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
作者 成荣杰 付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2-354,共3页
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以往认为宫颈癌属于化疗不敏感性肿瘤,因此手术及放疗为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仅作为晚期、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案,直至1983年F... 宫颈癌的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以往认为宫颈癌属于化疗不敏感性肿瘤,因此手术及放疗为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仅作为晚期、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案,直至1983年Friedlander指出宫颈癌是化疗敏感性肿瘤,首次提出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概念,至此,NAC作为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临床医师及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治疗方法 宫颈癌 CHEMOTHERAPY 女性恶性肿瘤 化疗敏感性肿瘤 不敏感性 治疗方案
下载PDF
CD74介导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成荣杰 李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0期1689-1693,共5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其受体CD74对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MIF及CD74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外源性人重组MIF(rhMIF)、抗-CD74单抗处...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其受体CD74对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增殖、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SiHa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MIF及CD74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外源性人重组MIF(rhMIF)、抗-CD74单抗处理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法观察MIF及CD74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力的改变。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MIF及CD74蛋白均可在SiHa细胞中表达;rhMIF处理后细胞增殖力加强、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且细胞的体外迁移及侵袭力明显提升(P<0.05);当用抗CD74单抗预处理细胞后,可抑制MIF的促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作用,但对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MIF具有调控SiH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其中CD74介导MIF促进了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力,提示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宫颈癌 CD74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与妇科恶性肿瘤 被引量:1
3
作者 成荣杰 范艳艳 付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涉及到上皮-间质转化(EMT)。EMT指具有极性及紧密黏附力的上皮细胞转化为无极性、流动性强的间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生物学作用,EMT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EMT产生了变化多样的...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涉及到上皮-间质转化(EMT)。EMT指具有极性及紧密黏附力的上皮细胞转化为无极性、流动性强的间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生物学作用,EMT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EMT产生了变化多样的细胞类型,与胚胎发育有关;Ⅱ型EMT与组织再生及肾、肝、肺和肠等上皮组织器官纤维变性有关;Ⅲ型EMT涉及癌症的进展及转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h途径、Notch信号途径、核因子(NF)-κB等途径参与了EMT的调控。许多研究发现,EMT参与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细胞的病理过程。阻断EMT进程可能成为干预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转化 肿瘤 肿瘤转移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下载PDF
人FOXC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C-33A细胞系的建立
4
作者 成荣杰 付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构建人FOXC2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宫颈癌C-33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方法应用PCR方法从人FOXC2克隆中扩增其cDNA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构建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进行宫颈癌C-33A细胞的转染,... 目的构建人FOXC2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宫颈癌C-33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方法应用PCR方法从人FOXC2克隆中扩增其cDNA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构建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进行宫颈癌C-33A细胞的转染,应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FOXC2的细胞系,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FOXC2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FOXC2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FOXC2的C-33A细胞系,并鉴定了FOXC2目的基因在C-33A细胞中的过表达。结论FOXC2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FOXC2基因在宫颈癌中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叉头框-C2(hFOXC2) 真核表达载体 C-33A细胞 转染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真皮细胞增殖及PDGF、TGF-β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悦 朱喆 +3 位作者 成荣杰 张丽红 马英智 周延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加不同浓度PRP后第4天细胞PDGF、TGF-β和VEGF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ALP)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有和无成骨诱导条件下不同浓度PR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2.8%PRP组钙结节形成最明显;钙-钴法染色显示,2.8%PRP组矿化作用最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PDGF表达存在剂量依赖性,TGF-β和VEGF表达虽无剂量依赖性,但有适宜浓度的要求;ALP染色表明3%PRP组细胞增殖明显,活性最强。CCK-8检测表明各浓度PRP对hFbs均有促增殖作用,PRP加成骨诱导组比单纯PRP组表现出更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其中4.8%PRP促增殖作用最强。结论:适宜浓度的PRP可促进hFbs增殖,但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适宜浓度的要求,PRP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增加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大海则选煤厂智能加介系统的改造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成荣杰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2期47-50,共4页
阐述了大海则选煤厂在智能化建设中针对原有加介系统存在的配介精度低、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严重、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应用智能加介系统,并结合了3D激光雷达定位、单梁行车运行控制改造、电动抓斗定量取介等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 阐述了大海则选煤厂在智能化建设中针对原有加介系统存在的配介精度低、劳动强度大、资源浪费严重、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应用智能加介系统,并结合了3D激光雷达定位、单梁行车运行控制改造、电动抓斗定量取介等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实现了抓斗抓取介质到浓介桶的自动化控制,有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现场操控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智能加介 3D激光雷达 控制系统
下载PDF
LRP1B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磊 任明永 +1 位作者 成荣杰 朱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5期495-497,51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B(LRP1B)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用原位杂交的检测方法,用LRP1B寡核苷酸探针对20例正常的宫颈组织和4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LRP1B mRNA表达进行测定,用HPV16/18探针对40例宫颈鳞癌标本组织...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B(LRP1B)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选用原位杂交的检测方法,用LRP1B寡核苷酸探针对20例正常的宫颈组织和4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LRP1B mRNA表达进行测定,用HPV16/18探针对40例宫颈鳞癌标本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有22例呈现LRP1BmRNA低表达,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仅有3例呈现低表达,癌症组的阴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宫颈鳞癌组中,LRP1B阴性者的HPV16/18阳性率明显高于LRP1B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5)。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LRP1B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均无关(χ~2值分别为0.22、4.65、0.90,均P<0.05);但在发生浸润至浆膜层和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呈现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5、6.15,均P<0.05)。结论LRP1B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HPV16/18感染很可能作为协同因子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并且LRP1B与宫颈鳞癌发病和转移有较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LRP1B 原位杂交 HPV16/18
下载PDF
变频调速永磁电机在井下大巷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成荣杰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8年第1期8-8,55,共2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功率密度大、起动性能良好、轻载负荷效率高等优点,在一些场所已逐步替代了交流异步电机,是一种新型节能电机。我公司设计的中煤依兰第三煤矿井下大巷带式输送机,应用无齿轮永磁电变频调速皮带,驱动系统可以通过永磁...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功率密度大、起动性能良好、轻载负荷效率高等优点,在一些场所已逐步替代了交流异步电机,是一种新型节能电机。我公司设计的中煤依兰第三煤矿井下大巷带式输送机,应用无齿轮永磁电变频调速皮带,驱动系统可以通过永磁同步电机与变频器结合而应用动力进行传递。本文对变频调速永磁电机在皮带运输机上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带式输送机 变频
下载PDF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讨
9
作者 成荣杰 王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1期225-225,共1页
在我国的能源发展中,电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在生活中节约使用电能对我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从整个社会能源损耗的总量而言,建筑能耗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分析。
关键词 建筑电气 节能设计 措施
下载PDF
miR-20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研究
10
作者 任丹 宋一村 +4 位作者 成荣杰 吴红梅 毕丹丹 王晓菲 李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9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观察miR-20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调控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RTPCR分别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204mRNA表达情况,将Hela细胞株细胞分为对照组、miR-204过表达组、miR-204沉默组、miR-204过表达+SIRT... 目的观察miR-20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调控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RTPCR分别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204mRNA表达情况,将Hela细胞株细胞分为对照组、miR-204过表达组、miR-204沉默组、miR-204过表达+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组、miR-204沉默+SIRT1拮抗剂EX527组;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PC/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实验及体外侵袭实验。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IRT1、CXCR4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miR-204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SIRT1和CXCR4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204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数、SIRT1和CXCR4显著下降,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miR-204过表达+白藜芦醇组增殖率无明显差异(P>0.05),miR-204过表达+EX527组变化更为显著,且miR-204过表达+EX527组与miR-204过表达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iR-204在宫颈癌中呈现低表达,提高miR-204表达可以经SIRT1/CXCR4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iR-204 SIRT1 CXCR4
下载PDF
选煤厂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荣杰 王洋 王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2年第4期30-32,36,共4页
总结国内选煤厂的生产现状,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选煤厂工艺的分析,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与选煤厂智能化之间的技术关联性,提出了我国选煤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部分关键技术,为未来选煤厂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选煤厂 数字孪生 智能化 数字化
下载PDF
浮精智能压滤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瑞 杨瑞峰 +1 位作者 成荣杰 张小伟 《自动化仪表》 CAS 2022年第8期127-131,136,共6页
为解决王家岭选煤厂浮精压滤岗位工作量大、人员需求多、灵活性不足、压滤效率低的问题,对一期、二期浮精压滤系统进行智能压滤研究,实现一期、二期浮精压滤系统区域控制、集群控制。智能压滤系统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采集到的设... 为解决王家岭选煤厂浮精压滤岗位工作量大、人员需求多、灵活性不足、压滤效率低的问题,对一期、二期浮精压滤系统进行智能压滤研究,实现一期、二期浮精压滤系统区域控制、集群控制。智能压滤系统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采集到的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结合算法模型分析判断,实现浮精压滤系统集群控制管理。王家岭选煤厂浮精智能压滤系统实现了压滤过程的进料、进料结束、二次压榨的自动判断,自动推荐压滤机的启停,压滤机之间的排队卸料,与下游设备闭锁功能。一期、二期浮精压滤系统的集群管控,提高了浮精压滤效率10%以上,降低了岗位人员数量和工作量。压滤机在很多行业多台压滤机并行使用。该研究为压滤系统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压滤系统 压滤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闭锁功能 集群管量
下载PDF
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瑞峰 郭大林 +3 位作者 张永清 郝全生 卫中宽 成荣杰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1年第12期17-20,24,共5页
传统浓缩加药时,仅凭人工观测澄清层液面达不到提前预警和及时调整浓缩加药量的目的,并且浓缩池内部浓度场分布未知会经常出现加药调整过度或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方法,并对装置结构进行了研... 传统浓缩加药时,仅凭人工观测澄清层液面达不到提前预警和及时调整浓缩加药量的目的,并且浓缩池内部浓度场分布未知会经常出现加药调整过度或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方法,并对装置结构进行了研究、设计与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可观测浓缩池内部多个层位的浓度,解决了浓缩机澄清层监测盲点,实现了及时精准地调整浓缩加药量,降低了药剂消耗,为浓缩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浓度监测 无动力多层位监测 药剂调整 稳定运行
下载PDF
MIF及nm2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14
作者 成荣杰 刘晶华 冷维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4276-4278,共3页
目的:探讨MIF及nm2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及其中35例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MIF和nm2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 目的:探讨MIF及nm2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及其中35例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和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MIF和nm2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IF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50%,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2.50%,显著低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P<0.05),而正常内膜组织与在位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F与nm23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γ=-0.385,P<0.05)。结论:MIF与nm2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
原文传递
VEGF及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冷维春 张爱臣 +1 位作者 刘俊宝 成荣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5069-5071,共3页
目的:探讨VEGF及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35例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VEGF和nm2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率达82.5%... 目的:探讨VEGF及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35例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VEGF和nm2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率达82.5%,显著高于在位内膜(62.8%)及正常内膜(36.67%);且两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m23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率为42.5%,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在位内膜(77.14%)及正常内膜(93.33%);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与nm23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相关(γ=-0.136,P>0.05)。结论:VEGF与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抑制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检测表达
16
作者 高晓旭 成荣杰 蔡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0期5875-5878,5920,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病理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存档的113例石蜡包埋子宫内膜标本并进行分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的定位及表... 目的:探讨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病理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存档的113例石蜡包埋子宫内膜标本并进行分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整合素α1的表达随病变加重呈上升趋势,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性内膜及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内膜癌中,整合素α1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嗜铬素A表达亦呈上升趋势,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内膜及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但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1的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整合素Α1 嗜铬素A
原文传递
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成功保胎一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然 杨树艳 +2 位作者 成荣杰 刘磊 赵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33岁,因“试管移植术后32天,阴道不规则流血13天,腹痛1天”于2020年1月3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天,经期27~30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19年11月16日。患者婚后3年未避孕、未怀孕。2019年11月18日于外院... 1临床资料患者33岁,因“试管移植术后32天,阴道不规则流血13天,腹痛1天”于2020年1月3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天,经期27~30天,经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19年11月16日。患者婚后3年未避孕、未怀孕。2019年11月18日于外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11月28日取卵7枚,成熟卵7枚,正常受精7枚。可移植4枚胚胎均为优质胚胎,子宫内膜情况良好,2019年12月2日移植2枚桑葚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宫内妊娠 末次月经 平素月经规律 生殖中心 经量 辅助生殖技术 痛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