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疗效评价及对内环境的影响
1
作者 赵永 李桂涛 +3 位作者 戴红臣 宋金涛 张旭 李婷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期间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7例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血液净化治...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儿童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期间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7例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患儿血液净化治疗前后各项炎症指标、肝肾功能、心功能、凝血功能、血气及电解质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例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加滤过(CVVHDF)方式治疗,2例进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方式治疗,1例进行血液灌流(HP)方式治疗;治疗后血白细胞、肝肾功能、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内环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脏器功能,对内环境的影响较小,对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儿童应积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多脏器功能损害 儿童 内环境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血清NSE、hs-CRP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敏 戴红臣 +3 位作者 赵永 毛国顺 桑国宝 韩丽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63例有脑损伤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19例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作为...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63例有脑损伤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19例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后3 d内进行aEEG和血清NSE、hs-CRP水平测定。以脑损伤为因变量(1=无,2=有),纳入血清NSE、hs-CRP水平和aEEG总分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回归结果,构建三项联合评估值。三项联合评估值=aEEG总分-0.112×NSE水平-0.443×hs-CR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NSE、hs-CRP水平,aEEG总分及三项联合对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aEEG总分低于对照组,血清NSE、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水平、血清hs-CRP水平、aEEG总分及三项联合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AUC(95%CI)分别为0.701(0.623~0.780)、0.706(0.618~0.793)、0.709(0.631~0.787)和0.825(0.760~0.890);与血清NSE、hs-CRP水平和aEEG总分比较,三项联合的AUC较大(P均<0.05)。结论:aEEG总分和血清NSE、hs-CRP水平三项联合有利于早期发现早产儿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幅整合脑电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敏C反应蛋白 早产儿 脑损伤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敏 戴红臣 +2 位作者 毛国顺 赵永 李桂涛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8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支气管异物临床特征,为优化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66例疑诊断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其最终确诊情况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 目的 分析儿童支气管异物临床特征,为优化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66例疑诊断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其最终确诊情况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支气管镜检查,最终159例患儿确诊为支气管异物,影像学检查的符合率为95.78%。患儿主要年龄分布于1~3岁(131例,82.39%);主要病程分布为1~3天(53例,33.33%)和短于1天(54例,33.96%)。体征主要为呼吸音粗糙(129例,81.13%)、喘鸣音或哮鸣音(85例,53.46%)、呼吸音减低(58例,36.48%)。左侧支气管异物以位于远端为主,右侧支气管异物以位于开口处为主,二者异物位置分布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物种类主要为坚果类(125例,78.62%)。儿童支气管异物合并肺炎的发生与三凹征、啰音、入院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具有相关性(P<0.05)。儿童支气管异物合并肺气肿的发生与呼吸音减低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支气管异物患儿具有特征性的人口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应根据上述特征,优化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异物 临床特征 血常规指标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儿童急性吸入磷化铝中毒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戴红臣 都鹏飞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737-1739,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儿童急性磷化铝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死亡原因。方法对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2014—2016年收治的24例呼吸道吸入磷化铝中毒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结局存活20例,死亡4例,死亡患儿均为重度中毒,死亡时... 目的观察并探讨儿童急性磷化铝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及死亡原因。方法对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2014—2016年收治的24例呼吸道吸入磷化铝中毒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结局存活20例,死亡4例,死亡患儿均为重度中毒,死亡时间为入院后0.5~3.5 h,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结论急性磷化铝中毒病死率高,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救治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铝 中毒 中毒性休克 儿童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儿静脉血培养分离的412株病原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永 孙良 +3 位作者 李桂涛 宋金涛 戴红臣 毛国顺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儿静脉血培养分离的412株病原菌的菌种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1280例脓毒血症患儿,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412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试验...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患儿静脉血培养分离的412株病原菌的菌种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1280例脓毒血症患儿,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412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试验。结果412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184株,革兰氏阴性菌225株,真菌3株。前6位病原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5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1株)、假单胞菌(38株)、伯克霍尔德菌(26株)、粘质沙雷菌(25株)、产碱杆菌(21株)。178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等敏感;19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等耐药率较高,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等敏感。结论脓毒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的412株病原菌中,主要为CNS、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假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粘质沙雷菌、产碱杆菌等,种类较多、耐药情况差异较大,对利福平、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及复方新诺明等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脓毒血症 血流感染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46例临床分析与预防探讨
6
作者 赵敏 孙素欣 戴红臣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7期596-597,共2页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46例迟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6例,发生率78.3%。本组病例治愈32例,治愈率69.6%,死亡3例,病死率6.5%,病情好转自...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特征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46例迟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36例,发生率78.3%。本组病例治愈32例,治愈率69.6%,死亡3例,病死率6.5%,病情好转自动出院9例(19.6%),无效放弃治疗2例(4.3%)。结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特征。新生儿从出生至生后3个月定期小剂量补充维生素K1可预防本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婴儿 预防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黏液栓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桂涛 毛国顺 +3 位作者 赵永 朱影 戴红臣 孙良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5期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黏液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入住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的MP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电子支气管镜下有无黏液栓,分成观...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黏液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入住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的MP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电子支气管镜下有无黏液栓,分成观察组(黏液栓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对MPP患儿并发黏液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评估MPP并发黏液栓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103例MPP患儿,观察组54例,对照组4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肺部病变累及肺叶≥2个、热程、热峰、WBC、CRP、LDH、D二聚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LDH、热程天数是儿童MPP并发黏液栓的高危因素。其ROC曲线临界值分别为CRP≥29.34mg/L、LDH≥353.95U/L、热程天数≥8.5d。结论MPP患儿出现CRP≥29.34mg/L、LDH≥353.95U/L、热程天数≥8.5d,极有可能并发黏液栓,需积极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电子支气管镜 黏液栓 高危因素
下载PDF
肺泡灌洗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李桂涛 孙良 +5 位作者 赵永 毛国顺 朱影 戴红臣 郑宇 王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在不同发热病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根据发热病程分为早期(发热病程<7 d,43例)、中期(发热病程为7~14 d,38例)及晚期灌洗组(发热病...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在不同发热病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根据发热病程分为早期(发热病程<7 d,43例)、中期(发热病程为7~14 d,38例)及晚期灌洗组(发热病程为15~30 d,29例),另选择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儿45例为对照组。入组后7 d,评定患儿临床疗效;各组均于术前、出院时测量肺功能指标最高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观察临床症状、体温恢复时间及咳嗽、抗生素、啰音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估安全性。结果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发热病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期、中期、晚期灌洗组症状体征恢复或消失时间均减少(P<0.05);与早期、晚期灌洗组比较,中期灌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期、中期、晚期灌洗组PEF、FVC水平均升高(P<0.05);与早期、晚期灌洗组比较,中期灌洗组PEF、FVC水平均减少(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灌洗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安全性,在发热病程7~14 d时应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不同发热病程 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
下载PDF
儿童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延迟诊断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9
作者 郑宇 戴红臣 +3 位作者 李桂涛 毛国顺 陈夏莹 朱影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692-1695,1701,共5页
目的探究儿童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延迟诊断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且行电子支气管镜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89例,根据确诊时间是否≤24h分为早期诊断组(n=46)与延迟诊断组(n=43),... 目的探究儿童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延迟诊断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且行电子支气管镜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89例,根据确诊时间是否≤24h分为早期诊断组(n=46)与延迟诊断组(n=4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延迟诊断的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延迟诊断与居住农村、未提供确切异物吸入史、首诊时未完善影像学检查、首诊于县级或以下的基层医院以及因误诊为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而反复就诊(次数≥2次)有关,且与支气管镜下表现异物为植物性、异物位置在分支气管因素有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次数≥2次和异物在分支气管,是延迟诊断的高危因素,首诊三甲医院是延迟诊断的阻碍因素(P<0.05)。结论<3岁的农村居住幼儿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反复咳嗽、喘息且治疗效果欠佳时,宜尽早去三甲医院完善气管CT三维重建检查,并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避免延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气管支气管异物 延迟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基于S.T.A.B.L.E.原则的主动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李敏 戴红臣 +3 位作者 赵永 潘娜娜 叶玉兰 毛国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0-93,9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S.T.A.B.L.E.原则的主动转运对危重新生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33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转运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被动转运模式)65例和观察组(基于S.T.A.B.L.E.原则的主动转运模式)68例。比较2组新生儿... 目的探讨基于S.T.A.B.L.E.原则的主动转运对危重新生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33例危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转运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被动转运模式)65例和观察组(基于S.T.A.B.L.E.原则的主动转运模式)68例。比较2组新生儿院前急救措施实施率和转运期间低体温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转运后随访统计2组新生儿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实施呼吸道管理率89.71%、循环支持率83.82%、药物应用率57.35%、实验室检查率91.1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1.54%、64.62%、29.23%、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中,观察组低体温、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47%、1.4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5.38%、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治愈率为72.06%,高于对照组的4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运危重症新生儿时选择基于S.T.A.B.L.E.原则的主动转运模式,能够规范急救措施,稳定新生儿转运期间体温、血糖,进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转运模式 危重 新生儿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肺力咳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马玉兰 戴红臣 +3 位作者 宋金涛 李桂涛 毛国顺 赵永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分析肺力咳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间37例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抗生素^(+)肺力咳^(+)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16例抗生素^(+)... 目的分析肺力咳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间37例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1例,抗生素^(+)肺力咳^(+)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16例抗生素^(+)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肺功能、炎性和免疫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9例(90.48%),高于对照组9例(56.25%)(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2.28±0.54)d、咳嗽持续(8.18±0.86)d、肺部湿啰音(5.77±1.44)d、呼吸困难(3.78±1.54)d、住院时间(9.06±1.38)d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93.88±11.44)、FEV_(1)(95.33±10.96)、FEV_(1)/FVC(90.54±19.74)、FEF 25%(97.77±19.04)、FEF 50%(89.76±12.3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BC(7.31±1.53)×10^(9)/L、PCT(78.58±27.76)pg/ml、IL-6(33.58±16.12)pg/ml、TNF-α(46.97±10.06)pg/ml等指标低于治疗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61.71±3.13)、CD4^(+)(36.60±2.67)、CD8^(+)(25.33±2.12)、CD4^(+)/CD8^(+)(1.44±0.13)治疗后高于治疗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力咳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大叶性支原体肺炎不仅可以提高治愈率,还可以改善通气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大叶性肺炎 肺力咳 肺泡灌洗 阿奇霉素
原文传递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范志诚 戴红臣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32例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32例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 1)、呼气峰流速(PEF)、血氧饱和度(SaO_(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 1、PEF、SaO_(2)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IL-8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G、IgM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红霉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