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抑制剂对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基因分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戚向敏 林荔梅 +1 位作者 卢丽丽 颜世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口腔中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基因分型。方法:含漱液浓缩法取样,CHROM agar Cand 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PCR方法鉴定白色念珠菌和基因分型,PCR结果测序验证。结果:实验组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为20%,对照组7.69%... 目的:研究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口腔中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基因分型。方法:含漱液浓缩法取样,CHROM agar Cand ida鉴定培养基分离鉴定,PCR方法鉴定白色念珠菌和基因分型,PCR结果测序验证。结果:实验组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为20%,对照组7.69%,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中多种念珠菌共存的现象多见。对照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以A型为主,实验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呈多态性。结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影响口腔念珠菌及不同基因型白色念珠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基因型 PCR 口腔 基因分型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牙周病的分类 被引量:2
2
作者 戚向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牙周病 分类 病因 病理
下载PDF
体外培养口腔粘膜白斑上皮细胞
3
作者 戚向敏 左志彬 +1 位作者 颜世果 周文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口腔粘膜白斑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用离解蛋白酶穴DispaseⅡ雪分离上皮及皮下组织。采用改良的无血清及无3T3细胞的培养体系培养口腔粘膜白斑上皮细胞。结果:用DispaseⅡ可成功分离上皮和皮下组织。细胞生长曲...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口腔粘膜白斑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用离解蛋白酶穴DispaseⅡ雪分离上皮及皮下组织。采用改良的无血清及无3T3细胞的培养体系培养口腔粘膜白斑上皮细胞。结果:用DispaseⅡ可成功分离上皮和皮下组织。细胞生长曲线显示改良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穴DefinedK-SFM雪可明显促进口腔粘膜白斑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此实验上皮细胞可传6~7代。结论:DefinedK-SFM可显著促进口腔粘膜白斑上皮细胞的分裂和成熟,为癌前病变研究提供足够寿命的体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口腔粘膜 白斑 上皮细胞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人牙周韧带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葛少华 杨丕山 +2 位作者 赵宁 戚向敏 孙钦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人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 Iigament cells,PDL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米诺环素(0,1,5,20,100,200mg/L)加入体外培养的第4代HPDLcs中,孵育4天后,...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人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 Iigament cells,PDL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米诺环素(0,1,5,20,100,200mg/L)加入体外培养的第4代HPDLcs中,孵育4天后,检测其对细胞ALP活性的影响;将第4代的PDLCs在体外进行长期培养,实验组加入矿化液和米诺环素(20mg/L或100mg/L),对照组只加矿化液。28天后用茜素红与VonKossa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20mg/L和100mg/L的米诺环素能显提高PDLCsS的ALP活性,其中20mg/L具有最大的促进效应,对体外矿化结节的形成,亦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米诺环素有促进牙周韧带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的趋势,从而有助于牙周新附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结节 人牙周韧带细胞 矿化液 体外 ALP 影响 矿化能力 长期培养 形成能力
下载PDF
急性牙周脓肿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伶俐 戚向敏 +1 位作者 颜世果 杨丕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牙周脓肿 治疗方法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切开引流 全身用药 系统治疗 炎症控制 局部使用
下载PDF
外源性IL-10对炎症牙龈组织中IL-6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丕山 赵民 +1 位作者 戚向敏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IL_10对炎症牙龈组织中IL_6和细胞间粘附分子_1(ICAM_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牙周袋内用或不用IL_10时成人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IL_6和ICAM_1的表达。结果 :IL_6和ICAM_1均可在炎症牙龈组织的多种细... 目的 :探讨外源性IL_10对炎症牙龈组织中IL_6和细胞间粘附分子_1(ICAM_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牙周袋内用或不用IL_10时成人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IL_6和ICAM_1的表达。结果 :IL_6和ICAM_1均可在炎症牙龈组织的多种细胞表达。IL_6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I CAM_1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使用Image_Proplus软件系统测得的IL_6和ICAM_1表达的IOD值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IL-10 IL-6 ICAM-1 细胞因子 牙龈组织 成人牙周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四环素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葛少华 杨丕山 +3 位作者 赵宁 戚向敏 孙钦峰 王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 探讨四环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四环素(1、5、20、100、500、2 500 μg/ml)加入体外培养的HPDLFs中,孵育2 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用MTT法、考马司亮蓝法... 目的 探讨四环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四环素(1、5、20、100、500、2 500 μg/ml)加入体外培养的HPDLFs中,孵育2 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用MTT法、考马司亮蓝法及3H-TdR掺入法,分别检测四环素对细胞的增殖活性、蛋白合成及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在1-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细胞形态呈正常的梭形或纺锤形。在20-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四环素可促进HPDLFs的增殖及生物合成(P<0.01)。当四环素的浓度增至2 500μg/ml,不仅使细胞的镜下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而且严重抑制了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四环素能促进HPDLFs的增殖及生物合成,而浓度过高则具有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作用 细胞形态 体外培养 增殖 ^3H-TdR掺入法 生物合成 形态发生 蛋白合成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艳 杨丕山 +2 位作者 戚向敏 任建民 葛少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比较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的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血清TNF-α浓度。结果牙周炎患者血清TNF-α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者(P<0.01);经牙周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比较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的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血清TNF-α浓度。结果牙周炎患者血清TNF-α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者(P<0.01);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牙周炎患者可能通过血清TNF-α浓度升高而对全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对于维护全身健康,防治系统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治疗前 治疗后 血清 TNP-α 牙周基础治疗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程培红 戚向敏 +1 位作者 杜朝霞 武志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34颗观察牙)分为中药组13例(17颗观察牙)和...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34颗观察牙)分为中药组13例(17颗观察牙)和对照组11例(17颗观察牙);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合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后2周及10周滤纸条法收集患牙GCF,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探诊出血点数(BOP)。放免法检测GCF中TNF-α及IL-1β水平。结果两组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GCF中TNF-α及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同时患牙PD、CAL及BOP明显下降(P<0.01)。中药治疗后中药组TNF-α水平(μg/L)为2.5551±1.0157,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3.4341±1.0762,中药组IL-1β水平(μg/L)为0.1335±0.0216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0.1471±0.0169(P<0.05)。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TNF-α及IL-1β水平,减轻牙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中药 慢性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琳 刘春雷 +3 位作者 单秀莉 孙家睿 陈敏 戚向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1-682,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金属烤瓷全冠PFM(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修复早期隐裂牙以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78个早期隐裂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个患牙采用综合治疗;B组39个患牙直接烤瓷冠修复;A、B两组跟踪观察2年。结果:A组2年... 目的:观察采用金属烤瓷全冠PFM(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修复早期隐裂牙以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78个早期隐裂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个患牙采用综合治疗;B组39个患牙直接烤瓷冠修复;A、B两组跟踪观察2年。结果:A组2年成功率为66.7%,B组成功率为90.2%。结论:烤瓷冠修复治疗早期隐裂牙有利于保存活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烤瓷冠 牙髓
下载PD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美荣 李国菊 +2 位作者 张达 颜世果 戚向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为探讨KGF在口腔黏膜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KGF(对照组0 ng·mL-1,实验1组5 ng·mL-1,实验2组25 ng·mL-1,实验3组50 ng·...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为探讨KGF在口腔黏膜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KGF(对照组0 ng·mL-1,实验1组5 ng·mL-1,实验2组25 ng·mL-1,实验3组50 ng·mL-1)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12、24、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实时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贴壁明显,且48 h时实验3组细胞核仁明显。2)培养48 h时,4组之间的细胞凋亡率、Bcl-2 mRNA、Bax mRNA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KGF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和Bax mRNA表达逐渐降低,Bcl-2 mRNA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论 KGF可通过上调Bcl-2 mRNA和下调Bax mRNA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牙髓和根面牙本质敏感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葛少华 杨丕山 +2 位作者 赵宁 戚向敏 孙钦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研究由牙周非手术治疗引起的牙髓和根面牙本质敏感 (RDS)的改变。方法 :2 0例患者共 30 6个患中到重度牙周炎的牙齿 ,接受口腔卫生宣教 (OH) 2周以及洁刮治和根面平整 (S/RP) 1、2、4和 8周后 ,用电活力测试仪测定牙髓的敏感性 ,... 目的 :研究由牙周非手术治疗引起的牙髓和根面牙本质敏感 (RDS)的改变。方法 :2 0例患者共 30 6个患中到重度牙周炎的牙齿 ,接受口腔卫生宣教 (OH) 2周以及洁刮治和根面平整 (S/RP) 1、2、4和 8周后 ,用电活力测试仪测定牙髓的敏感性 ,用探诊和吹气两种方法 ,并用VAS量表评估根面敏感性。结果 :在整个实验期内 ,牙髓活力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在 2周的观察期内 ,经良好的菌斑控制后 ,RDS由 4 .18降至 2 .4 5(P <0 .0 1) ,但经S/RP后 ,根面敏感显著增加 ,治疗后 1周 ,根面敏感最为严重 ,达 6 .6 8(P <0 .0 1) ,在随后 3次的复诊中 ,根面敏感度逐渐下降 ,至 8周时 ,与治疗前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良好的菌斑控制会减少RDS的发生 ;牙周非手术治疗对牙髓的敏感性无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治疗 牙髓敏感 牙本质敏感 牙菌斑
下载PDF
口腔粘膜上皮癌前及癌变中PCNA和P53的表达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文 龙彦 +3 位作者 凌涤生 马伯龙 孙善珍 戚向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检测口腔粘膜上皮癌前及癌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探讨口腔癌变的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口腔粘膜病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基底层有少数PCNA阳性细胞,随着粘膜异... 目的:检测口腔粘膜上皮癌前及癌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探讨口腔癌变的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口腔粘膜病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基底层有少数PCNA阳性细胞,随着粘膜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到鳞癌,PCAN表达的阳性分级升高,PCNA的相对含量也升高。P53的阳性表达仅见于重度异常增生及鳞癌组织中。结论:对PCNA和p53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口腔粘膜癌变多阶段发生过程的机理,并可为监测癌变提供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肿瘤 上皮瘤 PCNA P53基因
下载PDF
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8
14
作者 熊世江 王青 +2 位作者 孙钦峰 杨丕山 戚向敏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653-654,共2页
口腔内科学的实验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的重要手段,是由课堂进入临床的桥梁,也是把医学生转化为医生的必经阶段,学生在实验课中获益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此,我们对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做了一些探索:研制、发明了硅橡胶牙... 口腔内科学的实验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的重要手段,是由课堂进入临床的桥梁,也是把医学生转化为医生的必经阶段,学生在实验课中获益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此,我们对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做了一些探索:研制、发明了硅橡胶牙颌模型,制作了多部视听教材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改革措施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学 实验教学 改革
下载PDF
伴牙周炎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浓度测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艳 杨丕山 +2 位作者 戚向敏 任建民 葛少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TNF -α对Ⅱ型糖尿病的可能影响机制。方法 :比较正常组、牙周炎组、Ⅱ型糖尿病组以及伴牙周炎Ⅱ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TNF -α的浓度。结果 :各组血清TNF -α浓度有显著差别(P <0 .0 1) ,其中牙周炎组为 9.71± 2 .1... 目的 :探讨血清TNF -α对Ⅱ型糖尿病的可能影响机制。方法 :比较正常组、牙周炎组、Ⅱ型糖尿病组以及伴牙周炎Ⅱ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TNF -α的浓度。结果 :各组血清TNF -α浓度有显著差别(P <0 .0 1) ,其中牙周炎组为 9.71± 2 .16 pg/mL ,Ⅱ型糖尿病组为 9.81± 4 .0 4 pg/mL ,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6 .5 2± 2 .5 1pg/mL(P <0 .0 1) ,而伴牙周炎Ⅱ型糖尿病组为 12 .74± 3.95 pg/mL ,分别显著高于牙周炎组和Ⅱ型糖尿病组 (P <0 .0 1)。结论 :TNF -α可能在牙周炎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中起到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IL-10 mRNA及其蛋白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培红 戚向敏 +1 位作者 孙善珍 刘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检测IL-10mRNA及其蛋白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组织细胞来源。方法:随机选择12例慢性牙周炎翻瓣术患者作为牙周炎组,10例龈切术患者作为牙龈炎组,6例阻生牙拔除术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技... 目的:检测IL-10mRNA及其蛋白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组织细胞来源。方法:随机选择12例慢性牙周炎翻瓣术患者作为牙周炎组,10例龈切术患者作为牙龈炎组,6例阻生牙拔除术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检测各组牙龈标本中IL-10的表达。每组IL-10mRNA及蛋白两种水平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各组间数据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IL-10mRNA及其蛋白在牙周局部牙龈组织均有表达,表达细胞类型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IL-10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牙龈炎组P<0.05)。牙周炎组IL-10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牙龈炎组(P<0.01),牙周炎组IL-10mRNA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与牙龈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10在牙周组织中存在局部分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慢性牙周炎 牙龈组织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龋病与唾液溶菌酶、牙菌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善珍 凌涤生 +3 位作者 座炤霞 李再仁 戚向敏 陈志杰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9-210,共2页
龋病是由于牙菌斑内的微生物(致龋细菌)在有蔗糖或其他可发酵糖类存在的条件下,使糖发酵产酸,将牙齿组织破坏造成的。这个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大量研究又证实了唾液溶菌酶对口腔内某些细菌有溶菌作用。而对龋病与溶菌酶活性的关... 龋病是由于牙菌斑内的微生物(致龋细菌)在有蔗糖或其他可发酵糖类存在的条件下,使糖发酵产酸,将牙齿组织破坏造成的。这个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同时大量研究又证实了唾液溶菌酶对口腔内某些细菌有溶菌作用。而对龋病与溶菌酶活性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就龋病、牙菌斑、唾液溶菌酶活性的相互关系作一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唾液溶菌酶 牙菌斑
下载PDF
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保存方法比较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琳 刘春雷 戚向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分别对3颗、30颗和12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缺损至龈下患牙进行处理,暴露牙根断面,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2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分别对3颗、30颗和12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缺损至龈下患牙进行处理,暴露牙根断面,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2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最差;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的效果都较好;但缺损较深的患牙,牙根牵引术的效果优于牙冠延长术。结论: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可作牙冠延长术,但缺损较深的患牙,最好做牙根牵引术。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牙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冠延长术 牙根牵引术 牙龈切除术 牙体缺损 龈下
下载PDF
IL-10在成人牙周炎炎症牙龈组织中的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培红 戚向敏 孙善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成人牙周炎不同临床状态下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L-10在24例成人牙周炎(包括脓肿组12例和治疗组12例)、10例牙龈炎患者(牙龈炎组)和6例牙周健康者(对照组)牙龈组织中的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成人牙周炎不同临床状态下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L-10在24例成人牙周炎(包括脓肿组12例和治疗组12例)、10例牙龈炎患者(牙龈炎组)和6例牙周健康者(对照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脓肿组IL-10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牙龈炎组及治疗组(P<0.05、P<0.01、P<0.01),治疗组IL-10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及牙龈炎组(P<0.01、P<0.01)。结论:牙周炎活动性病变IL-10表达减少,牙周炎治疗后IL-10表达增加,IL-10在牙周组织的修复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牙周炎 成年人 牙龈 组织
下载PDF
口腔内科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世江 王青 +3 位作者 徐欣 王力 戚向敏 李振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9期61-63,共3页
口腔内科学的实验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的重要手段,是由课堂进入临床的桥梁,也是把医学生转化为医生的必经阶段,学生在实验课中获益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为此,作者围绕实验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索,从思想上强化学生对实验课... 口腔内科学的实验教学是深化理论课的重要手段,是由课堂进入临床的桥梁,也是把医学生转化为医生的必经阶段,学生在实验课中获益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为此,作者围绕实验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索,从思想上强化学生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是口内实验教学改革的首要前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口内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加强基本操作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口内实验教学改革的显著标志;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口内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口腔内科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