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普通冰冻血浆(FP)及红细胞悬液(RBC)输血对创伤性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7例创伤大失血需输注RBC 10U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首次24小时输入FP与RBC比例(FP∶RBC)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组:A组FP∶R...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普通冰冻血浆(FP)及红细胞悬液(RBC)输血对创伤性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7例创伤大失血需输注RBC 10U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首次24小时输入FP与RBC比例(FP∶RBC)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组:A组FP∶RB C〉1∶1,B组FP∶RB C为1∶2.5-1∶1,C组FP∶RB C〈1∶2.5对比各组输血24小时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统计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输血前PT、APTT及F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24小时后,C组PT及A P T T与输血前比较显著延长,而F g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P T及A P T T无明显变化,但F 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P与RBC联合输注可以保证凝血功能不受严重影响,同时降低RBC输注总量,从而保证恢复、节约血液资源消耗,但对于最佳输注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普通冰冻血浆(FP)及红细胞悬液(RBC)输血对创伤性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7例创伤大失血需输注RBC 10U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首次24小时输入FP与RBC比例(FP∶RBC)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组:A组FP∶RB C〉1∶1,B组FP∶RB C为1∶2.5-1∶1,C组FP∶RB C〈1∶2.5对比各组输血24小时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统计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输血前PT、APTT及F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24小时后,C组PT及A P T T与输血前比较显著延长,而F g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P T及A P T T无明显变化,但F 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P与RBC联合输注可以保证凝血功能不受严重影响,同时降低RBC输注总量,从而保证恢复、节约血液资源消耗,但对于最佳输注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