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市青少年自杀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1
作者 徐丹丹 税靖霖 +2 位作者 胡蓉 马丽娜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5-999,100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武汉市青少年自杀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青少年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武汉市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化问卷调查其健康相关行为,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青少年自杀相关行为的危险因...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武汉市青少年自杀相关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青少年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武汉市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化问卷调查其健康相关行为,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青少年自杀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武汉市青少年840人,青少年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13.7%、6.2%和5.2%。在自杀意念方面,高中学段(OR=5.07,95%CI:2.25~11.44)、受到父母忽视(OR=2.20,95%CI:1.30~3.73)、经历过父母间家暴(OR=3.64,95%CI:1.97~6.70)、经历过成年人性骚扰(OR=4.75,95%CI:1.71~13.18)以及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状态(OR=3.43,95%CI:1.65~7.15)的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风险更高。睡眠情况是青少年自杀计划的独立影响因素,失眠的青少年制定自杀计划的风险更高(OR=2.79,95%CI:1.17~6.62)。学段是青少年自杀未遂的独立影响因素,高中学段的青少年进行自杀未遂的风险更高(OR=3.97,95%CI:1.35~11.61)。结论武汉市青少年所在学段、家庭环境、成年人性骚扰以及青少年情绪状态是其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失眠和学段分别对青少年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存在独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 自杀未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湖北省部分城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楚南 夏庆华 +4 位作者 胡晓云 徐静东 熊妮娜 蒋洪林 徐冬冬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目的 了解湖北省普通人群对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H1V感染者 /A1DS患者的基本态度。方法 按照艾滋病疫情的高、中、低的流行水平 ,在湖北省抽取 6县 (市、区 ) ,每个县 (市、区 )抽取一个城市社区和一个农村社区 ,每个社... 目的 了解湖北省普通人群对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H1V感染者 /A1DS患者的基本态度。方法 按照艾滋病疫情的高、中、低的流行水平 ,在湖北省抽取 6县 (市、区 ) ,每个县 (市、区 )抽取一个城市社区和一个农村社区 ,每个社区随机抽取两个街道 ,每个街道抽取两个居委会 ,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 3 0个调查对象 ,以问卷的形式对这 1 0 80人做调查。结果 ①训查对象对性传播、母婴传播知晓率城市为93 5 0 %和 92 0 0 % ,农村为 83 0 0 %和 83 90 % ;②调查对象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城乡分别为48 2 0 %和 2 6 40 % ;③农村 1 5 2 9岁年龄段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得分低 ,只有 ( 4 85± 2 0 1 )分 ;④城乡分别有 5 3 40 %、 42 0 0 %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允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继续工作或学习 ;⑤文化程度是对知识、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湖北省部分城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和态度现况农村低于城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预防 现况调查 知晓率 健康教育 预防知识 农村居民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湖北省 得分 结论
下载PDF
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丽娜 罗彦 +2 位作者 余惠红 李玲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省12个监测点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全省12个监测点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对象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2015年湖北省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2881人,收回有效问卷2878份,有效率为99.90%。其中,城市人口占41.56%,农村人口占58.44%;男性占49.86%,女性占50.14%。2015年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0.03%,城市居民为14.50%,高于农村居民的7.34%,26~35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最高,为15.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防治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乡分布、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越高,家庭收入越高,慢性病防治素养越高。结论湖北省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者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治素养 居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2年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覃世龙 徐静东 +1 位作者 李玲 夏庆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0—12月在湖北省18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5401人,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 目的了解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0—12月在湖北省18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5401人,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主要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在5354份有效问卷中,城市人口占44.4%,农村人口占55.6%,男女性别比为1.16∶1。湖北省2012年健康素养水平为9.3%,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5.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2%,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为15.3%;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44.5%,科学健康观32.9%,信息获取素养20.8%,传染病防治素养19.3%,基本医疗素养10.9%,慢性病防治素养8.6%。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少数民族为参照,汉族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为2.38(95%CI:1.14~4.98);文化程度每升高一个档次,健康素养水平增加,OR值为1.54(95%CI:1.39~1.71);以其他职业为参照,医务人员、其他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单位的健康素养水平较高,OR值分别为3.94(95%CI:2.48~6.27)、2.30(95%CI:1.66~3.18)、1.43(95%CI:1.06~1.93);健康素养水平随家庭年收入升高而增加,OR值为1.20(95%CI:1.08~1.33)。结论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依然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监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武汉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庆华 徐静东 +1 位作者 杨芳 余惠红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2-1084,1099,共4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课题组设计的问卷,按照行业、性别进行配额抽样,对抽取的440例外来务工人口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较少,仅4.2%的调查对象全面了解...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课题组设计的问卷,按照行业、性别进行配额抽样,对抽取的440例外来务工人口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知较少,仅4.2%的调查对象全面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最高的项目为健康教育(78.3%),其次为0~6岁儿童健康管理(11.8%),其余项目利用率均在10%以下。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是影响流动人口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OR=1.465,95%CI:1.160~1.851)、家庭人口数越多(OR=1.551,95%CI:1.061~2.269)、家庭年收入越高(OR=1.454,95%CI:1.048~2.017),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的利用率越高。结论应针对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宣传策略;应加大对单独外出的流动人口、家庭年收入较低的流动人口的关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服务的认知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利用
下载PDF
湖北省60~69岁老年居民健康素养现况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罗彦 马丽娜 +3 位作者 周亮 黄希骥 卞晨阳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60~69岁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况与变化趋势,为开展老年居民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湖北省的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对其中60~69岁老年居民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 目的了解湖北省60~69岁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况与变化趋势,为开展老年居民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湖北省的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对其中60~69岁老年居民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调查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调整,并对标化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湖北省60~69岁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2. 52%、3. 40%和6. 13%;城市老年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 86%、6. 57%和18. 37%,均高于农村的2. 05%、2. 10%和3.59%(P <0.01);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以及脑力劳动的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P <0.01);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X_(趋势)~2=11.492, P<0. 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X_(趋势)~2=13. 858, P <0.01)和健康技能素养水平(X_(趋势)~2=4. 143, P <0.05)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湖北省60~69岁老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居民 健康素养 趋势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楚南 夏庆华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12期915-918,共4页
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等情况,为制定下一个艾滋病防治5年规划提供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指标的参考依据,并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信息基础。方法分层抽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 目的评估城乡居民、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等情况,为制定下一个艾滋病防治5年规划提供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指标的参考依据,并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信息基础。方法分层抽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城乡居民和大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较高,个别知识知晓率较低;4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性题目总分10分,城市居民得分为8.0分、农村居民7.0分、中学生7.0分,大学生8.0分;4类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不够宽容,知识和态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两种因素。结论今后湖北省艾滋病健康教育应着重于传播目标人群知晓率较低的知识条目;广泛宣传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典型事例,扭转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不正确态度;传播对象以农村居民和低文化程度者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不同人群 知识和态度
下载PDF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信息传播渠道意向调查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晓云 夏庆华 +1 位作者 徐静东 董泽俊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7期539-541,共3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非武汉市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及对艾滋病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意向等。方法抽取一个建筑工地的18名建筑工人和一个综合性宾馆的20名服务员先进行结构问卷调查,后抽取一定人数进行小... 目的了解湖北省非武汉市籍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及对艾滋病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意向等。方法抽取一个建筑工地的18名建筑工人和一个综合性宾馆的20名服务员先进行结构问卷调查,后抽取一定人数进行小组定性访谈。结果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较高,如对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97%以上,但对有些知识条目的知晓率仍低;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歧视的原因主要是对艾滋病感染途径的歧视;流动人口希望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够经常开展。结论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要采用针对性强的知识信息,并着重扭转目标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建立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常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艾滋病 认知 信息传播
下载PDF
湖北省职高学生烟草使用流行状况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覃世龙 罗彦 +2 位作者 罗西 李玲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4-986,991,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职业高中学生吸烟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烟草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6—10月,使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湖北省随机抽取职业高中学生,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职业高中学生现在... 目的了解湖北省职业高中学生吸烟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烟草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6—10月,使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湖北省随机抽取职业高中学生,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职业高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10.6%,其中男性为15.9%,吸烟量超过1支/d的占59.7%,过去30 d在家庭以外场所抽烟的占80.0%,年龄(OR=0.23,95%CI:0.19~0.27)、性别(OR=1.22,95%CI:1.15~1.30)、可支配钱(OR=1.37,95%CI:1.20~1.56)、二手烟暴露(家庭内OR=1.25,95%CI:1.19~1.30,家庭外OR=1.40,95%CI:1.34~1.46)及父母都抽烟(OR=2.08,95%CI:1.49~2.91)是职高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北省职高学生烟草流行形势严峻,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的控烟宣传教育,加强无烟环境尤其是无烟家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高学生 吸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湖北省六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被引量:10
10
作者 夏庆华 徐静东 +4 位作者 胡晓云 熊妮娜 徐冬冬 蒋洪林 张楚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4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 了解湖北省艾滋病疫情较重、中、轻 (或无 )地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艾滋病疫情较重、中、轻地区的 10 80名城乡居民 ,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 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问题掌握情况不平衡 ,其中... 目的 了解湖北省艾滋病疫情较重、中、轻 (或无 )地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艾滋病疫情较重、中、轻地区的 10 80名城乡居民 ,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 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问题掌握情况不平衡 ,其中性传播、母婴传播、一起进餐是否传播的知晓率均达到了 2 0 0 5年的指标要求(城市 75 %以上 ,农村 4 5 %以上 )。调查对象对于一起进餐、蚊虫叮咬可以造成艾滋病传播的误解可能是造成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不宽容的部分原因。结论 应加强疫情较重地区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针对目前目标人群不足的认知 ,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湖北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农村
下载PDF
湖北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吸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覃世龙 罗西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吸烟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烟草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5月,使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省6个县15岁及以上常住农村居民1589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 目的了解湖北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吸烟行为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烟草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5月,使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省6个县15岁及以上常住农村居民1589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湖北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9.0%,每日吸烟率为24.6%。68.1%的每日吸烟人者每天醒后吸第1支烟的时间为30min以内。男性的现在吸烟率为54.1%,高于女性的2.3%;45~64岁年龄组现在吸烟率最高为32.5%,其次为6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30.8%,15~24岁最低为6.1%,农民的现在吸烟率为31.8%,高于非农民的18.4%。男性相对于女性现在吸烟危险性OR值为53.94(95%CI:32.93~88.35),25~44岁、45~64岁及65岁以上人群相对于15~24岁人群现在吸烟危险性OR值分别为5.92(95%CI:1.95~17.91)、8.74(95%CI:2.92~26.18)和8.44(95%CI:2.72~26.25),非农民相对于农民现在吸烟危险性OR值为0.59(95%CI:0.42~0.82),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现在吸烟行为危险性降低,OR值为0.74(95%CI:0.63~0.87)。结论湖北省15岁以上农村居民烟草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应以男性、45岁及以上、农民、收入较低的人群为重点,进一步探索适宜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吸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湖北省戒毒、被收容教育人员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晓云 夏庆华 +3 位作者 熊妮娜 徐冬冬 徐静东 张楚南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1期997-999,共3页
目的 了解湖北省戒毒和被收容教育的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省内戒毒所和收容教育所中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各 60名。结果 ①被调查人员中对艾滋病经性传播知晓率最高 ,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分... 目的 了解湖北省戒毒和被收容教育的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省内戒毒所和收容教育所中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各 60名。结果 ①被调查人员中对艾滋病经性传播知晓率最高 ,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分别达到 95 0 %和 80 0 % ,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 ,戒毒人员、被收容教育人员分别为 60 0 %和 3 8 3 % ;②被收容教育人员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差 ;③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对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存在歧视 ;④戒毒人员和被收容教育人员中一部分人承认有与传播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史 ,67 7%的未婚吸毒者承认他们有过性行为。结论 ①注意采取减少每次健康教育的信息量、增加健康教育次数等方法 ,使目标人群均衡、全面地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 ;②消除这部分特殊人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艾滋病 知信行
下载PDF
2015年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控烟工作第二次暗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惠红 马丽娜 +1 位作者 李玲 徐静东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107-111,共5页
目的通过暗访调查,了解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控烟工作进展情况,为湖北省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隐秘拍摄、填写问卷的方式对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暗访,从无烟环境设置和执行情况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控... 目的通过暗访调查,了解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控烟工作进展情况,为湖北省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隐秘拍摄、填写问卷的方式对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暗访,从无烟环境设置和执行情况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控烟工作总体得分较2011年上升,在百分制下,平均得分(81.22±14.89)分,但总体情况不乐观,不同地区的同一类型机构和同一地区不同类型机构得分差异显著;医疗得分较低、室内吸烟现象严重、禁烟标识设置不足、缺少室外吸烟区等方面问题严重。结论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禁烟工作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卫生计生部门作为控烟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应推动和完善控烟立法,带头起表率作用,加大控烟宣传力度,加强控烟知识和能力培训,广泛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 卫生计生系统 控烟 暗访结果
下载PDF
农村地区安全注射行为健康促进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晓云 张楚南 +1 位作者 李玲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安全注射 健康促进 危险因素 一次性注射器
下载PDF
疾控健康科普节目的互联网传播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镇重 徐静东 +1 位作者 蒋湧 杨红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5期1-3,共3页
目的以疾控健康科普节目《问健康》在腾讯视频平台上的传播数据为依据,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互联网传播优化建议,以此更好地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法采用SPSS26.0软件和Excel软件结合专家访谈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150期《问健... 目的以疾控健康科普节目《问健康》在腾讯视频平台上的传播数据为依据,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互联网传播优化建议,以此更好地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方法采用SPSS26.0软件和Excel软件结合专家访谈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150期《问健康》节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期节目在腾讯视频互联网平台传播点击量的中位数为1669(1114,3004)次;出镜专家为女性(Z=-2.22,P=0.026)、35岁以下年龄段(H=26.22,P<0.01)、硕士学历(H=11.59,P<0.01)、初中级职称(H=15.33,P<0.01)等人口学特征的期次具有相对较高的点击量;节目内容方面,健康信息、科学健康观和基本医疗期数合计仅占10.67%,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内容的点击量排在前10位。结论疾控健康科普节目在互联网传播中,要注重选用优势特征专家,要根据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及时调整内容安排,并通过优化平台凸显疾控健康科普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控 健康科普 互联网 传播
下载PDF
湖北和浙江两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传播方式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宠 张颖颖 +6 位作者 章力 任学锋 李杰 徐静东 吴青青 吴敬 解瑞谦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同层级机构的健康传播方式,为今后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分别在湖北和浙江两省选择省、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23人进行个人访谈...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同层级机构的健康传播方式,为今后的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分别在湖北和浙江两省选择省、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23人进行个人访谈,收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用的健康传播方式。结果 2个省级机构均提到了网站发布、手机短信发送、微信公众号发布、电视滚动字幕播发等大众传播方式。2个县级机构除提到网站发布、广播电台播放、报纸专题宣传等大众传播方式外,还组织了重点场所宣传。4个乡镇/街道提到指导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通过微信群发布健康教育相关信息;3个乡镇/街道组织了学校或企业等重点场所宣传,部分乡镇(2/4)还通过自有的新媒体账号发布健康教育信息。4个村/社区均通过社交媒体群发布消息,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开展面对面宣传,并利用音频设备持续播放音频材料。疫情初期和持续期时,两地均以大众传播和线上活动为主,而减少大范围的纸质材料印刷和发放;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两地均增加了现场活动式的健康教育。结论 不同层级机构在疫情不同阶段,差异化地选择使用多种健康传播方式,满足公众健康信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传播方式 定性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突发急性传染病
下载PDF
农村社区人群安全注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晓云 张楚南 +7 位作者 李玲 徐静东 郑祥明 梅长青 向政 柯光荣 郑凌 袁显红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 了解农村社区人群安全注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对两县 16 8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人群中 5 3.8%的人不知道非安全注射的危害 ,30 .4 %不知道当地医疗机构是否安全 ,2 6 %接受过安全注射健... 目的 了解农村社区人群安全注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对两县 16 8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人群中 5 3.8%的人不知道非安全注射的危害 ,30 .4 %不知道当地医疗机构是否安全 ,2 6 %接受过安全注射健康教育 ,93%认为很有必要开展安全注射健康教育。结论 农村社区人群缺乏安全注射的意识、相关知识 ,存在非安全注射的一些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注射 知识 态度 行为 调查 农村 社区人群 健康促进
下载PDF
媒体记者艾滋病防治知识及信息传播渠道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庆华 胡晓云 徐静东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级、市级媒体记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对艾滋病信息传播渠道的意向等。方法对省级和市级媒体记者进行结构问卷调查和小组定性访谈。结果除个别题目外,媒体记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在75%以上... 目的了解湖北省级、市级媒体记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对艾滋病信息传播渠道的意向等。方法对省级和市级媒体记者进行结构问卷调查和小组定性访谈。结果除个别题目外,媒体记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在75%以上;对待普通的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较为理性、宽容,但对自己熟人中的艾滋病患者,选择继续与其交往者仅占76.7%;媒体记者指出当前大众媒体报道艾滋病事件存在“猎奇”现象、用语不严谨、艾滋病事件缺乏透明度等问题。结论艾滋病防治反歧视任重道远;新闻媒体报道艾滋病事件应注意职业道德,并提高科学严谨性;加强艾滋病防治专业机构和媒体的信息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记者 艾滋病 知识 信息传播
下载PDF
健康教育接触渠道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子晗 宋涛 +2 位作者 徐静东 李玲 江黎明 《健康管理与促进》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1引言 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疾病谱、死亡谱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死因不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冠心病、肿瘤、中风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这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有益于... 1引言 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疾病谱、死亡谱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死因不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冠心病、肿瘤、中风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这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有益于减低危险因素,预防各种“生活方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低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病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主要死因
下载PDF
湖北省15~69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亮 罗彦 +3 位作者 马丽娜 黄希骥 卞晨阳 徐静东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12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居民4156户进行入户调查,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调整,选... 目的了解湖北省城乡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12个县(市、区)15~69岁常住居民4156户进行入户调查,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调整,选取传染病防治素养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7.73%。城乡之间、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在年龄方面,相对于65~69岁居民,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和55~64岁居民的OR值(95%CI)分别为1.160(0.595~2.263)、1.435(0.875~2.351)、1.651(1.037~2.629)、1.128(0.721~1.764)和0.837(0.522~1.343);在文化程度方面,相对于不识字/少识字居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大专/本科及以上的OR值(95%CI)分别是1.951(1.024~3.718)、3.879(2.059~7.309)、3.702(1.888~7.260)、5.746(2.825~11.688);在职业方面,相对于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医务人员、学生、工人/企业职员和其他职业的OR值(95%CI)分别是1.633(1.061~2.515)、3.348(1.783~6.287)、1.285(0.473~3.493)、1.532(1.114~2.106)和1.437(1.022~2.019)。结论湖北省15~69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需要探讨适宜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以及农民等重点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