁酸、总结合胆汁酸、总游离胆汁酸在CRC与健康对照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且与CRC临床病理分期分期无相关性。血清结合初级胆汁酸TCA、GCA、TCDCA,结合次级胆汁酸GDCA、TDCA值在CRC组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结合胆汁酸和CRC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将来有可能作为CRC一种新的、无创性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结直肠癌 诊断
下载PDF
基于Varian加速器海马保护全脑放疗剂量学技术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解昕 李亮 +3 位作者 范雪梅 徐钰梅 沙冠辰 刘肖肖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Varian加速器共面动态调强dIMRT与共面VMAT计划在海马保护全脑放疗(WBRT)中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放疗计划选择提供一种依据。方法 10例海马保护WBRT患者,每名患者均设计dIMRT与VMAT计划,比较两者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剂量和机器... 目的通过比较Varian加速器共面动态调强dIMRT与共面VMAT计划在海马保护全脑放疗(WBRT)中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放疗计划选择提供一种依据。方法 10例海马保护WBRT患者,每名患者均设计dIMRT与VMAT计划,比较两者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剂量和机器跳数的差异;。结果 2种技术计划PTV V_(30 Gy)、D_(98%)和D_(2%)均符合RTOG 0933标准,对于PTV HI VMAT组优于dIMRT组(P=0.004)。海马剂量dIMRT组优于VMAT组,但均未达到RGOT 0933标准:dIMRT组与VMAT组海马D_(max)均值分别为18.44 Gy和19.30 Gy,有统计学差异(P=0.004);海马D_(min)均值分别为10.03 Gy和10.77 Gy,有统计学差异(P=0.013);海马D_(mean)均值分别为14.20 Gy和15.12 Gy,有统计学差异(P=0.002)。晶体、眼球和视神经剂量均符合RTOG 0933标准,dIMRT组也明显优于VMAT组,均P=0.000。VMAT组治疗时间低于dIMRT组。结论 Varian dIMRT相比VMAT控制海马剂量和保护晶体更有优势,但VMAT组PTV HI和治疗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 海马保护 全脑放疗
原文传递
双侧乳腺癌dIMRT和VMAT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范雪梅 侯鑫 +2 位作者 李亮 徐钰梅 李连涛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3期339-344,360,共7页
目的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采用动态调强技术(d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例双侧乳腺癌术后行全乳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dIMRT和VMAT两组计划,比较分析剂量学参数。... 目的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采用动态调强技术(d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例双侧乳腺癌术后行全乳放疗的患者,分别设计dIMRT和VMAT两组计划,比较分析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种治疗技术均能满足处方要求,其中VMAT组的靶区均匀性指数(0.09±0.02)优于dIMRT组(0.11±0.01),适形度指数(0.82±0.52)优于dIMRT组(0.71±0.51),剂量梯度指数(0.98±0.06)优于dIMRT组(1.24±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双肺的V_(10)、V_(20)、V_(30)和D_(mean)(39.07±4.92,22.19±4.36,12.81±4.71,1309.03±135.55)均高于dIMRT组(30.34±4.26,17.56±4.31,6.77±3.93,1201.39±16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双肺的V_(5)(63.36±9.02)高于dIMRT(58.01±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心脏的V_(5)、V_(30)和D_(mean)(51.98±3.60,3.78±1.76,885.89±59.84)均明显低于dIMRT组(77.16±12.11,5.22±2.85,1036.96±15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脊髓的D_(max)(2150.42±136.19)较dIMRT组(3008.23±304.15)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组机器跳数(792.61±62.53)较dIMRT组(3225.33±498.66)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技术可使靶区剂量分布拥有更好的均匀性和适形性,且拥有更少的高剂量区域。在危及器官受量方面,VMAT技术可显著降低心脏和脊髓受量,但双肺的受照剂量增加。在临床应用中,选择dIMRT技术更为合适,可降低发生≥2级症状性RP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剂量学差异 动态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