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儿喉乳头状瘤切除术不同全麻诱导方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小葵
宋晓红
惠京波
李天佐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17,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伴呼吸困难病例更加安全可行的全麻诱导方式。方法选择喉阻塞II度的喉乳头状瘤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诱导组(吸入组)与氯胺酮-咪唑安定静脉诱导组(静脉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后1分钟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ed pulse oxygen,SpO2)变化并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①吸入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者16例,一般者7例,差者2例;静脉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者6例,一般者13例,差者6例,插管满意率吸入组明显高于静脉组,P<0.05。②两组气管插管前血压、心率及SpO2无明显差异,P>0.05。③插管完成后即刻静脉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吸入组[(68.7±6.4)mmHgvs.(64.0±8.0)mmHg;(142.6±13.8)bpmvs.(124.6±12.5)bpm;P<0.05];插管完成后即刻静脉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插管前[(68.7±6.4)mmHgvs.(63.6±5.8)mmHg;(142.6±13.8)mmHgvs.(121.2±11.7)bpm;P<0.05];吸入组血压和心率与插管前对比无显著差异[(64.0±8.0)mmHgvs.(61.8±7.7)mmHg;(124.6±12.5)bpmvs.(118.2±11.3)bpm;P>0.05]。④静脉组3例插管后呛咳剧烈,SpO2低于93%;吸入组插管后未出现剧烈呛咳及SpO2下降。两组SpO2下降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法,无需肌肉松弛剂即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用于存在呼吸困难的喉乳头状瘤患儿安全可行。与氯胺酮、咪唑安定静脉诱导相比,更利于保持循环稳定,减少插管后低氧血症发生。
-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呼吸困难
儿童
麻醉药
吸入
插管法
气管内
-
Keywords
Papilloma
Dyspnea
Child
Anesthetics, Inhalation
Intubation, Intratracheal
-
分类号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热线风速仪监测小儿七氟烷麻醉诱导期呼吸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惠京波
张炳熙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期17-20,共4页
-
文摘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热线风速仪观察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不同时期上呼吸道呼吸力学的变化,以期将七氟烷对呼吸的抑制程度和控制通气加深麻醉的效果进行量化描述。方法选择无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全麻小儿20例(4.3±1.5y,17.95±5.12kg),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吸入氧气2L/min+7%七氟烷麻醉诱导,应用恒温热线风速仪分别采集四个时间段呼吸力学数据:静注氯胺酮1分钟后(T1);开始吸入7%七氟烷时(T2);吸入7%七氟烷3分钟后(T3);控制通气2分钟后(T4)。结果①T2较T1吸气相和呼气相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平均动压、呼吸频率均增加(P<0.05或P<0.01),而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均缩短(P<0.05或P<0.01)。②T3较T1吸气相和呼气相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平均动压及呼吸频率均减小(P<0.01);T3较T2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明显延长(P<0.01),平均吸气速度与最大吸气速度之比、平均呼气速度与最大呼气速度之比均减小(P<0.01)。③T4较T1吸气相和呼气相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平均流量、平均动压及呼吸频率均进一步减小(P<0.01),平均吸气速度与最大吸气速度之比、平均呼气速度与最大呼气速度之比均减小(P<0.01)。结论小儿7%七氟烷麻醉诱导随着持续吸入时间的增加,各项呼吸力学指标出现相应的变化,证明其对呼吸的影响是由兴奋到抑制程度逐渐加深之过程,麻醉诱导中经过控制通气吸入七氟烷加深麻醉效果明显。
-
关键词
热线风速仪
七氟烷
麻醉诱导
呼吸力学
-
Keywords
Anemometer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duction Respiratory mechanics
-
分类号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小儿喉乳头状瘤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间呼吸力学变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惠京波
张炳熙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麻醉科
-
出处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1-324,共4页
-
文摘
目的 通过热线风速仪观察喉乳头状瘤患儿和普通小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呼吸力学的变化,旨在获得预测通气和捕管困难的客观量化指标及对控制通气加深麻醉效果的评估.方法 选择普通患儿(C组)和喉乳头状瘤患儿(L组)各20例,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吸入氧气2 L/min+7%七氟烷实施麻醉诱导.热线风速仪采集四时段呼吸力学数据:静注氯胺酮1 min后(T1),开始吸入7%七氟烷时(T2),吸入7%七氟烷3min后(T3),控制通气2min后(T4).结果 L组T1期呼吸的平均速度[(1.48±0.20)m/s和(1.26±0.18m/s)]、最大速度[(1.72±0.25)m/s和(1.97±0.31)m/s]都高于c组(P〈0.05),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组T3、T4期平均吸气速度和最大吸气速度的比值(0.612±0.030和0.613±0.032)小于C组(P〈0.05).L组T3期最大吸气速度、呼吸频率下降的幅度[(25±6)%和(19±4)%]少于C组(P〈0.05).L组T4期各项指标较T3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喉乳头状瘤患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期是靠加强呼吸做功来代偿通气不足的,其上气道梗阻情况随麻醉加深更加突出,通过控制通气辅助加深麻醉效果不明显.
-
关键词
热线风速仪
喉乳头状瘤
七氟烷
麻醉诱导
呼吸力学
-
Keywords
Anemometer
Laryngeal papillomatosis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duction
Respiratory mechanics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7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