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髌骨骨折固定方法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成传德 张作君 赵翠萍 《中医正骨》 1996年第5期39-40,共2页
髌骨骨折固定方法评价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成传德,张作君,赵翠萍髌骨骨折固定方法很多,从大的方面讲就有手法复位外固定、经皮器具复位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三大类。用于复位固定的器具和材料更是多种多样... 髌骨骨折固定方法评价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成传德,张作君,赵翠萍髌骨骨折固定方法很多,从大的方面讲就有手法复位外固定、经皮器具复位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三大类。用于复位固定的器具和材料更是多种多样,而且各有其优缺点和相对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外固定 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骨旁脂肪瘤2例报告
2
作者 成传德 边绍普 +1 位作者 李进京 刘玉莲 《中医正骨》 1991年第4期20-21,共2页
骨旁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文献记载很少,国内只有少数放射科报道,且缺乏完整的临床资料。我们于1990年2月和6月,连续收治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作简要讨论。 1 病例介绍〔例1〕刘某,男,2.5岁。右小腿肿胀半年余,近因肿胀逐渐加重,... 骨旁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文献记载很少,国内只有少数放射科报道,且缺乏完整的临床资料。我们于1990年2月和6月,连续收治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作简要讨论。 1 病例介绍〔例1〕刘某,男,2.5岁。右小腿肿胀半年余,近因肿胀逐渐加重,并出现轻度跛行,于1990年2月15日来诊。以小腿脂肪瘤收住院。检查患儿发育良好。右小腿增粗(中段周径比健侧大5cm),局部无红肿,无压痛,皮温不高,血管不怒张,无明显包块。听诊无血管杂音,小腿内后侧穿刺未抽出内容物,胫前、后动脉搏动均可触及。实验室检查:RBC 4.3×10^(12)/L,Hb 120g/L,WBC 11X10^9/L,N 46%,L 50%, ESR 12mm/h,碱性磷酸酶5.8金氏单位。肝肾功能均正常。X线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旁 脂肪瘤 诊断
下载PDF
胫骨G-K钉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和预防
3
作者 成传德 刘威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胫骨带锁髓内钉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6 位作者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段卫峰 张川 李洪伟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了解骶神经根管于S1、S2骶段内的方位、走行,探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方法:将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平扫数据导入到Mimics 10.0,并应用其分别将骶骨、双侧无名骨、骶管及骶神经根管制作成3D图... 目的:了解骶神经根管于S1、S2骶段内的方位、走行,探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方法:将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平扫数据导入到Mimics 10.0,并应用其分别将骶骨、双侧无名骨、骶管及骶神经根管制作成3D图像并旋转至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后观察骶神经根管的方位、走行。辨识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上骶神经根管并观察其特点。结果:在S1、S2骶段内骶神经根管始于同节段椎管的头端前缘的两侧,止于同节段骶前孔,其走行由头端、后方、内侧至尾端、前方、外侧;在X线片上其密度低,尤其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常仅其前缘线显像且多有中断现象而需要仔细辨识。结论: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辨识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并以之作为骶髂螺钉安全通道的尾后界,则可以避免内置物进入神经根管及骶管,从而提高置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 骨折固定术 X线
下载PDF
针剌、艾灸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作君 赵然 +7 位作者 成传德 孙娟 侯桂英 曹顺海 王俊颀 张梦环 孙炳烈 高子范 《中医正骨》 1992年第2期7-8,共2页
将动物右桡骨造成骨折模型,取前三里及太冲穴,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进行针剌治疗;并用中药接骨艾条灸治骨折部位。通过骨痂阴影面积计算、活体血管测量及组织学、组织化学、四环素荧光标记等方法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显示两治疗组动物均... 将动物右桡骨造成骨折模型,取前三里及太冲穴,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进行针剌治疗;并用中药接骨艾条灸治骨折部位。通过骨痂阴影面积计算、活体血管测量及组织学、组织化学、四环素荧光标记等方法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显示两治疗组动物均比对照组动物骨痂阴影面积大、血管直径变化明显、局部血肿机化快、碱性磷酸酶含量丰富、糖元转化利用迅速、荧光光环出现早且数量多P<0.05~0.01,说明针刺和用中药艾条灸可改善局部血循,加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针灸疗法 艾灸 愈合
下载PDF
骨盆Teepee像的影像解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5 位作者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段卫峰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1.2±10.3)岁。应用Mimics 10.01对9例无病损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出的骨盆三维图像进行透明化处理后向髋臼闭孔斜位及骨盆出口位逐渐旋转,直至髋臼上方区域出现标准的"圆锥形帐篷"(即Teepee)样外观。此时的图像即骨盆Teepee像,"圆锥形帐篷"即此投照像的主体。沿主体的边缘进行剪切,对主体及其以外的骨盆结构同时显示,然后研究其于整个骨盆内的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结果:骨盆Teepee像所示主体起自髂前下棘后外侧骨皮质,经尾端、前方、外侧到头端、后方、内侧的指向,止于髂后上棘及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皮质。其由一顶、一底及两缘围成。其顶由髂骨的内板(形成其内缘)及外板(形成其外缘)的骨皮质相交形成,其底由坐骨大切迹形成。其内侧、下部、后方总包括小部分骶髂关节及所对应的骶骨侧骨质。结论:骨盆Teepee像的主体为丰富的骨性结构,除其内下方小部分区域外可作为容纳某些类型骨盆、髋臼骨折固定物的安全区域。骨盆Teepee像可用于指导固定物的安全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3 位作者 张俊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中医正骨》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39例正常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进行系统分析,男31例,女8例。年龄18~66岁,中位数41岁。均排除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髂关节病变及骨盆后环骨... 目的:探讨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39例正常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进行系统分析,男31例,女8例。年龄18~66岁,中位数41岁。均排除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髂关节病变及骨盆后环骨折后畸形愈合患者。分析骶骨翼斜坡与髂骨皮质密度影之间的关系,并测量骶髂螺钉钉道。结果:骶骨翼斜坡高于髂骨皮质密度影8例、平于髂骨皮质密度影20例、低于髂骨皮质密度影11例。平向骶髂螺钉钉道宽(12.7±3.9)mm;一侧进钉点距离S1椎体中心矢状面(75.0±10.0)mm,距离对侧骶髂关节骶骨侧软骨(127.7±12.1)mm;两侧进钉点之间相距(153.7±10.7)mm。结论:骨盆轴向CT扫描能够明确骶骨翼斜坡与髂骨皮质密度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测量骶髂螺钉钉道,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髂关节 骶骨 髂骨 骨折固定术 内骶髂螺钉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正中矢状面上S_2和S_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蔡鸿敏 高书图 +6 位作者 成传德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段卫峰 张川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8例患者的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岁.于每一例骨盆CT的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S2、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 目的:探讨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8例患者的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岁.于每一例骨盆CT的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S2、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来模拟由骨盆正位进行骨盆入口位投照时所需要的最佳X线调整角度.以S2与水平面间夹角为基数并减去S1与水平面间夹角来计算两者间的差值,进而评判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可信区间设为95%,差异的显著性设为P<0.05.结果:S2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30.5±6.5)°,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25.7±5.9)°,两组角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1).S2、S1椎体前缘夹角为零度者10例;负角14例,平均-(8.9±8.1)°;正角34例,平均(11.8±6.4)°.结论: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使得S1入口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于S2入口位,且对S1、S2入口位的成像及应用的可靠性均有影响.根据术前骨盆CT正中矢状面的测量结果透视出患者个体化的S1、S2入口位可准确地指导相应S1、S2骶髂螺钉的置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骶髂关节 骶骨 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针刺、艾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附14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作君 王俊欣 +4 位作者 成传德 张梦环 曹海顺 张效斌 孙永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0,共4页
我们根据针刺、艾灸有活血行气、温经通络的功能,骨折有气滞血瘀经脉不通的特点,设计了针刺、艾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课题。采用易于观察骨痂生长的长管状骨骨折(股骨、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关键词 骨折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超 李无阴 +2 位作者 成传德 王武超 张俊 《中医正骨》 2013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6~48岁,中位数33岁。骨盆骨折依据AO分型,B型9例,C型6例;髋臼骨折依据Letour...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6~48岁,中位数33岁。骨盆骨折依据AO分型,B型9例,C型6例;髋臼骨折依据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6例,横断骨折2例,双柱骨折1例,"T"形骨折1例。合并尿道断裂1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115 min,中位数90 min;出血量200~750 mL,中位数500 mL。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数20个月。骨折均愈合。依据改良d'Aubigné-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疗效好,操作相对简单、损伤小,该入路在骨盆前环及髋臼四边体的显露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针刺、艾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附14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作君 王俊颀 +7 位作者 成传德 张梦环 曹顺海 张效斌 孙永强 高子范 杨振宇 孟宪杰 《中医正骨》 1992年第1期7-9,共3页
提要采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加用中药接骨艾条灸治疗胫腓骨骨折和股骨骨折98例,并设49例空白对照组,对病人的饮食、二便、肿胀、疼痛、患肢血流、骨痂生长、骨软消失及下床活动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针刺、艾灸均有增进饮食、调... 提要采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加用中药接骨艾条灸治疗胫腓骨骨折和股骨骨折98例,并设49例空白对照组,对病人的饮食、二便、肿胀、疼痛、患肢血流、骨痂生长、骨软消失及下床活动等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针刺、艾灸均有增进饮食、调畅二便、活血消肿、化瘀止痛等作用。并发现中药接骨艾条灸能明显增加肢体血流,改善患肢血循环,对促进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针灸疗法 艾灸 针刺 愈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并气血胸 被引量:14
12
作者 许海燕 葛晓松 +2 位作者 张晓辉 成传德 张雪堂 《中医正骨》 2006年第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井气血胸/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胫骨干骨折的要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威 冯峰 +4 位作者 闻亚非 成传德 马献忠 李良业 傅新阳 《中医正骨》 2003年第4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治疗 股骨干骨折 胫骨干骨折 X线片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武超 刘超 +6 位作者 成传德 李培峰 张俊 马献忠 常守亚 汤金城 蔡鸿敏 《中医正骨》 2013年第6期42-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2001年9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59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0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3例。单纯髋臼后壁骨折者6例,合并... 目的:探讨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2001年9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59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0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3例。单纯髋臼后壁骨折者6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21例,合并股骨头骨折3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9例。骨折线波及髋臼顶12点钟位置及其前缘者4例,波及后柱内侧缘者17例,其中5例骨折线接近坐骨大切迹前缘。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患者中,手法复位成功者18例,复位失败者3例。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73个月,中位数30个月。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坐骨神经麻痹,1~7个月后恢复;1例出现坐骨神经永久性不完全损伤,表现为腓骨长、短肌肌力Ⅳ级,拇长伸肌肌力0级;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2年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行走;2例患者于术后1年内因髋臼后壁骨折塌陷移位,股骨头严重磨损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优21例,良4例,差2例;术后24个月随访时采用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4例,中2例,差2例。结论:对于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术中注意保护骨折部位血液循环、解剖复位及牢固固定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术前应常规进行MRI检查,以免漏诊股骨头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髋臼后壁骨折 骨折固定术 坐骨神经 骨牵引复位法
下载PDF
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 被引量:5
15
作者 汤金城 谭旭仪 成传德 《中医正骨》 2015年第3期44-45,4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1-36岁,中位数30岁;左侧10例,右侧5例。骨折Letenneur分型,Ⅰ型10例、Ⅲ型5例。术后随... 目的:探讨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1-36岁,中位数30岁;左侧10例,右侧5例。骨折Letenneur分型,Ⅰ型10例、Ⅲ型5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2个月,中位数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中位数5个月。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膝功能,优14例、良1例。结论:前外侧切口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Hoffa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膝关节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超 张俊 +1 位作者 王武超 成传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6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应用该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30例,骨盆骨折22例,髋臼骨折8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C型,髋臼骨折为前柱、横行、双柱及T型。结果术后根... 目的探讨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应用该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30例,骨盆骨折22例,髋臼骨折8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C型,髋臼骨折为前柱、横行、双柱及T型。结果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骨盆骨折前后环复位满意,髋臼骨折解剖复位6例,2例复位满意,随访27例,随访平均半年。所有随访患者无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所有随访患者均骨折愈合,但有1例患者因合并后壁骨折术中经前向后方行螺钉固定未再采取后方K-L入路,未达到解剖复位,半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平均手术时间90min(75~115min),平均出血500mL(200~750mL)。结论髂窝入路配合改良的Stoppa入路如果运用得当可代替髂腹股沟入路能解决的所有问题。该显露办法较髂腹股沟入路的损伤小,容易掌握、耗时短及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acetabular) 骨(bone) 骨折(fracture) 入路(approach)
下载PDF
活血灵在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金城 谭旭仪 +1 位作者 成传德 高书图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总结活血灵在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75例髋臼骨折患者按时间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给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灵口服,观察两组术后2周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生情... 目的:总结活血灵在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75例髋臼骨折患者按时间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给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灵口服,观察两组术后2周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4 d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4 d时D-二聚体为(2.57±0.51)mg/L,较术前(4.26±1.72)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14 d时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活血灵,能有效改善术后血液流变学和D-二聚体指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灵 髋臼骨折 围手术期 血液流变学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LC-Ⅱ型螺钉的经皮置入操作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鸿敏 刘又文 +7 位作者 李红军 成传德 唐洪涛 倘艳锋 张颖 叶晔 李无阴 吴学建 《中医正骨》 2016年第3期34-37,共4页
LC-Ⅱ型螺钉可在骨盆Teepee像、闭孔斜位入口位和髂骨斜位透视的监视指导下,经皮置入位于髋臼顶、坐骨支撑柱及骶髂关节外侧的具有相对丰厚且致密骨质的髂骨内,故可用于固定LC-Ⅱ型骨盆骨折的后环骨折部及髋臼高位前柱骨折。本文就LC-... LC-Ⅱ型螺钉可在骨盆Teepee像、闭孔斜位入口位和髂骨斜位透视的监视指导下,经皮置入位于髋臼顶、坐骨支撑柱及骶髂关节外侧的具有相对丰厚且致密骨质的髂骨内,故可用于固定LC-Ⅱ型骨盆骨折的后环骨折部及髋臼高位前柱骨折。本文就LC-Ⅱ型螺钉的经皮置入操作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髂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螺丝 LC-Ⅱ型螺钉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献忠 成传德 李无阴 《中医正骨》 2011年第7期63-64,共2页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肱骨骨折的50%。该骨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多发。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二、三、四部分骨折患者,仍需手术...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肱骨骨折的50%。该骨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多发。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移位明显的肱骨近端二、三、四部分骨折患者,仍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开放性骨盆骨折13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国辉 成传德 +1 位作者 周中华 万明才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7期487-488,共2页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折 开放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