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虎清肝颗粒中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作者 余上海 方勤勤 +4 位作者 戚胜兰 陈佳美 刘平 张华 刘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0-1765,共6页
目的考察双虎清肝颗粒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苷、虎杖苷、甘草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体内药动学。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10.5、21.0 g生药/kg药物溶液,于0、5、15、30、45、60、120、240、360、480、600、1440 min采血,UHPLC-Q-E... 目的考察双虎清肝颗粒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苷、虎杖苷、甘草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体内药动学。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10.5、21.0 g生药/kg药物溶液,于0、5、15、30、45、60、120、240、360、480、600、1440 min采血,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测定4种成分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双虎清肝颗粒不同剂量组中各成分C max依次为獐牙菜苷>甘草苷>马钱苷酸>虎杖苷,T max依次为獐牙菜苷>马钱苷酸>甘草苷>虎杖苷,AUC 0~t、AUC 0~∞依次为獐牙菜苷>马钱苷酸>甘草苷>虎杖苷。结论本实验可为双虎清肝颗粒临床应用和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虎清肝颗粒 马钱苷酸 獐牙菜苷 虎杖苷 甘草苷 体内药动学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
下载PDF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伟 戚胜兰 +5 位作者 徐莹 肖准 付亚东 陈佳美 杨涛 刘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1-1256,共6页
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建立了肝组织中胶原蛋白水解物羟脯氨酸(Hyp)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将正常及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肝组织样品酸水解,经过滤、稀释后,采用Hypersil GOLD HILIC色谱柱(100 m... 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建立了肝组织中胶原蛋白水解物羟脯氨酸(Hyp)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将正常及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的肝组织样品酸水解,经过滤、稀释后,采用Hypersil GOLD HILIC色谱柱(100 mm×2.1 mm,3μm)分离,以水-乙腈(28∶72,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最后用配有电喷雾离子源的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yp在0.78~10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 3,方法的定量限为0.78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4%~100.9%,相对标准偏差为1.4%~2.0%(n=6)。此外,该方法与传统的氯胺T法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7;较氯胺T法,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优点。该方法可用于肝组织中Hyp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羟脯氨酸 肝组织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虫草菌丝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对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霖璋 张定棋 +6 位作者 徐莹 杨海琳 戚胜兰 张聪聪 陈佳美 刘平 刘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40-1547,共8页
目的探究虫草菌丝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及虫草... 目的探究虫草菌丝对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及虫草菌丝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各用药组注射15%CCl_(4)-橄榄油,造模6周。在第4周首日开始给药,连续3周。分别采用血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或活性,HE和SR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碱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情况,PCR检测α-SMA、Col-Ⅰ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α-SMA、Col-Ⅰ与ANGPTL4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ANGPTL4、TLR4、NF-κB/P-NF-κB、CD163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显著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程度,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HE染色发现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SR染色发现,虫草菌丝高剂量组明显减轻肝脏胶原沉积。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HYP含量、SR阳性染色面积比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肝组织HYP含量、SR阳性染色面积比均显著减小(P值均<0.05)。与正常组比较,免疫组化、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中α-SMA和Col-Ⅰ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肝组织中α-SMA、Col-Ⅰ胶原纤维表达均显著减少(P值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ANGPTL4、TLR4、P-NF-κB/NF-κB、CD16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高剂量组肝组织ANGPTL4、TLR4、P-NF-κB/NF-κB、CD163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虫草菌丝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及抑制肝组织ANGPTL4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管生成素类 TOLL样受体4 NF-ΚB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的佛耳草多成分定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春艳 张家祺 +4 位作者 赵振铎 沈沁 戚胜兰 刘伟 张立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5,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同时分析佛耳草中1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完善佛耳草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15批不同产地佛耳草中的17种成分进...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同时分析佛耳草中1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完善佛耳草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15批不同产地佛耳草中的17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使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8%A;1.0~4.0min,8%~26%A;4.0~9.0min,26%A;9.0~14.0min,26%~34%A;14.0~14.5min,34%~45%A;14.5~15.0min,45%~60%A;15.0~18.0min,60%~90%A;18.0~19.0min,90%A;19.0~19.01min,90%~8%A;19.01~20.0 min,8%A),流速0.3 mL·min^(-1),柱温40℃,进样量2μL;运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全扫描,扫描范围m/z 100~1000。结果: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良好,能够用于17种成分的同时定量。15批佛耳草样品中奎宁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O-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A、异槲皮苷、1,5-O-二咖啡酰奎宁酸、大波斯菊苷、紫云英苷、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芹菜素、高车前素的质量范围依次为39.60~179.12、0.17~0.84、2.41~8.38、4.33~31.50、13.63~180.38、2.43~14.75、1.16~19.68、0.49~5.63、55.77~445.16、0.23~10.26、62.04~530.10、1.11~18.01、11.36~90.61、12.22~65.98、7.22~69.84、3.37~45.65、0.30~2.59μg·g^(-1),其中有机酸类成分在佛耳草中含量比黄酮类成分更高,以1,5-O-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A、奎宁酸、绿原酸含量较高,同时,贵州产地佛耳草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高于江苏产地样品,江苏产地佛耳草样品中有机酸类成分含量则高于贵州产地样品。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佛耳草中17种成分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明确了佛耳草主要成分的含量范围,可为佛耳草质量控制标志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耳草 定量分析 黄酮类 有机酸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质量控制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分析黄连解毒汤的化学成分及大鼠组织分布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永丽 黄广建 +3 位作者 刘从进 戚胜兰 李荣胜 刘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6985-7000,共16页
目的运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实现高效、快速、精准分析鉴定黄连解毒汤的化学成分及大鼠ig后其主要成分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 目的运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实现高效、快速、精准分析鉴定黄连解毒汤的化学成分及大鼠ig后其主要成分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HRMS的正、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功能(Full MS/dd-MS^(2)),对黄连解毒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大鼠口服黄连解毒汤后血及组织中的移行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确认与相关文献报道分析,从黄连解毒汤中共鉴定出110种化学成分,包括36种黄酮类、28种环烯醚萜、15种生物碱、15种有机酸、5种木脂素以及11种其他类化合物。大鼠ig黄连解毒汤后,分别从血清、心、肝、脾、肺、肾、脑、睾丸中检测到40、50、55、65、61、62、32、46种原型成分。根据各原型成分在原方、血清及各组织中的均一化峰面积,可知栀子新苷、黄连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黄柏碱等成分在肝、肾等组织中有较大的暴露量。结论借助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技术系统、准确、快速地实现了黄连解毒汤化学成分鉴定,并揭示了黄连解毒汤大鼠ig给药后主要成分的组织分布特征,为后续黄连解毒汤潜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 黄连解毒汤 组织分布 药效物质 栀子新苷 黄连碱 小檗碱 巴马汀 药根碱 黄柏碱
原文传递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分析桃仁化学成分及快速测定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的含量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聪聪 王长虹 +7 位作者 李兴佳 程雪梅 王永丽 戚胜兰 张定棋 刘平 岳鹏飞 刘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法对桃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快速测定桃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正负离... 目的: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法对桃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快速测定桃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正负离子Full MS/dd-MS^(2)模式,通过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确认,进行桃仁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精准识别。采用负离子Full MS-SIM模式,建立快速测定桃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的UHPLC-Q-Orbitrap HRMS方法,并测定10批次燀桃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的含量。结果:共鉴定出桃仁中47种化学成分,包括14种氨基酸类成分、12种核苷酸类成分、12种糖苷类成分、3种氰苷类成分以及6种其他成分。成功建立一种4 min完成桃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测定的UHPLC-Q-Orbitrap HRMS方法,2种成分在3.28~2000.00ng·mL^(-1)范围内均线性关系良好(r≥0.9994);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RSD≤9.57%);加样回收率在104.01%~104.64%,RSD≤4.52%。10批次样品中苦杏仁苷含量范围为15.62~46.92 mg·g^(-1)、野黑樱苷含量范围为0.18~1.66 mg·g^(-1)。结论:运用UHPLC-Q-Orbitrap HRMS方法实现了桃仁化学成分的快速、准确分析。建立的定量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可用于桃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的快速测定,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部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化学成分 苦杏仁苷 野黑樱苷
原文传递
虫草菌丝脂溶性部位的GC-MS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伟 戚胜兰 +4 位作者 王永丽 陈佳美 张定棋 徐莹 刘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5-799,共5页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提取虫草菌丝中的脂溶性成分,通过10%硫酸-甲醇对提取物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虫草菌丝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使用VF-Waxms型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提取虫草菌丝中的脂溶性成分,通过10%硫酸-甲醇对提取物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虫草菌丝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使用VF-Waxms型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μm,0.25μm)进行分离,载气为高纯度氦气,进样温度220℃,流速1 mL·min^(-1);电离方式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30℃,溶剂延时3 min,m/z 30~600。采用建立的GC-MS方法对6批次虫草菌丝脂溶性部位中13种脂肪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从虫草菌丝中初步鉴定49种脂溶性成分,包括17种脂肪酸类、8种酮类、5种烷烃类、3种酰胺类、2种醇类、3种醚类、7种非脂肪羧酸酯类以及4种其他类化合物。其中脂肪酸类成分在虫草菌丝脂溶性成分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9.40%,占绝对优势。完成了6批次虫草菌丝13种主要脂肪酸(占所有脂肪酸类成分的97.08%)的含量测定,总量在25.44~41.47 mg·g^(-1)之间。其中油酸、亚油酸与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18.06~29.98 mg·g^(-1)之间。结论采用GC-MS法完成虫草菌丝脂溶性部位化学成分的鉴定以及主要脂肪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虫草菌丝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