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析ECT成像和临床检验数据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之间的相关性
1
作者 唐娟 李庆华 +12 位作者 邓秀英 鲁婷 唐国强 林志武 刘兴德 吴小利 方其林 李盈 王潇 周燕 李彪 戴传强 李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从影像学和临床检验数据综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中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600例,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从影像学和临床检验数据综合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中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600例,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收集患者年龄、性别、T2DM持续时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等临床数据。测量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DR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眼底图片进行DR分期,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作为图像分析方法,通过ECT成像技术和临床检验数据评估DR和DN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CNN算法进行分析,无明显DR、轻度非增生型DR(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增生型DR(PDR)组患者的DR和DN病变面积率均高于采用传统算法(TCM)的结果。随着DR的加重,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白蛋白和尿白蛋白/肌酐均逐渐升高,无明显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PDR组患者的DN发生率分别为1.67%、8.83%、16.16%、22.16%和30.8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持续时间、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白蛋白/肌酐、肾小球滤过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动态ECT成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DR的加重,肾血流灌注逐渐减少,从而导致肾过滤功能下降。结论在T2DM患者中,CNN算法早期应用于DR和DN图像的分析,将有助于提高DR和DN病变面积诊断准确性,随着DR病变的加重,DN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ECT成像技术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负载汉防己甲素纳米微球治疗干眼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李涛 张玉 +9 位作者 朱胜兰 唐娟 刘兴德 吴小利 方其林 李盈 漆星 林胜 戴传强 周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7-702,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旨在阻断干眼形成通路且具有抗炎、缓释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性的纳米药物。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汉防己甲素(Tet)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纳米微球(Tet-ATS@PLGA)并检测其室温(25℃)下稳定性、包封率... 目的探索一种旨在阻断干眼形成通路且具有抗炎、缓释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性的纳米药物。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汉防己甲素(Tet)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的纳米微球(Tet-ATS@PLGA)并检测其室温(25℃)下稳定性、包封率、载药量等性质。分组实验:正常组(未行干预的正常兔眼);制备成功的干眼模型兔随机分为控制组(未行任何干预)、ATS组(人工泪液干预)、Tet-ATS组(人工泪液及Tet干预)、Tet-ATS@PLGA组(Tet-ATS@PLGA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干预24 h后炎症化兔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干预14 d后,观察并记录兔角膜上皮细胞着染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泪液分泌(Schirmer试纸检测)情况;HE染色观察兔角膜上皮细胞厚度、球结膜杯状细胞形态和数量;提取兔角膜蛋白行ELISA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1β、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et-ATS@PLGA纳米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7.43%和30.26%,室温下性质稳定,在眼表温度(33℃)下易释放。与其他组比较,Tet-ATS@PLGA组BUT最大,泪液分泌量最大,角膜上皮厚度恢复接近正常,球结膜杯状细胞数量恢复最多,24 h后炎症化兔角膜上皮细胞细胞凋亡率最高,VEGF、IL-1β、TNF-α和PGE2表达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Tet-ATS@PLGA纳米药物可有效作用于炎症化兔角膜上皮细胞,促进炎症细胞凋亡,并进一步通过抑制VEGF、IL-1β、TNF-α和PGE2等炎症因子的表达,阻断干眼的炎症反应,改善眼表泪液分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汉防己甲素 纳米医学 干眼 抗炎
下载PDF
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江秀娟 王家珍 +1 位作者 徐少华 戴传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单一组(43例)和联合组(47例),单一组采取阿米卡星治疗,联合组采取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干预时间...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单一组(43例)和联合组(47例),单一组采取阿米卡星治疗,联合组采取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干预时间为2周,2周后分析2组患者致病菌培养结果,观察病原清除率、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排痰量对比和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干预后病原清除率(87.23%)高于单一组(69.76%),P<0.05。2组患者干预后血清HMGB1、sTREM-1和hs-CRP均改善,且联合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单一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和肾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单一组,排痰量多于单一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CPIS评分(体温、白细胞计数、X线胸片、肺部浸润影、气管分泌物和气体交换指数)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阿米卡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可降低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机体炎症反应,提升临床疗效,同时稳定病情,改善血气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哌拉西林舒巴坦 重症肺部感染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STREM-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下载PDF
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戴传强 吴向东 +3 位作者 程强 黄伟 梁刚 张友树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641-644,共4页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指的是患者在接受了外科手术之后出现的谵妄,其主要发生于术后的1~3天。谵妄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症状为表现的急性精神病理性综合征,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在不同...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指的是患者在接受了外科手术之后出现的谵妄,其主要发生于术后的1~3天。谵妄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症状为表现的急性精神病理性综合征,在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在不同的指南中,术后谵妄的定义有所不同,但术后谵妄的四个特点在各个指南中均十分明确,包括急性发病以及病情的波动性变化、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存在思维混乱无序、以及意识水平的改变,这也是术后谵妄的四个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老年 骨科大手术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传强 李跃辉 +1 位作者 梁刚 钟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全髋关节置换组(110例)和半髋关节置换组(11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全髋关节置换组(110例)和半髋关节置换组(11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全髋关节置换组均长(多)于半髋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全髋关节置换组为91.82%,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82.73%(P<0.05)。并发症发生率全髋关节置换组为18.18%,半髋关节置换组为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均较为理想,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新型微创经皮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刚 李跃辉 戴传强 《骨科》 CAS 2016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ZINA)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无神经症状、脊柱载荷评分(loading 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6分的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新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ZINA)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无神经症状、脊柱载荷评分(loading 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6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ZINA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27例患者纳入微创组,行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纳入开放组。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及矫正丢失角度等指标。结果随访12~25个月,平均16.9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19,P=0.006;t=-12.945,P=0.001);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75,P=0.034;t=-8.945,P=0.008;t=-10.876,P=0.003);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后凸角矫正丢失度数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ZINA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因其创伤小、出血量少的优点,可作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外科器械
下载PDF
肾炎舒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1、TNF-α、IL-6和尿液mALB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瑶琳 葛琪容 +3 位作者 罗海波 乔建芬 林建美 戴传强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肾炎舒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1、TNF-α、IL-6和尿液m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肾炎舒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1、TNF-α、IL-6和尿液m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肽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肾炎舒片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炎性因子[血清白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尿蛋白指标[尿微量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68.75%(χ^(2)/P=4.777/0.029)。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血清BUN、SCr、CysC、NGAL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尿NGAL、24h-Upro、尿mALB、β2-MG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炎性因子IL-1、IL-6、TNF-α、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炎舒片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恢复明显,有效降低血清中IL-1、IL-6、TNF-α、IFN-γ水平及尿mALB等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舒片 还原型谷胱甘肽 血清炎性因子 尿微量蛋白
下载PDF
同期和分期手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戴传强 肖尧 +2 位作者 李跃辉 梁刚 钟晓 《骨科》 CAS 201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同期和分期手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6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的不同选择分为同期髋关节... 目的比较同期和分期手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以期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09年10月至2015年6月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6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的不同选择分为同期髋关节置换术组(同期组,103例)、分期髋关节置换术组(分期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同期组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1.5±1.2)min,平均出血量为(1 231.2±3.1)ml,平均术中输血量为(1 056.1±7.5)ml,并发症发生率为14.56%(15/103),手术前Harris评分为(23.3±1.0)分、术后为(87.9±2.5)分;分期组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91.8±2.3)min,平均出血量为(1 372.3±4.8)ml,平均术中输血量为(978.9±6.5)ml,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14/60),手术前Harris评分为(24.8±3.9)分、术后为(84.1±3.6)分。两组病例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同期组病人住院费用为(3.9±0.6)万元、住院时间为(15.1±1.3)d,均优于分期组的(5.6±1.3)万元、(28.7±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同期手术可以明显降低病人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减轻病人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 分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戴传强 李跃辉 肖尧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888-1890,共3页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6 年8 月~2012 年5 月于我院使用记忆合金髌骨爪进行治疗的87 例髌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8例内固定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9~...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6 年8 月~2012 年5 月于我院使用记忆合金髌骨爪进行治疗的87 例髌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8例内固定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9~18 个月,平均13 个月.得到随访87例患者中8 例内固定失败,占9.20%.其中髌骨爪脱出2 例(2.30%),髌骨爪钩爪断裂1 例(1.153%),骨折块松散关节面不平3 例(3.45%),术后感染2 例(2.30%).结论 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失败原因有:①内固定的方法选择不恰当;②记忆合金髌骨爪的规格选择不准确;③术中反复塑形或粗暴操作;④对术后感染的重视不足;⑤术后功能锻炼不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 手术失败
下载PDF
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跃辉 秦祖恩 +3 位作者 王纯育 梁刚 钟晓 戴传强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8X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4...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最短1年2个月,最长随访6年,平均43.5月。观察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7例患者局部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方式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戴传强 贾叙锋 +1 位作者 张林 张戈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4503-4507,共5页
背景:以往大多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但诱导效果不佳。目的:对比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关节软骨细胞共培养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样细胞的效果。方法:获取SD大鼠关节... 背景:以往大多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但诱导效果不佳。目的:对比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关节软骨细胞共培养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样细胞的效果。方法:获取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设置1∶2,1∶1,2∶1浓度组,以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组为对照。经诱导培养20 d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阿利新蓝比色法检测氨基聚糖含量,Western Blot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的吸光度值显著小于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组和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1组(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的氨基聚糖含量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低于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1∶1,2∶1)组。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组与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1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关节软骨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可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软骨细胞诱导存在饱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诱导 软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关节 共培养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李跃辉 秦祖恩 +3 位作者 王纯育 梁刚 钟晓 戴传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8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 目的探讨经前路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最短1年2个月,最长6年,平均43.5月。84例均达到临床愈合,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7例局部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戴传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16期120-121,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比较2组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和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对比观察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5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比较2组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定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低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 骨折 锁骨远端 疗效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李跃辉 秦祖恩 +3 位作者 王纯育 梁刚 钟晓 戴传强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9X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的...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的6~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观察组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对照组47患者骨折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5例患者发生感染。二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局部血供破坏小,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下载PDF
可扩张管微创系统下行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25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曹德军 张友树 +3 位作者 张耀 戴传强 梁刚 李跃辉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014-2017,共4页
目的探讨可扩张管微创系统通道(Quadrant通道)下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间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单节段Ⅰ~Ⅱ度腰椎滑脱症,25例在可扩张Quad... 目的探讨可扩张管微创系统通道(Quadrant通道)下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间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单节段Ⅰ~Ⅱ度腰椎滑脱症,25例在可扩张Quadrant通道下行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MIS?TLIF),33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OPEN?TLIF)。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史、术前滑脱程度、VAS、JOA评分等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滑脱移位程度、滑脱复位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术后无神经根损伤、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两组病人均获随访13~19月,平均随访14.3月。MIS?TLIF较OPEN?TLIF术中出血量少[(230.0±75.2)mL比(350.0±98.7)mL]、术后引流量少[(125.3±29.5)mL比(210.0±39.4)mL]、术后下地时间短[(2.1±0.7)d比(8.3±0.9)d]、手术时间长[(154.3±31.5)min比(107.0±30.5)min],术中射线透视次数多[(18.1±2.3)比(5.4±1.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低(P<0.05)。MIS?TLIF较OPEN?TLIF术后1 d、3 d、2周、3月VAS评分及术后2周、3月ODI评分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末次访问的滑脱率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2周、末次访问的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及术后出血、缓解短中期疼痛方面更具有优势,而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劣于OPEN?TLIF。结论经扩张Quadrant通道下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但需接受较多射线照射,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腰椎 可扩张管微创系统 椎旁肌间隙 经皮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肌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书豪 斯光晏 +1 位作者 张训 戴传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肌骨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3例肌骨肿瘤患者,均行MRI与DTI扫描,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结果,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肌...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肌骨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3例肌骨肿瘤患者,均行MRI与DTI扫描,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结果,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肌骨肿瘤良恶性检出率、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43例肌骨肿瘤患者中19例良性肌骨瘤,24例恶性肌骨瘤。良性肿瘤实质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大于恶性肿瘤实质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0,P<0.05),良性肿瘤实质区各项异性分数(FA)值、相对各向异性(RA)值显著小于恶性肿瘤实质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6,t=5.049;P<0.05);良性肿瘤边缘区ADC值、FA及RA值显著小于恶性肿瘤边缘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9,t=3.307,t=4.327;P<0.05);DTI恶性检出率、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良恶性诊断准确率高于MRI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4,x^(2)=6.454,x^(2)=4.892,x^(2)=11.333;P<0.05);DTI的漏诊率、误诊率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2,x^(2)=6.454;P<0.05)。结论:MRI与DTI均能对肌骨肿瘤行较为有效的诊断,但DTI对肌骨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的鉴别均优于MRI,可作为肌骨肿瘤术前诊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肿瘤 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 弥散张量成像(DTI) 鉴别诊断
下载PDF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前列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17
作者 李恩佑 戴传强 李佳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9期1117-1118,共2页
目的探讨VEGF-C/VEGFR-3在前列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前列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VEGF-C及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 目的探讨VEGF-C/VEGFR-3在前列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前列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VEGF-C及VE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阴茎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临床T分期、组织分级、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C通过受体VEGFR-3在阴茎鳞癌的淋巴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淋巴结转移 VEGF-C VEGFR-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Ⅱ、Ⅲ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梁刚 戴传强 +1 位作者 张耀 张有树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4期-,共4页
目的 :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Ⅱ、Ⅲ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3例Ⅱ、Ⅲ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一组(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二组(有限内... 目的 :比较分析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Ⅱ、Ⅲ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3例Ⅱ、Ⅲ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一组(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二组(有限内固定+外固定)与三组(分步延期手术),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比较各组近远期疗效。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一组、二组;三组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总体健康、疼痛、活力、躯体功能及躯体角色评分均显著高于二组;一组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总体健康、疼痛、活力、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二组。结论 :相比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内固定+外固定,分步延期手术效果最佳,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Ⅱ、Ⅲ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治疗首选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 内固定 分步延期手术 近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老年关节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戴传强 秦磊磊 +2 位作者 黄伟 吴向东 梁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关节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60例择期行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采用骨科患者谵妄高危因素筛查表予以术前、术中与术后评估,在术后3 d内采取谵妄诊断量表(confusion assess... 目的分析老年关节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60例择期行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采用骨科患者谵妄高危因素筛查表予以术前、术中与术后评估,在术后3 d内采取谵妄诊断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评估患者是否产生POD,并分为POD组与非POD组,比较二组骨科患者谵妄高危因素筛查结果,并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POD组≥85岁、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合并内科疾病≥3种、术前白蛋白<35 g/L、全麻、麻醉药物丙泊酚、术中失血量≥300 ml、术中低血压、术后复苏时间≥1 h、术后疼痛评分(NRS)≥3分、24 h疼痛危象次数>3次、24 h内需解救药物次数>3次、低氧血症、睡眠障碍、围手术期输血、术后使用阿片类麻醉镇痛类、有心理因素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POD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85岁、术前认知功能障碍、术前合并内科疾病≥3种、术前白蛋白<35g/L、全麻、术中失血量≥300ml、术中低血压、复苏时间≥1h、术后NRS评分≥3分、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睡眠障碍、术后使用阿片类麻醉镇痛类及心理因素为POD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关节置换患者POD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龄、术前认知功能障碍、合并症情况、白蛋白异常降低、麻醉方式、术中失血量与低血压、术后复苏时间延长、疼痛状况、低氧血症、睡眠障碍、负性心理及哌替啶的使用等,临床可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POD预防措施,以降低PO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关节置换术 术后谵妄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补片无张力法修补闭孔疝一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茂德 田农庄 +1 位作者 朱平宇 戴传强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58,共1页
患者女性,78岁。因腹胀、腹痛1d入院。1d前患者突然脐周及右下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腹痛逐渐加剧,伴右腹股沟疼痛,不能行走,但无右膝疼痛。30年前患者曾行阑尾切除术,28年前曾行右侧嵌顿性股疝手术,术后4个... 患者女性,78岁。因腹胀、腹痛1d入院。1d前患者突然脐周及右下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腹痛逐渐加剧,伴右腹股沟疼痛,不能行走,但无右膝疼痛。30年前患者曾行阑尾切除术,28年前曾行右侧嵌顿性股疝手术,术后4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孕7产7,均经阴道分娩,无难产史。查体:消瘦,腹部稍膨隆,右下腹、中下腹压痛明显,肌紧张,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法 闭孔疝 腹股沟疼痛 修补 补片 腹部绞痛 阑尾切除术 经阴道分娩 移动性浊音 胃内容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