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池塘丝状藻发生关键因子调查
1
作者 唐永涛 汪晨 +4 位作者 成永旭 孙云飞 赵良杰 钱晨 杨颖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1-240,共10页
以水绵和刚毛藻为代表的丝状藻广泛存在于各种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其过度生长对水体环境和养殖动物构成威胁。为探究丝状藻发生的关键因子,实验通过走访调查,筛选了5组环境相同且隶属同一家养殖户的有丝状藻池塘和无丝状藻池塘,重点对... 以水绵和刚毛藻为代表的丝状藻广泛存在于各种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其过度生长对水体环境和养殖动物构成威胁。为探究丝状藻发生的关键因子,实验通过走访调查,筛选了5组环境相同且隶属同一家养殖户的有丝状藻池塘和无丝状藻池塘,重点对水质、底泥生物可利用性氮磷含量及丝状藻繁殖体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5组有丝状藻塘、无丝状藻塘整体水体氮磷水平无显著差异,而有4组无丝状藻塘叶绿素a含量显著高于有丝状藻塘。5组有丝状藻塘底泥平均生物可利用性氮含量为(15.72±3.60)mg/kg,而无丝状藻塘底泥平均生物可利用性氮为(13.22±1.97)mg/kg,较前者低2.50 mg/kg。5组有丝状藻塘底泥平均生物可利用性磷含量为(72.26±10.57)mg/kg,无丝状藻塘底泥平均生物可利用性磷含量为(50.33±12.62)mg/kg,较前者低21.93 mg/kg。底泥生物可利用性氮磷比在5组中均小于0.5,而无丝状藻塘平均较有丝状藻塘高26.32%。低氮磷比会抑制浮游藻类的繁殖,而丝状藻则对低氮及低氮磷比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养殖开始时,底泥低氮及低氮磷比的条件使得浮游藻类在与丝状藻的初期生态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即使检测到的浮游藻类OTUs数量高于丝状藻繁殖体,也不能使其在上述条件下成为优势种。另外,对丝状藻繁殖体的检测发现,其广泛存在于有丝状藻塘、无丝状藻塘及水源的水体和底泥中,即使清塘、晒塘依然检测到繁殖体的存在,但清塘、晒塘能够减少丝状藻繁殖体的数量。研究表明,单独依靠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并不能完全杜绝丝状藻的发生,但可以作为一个辅助防控措施,而通过调控养殖系统的生物可利用氮含量及氮磷比左右种间生态位竞争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有前景的丝状藻防控方向。本实验结果对养殖池塘的丝状藻防控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藻 生境调查 水质 底泥氮磷 繁殖体
原文传递
育肥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中华绒螯蟹雌体卵巢发育、抗氧化免疫性能和组织色泽的影响
2
作者 姜晓东 朱凌翔 +1 位作者 成永旭 吴旭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4-1715,共12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育肥效果的影响,分别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配制五组实验饲料(β-胡萝卜素测定含量分别为3.3、56.7、108.9、207.9和320.0 mg/kg)投喂生殖蜕壳后雌蟹,评价了饲料...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育肥效果的影响,分别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配制五组实验饲料(β-胡萝卜素测定含量分别为3.3、56.7、108.9、207.9和320.0 mg/kg)投喂生殖蜕壳后雌蟹,评价了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组成、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色泽参数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对雌蟹育肥期间的WGR、GSI和HSI均无显著影响,但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显著增加了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中总脂含量;(2)就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而言,肝胰腺和血淋巴中SOD、T-AOC、GSH-Px、AKP和ACP免疫相关酶活均随着饲料中β-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饲料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为100~200 mg/kg时,组织中抗氧化和免疫相关酶活最高;(3)卵巢、肝胰腺和蟹壳中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饲料中β-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仅显著增加了卵巢和肝胰腺红度值(a^(*))。综上,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对中华绒螯蟹雌体育肥期间的增重率和性腺发育无明显影响,但添加适量β-胡萝卜素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抗氧化免疫性能、组织色泽及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及饲料成本,建议中华绒螯蟹雌体育肥饲料中人工合成β-胡萝卜素的适宜含量为100 mg/kg左右。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β-胡萝卜素对甲壳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而且有助于中华绒螯蟹功能性饲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育肥饲料 类胡萝卜素 养殖性能 色泽参数
下载PDF
pH和菲协同效应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
3
作者 杨志刚 江青青 +3 位作者 房余程 陈阿琴 成永旭 王爱民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9,共8页
为探究酸化以及环境污染物菲(Phenanthrene,PHE)协同效应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影响,开展了不同pH(5.5、6.5、7.8)和PHE质量浓度(0、50μg·L^(−1))对中华绒螯蟹[(15.0±2.3)g]的联合暴露实验(为期14 d)。结果发现... 为探究酸化以及环境污染物菲(Phenanthrene,PHE)协同效应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影响,开展了不同pH(5.5、6.5、7.8)和PHE质量浓度(0、50μg·L^(−1))对中华绒螯蟹[(15.0±2.3)g]的联合暴露实验(为期14 d)。结果发现:1)中华绒螯蟹在pH 5.5×PHE 50的协同处理下,肝胰腺和鳃组织出现严重病理损伤,肝胰腺小管形状改变,肝管细胞萎缩出现大量空泡,鳃轴肿大,鳃丝角质层表皮破损,局部基膜破裂;而pH 6.5×PHE 50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鳃组织的损伤并不显著。2)PHE处理引起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糖原(Gly)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降低,表明PHE会导致中华绒螯蟹能量代谢水平下降;相较于对照组,pH 5.5×PHE 50对甘油三酯(TG)、Gl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浓度均有抑制效果,而pH 6.5×PHE 50使得中华绒螯蟹TG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多环芳烃受体(ahr)、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因子(arnt)和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的表达量均随pH的降低而升高,并在pH 5.5时达到最高。以上结果表明,酸化和PHE的联合作用改变了中华绒螯蟹的能量代谢,其中pH 5.5时显著加剧了PHE对其肝胰腺组织结构的毒性作用以及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酸化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连续3个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振俊 唐美君 +5 位作者 张冬冬 陈文彬 罗明 成永旭 吴旭干 陈晓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3-1533,共11页
为了解选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荡湖1号”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采用20个微卫星位点对“长荡湖1号”A系和B系各连续3个世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20个微卫星标记在6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5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平... 为了解选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荡湖1号”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采用20个微卫星位点对“长荡湖1号”A系和B系各连续3个世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20个微卫星标记在6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51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7.55和13.61,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2和0.90,平均香农信息指数(I)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2.73和0.89。在选育过程中,A系和B系3个世代的PIC均有下降趋势,各群体的He和Ho均维持较高水平。A系子一代(G1)和子二代(G2)的有效群体数量(Ne)分别为72.7和111.8,B系G1和G2的有效群体数量分别为67.7和115.8,均维持在较高水平。Hardy-Weinber平衡检验结果显示,有72.5%的数据偏离Hardy-Weinber平衡,表明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A系和B系后代与G0的遗传距离均逐代增大,其中A系从0.2455增大到0.2607,B系从0.1736增大到0.1751。各群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小于0.05,表明各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微弱。AMOVA分析结果表明,“长荡湖1号”仅0.87%的变异存在于各群体间,而99.13%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个体间。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经过2代选育,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有效群体数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但群体遗传结构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今后选育过程中应该保持足够的繁殖亲本数量和遗传多样性,防止近交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系选育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有效群体大小 中华绒螯蟹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春季稻虾田水质、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威 成永旭 +5 位作者 孙颖 刘小飞 刘明明 奚业文 李正友 李嘉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虾田水质、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通过田间试验,设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对照,CK)、秸秆还田量为1500 kg·hm-2(S1N1)、秸秆还田量为3500 kg·...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虾田水质、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通过田间试验,设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对照,CK)、秸秆还田量为1500 kg·hm-2(S1N1)、秸秆还田量为3500 kg·hm-2(S2N2)以及秸秆还田量为4500 kg·hm-2(S3N3)4种处理,对水体水质、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水体溶氧在未使用增氧机充氧状态下为6.68~14.59 mg·L-1;不同秸秆还田处理相较CK处理增加了水体总磷和活性磷含量;还田95 d,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水体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下水体亚硝态氮、氨氮含量在还田95 d后总体呈下降趋势。秸秆还田后,S3N3处理土壤总磷含量增幅最大为36.86%;不同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还田30 d后达到峰值,土壤硝态氮含量随还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S3N3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3种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而增加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还田后CK、S1N1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幅较小,S3N3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幅最大(118.30%),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水质无不良影响,秸秆还田量为4500 kg·hm-2的处理在土壤养分、酶活性方面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种养 秸秆还田量 土壤养分 土壤酶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幼蟹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与碳、氮分馏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鹿珍珍 徐广伟 +3 位作者 孙云飞 肖昌伦 唐伯平 成永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33,共8页
为测定生长与新陈代谢对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幼蟹和不同组织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的影响及分馏系数,本实验在水族箱(0.2 m×0.2 m×0.3 m)中分别养殖EA组[(4.0 g±0.5) g]和EB组[(15.5 g±0.5) g]2组中华绒螯蟹幼蟹,分别... 为测定生长与新陈代谢对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幼蟹和不同组织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的影响及分馏系数,本实验在水族箱(0.2 m×0.2 m×0.3 m)中分别养殖EA组[(4.0 g±0.5) g]和EB组[(15.5 g±0.5) g]2组中华绒螯蟹幼蟹,分别于0、7、14、21和28 d时采集幼蟹的肝胰腺、肌肉和鳃组织,探究其碳稳定同位素周转过程,并测定了幼蟹对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系数。结果显示,EA组幼蟹碳稳定同位素的周转速率大于EB组,周转速率随着幼蟹规格的增大而减小。幼蟹肝胰腺的周转速率最快,其次是肌肉,最后是鳃,其中EA组幼蟹肝胰腺、肌肉和鳃的半衰期分别为20.88、29.37和34.14 d,EB组分别为21.73、35.18和66.01 d。新陈代谢是驱动幼蟹体内碳稳定同位素周转的主要因子,幼蟹肝胰腺、鳃和肌肉中新陈代谢占碳稳定同位素周转的贡献百分比分别为79.82%~94.04%、67.00%~81.90%和71.61%~90.36%。幼蟹对饵料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馏系数分别为0.98‰±0.19‰和3.01‰±0.02‰。本研究不仅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营养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还为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的饵料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碳周转速率 生长 新陈代谢 分馏系数 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新品系选育第二代(G2)生长、性腺发育和养殖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张光宝 姜晓东 +5 位作者 庄振俊 陈文彬 罗明 成永旭 陈晓武 吴旭干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4-1453,共10页
“长荡湖1号”A系和B系是分别以成活率和大规格为主要选育指标建立的两个相互独立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选育品系,为评估“长荡湖1号”偶数年群体(偶数年繁殖孵化)选育第二代(G2)的选育效果,本实验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 “长荡湖1号”A系和B系是分别以成活率和大规格为主要选育指标建立的两个相互独立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选育品系,为评估“长荡湖1号”偶数年群体(偶数年繁殖孵化)选育第二代(G2)的选育效果,本实验以未选育群体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选育品系和对照组在实际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性腺发育和养殖性能。结果显示:(1)两选育品系A系和B系在扣蟹、成蟹养殖阶段的最终平均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系雌体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B系最终平均体质量均略高于A系,但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实验蟹雌雄个体在成蟹阶段的生殖蜕壳高峰期分别为2021年8月10~30日和8月30日~9月20日,各组成蟹完成生殖蜕壳后性腺迅速发育,并且性腺发育后期,对照组GSI最高、B系的GSI最低;(3)就成活率而言,三组蟹在扣蟹和成蟹阶段的成活率大小顺序为:A系>对照组>B系,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产量、大规格蟹比例和饲料系数方面,两选育品系均优于对照组。综上,经过两代配套系选育,“长荡湖1号”A系和B系均获得良好的选育进展,其中A系具有高成活率和高产量的特点,B系具有平均体质量大、大规格成蟹比例高和饲料系数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配套系选育 池塘养殖 养殖性能 遗传进展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白壳和绿壳品系成蟹可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营养组成的比较
8
作者 张冬冬 范陈伟 +2 位作者 姜晓东 成永旭 吴旭干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132,共13页
为了评估白壳中华绒螯蟹与广泛养殖的绿壳品系成蟹营养品质是否存在差异,本实验通过采集白壳新品系与正常绿壳品系扣蟹在相同池塘中养至性腺发育成熟的商品蟹,测定其可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营养组成。结果显示,两种色泽中华绒螯蟹组... 为了评估白壳中华绒螯蟹与广泛养殖的绿壳品系成蟹营养品质是否存在差异,本实验通过采集白壳新品系与正常绿壳品系扣蟹在相同池塘中养至性腺发育成熟的商品蟹,测定其可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营养组成。结果显示,两种色泽中华绒螯蟹组织系数、可食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白壳品系蟹壳湿样和干样亮度值(L^(*))显著高于绿壳品系,但红度值(a^(*))显著低于绿壳品系,肝胰腺和卵巢色泽参数无显著差异。白壳品系蟹壳总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显著低于绿壳品系,但两品系肝胰腺和卵巢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成均无显著差异。两种品系可食组织部分常规生化组成含量无显著差异,但白壳雌蟹肌肉中C20:4n6比例显著高于绿壳,绿壳雌蟹肝胰腺中18:0、18:2n6和DHA/EPA比例均显著高于白壳品系。两品系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组成和必需氨基酸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白壳雌体肌肉中异亮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绿壳雌体。研究表明,白壳和绿壳品系仅蟹壳的色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可食率、可食组织的常规生化成分、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接近,说明白壳品系中华绒螯蟹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研究结果为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种质资源评价和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白壳色品系 类胡萝卜素 脂肪酸 氨基酸
原文传递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9
作者 孙颖 李威 +2 位作者 奚业文 成永旭 李嘉尧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12月—2019年7月,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1500、3500、4500 kg/hm^(2))组和1个对照组(还田量0),分析投放克氏原螯虾前后不同还田量处理对大型底... 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冬春季稻虾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12月—2019年7月,采取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3种秸秆还田量(1500、3500、4500 kg/hm^(2))组和1个对照组(还田量0),分析投放克氏原螯虾前后不同还田量处理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密度以及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克氏原螯虾投放前表现为3500 kg/hm^(2)>4500 kg/hm^(2)>1500 kg/hm^(2)>0,投放后表现为0>3500 kg/hm^(2)>4500 kg/hm^(2)>1500 kg/hm^(2)。投放克氏原螯虾前,总密度和生物量与还田量的关系均表现为4500 kg/hm^(2)>3500 kg/hm^(2)>1500 kg/hm^(2)。投放后,还田量1500 kg/hm^(2)组、3500 kg/hm^(2)组和4500 kg/hm^(2)组总密度显著下降。优势度指数计算发现,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和大脐圆扁螺为投放克氏原螯虾前还田量3500 kg/hm^(2)和4500 kg/hm^(2)组主要优势种,在投放后优势度明显下降,表明以上种类可能是克氏原螯虾重要动物饵料,其中还田量3500 kg/hm^(2)组优势种密度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还田量1500 kg/hm^(2)组和4500 kg/hm^(2)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总磷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克氏原螯虾投放前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特点、土壤肥力以及养殖水体指标情况确定,最适秸秆还田量为35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种养 秸秆还田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养殖雌性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倩倩 刘家卿 +2 位作者 王英泽 孙云飞 成永旭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本研究对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和泰州)不同时期养殖雌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的可食组织比例、常规营养成分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呈味特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9-11月长三角地区养殖雌性成蟹的肥满度(Condition fac... 本研究对长三角地区(上海、苏州和泰州)不同时期养殖雌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的可食组织比例、常规营养成分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呈味特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9-11月长三角地区养殖雌性成蟹的肥满度(Condition factor,CF)无显著性变化(P>0.05);上海雌蟹11月的出肉率(Meat yield,MY)最高,但苏州和泰州的均是9月份MY最高;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和卵巢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指数(Hepatopancreas index,HSI)与GSI呈负相关,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最高且先上升后下降;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性腺和肝胰腺中的含量(P<0.05)。此外,在雌蟹肌肉中共检测到21种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且总氨基酸(Total amino acid,TAA)含量和甜味氨基酸的呈味强度都在升高,口感均是11月最佳。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雌蟹的营养品质主要受时期因素影响,地域因素只影响肌肉中水分和蛋白含量,进而影响到肌肉中部分FAA的含量。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中华绒螯蟹的消费、营养评价及等级标准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可食组织比例 常规营养成分 游离氨基酸 呈味强度
下载PDF
3种环境因子对刚毛藻吸收氮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路平 唐永涛 +2 位作者 汪晨 唐伯平 成永旭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4-890,共7页
氮是水生植物重要的营养盐之一,氮的利用能力对水生植物生态位的竞争有重要影响,而氮的利用又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聚焦对养殖有重要影响的刚毛藻,以期探索环境因子对刚毛藻吸收氮的影响,为刚毛藻除氮或控制刚毛藻生物量提供思路。以氯... 氮是水生植物重要的营养盐之一,氮的利用能力对水生植物生态位的竞争有重要影响,而氮的利用又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聚焦对养殖有重要影响的刚毛藻,以期探索环境因子对刚毛藻吸收氮的影响,为刚毛藻除氮或控制刚毛藻生物量提供思路。以氯化铵作为氮源,连续检测刚毛藻吸收氮情况,确定刚毛藻稳定吸收氨氮的时间程和适宜浓度,在此基础上做不同梯度的温度、pH和光照度对刚毛藻吸收氮影响的L9 (3^(3))正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氨氮浓度为80μmol/L、时间程为0.5~1.5 h时,刚毛藻对氨氮的吸收与时间呈线性关系(r^(2)>0.99)。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对刚毛藻吸收氨氮影响显著(P<0.05),而光照度和pH影响不显著(P>0.05)。刚毛藻吸收氨氮的影响因子强弱顺序为:温度>pH>光照度。刚毛藻吸收氨氮的3个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25℃、pH 9、光照度4500 lx。刚毛藻多种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与其吸收氨氮速率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因子通过多种酶以及非酶类影响刚毛藻吸收氮。本试验结果可为刚毛藻相关研究、污水净化,预测和抑制刚毛藻等丝状藻类的大量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温度 光照度 PH 氨氮 酶活性
下载PDF
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黄河口成蟹阶段生长性能的比较
12
作者 尚明辉 范陈伟 +3 位作者 赵金山 唐晨 吴旭干 成永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6,共8页
为探讨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黄河流域生长性能,本实验2021年3-11月在东营黄河口地区以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为实验对象,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 为探讨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黄河流域生长性能,本实验2021年3-11月在东营黄河口地区以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为实验对象,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在相似或相同养殖环境下,养殖前期(3-5月),两水系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养殖后期(7-9月)长江蟹雌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黄河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的变化趋势类似,长江蟹雌体在5-7月SGR和WGR均显著高于黄河蟹。(2)就生殖蜕壳而言,黄河蟹生殖蜕壳要提前长江蟹10~15 d左右,但两水系成蟹雌、雄个体生殖蜕壳高峰期相似,分别出现于8月底和9月初。(3)长江蟹最终成蟹规格显著大于黄河蟹,但黄河蟹成活率高于长江蟹,故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最终成蟹产量基本一致。综上,在黄河口地区养殖的长江蟹具有成蟹规格大,性腺成熟略晚等特点,而黄河蟹则具有性腺成熟较早,早上市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长江 黄河 成蟹养殖 养殖性能
下载PDF
饲料中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育成仔蟹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4
13
作者 成永旭 严生良 +2 位作者 王武 施正峰 谭玉钧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5,共7页
用精制饲料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饲喂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并育成Ⅲ期仔蟹。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对提高大眼幼体育成仔蟹的成活率有较显著的作用,而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提高大眼幼体到Ⅲ期仔蟹的成活率的作... 用精制饲料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饲喂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并育成Ⅲ期仔蟹。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对提高大眼幼体育成仔蟹的成活率有较显著的作用,而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提高大眼幼体到Ⅲ期仔蟹的成活率的作用不显著,但可显著地提高大眼幼体到I期仔蟹的成活率。另外,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显著地影响仔蟹体内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大眼幼体 仔蟹 磷脂 成活率
下载PDF
盐度及钙镁离子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育成Ⅲ仔蟹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成永旭 王武 +2 位作者 谭玉钧 严生良 施正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4-88,共5页
盐度及钙镁离子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育成Ⅲ仔蟹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EFFECTSOFTHEAMBIENTSALINITYANDTHEAMBIENTCa2+、Mg2+CONCENTRATIONONTHESURVIVALA... 盐度及钙镁离子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育成Ⅲ仔蟹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EFFECTSOFTHEAMBIENTSALINITYANDTHEAMBIENTCa2+、Mg2+CONCENTRATIONONTHESURVIVALANDGROWTHOFERIO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盐度 钙离子 镁离子 成活率 生长
下载PDF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28
15
作者 成永旭 李少菁 +2 位作者 王桂忠 陈学雷 林琼武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92,共13页
通过电镜研究了锯缘青蟹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 (分为初期和后期 )卵母细胞表面的结构和胞质的变化。卵黄发生初期分为 :内源性卵黄发生阶段和有卵泡细胞直接参与的外源性卵黄合成阶段。前者特征为 :在卵母细胞中充满了内质网泡 ... 通过电镜研究了锯缘青蟹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 (分为初期和后期 )卵母细胞表面的结构和胞质的变化。卵黄发生初期分为 :内源性卵黄发生阶段和有卵泡细胞直接参与的外源性卵黄合成阶段。前者特征为 :在卵母细胞中充满了内质网泡 ,在泡内有不同程度的卵黄物质合成 ,此时在卵母细胞的表面区域 ,可见很多卵泡细胞向卵母细胞表面迁移 ,并包围卵母细胞。后者其特征是在卵母细胞的表面 ,有大量的胞饮小泡出现在卵膜的内面 ,随着两细胞表面膜的逐步融合和胞饮作用加强最后形成链锁状结构。胞质中靠近卵质周围有卵黄体的积极合成和大量的脂肪滴积累 ,在此阶段的后期 ,卵泡细胞质已基本吸收完毕 ,卵泡细胞膜和卵母细胞膜融合 ,某些界面已无膜结构卵黄发生后期在亲蟹孵出幼体后的第 11d至第 2 7d基本结束。此期也主要以外源性卵黄发生为主。在卵母细胞的周围 ,卵泡细胞迅速扩大 ,其间分布着大量的大小不同的囊泡和线粒体 ,在接近卵母细胞表面 ,还常可见大量的脂肪滴存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间其膜结构完全消失 ,从而可使滤泡大片细胞质直接融入卵母细胞中。以后随着卵黄发生的进一步发展 ,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的交界面逐步形成一个网状的膜结构屏障 ,同时在卵巢中可见正在降解的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卵黄发生初期 卵黄发生后期 超微结构 卵泡细胞 卵母细胞
下载PDF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巢和肝胰腺脂类的变化 被引量:30
16
作者 成永旭 李少菁 +3 位作者 王桂忠 陈学雷 林琼武 徐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77,共12页
锯缘青蟹 2次卵巢发育时的卵黄发生旺期与卵黄发生初期相比 ,卵巢指数和卵巢脂肪含量 (%卵巢干重或湿重 )均显著增加 ,积累了大量的脂类 ,而这一时期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说明在卵黄发生时期 ,肝胰腺吸收的脂肪... 锯缘青蟹 2次卵巢发育时的卵黄发生旺期与卵黄发生初期相比 ,卵巢指数和卵巢脂肪含量 (%卵巢干重或湿重 )均显著增加 ,积累了大量的脂类 ,而这一时期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说明在卵黄发生时期 ,肝胰腺吸收的脂肪均及时转运到正在发育的卵巢 .卵黄发生期 ,卵巢或肝胰腺磷脂 /总脂的百分含量 ,均无显著变化 ,肝胰腺中游离脂肪酸逐步增加 ,甚至在卵黄发生后期超过甘油三酯的含量 .卵黄发生阶段 ,无论肝胰腺或卵巢 ,其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性脂 ,而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 ;肝胰腺脂类脂肪酸组成的最主要变化是中性脂的n3系列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尤其是C2 2∶6n3显著降低 .卵黄发生初期 ,肝胰腺磷脂与卵巢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 (肝胰腺转运脂肪时 ,首先要将吸收或储存的脂类转换成磷脂 ,才能运出 )无显著差异 ,但卵黄发生旺期 ,肝胰腺磷脂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卵巢中性脂的含量 .文中讨论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卵黄发生期 卵巢 肝胰腺 脂类
下载PDF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各种食物的贡献率
17
作者 刘文明 朱筛成 +3 位作者 张光宝 何先林 成永旭 吴旭干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确定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的食物来源及贡献比例,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肌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池塘常见天然饵料中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肌肉中的碳稳定性同位素(... 为确定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的食物来源及贡献比例,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肌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池塘常见天然饵料中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肌肉中的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为(-19.86±0.03)‰,氮稳定性同位素(δ^(15)N)为(7.47±0.03)‰。配合饲料和池塘中天然饵料的δ^(13)C值分布范围为-27.04‰~-22.87‰,δ^(15)N值分布范围为1.46‰~7.20‰。通过食源贡献率分析,在养殖池塘中,中华绒螯蟹的第一食物来源为配合饲料,其中硬颗粒饲料占18.68%,软颗粒饲料占16.81%,其余饵料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底栖生物、浮游动物、浮萍、本底中华绒螯蟹、沉积物、伊乐藻和浮游植物,贡献率分别为16.37%、12.72%、8.29%、7.91%、7.90%、5.79%和5.53%。综上,在养殖池塘中,硬颗粒饲料和软颗粒饲料为中华绒螯蟹成蟹的主要食物,两者约占总食物贡献的35.49%,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等天然饵料的食物贡献率合计约为5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成蟹 池塘养殖 食物 配合饲料 天然饵料
下载PDF
不同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脂类及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98
18
作者 成永旭 堵南山 赖伟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20-429,共10页
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脂类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在卵巢快速发育阶段,肝胰腺指数显著下降,总脂的含量也略有降低,致使肝胰腺脂类的绝对量有显著的降低。未成熟和成熟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总脂分别为3437%和28... 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脂类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在卵巢快速发育阶段,肝胰腺指数显著下降,总脂的含量也略有降低,致使肝胰腺脂类的绝对量有显著的降低。未成熟和成熟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总脂分别为3437%和2813%。在成熟期的稳定阶段以及产卵阶段,肝胰腺总脂含量都有较明显的下降。无论在何阶段,肝胰腺中储存的脂类主要是中性脂。中性脂与总脂的比值,均大于80%,且中性脂基本上由甘油三酯组成,几乎不含胆固醇(卵巢快速发育阶段)或含量极少(抱卵阶段)。磷脂含量很少,仅占总脂的10%~20%,主要由卵磷脂和脑磷脂组成。未成熟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的磷脂和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有显著的差别,即磷脂中的C20:4和C20:5的相对含量要显著高于中性脂,C20:4的含量高达17%;C16:0和C16:1则显著低于中性脂。但成熟以后及抱卵和卵孵出期间,肝胰腺中磷脂和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差别。在不同的阶段,无论中性脂或磷脂,C18:1是最主要的脂肪酸,占肝胰腺总脂的43%~49%(蟹成熟以后到最后卵孵出阶段)或24%~26%(未成熟阶段),其它的主要组成有:C16:0、C16:1、C18:2、C20:4和C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肝胰腺 脂类 脂肪酸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期内脂类积累以及对抱卵的影响 被引量:42
19
作者 成永旭 堵南山 赖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本文报道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期内 (9月初至 12月初 )脂类积累及对抱卵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这一时期 ,卵巢重量和脂肪含量都迅速增加 ,增加的脂肪中 ,中性脂 (NL)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磷脂 (PL)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 ,且NL或PL... 本文报道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期内 (9月初至 12月初 )脂类积累及对抱卵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这一时期 ,卵巢重量和脂肪含量都迅速增加 ,增加的脂肪中 ,中性脂 (NL)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磷脂 (PL)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 ,且NL或PL在总脂的比值比较稳定 ;无论是NL还是PL , 3 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是C2 0∶5和C2 2∶6)的百分组成都显著增加 ,而 6系列的 (主要是C2 0∶4 )百分组成则显著降低 ;不能够抱卵的成熟蟹卵巢脂类组成与正常成熟至抱卵的蟹相比 ,具有较低含量的磷脂 ,脂肪酸组成中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百分含量 ,如c2 0∶5和C2 2∶6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卵巢 脂类积累 快速发育期 抱卵
下载PDF
虾蟹类幼体的脂类需求及脂类与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16
20
作者 成永旭 王武 +1 位作者 吴嘉敏 黄显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关键词 虾蟹类 幼体发育 脂类需求 饵料 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