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的治疗进展
1
作者 陈慧敏 戈之铮 《胃肠病学》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GIA)或称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是一种可累及整个消化道的疾病,其病灶隐匿、多发且易于再生,导致反复隐匿性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尤为多见。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慢性消化道出血和难治性贫血。此前,针对GIA的治疗... 胃肠道血管发育不良(GIA)或称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是一种可累及整个消化道的疾病,其病灶隐匿、多发且易于再生,导致反复隐匿性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尤为多见。该病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慢性消化道出血和难治性贫血。此前,针对GIA的治疗缺乏公认有效、安全的方法和药物干预措施。近年来,有观察性研究和病例报道指出生长抑素类似物可能对GIA出血的治疗有效,但缺乏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支持。传统的有创治疗方法如血管造影栓塞、内镜下局部治疗、手术切除等对GIA的治疗作用有限。新近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实沙利度胺在降低GIA的再出血发生率、减少输血量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疗效。本文旨在总结GIA的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血管发育不良 沙利度胺 生长抑素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戈之铮 张德中 +2 位作者 萧树东 陈颖 胡运彪 《胃肠病学》 1999年第4期234-236,239,共4页
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不加用任何抗酸或抑酸药物)观察十二指肠溃疡(DU)的愈合率。方法:115例Hp感染的D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7天铋剂三联治疗。A组口服替硝唑500mg、克拉霉素250mg和胶体次构橼... 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不加用任何抗酸或抑酸药物)观察十二指肠溃疡(DU)的愈合率。方法:115例Hp感染的D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7天铋剂三联治疗。A组口服替硝唑500mg、克拉霉素250mg和胶体次构橼酸铋220mg各每日2次,疗程7天,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奥美拉唑每日20mg,疗程4周。服药前和停止抗HP治疗后4周作胃镜检查及~ (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07例患者完成治疗和复查,8例失访。A、B两组的DU愈合率分别为92.5%(95%可信区间为85.4%~99.6%)和96.3%(95%可信区间为91.3%~100%);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94.3%(95%可信区间为88.1%~100%)和98.1%(95%可信区间为94.5%~100%),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0.05)。服药1周内上腹痛缓解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05)。两组方案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Hp感染的DU患者经根除HP治疗,溃疡能自行愈合而不需使用抑酸药物;奥美拉唑能迅速减轻或消除DU患者的上腹痛症状;本治疗方案具有Hp根除率高、疗程短、依从性好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DU 患者 根除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随机对照研究 上腹痛 结论 目的 发现
下载PDF
反应停在治疗血管发育不良所致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附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戈之铮 徐春红 +4 位作者 刘文忠 陈海英 高云杰 胡运彪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背景:血管发育不良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常反复或持续发作,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常规治疗又难以奏效,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目的:观察和研究反应停治疗血管发育不良所致的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 背景:血管发育不良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常反复或持续发作,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常规治疗又难以奏效,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较为迫切的问题。目的:观察和研究反应停治疗血管发育不良所致的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予7例反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反应停100mg/d,疗程4个月,观察治疗前与治疗期间患者出血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经4个月治疗患者的出血次数显著减少(P<0.05),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上升,与治疗前4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症状亦明显改善(P<0.01)。结论:反应停治疗血管发育不良所致的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停 血管发育不良 胃肠出血 血红蛋白类
下载PDF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戈之铮 姜智敏 +3 位作者 萧树东 叶衍铭 郑家骠 夏敬芳 《胃肠病学》 2010年第5期267-270,共4页
背景:自体荧光内镜应用于临床已十余年,但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估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6~11月于上海仁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确诊或疑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包... 背景:自体荧光内镜应用于临床已十余年,但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估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6~11月于上海仁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确诊或疑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病灶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行自体荧光内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结果:自体荧光内镜对早期癌的检出率为86.7%,对进展期癌的检出率为95.5%;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94.0%、93.3%、94.8%和94.1%.结论: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对检出形态特征不明显的病变较普通内镜有更大优势,易于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可疑病灶并确定其发生部位和范围,可精确指导活检,对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自体荧光内镜 诊断 鉴别 敏感性与特异性
下载PDF
重视并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规范化操作 被引量:14
5
作者 戈之铮 李晓波 《胃肠病学》 2008年第8期449-451,共3页
内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早期肿瘤正日益被接受并开展应用,包括传统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近年开展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MR对于15mm以上的病灶较难做到一次切除,而整块切除标本对病理学评估至关重要,ESD正是应这一要求开展起来的... 内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早期肿瘤正日益被接受并开展应用,包括传统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近年开展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EMR对于15mm以上的病灶较难做到一次切除,而整块切除标本对病理学评估至关重要,ESD正是应这一要求开展起来的新技术。对局限于黏膜层的病变,ESD并不受其大小的限制,对部分早期胃肠道肿瘤,其可取代传统的手术治疗,但ESD需要相当高的内镜操作技术,术前需要多种方法对病灶进行谨慎、全面的评估,包括范围、浸润深度等,术中、术后还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远高于EMR。ESD的指征、操作技巧、病理评估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由于ESD在早期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上具有很多优点,值得有条件医院的内镜医师予以重视并开展这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肿瘤 治疗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最佳检查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戈之铮 陈海英 +2 位作者 高云杰 胡运彪 萧树东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5月至2005年1月9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行94次CE检查。根据其检查时出血情况不同,分成2组,A组为活动性出血组(41例,包括显性出血37...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5月至2005年1月9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行94次CE检查。根据其检查时出血情况不同,分成2组,A组为活动性出血组(41例,包括显性出血37例和持续隐性出血4例),B组为出血停止组(50例)。结果:CE检查的阳性率为74.7%(n=68),疑诊率为11.0%(n=10),检出率85.7%,阴性率为14.3%(n=13)。活动性出血组的CE检出率明显高于出血停止组(95.1%比78%,P=0.032),但显性出血者与隐性出血者间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3%比75.0%,P=0.188);出血停止组中,2周内刚停止出血者(29例)的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出血停止2周以上(21例)者(93.1%比57.1%,P=0.004),但活动性出血时与出血停止2周内的检出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95.1%比93.1%,P>0.05)。结论: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CE最佳检查时机为少量活动性出血时和出血停止2周内,该时段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胶囊内镜 诊断
下载PDF
结肠腺瘤摘除后结肠镜随访间期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戈之铮 胡运彪 +3 位作者 施尧 莫剑忠 张达荣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提出易导致腺瘤复发或癌变的高危特征和因素,延长非高危人群的结肠镜随访间期,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方法:行结肠镜下腺瘤摘除术患者504例,随访间期6~48个月,分析年龄、性别、腺瘤数量、最大直径和病理类型等因素与腺瘤... 目的:提出易导致腺瘤复发或癌变的高危特征和因素,延长非高危人群的结肠镜随访间期,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方法:行结肠镜下腺瘤摘除术患者504例,随访间期6~48个月,分析年龄、性别、腺瘤数量、最大直径和病理类型等因素与腺瘤复发的关系。结肠镜复查时发现以下病变者归人高危人群: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或腺瘤直径≥  1cm及复发腺瘤数≥ 4枚。结果:经相关分析,腺瘤复发与原腺瘤数量和大小的增加呈正相关(P<0.001),与年龄、性别、原腺瘤病理类型及结肠镜随访间期等因素无关。结论:可延长低危人群(首次结肠镜检查仅发现1或2枚腺瘤且直径均<1cm者)的结肠镜随访间期,从而大大降低结肠癌监控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腺癌 结肠镜检查 随访研究
下载PDF
放大内镜及窄带成像技术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戈之铮 李为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在探索能否在内镜直视下正确地诊断慢性胃炎,尤其是能否直接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等的存在。现行慢性胃炎的确诊仍依赖于病理活检,但是普通内镜下引导的活检往往具有盲目性并存... 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在探索能否在内镜直视下正确地诊断慢性胃炎,尤其是能否直接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等的存在。现行慢性胃炎的确诊仍依赖于病理活检,但是普通内镜下引导的活检往往具有盲目性并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近年来内镜成像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放大内镜及窄带成像都旨在观察黏膜的细微结构变化,为诊断提供帮助,还可以更加精确地引导活检(所谓靶向活检)。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慢性胃炎 成像技术 诊断 窄带 病理活检 内镜直视下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胶囊内镜展望 被引量:9
9
作者 戈之铮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6期326-330,共5页
胶囊内镜是一种极具潜在价值的诊断各种小肠疾病的工具,对回放资料的细致观察将有助于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此外,最佳检查时机的选择以及一些特殊指征的制订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的胶囊内镜还需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加以改进,甚至... 胶囊内镜是一种极具潜在价值的诊断各种小肠疾病的工具,对回放资料的细致观察将有助于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此外,最佳检查时机的选择以及一些特殊指征的制订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的胶囊内镜还需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加以改进,甚至包括寻求开展治疗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病变将会不断被发现,因此为了便于沟通,应尽快制订出一整套规范化的专用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诊断 适应证 禁忌证
下载PDF
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被引量:4
10
作者 戈之铮 冯楠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老年人 诊治 反复发作 内镜检查阴性 缺铁性贫血 住院治疗 上消化道
下载PDF
自体荧光内镜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戈之铮 龚帅 +3 位作者 萧树东 叶衍铭 郑家骠 夏敬芳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0期586-590,共5页
背景:自体荧光内镜应用于临床已十余年,但对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价值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自体荧光内镜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确诊... 背景:自体荧光内镜应用于临床已十余年,但对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价值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自体荧光内镜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确诊或高度怀疑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随访癌前病变患者的170例离体手术标本和30例在体受试者进行自体荧光内镜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自体荧光内镜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的总体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4.0%、94.6%、93.5%、92.6%和95.3%。自体荧光内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κ=0.880)。离体试验中,癌前病变和早期癌与进展期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88.2%对95.8%,P=0.238),分化型癌与未分化型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97.9%对86.8%,P=0.009);在体试验中,分化型癌与未分化型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94.1%对80.0%,P=0.373)。结论:自体荧光内镜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诊断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荧光 消化系统肿瘤 癌前病变 诊断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戈之铮 《胃肠病学》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PU 内镜诊断 PU 消化液 胃肠道黏膜
下载PDF
胶囊内镜术有诊断价值吗? 被引量:1
13
作者 戈之铮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02年第6期324-325,共2页
由于小肠远离口腔和肛门,是整个胃肠道中最难被检测的部分,因此对小肠疾病常难以作出正确诊断,容易误诊。小肠镜检查、X线小肠钡剂灌肠检查、核素扫描和动脉造影等均存在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和定性不准确、检查时患者痛苦大、或属创伤性... 由于小肠远离口腔和肛门,是整个胃肠道中最难被检测的部分,因此对小肠疾病常难以作出正确诊断,容易误诊。小肠镜检查、X线小肠钡剂灌肠检查、核素扫描和动脉造影等均存在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和定性不准确、检查时患者痛苦大、或属创伤性检查等诸多缺点。近年来无线胶囊内镜术(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的问世[1],给小肠疾病的诊断带来了希望。那么胶囊内镜检查有诊断价值吗?有多大的诊断价值?这些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术 诊断 小肠疾病 X线诊断
下载PDF
重视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戈之铮 卫炜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时还具内分泌和免疫防御功能。小肠走向迂回重叠,且远离口腔及肛门,一些疑诊为小肠不明原因出血患者虽经反复检查仍不能确诊,反复出血、住院和输血治疗使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 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器官,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时还具内分泌和免疫防御功能。小肠走向迂回重叠,且远离口腔及肛门,一些疑诊为小肠不明原因出血患者虽经反复检查仍不能确诊,反复出血、住院和输血治疗使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小肠恶性肿瘤患者更因未能早期诊断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更多的血管性或炎症性病变患者则接受了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可见,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治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不足 被引量:9
15
作者 戈之铮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小肠远离口腔和肛门,且游离于腹膜内并被肠系膜束缚形成多发复合肠襻,使传统检查技术受到很大限制。传统方法检查小肠疾病都存在局限性,如内镜插入困难,X线小肠检查的诊断能力较低,核素扫描及血管造影的定位准确度差等,常用的钡... 小肠远离口腔和肛门,且游离于腹膜内并被肠系膜束缚形成多发复合肠襻,使传统检查技术受到很大限制。传统方法检查小肠疾病都存在局限性,如内镜插入困难,X线小肠检查的诊断能力较低,核素扫描及血管造影的定位准确度差等,常用的钡剂造影因不能直观诊断而致其灵敏度低,小肠几乎成为传统内镜诊断的盲区。因此,临床医学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远落后于其他胃肠道。如今,胶囊内镜(CE)一改内镜传统机械插入方法,首次做到患者毫无痛苦即可获得整个小肠的影像资料,是消化道系统无创伤性诊断的革命性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诊断
下载PDF
内镜下放置支架以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 被引量:1
16
作者 戈之铮 沈祖尧 钟尚志 《肝胆外科杂志》 1996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内镜下放置支架以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戈之铮,沈祖尧,钟尚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上海200001)首例内镜下经乳头安置胆道支架于1979年完成。很快,该技术成为缓解胰、胆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货殖的标准方法,... 内镜下放置支架以缓解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戈之铮,沈祖尧,钟尚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上海200001)首例内镜下经乳头安置胆道支架于1979年完成。很快,该技术成为缓解胰、胆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货殖的标准方法,其成功率超过90%,并且在操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胆道梗阻 内镜 支架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戈之铮 胡春玖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上消化道癌在癌性致死原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远期预后差,是目前临床工作的主要负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消化道早期癌其预后远远高于进展期癌,因此,当前研究的主要目标聚集于对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消化内镜联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 上消化道癌在癌性致死原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远期预后差,是目前临床工作的主要负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消化道早期癌其预后远远高于进展期癌,因此,当前研究的主要目标聚集于对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消化内镜联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消化道癌诊断的“金标准”,但此方法仍存在漏诊的问题,有时需要多块多次活检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期癌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癌前病变 病理组织学检查 上消化道癌 应用 早期诊断 “金标准”
下载PDF
胶囊内镜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戈之铮 萧树东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长期以来,人类缺乏有效手段对小肠疾病作出较为满意的诊断,传统检查方法如小肠X线检查、各种类型的小肠镜检查、核素扫描及动脉造影等均存在着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及定性不准确、检查时患者痛苦大、或需在镇静镇痛条件下完成、或属创伤... 长期以来,人类缺乏有效手段对小肠疾病作出较为满意的诊断,传统检查方法如小肠X线检查、各种类型的小肠镜检查、核素扫描及动脉造影等均存在着诊断阳性率低、定位及定性不准确、检查时患者痛苦大、或需在镇静镇痛条件下完成、或属创伤性检查伴有并发症等诸多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注意事项 适应证 并发症 临床应用 小肠疾病
下载PDF
胃癌的胃镜下诊断 被引量:1
19
作者 戈之铮 《胃肠病学》 2002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世界范围内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哥斯达黎加(42.5/10万),日本排第6位,为32.8/10万[1].胃癌亦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16万[2].目前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但其预后并无明显改观,5... 世界范围内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哥斯达黎加(42.5/10万),日本排第6位,为32.8/10万[1].胃癌亦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16万[2].目前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但其预后并无明显改观,5年生存率仅20%[1].这是因为在发现胃癌时,67%的患者已伴有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1],因此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镜 诊断
下载PDF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被引量:642
20
作者 房静远 刘文忠 +9 位作者 李兆申 杜奕奇 纪小龙 戈之铮 李延青 姒健敏 吕农华 吴开春 陈萦晅 萧树东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又有些新进展,包括慢性胃炎的OLGA(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分级分期系统、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 自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诊疗又有些新进展,包括慢性胃炎的OLGA(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分级分期系统、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Maastricht IV共识提出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以及根除Hp的作用、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等均要求我们更新共识意见。为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的2012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于2012年11月9~10日在上海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共识意见 中国 MAASTRICHT 上海交通大学 幽门螺杆菌 中华医学会 上海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