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联合持续反馈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惠悦华 张苗苗 杨卫东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8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联合持续反馈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2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持续反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持续反馈康复训练基... 目的:探讨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联合持续反馈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2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持续反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持续反馈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实施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Mazur踝关节症状评分系统(Mazur)、中文修订版疾病认知问卷(IPQ-R)、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AOFAS、Mazur、IPQ-R、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联合持续反馈康复训练有利于减轻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程度,改善踝关节功能并提高其活动度,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认知,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模拟情境式健康教育 持续反馈康复训练 关节肿胀 踝关节活动度 认知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3D打印截骨导板在内翻型踝关节炎踝上截骨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曹广超 杨龙 +1 位作者 惠悦华 袁峰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668-675,共8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的19例内翻型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年龄36~63岁, 其中, 男12例、女...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2年6月徐州仁慈医院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的19例内翻型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年龄36~63岁, 其中, 男12例、女7例, 左足10例、右足9例, TakakuraⅡ期7例、Ⅲa期9例、Ⅲb期3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观察组8例, 均采用3D打印截骨导板截骨;对照组11例, 均采用传统踝上截骨治疗。观察指标:(1)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及骨愈合时间。(2)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价指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 以及影像学测量指标后胫骨前侧关节面(TAS)角、胫骨侧面关节面(TLS)角及距骨倾斜(TT)角。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侧别、Takakura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16~24(19.3±3.1)个月。(1)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6(92, 103)min、较对照组的127(125, 132)min更短, 透视次数为2(2, 3)次、较对照组的4(4, 5)次更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0、3.45, P值均<0.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0(21, 43)mL, 对照组为60(50, 90)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8, P<0.001);观察组骨愈合时间为13(12, 13)周, 对照组为13(12, 13)周,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2, P=0.351)。(2)组内比较:观察组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89.5(88.0, 91.5)分、VAS评分为1.0(0.5, 1.5)分, TAS角为 90.9°(89.9°, 91.8°)、TT 角为0.1°(0.0°, 0.4°), 均较术前的60.5(57.5, 65.5)分、4.0(3.5, 5.5)分、83.6°(83.1°, 84.2°)、1.9°(1.3°, 2.6°)改善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3、5.40、25.43、6.19, P值均<0.05);对照组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88.0(87.0, 90.0)分、VAS评分为1.0(1.0, 2.0)分、TAS角为 90.5°(89.6°, 91.6°)、TT为 0.0°(0.0°, 0.5°), 均较术前的56.0(53.0, 65.0)分、4.0(4.0, 5.0)分、83.3°(81.4°, 84.5°)、2.3°(1.2°, 2.7°)改善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4、7.87、39.05、9.15, P值均<0.001);2组末次随访TLS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比较:2组患者AOFAS评分、VAS评分, 以及TAS角、TT 角、TLS角, 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3D打印截骨导板截骨术治疗踝关节炎安全有效, 具有操作简单, 导板限深、截骨精准的特点, 疗效与传统踝上截骨治疗踝关节炎相当, 并且术中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踝关节 3D打印 截骨导板 踝上截骨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大面积Flow-through静脉皮瓣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芳 郑大伟 +2 位作者 惠悦华 徐慧 石荣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大面积Flow-through静脉皮瓣的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对13例应用大面积Flow-through静脉皮瓣游离移植的患者,应用加速康复理念加强围术期护理,加强术前心理干预,缩短禁食、禁饮...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大面积Flow-through静脉皮瓣的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对13例应用大面积Flow-through静脉皮瓣游离移植的患者,应用加速康复理念加强围术期护理,加强术前心理干预,缩短禁食、禁饮时间;术中加强体温管理,控制输液量;术后有效镇痛、局部氧疗、早期下床及早期功能锻炼。出院后每月门诊随访,评定患肢功能及手术满意度。结果本组1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小面积坏死。术后11例随访平均14.5(12~26)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患肢功能恢复,13例采用Michigan手功能问卷对手术满意度进行患者自我评价,结果:优4例,良8例,中1例。结论应用加速康复理念加强大面积Flow-through静脉皮瓣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加快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血流桥接静脉皮瓣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