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河南省低出生体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惠晓庆 师灿南 +6 位作者 张红艳 徐锋 张猛 夏俊芬 曹原 贺君剑 胡孟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9-564,共6页
目的:了解2021年河南省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筛选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南妇幼健康管理平台中出生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妊娠满28周的225984名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信息。比较不同特征新生儿和不同特征母亲低出生体重... 目的:了解2021年河南省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筛选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南妇幼健康管理平台中出生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妊娠满28周的225984名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信息。比较不同特征新生儿和不同特征母亲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2021年河南省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4.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前BMI≥24.0 kg/m^(2)、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新生儿出生季节为冬季是低出生体重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853(0.801~0.909)、0.604(0.517~0.705)和0.906(0.841~0.975)。新生儿为女婴、双胎及以上、早产,母亲孕前BMI<18.5 kg/m^(2)、剖宫产、年龄<25岁或≥35岁、初产、产前检查次数<5次、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或红色是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457(1.385~1.533)、6.233(5.757~6.748)、46.460(44.096~48.950),1.446(1.325~1.577)、1.462(1.380~1.548)、1.086(1.008~1.170)或1.178(1.080~1.286)、1.598(1.505~1.695)、1.230(1.168~1.296)、1.218(1.116~1.328)或2.461(1.846~3.281)。结论:低出生体重的发生与多种母亲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重点孕妇的健康宣教和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低出生体重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 影响因素 河南省
下载PDF
几种预测模型对中国梅毒发病率预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小丽 杨永利 +5 位作者 施学忠 万燕丽 毛赛彩 王莹 惠晓庆 田翔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比较3种预测模型在中国梅毒疫情预测中的效果,筛选最优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2年中国梅毒发病率数据,构建灰色模型[GM(1,1)]、趋势外推模型和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比较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吻合程度;用2013年发病... 目的:比较3种预测模型在中国梅毒疫情预测中的效果,筛选最优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2年中国梅毒发病率数据,构建灰色模型[GM(1,1)]、趋势外推模型和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比较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吻合程度;用2013年发病率数据回代验证,选择相对误差最小的模型预测2014年至2016年的梅毒发病率。结果:中国梅毒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173,但环比增长速度逐年降低。趋势外推模型中Cubic函数的拟合效果优于GM(1,1),二者对历史数据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31%和7.560%。梅毒年发病率序列为白噪声序列(χ2=7.990,P=0.239),不适合用ARIMA模型来预测。采用Cubic函数预测2014年至2016年中国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29.553/10万、26.293/10万和20.831/10万。结论:Cubic函数对中国梅毒发病率的预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发病率 预测
下载PDF
ARIMA模型在河南省AIDS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万燕丽 杨永利 +6 位作者 施念 王曼 王小丽 王莹 惠晓庆 毛赛彩 施学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河南省AIDS疫情预测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河南省2005年至2013年AIDS发病率和病死率数据,分别建立ARIMA模型,通过模型拟合优度统计量筛选最优模型,采用平均误差率评估模型预测效果,并用所构建的模型预测2014年至201...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河南省AIDS疫情预测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河南省2005年至2013年AIDS发病率和病死率数据,分别建立ARIMA模型,通过模型拟合优度统计量筛选最优模型,采用平均误差率评估模型预测效果,并用所构建的模型预测2014年至2016年河南省AIDS疫情。结果:河南省AIDS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最优ARIMA模型分别为ARIMA(0,1,1)和ARIMA(0,2,1);模型的拟合值均符合其实际流行趋势,平均误差率分别为0.16和0.25;预测2014年至2016年河南省AIDS发病率分别为3.40/10万、3.91/10万和4.50/10万,病死率分别为15.34%、8.82%和7.64%。结论:ARIMA模型很好地模拟了河南省AIDS疫情的演变趋势,可用于河南省AIDS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RIMA模型 预测 河南省
下载PDF
克林霉素治疗妊娠期阴道菌群失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春双 程国梅 +5 位作者 刘乐 管秀娟 惠晓庆 董晓珍 王懿珊 王蕊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采取Meta分析评价使用克林霉素治疗妊娠期阴道菌群失调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2017年6月以前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数据库共5个中英文数据库发表的关于克林霉素治疗妊娠期... 目的:采取Meta分析评价使用克林霉素治疗妊娠期阴道菌群失调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2017年6月以前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数据库共5个中英文数据库发表的关于克林霉素治疗妊娠期阴道菌群失调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员独立地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最后采用Rev 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共4607例孕妇。结果显示,任意孕周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组的早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0,95%CI为0.43~0.82,P=0.002)。进行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依次剔除低质量文章后,两组的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2,95%CI为0.52~1.01,P=0.05)。孕22周前接受治疗,早产发生风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8,95%CI为0.41~0.84,P=0.004)。结论:任意孕周时,妊娠合并阴道菌群失调的妇女接受克林霉素治疗对减少早产的发生率无意义,孕22周之前能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菌群失调 早产 妊娠 克林霉素
下载PDF
河南省2008-2017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红艳 胡孟彩 +6 位作者 陈露 惠晓庆 师灿南 薛会影 陈晓霖 夏俊芬 孙利环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9年第2期35-40,共6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8-201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和完善出生缺陷的预防对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2008-2017年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数据采用SAS 9. 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2008-2017年共监测围产儿2 615 717...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8-201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和完善出生缺陷的预防对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2008-2017年出生缺陷医院监测数据采用SAS 9. 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2008-2017年共监测围产儿2 615 717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4. 11/万,各年度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χ2=9. 45,P <0. 001)。城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农村,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产妇年龄<20岁、20岁~、25岁~、30岁~、≥35岁所出生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0岁、≥35岁产妇更易发生围产儿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指(趾)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总唇裂和脊柱裂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且先天性心脏病和脊柱裂的变化幅度较大。结论河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有增加的趋势。随着高龄孕产妇的增加,应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提高出生缺陷发现能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儿 出生缺陷 医院监测 发生率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河南省孕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艳 徐锋 +7 位作者 贺君剑 夏俊芬 曹原 黄金 惠晓庆 师灿南 张猛 胡孟彩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索河南省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2020年在全省32家监测医院住院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HDP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 目的探索河南省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2020年在全省32家监测医院住院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HDP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监测孕产妇178452例,HDP患者17514例,患病率为9.81%。其中,妊娠期高血压6173例、重度子痫前期5888例,子痫118例。在监测孕产妇中,<35岁12740例(72.74%)、已婚17235例(98.41%)、产前检查次数≥5次16001例(91.36%)、单胎16525例(94.3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35岁(OR=1.547,95%CI:1.491~1.605)、产前检查次数≥5次(OR=1.375,95%CI:1.301~1.454)、有剖宫产史(OR=1.429,95%CI:1.367~1.494)、双胎及以上(OR=2.604,95%CI:2.420~2.802)、高中/中专(OR=0.740,95%CI:0.712~0.769)、大学及以上(OR=0.662,95%CI:0.637~0.689)、产次≥1次(OR=0.610,95%CI:0.586~0.636)是孕产妇患HDP的影响因素。结论≥35岁、初中及以下、初产妇、产前检查次数≥5次、有剖宫产史、双胎及以上的孕产妇更易患HDP,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给予重点关注,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河南省艾滋病示范区HIV筛查项目数据质量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惠晓庆 杨永利 +6 位作者 王莹 毛赛彩 贾晓灿 王兰兰 张猛 靳慧鸣 施学忠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8-550,554,共4页
目的评价河南省艾滋病示范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人群样本代表性和数据质量,以便准确估计HIV阳性率和新发感染率。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河南省5个项目县抽取居... 目的评价河南省艾滋病示范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人群样本代表性和数据质量,以便准确估计HIV阳性率和新发感染率。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9月~2013年6月,在河南省5个项目县抽取居民约200万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从样本代表性、数据完整性、录入及时性和准确性四个方面评价数据质量。结果此次抽样的样本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构成相同(X^2=8.202,P=0.879);数据整体完整率为82.356%;个人信息表和健康体检表的重复录入率分别为0.132%和0.510%,逻辑错误率在10%以下;从体检日期到数据录入的时间间隔为0~386 d。结论河南省艾滋病示范区样本人群代表性好,而调查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和录入及时性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状况
8
作者 师灿南 贺君剑 +6 位作者 惠晓庆 曹原 张红艳 夏俊芬 徐锋 张猛 胡孟彩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4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变化情况,了解机构建设进展及存在问题,为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直报系统收集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变化情况,了解机构建设进展及存在问题,为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直报系统收集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及运营情况等数据,采用动态数列对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016—2020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面积、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实有床位数、总资产、固定资产和专业设备资产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00%、16.94%、3.47%、13.51%、13.08%、14.70%;职工总数、在编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人数、注册护士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22%、1.50%、7.38%、6.70%和8.63%;总收入、业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1.17%、8.30%、28.18%、9.11%;门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次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55%、0.85%。与全国相比,河南省门急诊人次数年平均增长率是全国的5.16倍,而同时期业务用房面积、万元以上设备台件数、实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数等卫生资源指标年平均增长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79~1.30倍。2020年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编制人数占职工总数的41.16%,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94%,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占7.45%,研究生学历人员占4.54%,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总量和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但卫生资源增长速度与卫生服务需求增长不匹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有待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机构 机构监测 卫生资源配置 服务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