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
1
作者 刘帅 伊梦楠 +3 位作者 焦博 王燚灿 陈圆圆 戴宇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63-2167,共5页
目的:建立弱酸处理后细胞表面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并评估其实用性。方法:采用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处理高表达HLA-B*1301的C1R细胞不同时间,中和pH后用含β2m蛋白、布雷非德菌素A的培养液重悬细胞,加入多肽(多肽... 目的:建立弱酸处理后细胞表面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并评估其实用性。方法:采用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处理高表达HLA-B*1301的C1R细胞不同时间,中和pH后用含β2m蛋白、布雷非德菌素A的培养液重悬细胞,加入多肽(多肽组)或不加多肽(空白对照)37℃孵育,加入抗HLA抗体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多肽组与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的比值作为衡量HLA分子重构水平强弱的指标,进而代表多肽与HLA-B*1301分子的结合力。结果:pH3.0的缓冲液处理1 min的条件下,HLA-多肽复合物变性解离,细胞表面只保留HLA重链分子,添加具有结合力的多肽可显著提升HLA分子重构水平,可以此评价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结论: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也可为研究其他低频HLA分子抗原递呈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多肽 分子重构 结合力
下载PDF
福建长乐一头搁浅柏氏中喙鲸的形态学记录
2
作者 李玉鹏 戴宇飞 +1 位作者 吴福星 祝茜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6-514,共9页
2015年8月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石壁村的沙滩上搁浅1头柏氏中喙鲸(Mesoplodon densirostris)。该个体发现时体表无明显外伤,经救护无效后死亡。本文对该头柏氏中喙鲸进行了病理解剖、外部形态数据测量和骨骼系统描述。该个体... 2015年8月1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文岭镇石壁村的沙滩上搁浅1头柏氏中喙鲸(Mesoplodon densirostris)。该个体发现时体表无明显外伤,经救护无效后死亡。本文对该头柏氏中喙鲸进行了病理解剖、外部形态数据测量和骨骼系统描述。该个体为雄性,体长405.0 cm,体背部呈暗灰色,有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疤痕。解剖发现内脏器官均无异常,胃内无食糜,仅有少量消化液,表明该个体在死亡前可能没有正常进食。头骨长690.0 mm,脊椎式为C7+T10+L11+Ca18=46,肋骨10对,V形骨9枚。骨骼系统与现有记录相符,数量和大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此外,本文对比分析了柏氏中喙鲸在我国海域的历史搁浅与解剖记录,结果表明其广泛分布,然而当前仍缺乏该物种的基本信息,亟需展开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氏中喙鲸 搁浅 外部形态 骨骼 福建
下载PDF
厦门湾水鸟的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3
作者 吴福星 周冰 +3 位作者 赵翔宇 戴宇飞 金楠 陈鹏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0-645,共16页
厦门湾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是许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了解该区域鸟类的数量和分布对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厦门湾的25个观测点每月至少开展1次的鸟类多样性调查工作,本研究共记录... 厦门湾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是许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了解该区域鸟类的数量和分布对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厦门湾的25个观测点每月至少开展1次的鸟类多样性调查工作,本研究共记录水鸟7目15科93种,占我国水鸟物种总数的31.4%。记录的93种水鸟中,有16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查记录水鸟的居留型以冬候鸟为主,冬候鸟、夏候鸟、旅鸟、留鸟、迷鸟分别记录了54、9、16、12、2种。每个季节开展了3次常规调查,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记录的水鸟物种数分别为79、45、61、65种,记录水鸟的数量分别为28714、4701、12001、55784只次,表明厦门湾具有冬季和春季水鸟数量较多、夏季水鸟数量较少、秋季水鸟数量介于夏季和春季之间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在空间分布上,七星礁、马銮湾、下后滨和张埭桥等地点是厦门湾重要的水鸟栖息地。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公开的鸟类数据库,统计出了厦门湾水鸟共计9目23科174种。本研究结果可为厦门湾野生鸟类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鸟类多样性 水鸟 样线法 分布 季节变化 厦门湾
下载PDF
多环芳烃和金属混合暴露对DNA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的影响
4
作者 张丽雅 王艳华 +4 位作者 张雪薇 袁慧阁 王婷 戴宇飞 段化伟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24-432,共9页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和金属混合暴露与基因组DNA甲基化标志物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768名研究对象中开展标志物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1-羟基芘(1-OHP)水平,评估PAHs的内暴露水平;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和金属混合暴露与基因组DNA甲基化标志物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768名研究对象中开展标志物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1-羟基芘(1-OHP)水平,评估PAHs的内暴露水平;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尿金属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定量白细胞DNA总甲基化(%5 mC)、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分析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的表达改变。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中介分析模型探讨金属与%5 mC和DNMTs的关系,并进一步使用分位数g计算回归模型和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KMR)模型探讨混合暴露与%5 mC的关系。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1-OHP、尿镍每增加1个IQR(1.06μmol/mol肌酐、27.75μmol/mol肌酐),%5 mC水平分别降低6.79%和2.95%;尿镍每增加1个IQR(27.75μmol/mol肌酐),DNMT 1表达水平升高11.04%;尿1-OHP、尿锰、尿铁每增加1个IQR(1.06μmol/mol肌酐、32.04μmol/mol肌酐、2402.76μmol/mol肌酐),DNMT 3 B表达水平分别降低22.48%、19.64%、24.59%。混合暴露模型显示PAHs和金属混合暴露会导致DNA总甲基化(%5 mC)和DNMT 3 B表达水平降低,其中与DNA总甲基化(%5 mC)改变相关的组分是PAHs。中介效应提示DNMT 1表达在镍暴露与DNA总甲基化(%5 mC)水平改变中存在介导作用。结论PAHs和金属混合暴露会导致基因组低甲基化改变。镍可能通过影响DNMT 1的表达而影响DNA总甲基化(%5 m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金属 混合暴露 DNA甲基化
下载PDF
三氯乙烯诱发豚鼠过敏性皮炎的免疫学效应 被引量:15
5
作者 戴宇飞 牛勇 +4 位作者 程娟 冷曙光 李海山 孙耀锋 郑玉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诱发豚鼠过敏性皮炎的免疫学效应。方法采用豚鼠最大值法建立TCE致敏动物模型,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中IgG含量;用MTT法测定刀豆蛋白A刺激下T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功能,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功...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诱发豚鼠过敏性皮炎的免疫学效应。方法采用豚鼠最大值法建立TCE致敏动物模型,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中IgG含量;用MTT法测定刀豆蛋白A刺激下T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功能,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功能。结果TCE的致敏率为667%,属强致敏物。TCE致敏豚鼠血清总IgG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TCE致敏豚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及NK细胞对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液免疫在TCE诱发过敏性皮炎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本染毒方式和染毒剂量下,未见TCE对豚鼠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体液免疫
下载PDF
代谢活化在三氯乙烯对小鼠致敏及肝毒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戴宇飞 李海山 +5 位作者 孙耀峰 冷曙光 牛勇 程娟 张林媛 郑玉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8-382,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通过什么代谢通路活化后才具有致敏活性。方法以TCE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诱导剂(乙醇和苯巴比妥)分别及联合给小鼠染毒,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活性;分离脾细胞体外培养,采...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通过什么代谢通路活化后才具有致敏活性。方法以TCE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诱导剂(乙醇和苯巴比妥)分别及联合给小鼠染毒,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活性;分离脾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噻唑兰(MTT)法测定TCE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性,并观察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代谢酶抑制剂SKF525A和氨氧乙酸(AOAA)后对上述效应的影响。结果TCE致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TCE共孵育后,细胞相对数(79±1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63±1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在培养液中加入β裂合酶抑制剂AOAA后,这种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消失;而乙醇诱导+TCE组和苯巴比妥诱导+TCE组小鼠脾淋巴细胞未出现TCE特异性增殖反应。溶剂对照组、TCE致敏组、乙醇诱导+TCE组和苯巴比妥诱导+TCE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TCE+SKF共培养后,细胞相对数均明显高于TCE单独培养的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乙醇诱导+TCE组血清GPT活性(49.5±8.4)μmol·min-1·L-1和苯巴比妥诱导+TCE组血清GPT,GOT活性(47.3±9.9)和(170±36)μmol·min-1·L-1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34.7±2.1)和(117±34)μmol·min-1·L-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而TCE致敏组小鼠血清GPT和GOT活性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E谷胱甘肽结合通路的代谢产物巯基烯酮类物质具有致敏活性,可能是TCE致敏小鼠的特异性半抗原,而TCE氧化通路的代谢产物是产生细胞毒性和肝损伤的主要物质,乙醇和苯巴比妥能够增加TCE的肝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致敏 毒性 代谢
下载PDF
T、B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在三氯乙烯诱发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戴宇飞 李海山 +7 位作者 谢劲心 冷曙光 王军彩 冯志明 程娟 牛勇 孙耀峰 郑玉新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6-328,332,共4页
目的利用三氯乙烯(TCE)染毒的小鼠模型,研究T、B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在TCE诱发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皮肤接触同时结合吸入对12只小鼠进行致敏处理,6周后耳部涂抹TCE进行激发。以耳肿胀系数作为评价小鼠过敏反应的指标;分离脾细胞体... 目的利用三氯乙烯(TCE)染毒的小鼠模型,研究T、B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在TCE诱发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皮肤接触同时结合吸入对12只小鼠进行致敏处理,6周后耳部涂抹TCE进行激发。以耳肿胀系数作为评价小鼠过敏反应的指标;分离脾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gG和白介素-4(IL-4)、γ型干扰素(IFN-γ)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TCE致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加入TCE体外培养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79±10)%vs(63±11)%,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gG水平(与二甲基亚砜对照孔比较的相对值)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0±5%)vs(53±6)%,P<0·01]。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TCE致敏组脾淋巴细胞与TCE共培养后,CD3+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41·6±4·4)%]及CD4+/CD8+(2·1±0·6)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9·4±4·0)%和(2·3±0·9)],差异无显著性(P>0·05)。TCE致敏组小鼠激发时未见耳肿胀,然而TCE致敏组小鼠IFN-γ/IL-4比值(0·54±0·12)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0·90±0·22,P<0·01)。结论TCE能够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并刺激B淋巴细胞分泌抗原特异性的IgG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过敏 细胞因子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下载PDF
硒对砷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戴宇飞 陈艳 +3 位作者 高耘 邢彩虹 张林林 李桂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 研究硒对砷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砷中毒模型及硒砷联合染毒模型 ,测定大鼠血砷含量、血细胞计数及血液生化指标 ,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硒砷联合染毒组的大鼠血砷含量明显低于砷中毒组 ;当硒剂量达 10 0... 目的 研究硒对砷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砷中毒模型及硒砷联合染毒模型 ,测定大鼠血砷含量、血细胞计数及血液生化指标 ,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硒砷联合染毒组的大鼠血砷含量明显低于砷中毒组 ;当硒剂量达 10 0 μg/kg·bw时 ,对砷中毒导致的红细胞数下降、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巯基总量下降、脾肿大、肺、肝、肾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硒可以促使砷从血液中排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拮抗作用
下载PDF
活性氧对血红蛋白损伤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戴宇飞 常平 +1 位作者 李桂兰 林永齐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研究了超氧负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对血红蛋白(Hb)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对Hb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血红素辅基部分,但二者损伤途径不同,O-2是通过电荷中和破坏了辅基与其周围氨基酸残基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研究了超氧负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对血红蛋白(Hb)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对Hb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血红素辅基部分,但二者损伤途径不同,O-2是通过电荷中和破坏了辅基与其周围氨基酸残基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从而使辅基完整地脱落;而H2O2则是通过Fenton反应与血红素辅基中心的Fe2+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OH在短距离内定点损伤卟啉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血红蛋白 血红素
下载PDF
T、B淋巴细胞及相应细胞因子在TCE诱发接触性的过敏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宇飞 李海山 +4 位作者 冷曙光 程娟 牛勇 孙耀锋 郑玉新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三氯乙烯 过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苯-DNA加合物类型与化学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宇飞 邢彩虹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就苯及其代谢产物与DNA形成的加合物类型的判定方法以及不同类型苯-DNA加合物的化学特性做一述评
关键词 DNA加合物 苯代谢产物 化学特性 肿瘤
下载PDF
毒理基因组学——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环境与健康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宇飞 郑玉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3-415,共3页
毒理基因组学是在生物高通量技术手段的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主要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机体对环境因子的应答反应 ,了解基因 环境交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本文对毒理基因组学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 毒理基因组学 危险度评价 接触评价 毒性机制 易感因素
下载PDF
毒理学中心法则的重新审视——毒物兴奋性剂量-反应关系及其对毒理学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宇飞 郑玉新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剂量 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 ,一直用于对化学品、药物、物理等有害因素进行毒性预测和外推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以此为基础进行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控制措施。最近毒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剂量 反应关系... 剂量 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 ,一直用于对化学品、药物、物理等有害因素进行毒性预测和外推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以此为基础进行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控制措施。最近毒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剂量 反应关系模型 ,即毒物兴奋效应模型 ,对过去公认的阈值模型和线性非阈值模型提出了挑战。本文对毒物兴奋效应模型的概念及其在环境、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反应关系 毒物兴奋效应 毒理学 U型曲线
下载PDF
活性氧对人体中与衰老相关物质的影响
14
作者 戴宇飞 林永齐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过硫酸按-TEMED体系产生的超氧负离子对健康人血液中几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结果表明,可以使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丙二醒(MDA),使生物膜造成损伤.同时使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 研究了过硫酸按-TEMED体系产生的超氧负离子对健康人血液中几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结果表明,可以使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丙二醒(MDA),使生物膜造成损伤.同时使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有所降低.通过对CAT纯品的研究揭示出在血液中经SOD,的作用产生毒性更强的·OH,它是使生物膜破坏及各种酶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GSH-PX SOD 衰老 自由基
下载PDF
尿中萘及其代谢产物作为焦炉工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冷曙光 郑玉新 +5 位作者 宋文佳 戴宇飞 潘祖飞 肖军 Stephen M.Rappaport 何凤生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 探讨尿中萘及其代谢产物作为焦炉工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在某焦化厂随机选取 2 8名焦炉工人和 2 2名对照个体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2h尿 ,并使用调查表收集一般情况。采用顶空固相微提取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方法 ,... 目的 探讨尿中萘及其代谢产物作为焦炉工生物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在某焦化厂随机选取 2 8名焦炉工人和 2 2名对照个体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2h尿 ,并使用调查表收集一般情况。采用顶空固相微提取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方法 ,同时测定尿中萘和芘的水平 ,采用酶水解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方法 ,同时测定样品中 1-萘酚、 2 -萘酚和 1-羟基芘的水平。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工种和吸烟量对尿中这 5种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浓度的影响。结果 尿中萘、 1-萘酚、 2 -萘酚和 1-羟基芘的浓度呈炉顶工 >炉侧和炉底工 >对照个体的趋势 ,其中尿中 1-萘酚和 1-羟基芘的水平受工种的影响大于2 -萘酚 ;不同暴露水平组中 ,吸烟个体尿中 1-萘酚、 2 -萘酚和 1-羟基芘的浓度均大于不吸烟者 ,但吸烟对 2 -萘酚的影响最大。结论 尿中 1-萘酚和 2 -萘酚浓度均能够有效地反映个体短期多环芳烃暴露的内剂量水平 ,可用于焦炉工的生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尿液检测 生物监测指标 顶空固相微提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0
16
作者 冷曙光 郑玉新 +11 位作者 李晓华 潘祖飞 肖军 张文众 黄传峰 牛勇 戴宇飞 王雅文 郭君 李涛 王忠旭 何凤生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 探讨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 1-羟基芘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某焦化厂 30 5名生产工人和 30名非接触者为调查对象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6h尿 ,并收集个人信息。根据工人的工作岗位将调查对象分为炉顶、炉侧、炉底和对照 4个... 目的 探讨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 1-羟基芘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某焦化厂 30 5名生产工人和 30名非接触者为调查对象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6h尿 ,并收集个人信息。根据工人的工作岗位将调查对象分为炉顶、炉侧、炉底和对照 4个外暴露等级。采用碱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浓度。使用协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暴露等级、吸烟和饮酒等情况对尿中 1-羟基芘浓度的影响。结果 尿中 1-羟基芘的浓度呈炉顶 >炉侧 >炉底 >对照的趋势 ,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呈显著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 0 5 35 ,P <0 0 1) ;在同样外暴露条件下 ,吸烟量显著影响尿中 1-羟基芘的水平(P <0 0 5 ) ;未发现饮酒对尿中 1-羟基芘水平的显著影响。结论 焦炉工尿中 1-羟基芘水平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1-羟基芘 尿液检验 外暴露等级
下载PDF
醛、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海山 戴宇飞 +7 位作者 黄汉林 孙耀峰 李来玉 冷曙光 牛勇 程娟 张林媛 郑玉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醛脱氢酶、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比较108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人和145例健康三氯乙烯接触工人醛脱氢酶2(ALDH2)、醇脱氢酶2(A... 目的研究醛脱氢酶、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比较108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人和145例健康三氯乙烯接触工人醛脱氢酶2(ALDH2)、醇脱氢酶2(ADH2)和醇脱氢酶3(ADH3)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结果ADH2和ADH3基因型分布在病人与接触对照工人中无显著性差异;ALDH2变异型基因(ALDH2*1/*2+ALDH2*2/*2)频率在病人中显著低于接触对照工人(分别为27.8%和43.4%,P=0.011),使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OR=0.50,95% CI=0.29~0.85).结论高活性ALDH2可能是导致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个体易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醇脱氢酶 基因多态性 药疹样皮炎
下载PDF
接苯工人外周血染色体损伤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桂兰 李凌凛 +5 位作者 郭卫红 常平 席立强 邢彩虹 戴宇飞 尹松年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0-413,共4页
为探讨苯的遗传损伤 ,用G分带技术 (5 0中期分裂相 人 )和常规染色体分析 (10 0中期分裂相 人 )研究了职业接触苯工人 (4 2 )和正常对照组工人 (4 2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苯组畸变细胞数明显增加 (P <0 0 5 ) ,42... 为探讨苯的遗传损伤 ,用G分带技术 (5 0中期分裂相 人 )和常规染色体分析 (10 0中期分裂相 人 )研究了职业接触苯工人 (4 2 )和正常对照组工人 (4 2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苯组畸变细胞数明显增加 (P <0 0 5 ) ,42和 43条染色体分别呈明显差异 (P <0 0 5 )和非常明显差异 (P <0 0 0 1) ;四倍体占接苯组超二倍体总数的 82 43% ,亚二倍体频数≤ 10 2 3mg m3 (2 0人 )和 >10 2 3mg m3 (2 2人 )组分别呈明显和非常明显升高 ,苯组男性四倍体呈非常明显升高 (P <0 0 1) ,而女性 42和 43条染色体依次显示明显 (P <0 0 5 )和非常明显差异 (P <0 0 1)。苯组和对照组结构畸变细胞数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接苯组男性结构畸变细胞数明显升高 (P <0 0 5 )。结构畸变类型主要是单体裂隙、单体断裂和缺失。与对照组相比苯组主要集中在 2号染色体长臂 (5例细胞畸变 )和 10号长臂 (3例缺失 ) ,表明该部位可能存在脆弱位点。结果提示 ,长期接苯工人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有明显损伤 ,男性比女性敏感 ;数目畸变以亚二倍体和四倍体为主 ,并呈剂量 -效应关系 ,结构畸变以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染色体损伤 苯中毒 职业卫生
下载PDF
甲醛暴露工人XRCC1基因多态性与DNA损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守芳 于立群 +6 位作者 冷曙光 张艳淑 程娟 戴宇飞 牛勇 何凤生 郑玉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甲醛暴露工人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密度板厂的151名甲醛暴露工人(暴露组)和某推土机厂的112名非甲醛暴露工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环境的甲醛浓度,应用彗星实... 目的探讨甲醛暴露工人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密度板厂的151名甲醛暴露工人(暴露组)和某推土机厂的112名非甲醛暴露工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作业环境的甲醛浓度,应用彗星实验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以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反映DNA损伤水平,用PCR-RFLP方法分析XRCC1基因的多态性;用多元协方差分析调整工人的年龄、工龄、职业甲醛暴露及吸烟与饮烟情况,比较XRCC1基因不同基因型个体的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结果使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校正甲醛暴露工人的年龄、工龄、甲醛暴露水平和吸烟与饮酒情况后,携带Arg280His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的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几何均值分别为4.30和13.42)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基因型的个体(几何均值分别为3.38和11.71),差异均有显著性(Olive尾距:P<0.05,彗星尾长:P<0.01);未发现XRCC1基因其他3个位点的多态性与甲醛暴露工人Olive尾距和彗星尾长有显著关联。结论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的多态性影响甲醛暴露工人的DNA损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暴露 DNA损伤 DNA修复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