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军事训练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光熙 刘虹 +4 位作者 柴世全 刘喜林 哈斯 刘成宝 王红艳 《人民军医》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了解在常规军事训练条件下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率 ,为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2 16名边防士兵采用联苯胺法检测在 5km越野和 4 0 0m障碍训练后血红蛋白尿的发病率 ,并就新、老兵组 ,一、二线分队组进行... 目的 :了解在常规军事训练条件下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率 ,为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2 16名边防士兵采用联苯胺法检测在 5km越野和 4 0 0m障碍训练后血红蛋白尿的发病率 ,并就新、老兵组 ,一、二线分队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km越野、4 0 0m障碍、新兵、老兵、一线分队、二线分队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发病率分别为 3 74 %、1 6 6 %、3 70 %、1 4 8%、3 6 6 %、1 6 0 %。组间对照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常规军事训练应循序渐进 ,以减少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训练 运动性血红蛋白尿 发病率 联苯胺法 检测
下载PDF
常规剂量化疗和G┐CSF对外周血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光熙 张一军 +1 位作者 张林生 周成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0-452,共3页
常规剂量化疗和G┐CSF对外周血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观察Observationonthemobilizationofperipheralstem/progenitorcelsin┐ducedbyroutine┐dose... 常规剂量化疗和G┐CSF对外周血造血细胞的动员作用观察Observationonthemobilizationofperipheralstem/progenitorcelsin┐ducedbyroutine┐dosechemotherapyand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血液肿瘤 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铁鹰 刘永兰 +5 位作者 张峻青 冯燕国 黄玉胜 张改英 戴光熙 曹晶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3种治疗模式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解放军264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采用3种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组(n=36)、序贯放化疗组(n=43)、单纯放疗组(n=39)]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1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评价3种治疗模式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解放军264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采用3种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组(n=36)、序贯放化疗组(n=43)、单纯放疗组(n=39)]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1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近期疗效:近期有效率同步放化疗组(91.7%)、序贯放化疗组(65.1%)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46.2%)(P<0.05),同步放化疗组显著高于序贯放化疗组(P<0.05)。②远期疗效: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74.4%、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50.0%)与序贯放化疗组(41.9%)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20.5%)(P<0.05),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毒性反应: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骨髓抑制、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而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上述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优于序贯放化疗及单纯放疗,虽不良反应增多,但多数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亚丛 张迎春 +2 位作者 戴光熙 王利军 叶进科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前后常规给予注射用...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化疗前后常规给予注射用盐酸昂丹司琼8 mg静脉滴注止吐。两组连续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94例患者可行疗效评价,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及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9和8.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胃肿瘤 FOLFOX4方案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三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永刚 安爱军 +1 位作者 曹晶杰 戴光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9期149-150,共2页
目的:进行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及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本院肿瘤科一线治疗后复发的NSCLC患者5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多西他赛组22例,培美曲塞组19例,厄洛替尼组17例。分别评价三组患者... 目的:进行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及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本院肿瘤科一线治疗后复发的NSCLC患者5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多西他赛组22例,培美曲塞组19例,厄洛替尼组17例。分别评价三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汇总治疗成本,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组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厄洛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西他赛组、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72.16、528.66和430.51。以多西他赛组为参照,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相应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848.90及472.09。结论:多西他赛治疗成本最低,但副作用相对较大,厄洛替尼无论在成本投入还是副作用发生率方面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NSCLC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抗肿瘤中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戴光熙 贺敬平 肖丽华 《医学综述》 2002年第7期390-392,共3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肿瘤治疗 趋化因子 免疫记忆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2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杨科 戴光熙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21-21,共1页
本组25例慢粒急变首发症状为发热(占60%)、出血(36%)、消瘦(40%)和/或进行性脾肿大(52%),以及血常规发现血小板世行性减少和幼稚细胞逐渐增多是预示急变的早期变化. 确诊慢粒到急变的平均时间为38.7个月,其中1年内急变者5例,1~2年... 本组25例慢粒急变首发症状为发热(占60%)、出血(36%)、消瘦(40%)和/或进行性脾肿大(52%),以及血常规发现血小板世行性减少和幼稚细胞逐渐增多是预示急变的早期变化. 确诊慢粒到急变的平均时间为38.7个月,其中1年内急变者5例,1~2年者6例,2~3年者5例和3年以上者9例。这取决于慢粒治疗的首次缓解期长短. 急变类型经髓象和组化染色确诊为急粒变14例,急淋变5例,急单变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粒 红白血病 幼稚细胞 急淋 临床分析 组化染色 脾肿大 急性白血病 自血 变音
下载PDF
乙双吗啉、乙亚胺治疗银屑病诱发急性白血病16例报告
8
作者 楼金星 杨科 +16 位作者 秦似龙 肖丽华 戴光熙 李静华 沈鹏 张泓 张伟华 李殿青 刘伟 曹春 贺才标 宋爱民 李治中 王克强 刘汉棠 陈振华 孙丽敏 《山西白血病》 1994年第1期39-40,共2页
乙双吗啉、乙亚胺治疗银屑病诱发急性白血病16例报告楼金星,杨科,秦似龙,肖丽华,戴光熙,李静华,沈鹏,张泓,张伟华,李殿青,刘伟,曹春,贺才标,宋爱民,李治中,王克强,刘汉棠,陈振华,孙丽敏近年来选用乙双吗啉、乙亚胺... 乙双吗啉、乙亚胺治疗银屑病诱发急性白血病16例报告楼金星,杨科,秦似龙,肖丽华,戴光熙,李静华,沈鹏,张泓,张伟华,李殿青,刘伟,曹春,贺才标,宋爱民,李治中,王克强,刘汉棠,陈振华,孙丽敏近年来选用乙双吗啉、乙亚胺治疗银屑病而致白血病屡有报道。虽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血病 乙双吗啉 乙亚胺
下载PDF
青年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26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肖丽华 戴光熙 +2 位作者 陈贺英 滑建鹏 刘秋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5期290-291,共2页
青年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26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肖丽华,戴光熙,陈贺英,滑建鹏山西电机厂卫生科刘秋生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组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缺... 青年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26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肖丽华,戴光熙,陈贺英,滑建鹏山西电机厂卫生科刘秋生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组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12所致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巨幼细胞性 营养性 青年人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贺英 肖丽华 +1 位作者 戴光熙 任莉 《人民军医》 2001年第11期645-645,共1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4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丽华 戴光熙 陈贺英 《白血病》 2000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首发症状 皮肤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并发尿崩症二例
12
作者 肖丽华 戴光熙 陈贺英 《北京军区医药》 2000年第5期340-340,共1页
男,35岁。因发热、头痛、咽痛1周人院。经血常规、骨髓象及细胞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经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十泼尼松(VACP)方案化疗1疗程未缓解,后改为去甲氧柔红霉素及阿糖胞苷(DA)化疗,1周后病人出现发热... 男,35岁。因发热、头痛、咽痛1周人院。经血常规、骨髓象及细胞免疫分型诊断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经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十泼尼松(VACP)方案化疗1疗程未缓解,后改为去甲氧柔红霉素及阿糖胞苷(DA)化疗,1周后病人出现发热、咳嗽、口腔粘膜肿胀及溃疡,并出现烦渴、多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尿崩症 并发症 细胞免疫 阿糖胞苷
下载PDF
应用似然比对消化性溃疡典型症状的评价
13
作者 戴光熙 冷泰俊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5期368-369,共2页
胃溃疡(GU)的餐后疼痛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饥饿性疼痛为公认的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一般认为这种典型节律性疼痛症状见于一半左右的溃疡病患者,本文就这种典型症状,试用似然比的方法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统计我院1... 胃溃疡(GU)的餐后疼痛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饥饿性疼痛为公认的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一般认为这种典型节律性疼痛症状见于一半左右的溃疡病患者,本文就这种典型症状,试用似然比的方法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统计我院1994年经胃镜检查病例中全部GU病例56例、DU病例23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似然比 典型症状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慢性浅表性胃炎 节律性 患病可能性 疼痛症状 验前概率 验后概率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光熙 肖丽华 +1 位作者 陈贺英 吉岩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意义。方法:检测26例MDS病人外周血(PB)和骨髓(BM)标本。结果:MDS组的PPP、G-scor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MDS组PB和BM的PPP、G-score有显... 目的:评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意义。方法:检测26例MDS病人外周血(PB)和骨髓(BM)标本。结果:MDS组的PPP、G-scor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MDS组PB和BM的PPP、G-score有显著相关性,MDS组PB的PPP、G-score与BM的粒系和总病态造血程度及幼稚细胞百分比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G-score和PPP间接反应骨髓病态造血程度在MDS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中与BM检查有相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 少颗粒异常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15
作者 戴光熙 肖丽华 +1 位作者 陈贺英 吉岩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以具有外周血(PB)和骨髓(BM)血细胞分化成熟障碍为特征。这种分化成熟障碍造成的细胞发育异常的现象是作为MDS诊断的基础。骨髓造血细胞发育异常可累及粒(G)、红(E)、巨核(M)三系细胞,形成病态造血是公认的。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发育异常 异常综合征 外周血 骨髓增生 形态异常 骨髓造血细胞 骨髓细胞 难治性贫血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嘌呤核苷类似物临床研究进展
16
作者 戴光熙 贺敬平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13期580-582,共3页
近来人们对2-氟阿糖磷酸腺苷(Fludarabine,2-FAA)、2-去氧助间型霉素(Pentostain,2-DCF)和2-氯去氧腺苷(2-chlorodexyadenosine,2-cdA)这三种瞟呤核苷类似物治疗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怀有极大的兴趣.在正常用况下,腺苷酸胺酶(ADA)使... 近来人们对2-氟阿糖磷酸腺苷(Fludarabine,2-FAA)、2-去氧助间型霉素(Pentostain,2-DCF)和2-氯去氧腺苷(2-chlorodexyadenosine,2-cdA)这三种瞟呤核苷类似物治疗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怀有极大的兴趣.在正常用况下,腺苷酸胺酶(ADA)使腺苷不可逆脱氨基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酸,由此来降解嘌呤和脱氧嘌吟,维持正常核酸代谢.在30%患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S)儿童有先天性ADA缺陷而产生淋巴细胞发育异常,所以从理论上讲,干扰ADA的药物就可以干扰淋巴细胞增生发育,这三种药物就是在寻找干扰ADA活性化合物中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类似物 临床研究 淋巴系肿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肩凝与内科疾病
17
作者 戴光熙 《日本医学介绍》 1990年第3期126-127,共2页
所谓肩凝是指伴有肩颈部肌肉处于持续性亢进状态的自觉症状,其原因有下列几种:①肩颈等部位的骨骼疾病;②口腔科、眼科、耳喉科疾病;③消化器官、循环器官、呼吸器官等内科疾病;④心理原因、过度疲劳。但是关于产生肩凝的机理尚有许多... 所谓肩凝是指伴有肩颈部肌肉处于持续性亢进状态的自觉症状,其原因有下列几种:①肩颈等部位的骨骼疾病;②口腔科、眼科、耳喉科疾病;③消化器官、循环器官、呼吸器官等内科疾病;④心理原因、过度疲劳。但是关于产生肩凝的机理尚有许多方面不详,本文拟就上述③为重点阐述与肩凝有关的内科疾病,并兼述②和④。一、消化器官疾病发生在胃肠、肝胆、胰腺等消化器官的疼痛与下列机制有关:①来自于腹膜、横膈的刺激,由传入神经纤维进入脊髓上行传入,表现为锐利的非对称型体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凝 内科疾病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戴光熙 吴亚丛 +2 位作者 宋一雪 冯静 叶进科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10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所致ARP患者,其中Ⅰ级7例,Ⅱ级22例,Ⅲ级1例,给予康复新液50ml+思密达3g+地塞米松5mg+利...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所致ARP患者,其中Ⅰ级7例,Ⅱ级22例,Ⅲ级1例,给予康复新液50ml+思密达3g+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混合后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4d,治疗结束1周后评定灌肠疗效。结果 30例ARP患者,经积极1个周期(14d)治疗性保留灌肠后,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86.7%。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所致ARP,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思密达 保留灌肠 放射性直肠炎 盆腔肿瘤
原文传递
放疗及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同步、序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铁鹰 刘永兰 +4 位作者 冯燕国 张峻青 黄玉胜 张改英 戴光熙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5期-,共3页
目的 评价三种治疗模式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近4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采用三种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36例、序贯放化疗43例、单纯放疗39例)进行分析.结果(1)近期有效率(CR+PR):同步放化疗组为91.6% (33/36),... 目的 评价三种治疗模式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近4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采用三种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36例、序贯放化疗43例、单纯放疗39例)进行分析.结果(1)近期有效率(CR+PR):同步放化疗组为91.6% (33/36),序贯放化疗组69.8% (30/43),单纯放疗组41.0%(16/39),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4,P<0.05)(2)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单纯放疗组分别为83.3%、74.4%、69.2%,但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单纯放疗组分别为50.0%、44.2%、17.9%.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x2值分别为8.65、6.91,P均<0.05).(3)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x2值分别为,P均<0.017),而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组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序贯放化疗组及单纯放疗组.虽不良反应增多,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 放疗 效果对比
原文传递
三种治疗模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铁鹰 张峻青 +5 位作者 刘永兰 武智刚 黄玉胜 张改英 戴光熙 冯燕国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评价三种治疗模式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近4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采用3种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单纯放疗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①近期有效率(CR+PR):同步放化疗组为91.6%,高... 目的评价三种治疗模式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近4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采用3种治疗模式(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单纯放疗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①近期有效率(CR+PR):同步放化疗组为91.6%,高于序贯放化疗组(65.1%)和单纯放疗组(46.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x2=5.20,x2=5.28,均P〈0.05);②远期疗效:1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83.3%),高于序贯放化疗组(74.4%)和单纯放疗组(6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50.0%)高于序贯放化疗组(41.8%)和单纯放疗组(20.5%)。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x2=4.20,x2=4.10,P〈0.05);③毒副作用:同步放化疗组、序贯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均〈0.05),而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组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序贯放化疗组及单纯放疗组。虽不良反应增多,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序贯放化疗 放疗 效果对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