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柴油中的酚类化合物及其对柴油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战风涛 吕志凤 +2 位作者 王洛秋 苏贻勋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催化裂化柴油用 1 0 %的碱 -醇 ( 5∶1体积 )萃取 ,得到了 0 5~ 0 8w %(相对柴油 )的酚的混合物。通过色质分析 ,鉴定出了 69种酚 ,其结构比文献报道的从催化柴油中分离的酚的结构要复杂得多。这些酚的混合物对柴油的颜色和沉渣有明... 催化裂化柴油用 1 0 %的碱 -醇 ( 5∶1体积 )萃取 ,得到了 0 5~ 0 8w %(相对柴油 )的酚的混合物。通过色质分析 ,鉴定出了 69种酚 ,其结构比文献报道的从催化柴油中分离的酚的结构要复杂得多。这些酚的混合物对柴油的颜色和沉渣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安定性 催化
下载PDF
用氧化-萃取法脱除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后的剩余硫化物 被引量:16
2
作者 战风涛 吕志凤 +1 位作者 董晓芳 徐永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26,共5页
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后的剩余硫化物主要为二苯并噻吩、4-甲基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为代表的多环芳香硫化物。研究用H_2O_2/甲酸体系氧化加氢后的柴油,并用有机溶剂萃取,除去二苯并噻吩类的氧化产物。试验发现,溶剂N,N-二甲基... 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后的剩余硫化物主要为二苯并噻吩、4-甲基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为代表的多环芳香硫化物。研究用H_2O_2/甲酸体系氧化加氢后的柴油,并用有机溶剂萃取,除去二苯并噻吩类的氧化产物。试验发现,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萃取效果优于二甲亚砜、乙腈及甲醇。在50℃下氧化反应15min,氧化后用DMF以剂油比1:2萃取,柴油中硫质量分数可从665.5μg/g降至83.6μg/g,脱硫油收率94.0%,氧化剂可循环使用3次。氧化-萃取前后柴油的GC-FPD分析表明,柴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类完全脱除。柴油氧化产物的IR分析表明,DBT类硫化物的氧化产物为砜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萃取法 催化裂化 柴油 加氢裂化 硫化物 脱硫
下载PDF
柴油的光诱导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战风涛 吕志凤 +1 位作者 徐永强 张晓春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将一定比例的柴油与饱和9,10-二氰蒽(DCA)乙腈溶液混合,在高压汞灯照射下通空气氧化,每隔一定时间取油样,用KW-3型微库仑仪测定油中的硫含量。考察DCA对模型体系、催化裂化柴油、催化加氢柴油的脱硫效果,也考察了剂油比对脱硫效果的影... 将一定比例的柴油与饱和9,10-二氰蒽(DCA)乙腈溶液混合,在高压汞灯照射下通空气氧化,每隔一定时间取油样,用KW-3型微库仑仪测定油中的硫含量。考察DCA对模型体系、催化裂化柴油、催化加氢柴油的脱硫效果,也考察了剂油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乙腈相中不同组分的硫含量。结果表明,光敏剂DCA对柴油的光诱导氧化脱硫有一定的效果。胜华炼油厂催化裂化柴油光诱导氧化10h后,脱硫率为49%-60%,精制油收率为72%-85%,加入DCA后比不加DCA脱硫率大8-10个百分点。光氧化后乙腈相的石油醚萃取物及残余物中的硫含量都比未处理柴油中的硫含量高,且加入DCA增加了光氧化的程度,残余物的量及其中硫含量都比不加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脱硫 光诱导 催化裂化柴油 脱硫效果 硫含量 DCA 乙腈溶液 空气氧化 高压汞灯 微库仑仪 W-3型 模型体系 加氢柴油 脱硫率 残余物 光氧化 取油样 剂油比 光敏剂 炼油厂 精制油 萃取物 石油醚
下载PDF
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战风涛 吕志凤 +3 位作者 李林 苏贻勋 阙国和 宋月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对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改善其安定性的方法以及各种非加氢精制方法的原理、工艺的优缺点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综合论述。其中 ,酸碱精制、吸附精制、溶剂精制、加速老化、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等方法主要是把柴油中的不安定组分从... 对催化裂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改善其安定性的方法以及各种非加氢精制方法的原理、工艺的优缺点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综合论述。其中 ,酸碱精制、吸附精制、溶剂精制、加速老化、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等方法主要是把柴油中的不安定组分从柴油中分离出来 ,而加入稳定剂法是通过稳定剂来抑制不安定组分的反应 ,从而达到稳定柴油特别是催化裂化柴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柴油 安定性 精制 进展 非加氢方法
下载PDF
催化柴油中酸性组分对柴油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战风涛 吕志凤 +2 位作者 李林 苏贻勋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8-62,共5页
对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胜利稠油厂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得到的强酸性和弱酸性组分 ,进行了 IR,UV色谱、元素分析和羟基值的分析 ;又将两组分兑入安定性好的基础柴油中进行了老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这两种组分主要为酚类化合物 ... 对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胜利稠油厂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得到的强酸性和弱酸性组分 ,进行了 IR,UV色谱、元素分析和羟基值的分析 ;又将两组分兑入安定性好的基础柴油中进行了老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这两种组分主要为酚类化合物 ,还有一定的氮化物和硫化物 ;反应速率 (以柴油 460 nm的吸光度的变化表征 )与两种酸性组分的存在有很大关系 ,反应初始速率对酸性组分的浓度呈近似的一级反应 ,反应有较低的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安定性 酸性化合物 老化 动力学 催化
下载PDF
甘油催化氯代合成环氧氯丙烷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战风涛 王仰东 葛亮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62-264,共3页
以甘油为原料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开发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剂为带羧基侧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主链有酮基、砜基等功能基团,其氯代反应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高(无1,2,3-三氯丙烷生成,1,3-二氯-2-丙醇选择性>94%),在反应介质中稳定,回收... 以甘油为原料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开发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催化剂为带羧基侧基的高分子聚合物,主链有酮基、砜基等功能基团,其氯代反应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高(无1,2,3-三氯丙烷生成,1,3-二氯-2-丙醇选择性>94%),在反应介质中稳定,回收再生方便,可重复使用。在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为5%(对甘油质量)时二氯丙醇的收率可达到98%。当碱液质量分数为25%、碱与二氯丙醇的摩尔比为1.02∶1、反应温度为55℃、搅拌反应1 h时,环氧氯丙烷的粗收率达到91%,纯度达到96%,经精馏后纯度可达到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甘油 催化剂
下载PDF
催化裂化循环油中芳烃的分离和利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战风涛 李林 苏贻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综述了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渣油中的芳烃对油品性质及生产工艺的影响.重点论述了石油芳烃的分离和应用,提出了分离石油芳烃的新方法和新的应用途径,为石油芳烃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循环油 渣油 芳烃 分离 利用
下载PDF
吸附精制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战风涛 李林 +1 位作者 吕志凤 苏贻勋 《炼油设计》 EI 1998年第5期13-15,共3页
用卸出的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吸附精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精制油收率99%以上,其安定性达到了优级轻柴油的标准(沉渣<2.0mg/100mL,色号≤16)。精制后柴油的胶质下降约1个百分点,对吸附物的组成分析表明,其... 用卸出的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吸附精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精制油收率99%以上,其安定性达到了优级轻柴油的标准(沉渣<2.0mg/100mL,色号≤16)。精制后柴油的胶质下降约1个百分点,对吸附物的组成分析表明,其氮含量是柴油的17倍以上。对精制油的分析表明,吸附精制可明显降低柴油的酸度和碱性氮化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柴油 精制过程 安定性 吸附精制
下载PDF
溶剂精制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战风涛 李林 +1 位作者 徐永强 苏贻勋 《炼油设计》 1998年第3期35-37,共3页
找到了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柴油精制的溶剂,使精制油的催速储存安定性沉渣和颜色均达到了优级轻柴油的标准(沉渣<20mg/100mL,色号不大于3.5)。剂油体积比在1:10-1:500范围内,精制油收率达到99%以上。溶剂在精制油中的含量低,... 找到了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柴油精制的溶剂,使精制油的催速储存安定性沉渣和颜色均达到了优级轻柴油的标准(沉渣<20mg/100mL,色号不大于3.5)。剂油体积比在1:10-1:500范围内,精制油收率达到99%以上。溶剂在精制油中的含量低,经水洗即可除去,溶剂与抽出物分离后可以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催化裂化 溶剂精制 稳定性
下载PDF
用H_2O_2-有机酸氧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 被引量:119
10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2 位作者 李林 田高友 刘颖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9,共4页
用 30 %H2 O2 HCOOH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主要为苯并噻吩类 )进行了氧化 ,然后用溶剂萃取法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的氧化产物。所用萃取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 ,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硝基甲烷 ,其中 ,N ,N二甲基甲... 用 30 %H2 O2 HCOOH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主要为苯并噻吩类 )进行了氧化 ,然后用溶剂萃取法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的氧化产物。所用萃取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 ,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硝基甲烷 ,其中 ,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效果最好 ,在剂油 (体积 )比为 1∶2、溶剂含水量为 5 %及萃取时间为 10min的条件下 ,柴油总硫含量从 0 .8%降至 0 .3% ,柴油收率为 70 %~ 80 %。对未处理柴油、氧化柴油及氧化萃取柴油进行了GC/FPD分析 ,发现催化裂化柴油中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6 0 %。GC/MS分析表明 ,氧化产物主要为以 1,1二氧苯并噻吩类为主的砜类 ,共鉴定出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脱硫 溶剂萃取法 有机酸 过氧化氢 氧化 催化裂化柴油 苯并噻吩 硫化合物 萃取剂 剂油化 脱除率
下载PDF
络合萃取-碱洗法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 被引量:27
11
作者 齐江 李林 +3 位作者 战风涛 延玉臻 徐永强 苏贻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39,共4页
用溶剂和微量萃取剂组成的复合溶剂对催化裂化柴油络合萃取,再结合碱洗来改善其安定性。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经处理之后,油中的氮化物及酸性化合物得到了有效脱除,安定性大大提高;柴油收率达97%以上。溶剂可循环使用。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柴油 氧化安定性 溶剂萃取 碱洗
下载PDF
用甲醇-无机酸复合溶剂改善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2 位作者 李林 徐永强 苏贻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实验室用2% H2 SO4 -CH3OH 精制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可大大改善柴油的安定性;将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碱洗后再用2% H2SO4 -CH3OH 处理,可除去影响安定性的酸性组分(含氧化合物)和氮化物,使精制油的催速储... 在实验室用2% H2 SO4 -CH3OH 精制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可大大改善柴油的安定性;将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碱洗后再用2% H2SO4 -CH3OH 处理,可除去影响安定性的酸性组分(含氧化合物)和氮化物,使精制油的催速储存安定性颜色达到优级轻柴油的标准,精制油收率达98.46% ,并且精制油中溶剂含量少,水洗可除去;溶剂甲醇经蒸馏回收可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柴油 溶剂精制 复合溶剂 改性
下载PDF
催化裂化柴油中氮化物的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1 位作者 李林 苏贻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用 2 %H2 SO4-CH3OH萃取分离胜华炼油厂催化裂化柴油中的氮化物 ,通过高氯酸电位滴定法、微库仑分析、GC、GC/MS分析表明 ,此法脱氮率 95 % ;柴油中的氮化物主要为吲哚类和咔唑类非碱性氮化物 ,还有一定量的碱性氮化物 ,主要是苯胺类 ;... 用 2 %H2 SO4-CH3OH萃取分离胜华炼油厂催化裂化柴油中的氮化物 ,通过高氯酸电位滴定法、微库仑分析、GC、GC/MS分析表明 ,此法脱氮率 95 % ;柴油中的氮化物主要为吲哚类和咔唑类非碱性氮化物 ,还有一定量的碱性氮化物 ,主要是苯胺类 ;共鉴定出 67种氮化物 ,确定了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柴油 萃取 氮化物 GC/MS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HM-1)用于孤岛油田含聚污水除油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志凤 王宗贤 +2 位作者 战风涛 张锡波 肖建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考虑到孤岛二联污水中含量较高的高酸值亚组分对油水乳状液有稳定作用,将多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类似产物用于含聚污水的脱油处理,一种自制高阳离子度(50%)、高相对分子质量(500万)的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共聚物CHM-1的除油率最高,加量5... 考虑到孤岛二联污水中含量较高的高酸值亚组分对油水乳状液有稳定作用,将多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类似产物用于含聚污水的脱油处理,一种自制高阳离子度(50%)、高相对分子质量(500万)的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共聚物CHM-1的除油率最高,加量50mg/L时为93.9%,但除聚率较低,约为20%;污水中所含的聚合物似能促进CHM-1的除油作用;质量比3:1的CHM-1与PAC复配物,总加量40mg/L时除油率达93%以上。将水处理剂直接用于孤二联含聚采出液,加量50mg/L,测定脱出污水含油率,使用CHM-1时除油率最高,为87.8%,加大摇振频度或提高加剂处理温度至55℃(井排来油温度)可大大提高除油率,加量10mg/L时除油率即超过90%。CHM-1还可促进所用破乳剂的脱水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净水剂(清水剂) 除油剂 采油污水 含聚污水 除油 胜利孤东油田
下载PDF
用H_2O_2/乙酸酐氧化脱除直馏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1 位作者 王萍 姚绪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用H2O2/乙酸酐氧化处理直馏柴油,然后用乙腈萃取、吸附剂吸附或蒸馏等方法将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产物除去。结果表明,氧化-萃取法效果较好。当柴油:H2O2:乙酸酐的体积比为 10:1:1,80℃,反应2h,乙腈萃取,可将直馏柴油的硫含量从2623... 用H2O2/乙酸酐氧化处理直馏柴油,然后用乙腈萃取、吸附剂吸附或蒸馏等方法将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产物除去。结果表明,氧化-萃取法效果较好。当柴油:H2O2:乙酸酐的体积比为 10:1:1,80℃,反应2h,乙腈萃取,可将直馏柴油的硫含量从2623.6μg/g降到270.3μg/g,脱硫率达 90%,脱硫油收率95%。萃取剂乙腈可回收并循环使用。对氧化产物的IR分析表明,含硫化合物的氧化产物主要为砜类,且大部分被乙腈萃取出来,一部分进入氧化剂层,氧化剂层中有少量氧化产物SO4 2- 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乙酸酐 氧化 萃取脱硫
下载PDF
硫醇的氧化行为及其对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高友 吕志凤 +1 位作者 战风涛 夏道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72,共6页
利用模型化合物对甲苯硫酚 ,借助于气相色谱和质谱等分析手段 ,探讨了硫醇的氧化行为以及烃类化合物和其它非烃化合物对硫醇氧化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推断其可能遵循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硫醇的热稳定性能好 ,但抗氧化能力差 ;在活泼烃... 利用模型化合物对甲苯硫酚 ,借助于气相色谱和质谱等分析手段 ,探讨了硫醇的氧化行为以及烃类化合物和其它非烃化合物对硫醇氧化性能的影响 ,并初步推断其可能遵循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硫醇的热稳定性能好 ,但抗氧化能力差 ;在活泼烃生成的烃过氧化物引发下 ,硫醇容易与柴油中的烯烃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和自身的二聚反应 ;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醇在活泼烃类物质的存在下 ,容易与其它非烃化合物 (1 萘酚、3 甲基吲哚 )发生复杂的反应 ,生成沸点高、极性强的物质 ,从而导致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变坏。根据实验结果 ,初步推断了硫醇对安定性影响的可能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安定性 硫醇 氧化行为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单环咪唑啉衍生物分子结构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敏 战风涛 +2 位作者 吕志凤 司荣 盖玉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有机酸或脂肪酸甲酯和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为原料、甲苯为携水剂,制备了一系列单环咪唑啉类缓蚀剂;采用静态失重法考察了单环咪唑啉分子中的亲水基团结构、疏水基团结构对单环咪唑啉类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有机酸或脂肪酸甲酯和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为原料、甲苯为携水剂,制备了一系列单环咪唑啉类缓蚀剂;采用静态失重法考察了单环咪唑啉分子中的亲水基团结构、疏水基团结构对单环咪唑啉类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啉分子中亲水基团碳链变长、氮原子个数增加,缓蚀剂对A3碳钢的缓蚀率增加;分子中疏水基团碳链变短时,对A3碳钢的缓蚀率降低,当碳原子个数少于12时,缓蚀率明显降低;疏水基团为体积较大的脂环基团或混合的脂肪酸基团时,该缓蚀剂都具有很强的缓蚀作用,且能有效抑制氢鼓泡。油酸与四乙烯五胺合成的油酸基单环咪唑啉用量为6 mg/L时,对A3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9%;环烷酸与四乙烯五胺合成的环烷基单环咪唑啉用量为4 mg/L时,对A3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8%;混合脂肪酸甲酯与四乙烯五胺合成的脂肪酸基单环咪唑啉用量为6 mg/L时,对A3碳钢的缓蚀率可达97%以上,且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氢鼓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缓蚀剂 有机酸 四乙烯五胺 分子结构 缓蚀性能
下载PDF
用有机溶剂抽提直馏柴油中的环烷酸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永强 李林 +2 位作者 战风涛 齐江 苏贻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5期64-66,共3页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法脱除柴油中的环烷酸,并运用表现分配比概念,考察了环烷酸这种混合物在95%乙醇和柴油中的表观分配比,环烷酸在95%乙醇和柴油两相间的表观分配比为2.0±0.2这是一个较恒定的数值。以此数值对抽提结果进行推...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法脱除柴油中的环烷酸,并运用表现分配比概念,考察了环烷酸这种混合物在95%乙醇和柴油中的表观分配比,环烷酸在95%乙醇和柴油两相间的表观分配比为2.0±0.2这是一个较恒定的数值。以此数值对抽提结果进行推测,其推测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得很好.对抽提所应采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95%乙醇为抽提环烷酸的优良溶剂,经抽提可脱除柴油中80%以上的环烷酸,精制后的柴油的酸值合格,安定性有明显提高.溶剂可回收利用,不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 直馏 柴油 有机溶剂抽提 加氢精制
下载PDF
不饱和烃类化合物氧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志凤 战风涛 +2 位作者 李林 田高友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2-45,共4页
以四氢萘、1 甲基萘及十六烯等模型化合物为主 ,考察了不饱和烃类在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并对最终氧化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 ,萘满类非常活泼 ,很容易被氧化产生氢过氧化物及其它含氧化合物。四氢萘通空气氧化 30... 以四氢萘、1 甲基萘及十六烯等模型化合物为主 ,考察了不饱和烃类在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并对最终氧化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 ,萘满类非常活泼 ,很容易被氧化产生氢过氧化物及其它含氧化合物。四氢萘通空气氧化 30h后 ,体系中氢过氧化物的含量达5.0 1 % ,最终氧化产物有 1 四氢萘醇、1 四氢萘酮及四氢萘 1 酮 4 醇等 ;1 甲基萘的氧化产物主要是 1 萘甲醇和 1 萘甲醛 ;十六烯的氧化产物主要是长碳链醛及环氧化合物等。四氢萘与十六烯共存有协同氧化作用 ,使体系中的氢过氧化物含量在 1 6h高达 4.64% ,氧化深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反应 芳烃 柴油 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下载PDF
催化裂化柴油不安定因素的考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齐江 李林 +2 位作者 战风涛 徐永强 苏贻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5期72-74,共3页
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硫化物、氮化物按一定方式添加到催化裂化柴油基础油及其模拟基础油中,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酸性化合物添加到碱洗后的脱酸柴油中,考察了这些化合物对柴油安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非碱性氮... 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硫化物、氮化物按一定方式添加到催化裂化柴油基础油及其模拟基础油中,将催化裂化柴油中常见的酸性化合物添加到碱洗后的脱酸柴油中,考察了这些化合物对柴油安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非碱性氮化物单独存在时可使柴油颜色变深;酸性化合物、碱性氮化物单独存在对柴油的安定性影响不大.若在非碱性氮化物、碱性氮化物、酸性硫化物或其它酸性化合物等并存的条件下,由于酸性化合物、碱性氮化物具有催速作用,柴油的安定性变得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柴油 氧化反应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