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9
1
作者 戴礼洪 刘潇威 +3 位作者 王迪 刘岩 方堃 蒋梦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为校准样品,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建立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中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Ge,Zn,Zr等3个不同二次靶对被分析元素进行选择性激发和测定,利用经验... 以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为校准样品,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建立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中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Ge,Zn,Zr等3个不同二次靶对被分析元素进行选择性激发和测定,利用经验系数和康普顿散射线作内标校正基体效应,优化了元素校准曲线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准确度实验结果符合定值要求,方法精密度RSD在1.12%~6.09%之间(n=10),Ni、Cu、Zn、Pb四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分别达到2.54、0.93、0.96、0.98 mg/kg。土壤样品测定值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检出限均能满足土壤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土壤 重金属 检测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被退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戴礼洪 闫立金 周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850-3852,共3页
[目的]探讨植被系统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按照植被退化程度的不同,对森林、灌丛、荒草地3种类型分别进行采样,筛选适合的土壤质量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喀斯特... [目的]探讨植被系统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按照植被退化程度的不同,对森林、灌丛、荒草地3种类型分别进行采样,筛选适合的土壤质量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喀斯特地区植被的退化,土壤pH值、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毛管孔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环境向旱生、贫瘠方向演变。以喀斯特植被演变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养分、土壤物理性质等指标定量评判土壤质量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3个等级。[结论]植被退化度越高,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退化 土壤质量 环境评价
下载PDF
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6种阴离子 被引量:8
3
作者 戴礼洪 刘岩 +3 位作者 王迪 陈春 瞿巧钰 刘潇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4期37-39,43,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F-、Cl-、Br-、NO3-、SO24-、PO34-等6种阴离子,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自动淋洗发生器产生20 mmol/L~40 mmol/L KOH淋洗液梯度洗脱,在流量0.25 mL/min条件下采用IonPac AG19保护柱和IonPac AS19分离柱... 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F-、Cl-、Br-、NO3-、SO24-、PO34-等6种阴离子,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自动淋洗发生器产生20 mmol/L~40 mmol/L KOH淋洗液梯度洗脱,在流量0.25 mL/min条件下采用IonPac AG19保护柱和IonPac AS19分离柱分离和定量。方法线性良好,6种阴离子的检出限为0.005 mg/L~0.057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测定值的RSD在0.5%~2.2%之间,水样加标回收率在83%~1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 梯度淋洗 离子色谱法 饮用水
下载PDF
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戴礼洪 周莉 闫立金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6期84-88,共5页
简要介绍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特征,重金属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实际进展,展望了今后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方向与工作重点。
关键词 土壤-作物系统 重金属 污染 研究
下载PDF
天津西青区不同功能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迪 罗铭 +4 位作者 张茜 戴礼洪 刘岩 王璐 刘潇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74-2380,共7页
采集天津市西青区西部中北镇、杨柳青、张家窝、辛口镇等四镇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以ASE-GPC-SPE联合净化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并通过HPLC-UV-FLU串联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16种优控PAHs总量范围67.6~1274.7ng... 采集天津市西青区西部中北镇、杨柳青、张家窝、辛口镇等四镇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以ASE-GPC-SPE联合净化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并通过HPLC-UV-FLU串联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16种优控PAHs总量范围67.6~1274.7ng·g-1,平均含量为422.8ng·g-1。四个镇中PAHs总量大小为中北镇>杨柳青>张家窝>辛口镇,四种功能区土壤PAHs平均水平为工厂区>农用地>路边区>生活区,部分采样点存在16种PAHs未完全检出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揭示了其污染来源,前三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91.3%,第一主成分高环PAHs占主导,主要是燃烧源导致。第二主成分低环PAHs占主导,是由石油源导致。同时研究了天津西郊土壤中PAHs与有机质的相关关系,污染浓度不高的情况下PAHs与有机质呈线性正相关R2=0.613,与相关性最强R2=0.665,说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中PAHs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如果在高污染源附近,对PAHs的吸附及迁移作用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通过对比欧洲PAHs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中北镇处于中度污染水平,杨柳青镇、张家窝为轻度污染水平,辛口镇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多环芳烃 分布 风险
下载PDF
DGT法原位测量水体中金属有效态组分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娜娜 赵玉杰 +5 位作者 周其文 刘潇威 袁旭 师荣光 戴礼洪 徐亚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0-1217,共8页
根据不同厚度扩散膜DGT(梯度扩散薄膜)对金属络合易解离态解离能力差异性这一原理,提出了一套计算金属解离动力学及有效态组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体Zn、Ni、Cu、Fe、Mn、Cd、Pb等金属形态及运移动力学特征差异性计算中。结果表明,研究... 根据不同厚度扩散膜DGT(梯度扩散薄膜)对金属络合易解离态解离能力差异性这一原理,提出了一套计算金属解离动力学及有效态组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水体Zn、Ni、Cu、Fe、Mn、Cd、Pb等金属形态及运移动力学特征差异性计算中。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计算方法,克服了原有方法过拟合的缺点,可以不借助第三方金属形态分析软件一次性计算出金属有效态含量、组分构成及K-1值,且计算结果更好地体现出有效态中络合易解离部分的贡献,计算公式假设参数少,避免了金属价态、有机质组分构成差异性等因素对有效态含量计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金属 金属络合物 解离动力学常数
下载PDF
镉对几种粮食作物子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农 石静 +2 位作者 刘春光 闫立金 戴礼洪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从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方面综述了重金属镉对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子粒品质的影响。土壤中过量的Cd能够影响作物子粒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也会增加子粒中重金属的含量,威胁人体健康。就目前的情况,... 从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方面综述了重金属镉对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子粒品质的影响。土壤中过量的Cd能够影响作物子粒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也会增加子粒中重金属的含量,威胁人体健康。就目前的情况,相关的研究还是以短期的实验室模拟为主,缺乏长期的田间试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粮食作物 子粒 品质
下载PDF
微电解法去除地下饮用水中铁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军幸 安然 +1 位作者 戴礼洪 穆莉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4-27,共4页
针对地下饮用水中铁、锰超标问题,采用直流微电解装置进行了去除水中的铁、锰的试验研究。试验装置为总容积约为100L的电解槽,采用60V直流电压,以高纯石墨板为电极,分别设置电极板块数为9块、5块、3块、2块4个处理,在通电时间分别为0h... 针对地下饮用水中铁、锰超标问题,采用直流微电解装置进行了去除水中的铁、锰的试验研究。试验装置为总容积约为100L的电解槽,采用60V直流电压,以高纯石墨板为电极,分别设置电极板块数为9块、5块、3块、2块4个处理,在通电时间分别为0h、3h、6h、9h、12h后采样,检测水中的铁、锰含量并记录耗电量。结果表明:微电解法对铁、锰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直流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极板块数越多对铁、锰的去除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饮用水 除铁 除锰 微电解法
下载PDF
农田重金属对“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农 樊娟 +2 位作者 刘春光 戴礼洪 周莉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08年第3期89-91,共3页
以农田"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为对象,综述了重金属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应。认为重金属对"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影响土壤的生化特性,抑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及矿化过程;被农作物吸收富... 以农田"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为对象,综述了重金属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应。认为重金属对"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影响土壤的生化特性,抑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及矿化过程;被农作物吸收富集,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微生物种群结构及生物活性,从而影响有机质矿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 生态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质
下载PDF
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组织机构及实施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迪 刘潇威 +2 位作者 戴礼洪 刘岩 陈春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5期59-62,共4页
通过对国际分析实验室能力验证组织机构及执行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提升我国环境领域分析实验室的检验能力及其可靠性、实现与国际实验室的互认、接轨国际水平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标准体系。
关键词 能力验证 组织机构 认证
下载PDF
大米中重金属镉、总砷和铜含量能力验证设计与质量控制——以2015年实验室间比对验证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跃华 刘潇威 +2 位作者 王农 徐亚平 戴礼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271-272,共2页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来确定和区分实验室的检测和测量能力。2015年29家检测机构参加实验室大米重金属检测能验证,实验结果采用"Z比分法"分析,结果显示参加此次比对试验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较高,Z值分布基本均衡,但部...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来确定和区分实验室的检测和测量能力。2015年29家检测机构参加实验室大米重金属检测能验证,实验结果采用"Z比分法"分析,结果显示参加此次比对试验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较高,Z值分布基本均衡,但部分实验室镉和铜的检测能力有待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能力验证 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比对 重金属
下载PDF
污灌区农业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环境安全性评价初探
12
作者 王农 戴礼洪 +1 位作者 闫立金 周莉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6期89-90,共2页
简述污灌区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环境安全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 污灌区有毒有害 环境安全 评价
下载PDF
旱稻吸收砷镉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谈宇荣 徐晓燕 +7 位作者 丁永祯 郑向群 戴礼洪 冯人伟 师荣光 周莉 陈昢圳 杨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6-1443,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29种不同基因型旱稻对As、Cd的吸收与转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旱稻在生物量和As、Cd吸收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单株平均生物量和变异系数分别为23.57 g和15.8%。茎叶、颖壳和糙米As含量分别为1.022、0.177、0.05...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29种不同基因型旱稻对As、Cd的吸收与转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旱稻在生物量和As、Cd吸收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单株平均生物量和变异系数分别为23.57 g和15.8%。茎叶、颖壳和糙米As含量分别为1.022、0.177、0.050 m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25.1%、54.3%和39.7%;Cd含量分别为0.811、0.230、0.116 m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58.2%、38.9%和58.0%。旱稻不同器官对As、Cd累积的大小顺序均为糙米<颖壳<茎叶,Cd、As在三器官间的比值分别为1∶1.9∶6.7和1∶3.5∶20.4,说明不同器官间Cd转移系数高于As。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与颖壳、茎叶与糙米、颖壳与糙米之间的相关系数:Cd分别为0.466(P<0.05)、0.658(P<0.01)和0.758(P<0.01),As分别为0.437(P<0.05)、0.290和0.611(P<0.01)。旱稻对Cd的吸收与转运能力以及其基因型差异均较As大。29份不同基因型旱稻糙米As含量均达标(NY 5115—2002,0.5 mg·kg^(-1)),82.8%的旱稻Cd达标(GB 2762—2012,0.2 mg·kg^(-1)),糙米As、Cd含量均低于二分之一标准的基因型占37.9%,包括V2、V3、V6、V11、V12、V13、V15、V16、V19、V20和V25,表明通过筛选Cd、As低吸收的旱稻进行非淹水种植可保障稻米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基因型 筛选
下载PDF
纳米LDHs-DGT用于土壤环境无机砷提取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润祺 王震 +4 位作者 田佩宁 张闯闯 戴礼洪 王玉姣 赵玉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93-1904,共12页
为有效测量土壤环境中的砷污染,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结合膜的梯度扩散薄膜设备(LDHs-DGT)。对设备的基本性能以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探究,对不同水分管理下土壤As(Ⅲ)和As(Ⅴ)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探究了不... 为有效测量土壤环境中的砷污染,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结合膜的梯度扩散薄膜设备(LDHs-DGT)。对设备的基本性能以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探究,对不同水分管理下土壤As(Ⅲ)和As(Ⅴ)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探究了不同水分管理下的不同深度砷的形态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在较宽的pH(4~8)和离子强度(CNaNO_(3)<0.7 mol·L^(-1))范围内对As(Ⅲ)和As(Ⅴ)进行有效的提取和检测,其中,LDHs结合膜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容量分别为30μg·cm^(-2)和85μg·cm^(-2),结合膜在6 h内实现全解离;且LDHs-DGT具有较好的抗干扰特性,As(Ⅲ)和As(Ⅴ)在结合膜上没有明显的竞争吸附效应,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也能较好地反映DGT设备的实用性。综上所述,LDHs-DGT具有制备简单、适用范围广、检测效果好等特点,可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 三价砷 五价砷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测定水中无机汞(Ⅱ)及有机汞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礼洪 刘潇威 +1 位作者 王迪 蒋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8-1182,共5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技术测定了水样中无机汞及有机汞。水样流经以DDTC溶液改性的C18固相萃取小柱。用含有10%(体积分数)乙腈的混合洗脱液4mL,分4次,以1~2mL·min-1流量从小柱上将3种形态的汞洗脱...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技术测定了水样中无机汞及有机汞。水样流经以DDTC溶液改性的C18固相萃取小柱。用含有10%(体积分数)乙腈的混合洗脱液4mL,分4次,以1~2mL·min-1流量从小柱上将3种形态的汞洗脱。收集洗脱液,混匀,过滤后通过VenusilMPC18色谱柱,用乙腈、145mmol·L-1乙酸铵溶液和20mm01.L-1半胱氨酸溶液(5+45+50)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根据选定的形态分析条件,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汞质量浓度在0.5~2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汞(Ⅱ)、甲基汞、乙基汞的检出限(3S/N)依次为1.6,0.5,1.2ng·L-1。加标回收率在71.2%~95.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薯(n=6)在4.9%~1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固相萃取 无机汞 有机汞 水样
下载PDF
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礼洪 姜红新 +3 位作者 李军幸 穆莉 徐亚平 刘潇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5-311,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对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能力验证总体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其关键控制点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结果2011—2020年参加单位... 目的总结分析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及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对2011—2020年农产品重金属能力验证总体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其关键控制点和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结果2011—2020年参加单位逐年增加,2011年参加单位51家,到2020年增加至210家,年均增加31.2%。一次性合格率总体提升,2011年合格率为54.9%,2020年为77.1%,提升了22.2个百分点。检测数据的极端值偏离度在2016年最高为120.8%(镉),变异系数在2015年最大为5.08%(镉),之后逐渐降低。在样品消解、仪器性能确认、标准曲线质量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结论本研究所提及的关于参加能力验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可为农产品重金属检验检测机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重金属 能力验证 结果分析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米中镉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戴礼洪 姜红新 +3 位作者 李军幸 穆莉 徐亚平 刘潇威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2年第2期82-87,共6页
建立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别对样品称量、消解、定容体积、标准溶液的配制、校准曲线拟合、仪器测量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和量化各不确定度... 建立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别对样品称量、消解、定容体积、标准溶液的配制、校准曲线拟合、仪器测量重复性等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系统分析和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的规定进行合成。结果表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消解,仪器测试时的稳定性和校准曲线拟合所产生的不确定度。该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和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大米 重金属 不确定度
下载PDF
全自动汞分析系统在土壤总汞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礼洪 刘潇威 +2 位作者 刘岩 王迪 陈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5-848,共4页
应用Hydra C全自动汞分析系统对土壤中总汞量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土壤样品经研磨并通过孔径0.15mm筛。称取一定量的样品(0.1g)置于样舟中,直接由氧气(载气)自动送入仪器的热解炉中,经干燥(300℃),热解(800℃)和催化还原(600℃)后进入金... 应用Hydra C全自动汞分析系统对土壤中总汞量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土壤样品经研磨并通过孔径0.15mm筛。称取一定量的样品(0.1g)置于样舟中,直接由氧气(载气)自动送入仪器的热解炉中,经干燥(300℃),热解(800℃)和催化还原(600℃)后进入金汞齐化器选择性吸收汞。然后加热汞齐释出汞蒸气,通过吸收池,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波长253.65nm处测得其吸收值。采用土壤标准物质由仪器自动制备汞含量在30.0ng以内以及30.0~300.0ng范围内的高、低浓度两条标准曲线。用2个含汞样品进行分析,得到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0%。在无样品及称有0.1g样品条件下,分别进行10次测定,测得仪器和方法的检出限(3s)依次为0.022,0.082ng。对7件土壤样品分别用本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汞量,经t检验法检验,表明两组数据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 C全自动汞分析系统 土壤 总汞量 固体样品直接热解
下载PDF
固体直接进样-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镉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波 刘潇威 +3 位作者 穆莉 徐亚萍 戴礼洪 冯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6-1020,共5页
采用固体进样原子荧光镉分析仪测定土壤中的镉无需进行样品的消解前处理,避免了元素损失,提高了检测效率。研究表明,采用Pauwels公式和相对均匀度因子(HE)估算实际样品的最小取样量在3 mg前提下,研磨粒径小于0.3 mm(60目)即可满足仪器... 采用固体进样原子荧光镉分析仪测定土壤中的镉无需进行样品的消解前处理,避免了元素损失,提高了检测效率。研究表明,采用Pauwels公式和相对均匀度因子(HE)估算实际样品的最小取样量在3 mg前提下,研磨粒径小于0.3 mm(60目)即可满足仪器微量进样要求;采用归一化方法得出干燥灰化功率为50 W、30 s,70 W、40 s,仪器的Ar-H2(9∶1,V/V)载气流量为800 m L·min^(-1)时,仪器检出限为0.016 ng、方法检出限为0.005 3 mg·kg^(-1),试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分析时间小于3 min,且与ICP-MS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仪器检测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适用于田间土壤中Cd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进样 原子荧光光谱 土壤 电热蒸发
下载PDF
湖南省某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6
20
作者 穆莉 王跃华 +6 位作者 徐亚平 李军幸 戴礼洪 姜红新 刘潇威 赵玉杰 陈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3-582,共10页
以湖南省某县稻田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Cd、Pb、Cr、As、Hg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利用单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稻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结合地统计信息绘图技术、条件推理树模型和主... 以湖南省某县稻田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Cd、Pb、Cr、As、Hg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利用单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稻田土壤的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结合地统计信息绘图技术、条件推理树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湖南省某县稻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县稻田土壤Cd、Pb、Cr、As、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29、49.9、79.2、19.8、0.244 mg·kg-1。综合污染指数大于3的重污染点位数占14.2%,轻污染及以上点位数占74.9%,说明该区域稻田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值为84.9,总体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其中Cd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的贡献率为65.97%。结合空间差值研究发现高Cd分布区主要位于该县工业基地周边,结合条件推理树模型建立,发现该稻田中重金属Cd的来源主要与企业距离有关,此外,单位农田畜禽粪便承载量、距离工矿企业距离、反映投入品添加量的粮食均对Cd的污染具有贡献作用。结合主成分分析,Cd、Pb污染主要与工业污染源及交通运输有关,As、Hg污染主要与居民活动、生活及工业废弃物堆放及污灌有关,Cr主要与自然活动有关。湖南省该县重金属总体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其中Cd是该农田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Cd污染主要与工业污染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某县 稻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