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49例分析
1
作者 戴苏华 赵宏光 +2 位作者 张玉宽 张三德 赵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136-137,共2页
本文就49例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进行了分析。其中有肝癌13例;胰腺癌2例;胆囊癌2例;肝血管瘤4例;小肠肿瘤1例;结肠癌术后复发1例;腹膜后肿瘤1例;肠道出血5例。重点叙述了上述疾病的造影所见及鉴别诊断,并讨论了选择性腹腔... 本文就49例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进行了分析。其中有肝癌13例;胰腺癌2例;胆囊癌2例;肝血管瘤4例;小肠肿瘤1例;结肠癌术后复发1例;腹膜后肿瘤1例;肠道出血5例。重点叙述了上述疾病的造影所见及鉴别诊断,并讨论了选择性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消化系肿瘤及出血的诊断价值。同时就造影中出现的合并癌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肠系膜 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中晚期胃癌介入放射学治疗进展
2
作者 戴苏华 张婧娴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4期59-61,共3页
多年来,外科扩大根治术一直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而对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则多采用常规化疗和其它方法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却一直欠佳。70年代由外科兴起术中将导管留置在肿瘤的供血动脉内,而后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此后逐渐... 多年来,外科扩大根治术一直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而对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则多采用常规化疗和其它方法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却一直欠佳。70年代由外科兴起术中将导管留置在肿瘤的供血动脉内,而后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此后逐渐转为非手术经皮穿刺插管动脉内化疗灌注。自从介入放射学治疗应用到临床后,为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胃癌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而且是十分有希望的途径。迄今为止,介入放射在该领域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运用,已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人放射学 中晚期胃癌 治疗进展 介入放射学 抗肿瘤效果 常规化疗 能手 手术后复发 介人治疗 5一Fu
下载PDF
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3
作者 戴苏华 吕云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326-327,共2页
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戴苏华,吕云福70年代初,外科首先将导管留置在肿瘤供血动脉内,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此后逐渐演变为经皮穿刺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术,成为介入放射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用于治疗颅内... 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戴苏华,吕云福70年代初,外科首先将导管留置在肿瘤供血动脉内,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此后逐渐演变为经皮穿刺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术,成为介入放射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用于治疗颅内外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食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介入疗法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唐文恒 刘玉娥 +1 位作者 张婧娴 戴苏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为4%~7%,其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其临床表现常与肿瘤的位置、大小、增长速度及肝实质累及程度有关,大者可有腹...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发病率为4%~7%,其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其临床表现常与肿瘤的位置、大小、增长速度及肝实质累及程度有关,大者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长期低热等,小者无症状,罕见有血管瘤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者。临床上可采取外科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近年来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恢复陕、疗效确切等优点已经受到临床的极大关注。我们对24例CHL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疗效观察 动脉栓塞治疗 HEMANGIOMA 肝脏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 先天发育异常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建明 赵宏光 +2 位作者 杨彩仙 戴苏华 徐成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6例(5例Ⅰ型、1例Ⅱ型),副神经节瘤1例,节神经细胞瘤2例,...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6例(5例Ⅰ型、1例Ⅱ型),副神经节瘤1例,节神经细胞瘤2例,其中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为Ⅱ型神经纤维瘤术后复发恶变),2例神经鞘瘤术后复发,神经鞘瘤中2例为椎管内多发神经鞘瘤。结论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且可以评估手术及预后,辅助手术方案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肿瘤 椎管内 神经鞘瘤
下载PDF
中晚期乳腺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婧娴 刘玉娥 +3 位作者 赵宏光 赵丽 曹俊琴 戴苏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方法在中晚期乳腺癌病人术前的临床应用。方法23例经临床证实的中晚期(Ⅱ~Ⅳ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于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择送至乳腺癌的供血动脉内。经导管将盐水稀释过的顺铂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方法在中晚期乳腺癌病人术前的临床应用。方法23例经临床证实的中晚期(Ⅱ~Ⅳ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介入治疗。采用Seldinger技术于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超选择送至乳腺癌的供血动脉内。经导管将盐水稀释过的顺铂40mg~60mg,丝裂霉素6mg~10mg,5-FU750mg~1250mg,阿霉素60mg~100mg,氨甲蝶磷600mg等化疗药二联或三联缓慢注入靶血管内,如有必要可用明胶海绵将其栓塞,术毕,拔除导管,局部加压包扎。结果23例病人经1次至2次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1例,以及进展(P)1例,总有效率(CR+PR)为91.3%(21/23)。20例又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有5例病人继续行该治疗。经介入治疗加手术治疗的病人,其中位生存期延长到31个月。结论介入治疗为中晚期乳腺癌病人提高手术疗效、延长寿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介入治疗 生存期 手术
下载PDF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玉娥 李志波 +2 位作者 唐文恒 张婧娴 戴苏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外引流、内外引流或胆道内支架治疗。术后对患者的胆红素水平、一般症状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引流成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外引流、内外引流或胆道内支架治疗。术后对患者的胆红素水平、一般症状等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引流成功,单纯外引流14例、内外引流31例、置入金属支架内引流34例。术后患者一般症状、肝功能血清学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疽的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放射学 介入性 胆道引流
下载PDF
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明 赵宏光 戴苏华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7期671-672,共2页
腔静脉后输尿管又叫环腔静脉输尿管,是一种较少见,可以引起肾盂积水及相关症状的先天性畸形。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静脉肾盂造影(RP)及CT检查诊断的腔静脉后输尿管5例,对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 腔静脉后输尿管又叫环腔静脉输尿管,是一种较少见,可以引起肾盂积水及相关症状的先天性畸形。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静脉肾盂造影(RP)及CT检查诊断的腔静脉后输尿管5例,对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加以分析,旨在探讨影像学在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后输尿管 影像学表现 环腔静脉输尿管 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 临床应用价值 检查诊断 先天性畸形
下载PDF
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宏光 刘玉娥 +1 位作者 张婧娴 戴苏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提高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1998~2001年10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X线征象。结果106例乳腺癌患者,X线正确诊断为乳腺癌98例,误诊为纤维瘤2例,增生团块4例,良性病变2例,X线表现正常2例。正确率92.5%,误诊率7... 目的提高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1998~2001年10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X线征象。结果106例乳腺癌患者,X线正确诊断为乳腺癌98例,误诊为纤维瘤2例,增生团块4例,良性病变2例,X线表现正常2例。正确率92.5%,误诊率7.5%。X线表现:肿块结节影86例;簇样钙化81例,其中47例为泥沙样钙化,34例为蠕虫样或混合钙化;间接征象:小灶致密影、结构紊乱、乳头内陷和皮肤增厚。结论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目前仍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 诊断
下载PDF
直接数字X线摄影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晓飞 赵宏光 戴苏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正位、轴位、肩峰出口位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以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诉的患者20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右肩15例,左肩5例,分别摄取肩关节正位、轴位、肩峰出口位DR... 目的探讨肩关节正位、轴位、肩峰出口位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以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诉的患者20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右肩15例,左肩5例,分别摄取肩关节正位、轴位、肩峰出口位DR片,20例患者均行患肩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DR检查9例阳性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可见肩袖表面毛糙、部分或全层撕裂,而DR检查阴性患者仅1例可见肩袖损伤。结论肩关节正位、轴位、肩峰出口位DR对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具有病因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撞击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彩仙 戴苏华 赵宏光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并重点地讨论误诊原因。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较常见的X线表现为腺体密度不均匀性增高,其间...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X线表现与临床特征,并重点地讨论误诊原因。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较常见的X线表现为腺体密度不均匀性增高,其间夹杂有条状或蜂窝状、囊状透亮影。本组14例中X线正确诊断8例,诊断正确率为57.1%,其中,4例被误诊为乳腺癌,2例被误诊为乳腺增生,误诊率为42.9%。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特征及触诊检查,方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癌 X线钼靶检查
下载PDF
不能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婧娴 戴苏华 +4 位作者 赵宏光 张玉宽 赵丽 曹俊琴 郭东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27例患者,其中卵巢癌14例,子宫内膜癌5例,宫颈癌8例,经妇检、B超、CT确诊为晚期且失去手术机会。采用Selding氏法,经单侧股动脉插管,行DSA后,将导管超选至双侧髂内动脉供血动脉近...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27例患者,其中卵巢癌14例,子宫内膜癌5例,宫颈癌8例,经妇检、B超、CT确诊为晚期且失去手术机会。采用Selding氏法,经单侧股动脉插管,行DSA后,将导管超选至双侧髂内动脉供血动脉近端,注入以铂类为主的3种化疗药,并栓塞肿瘤或/和转移灶供血动脉。结果介入治疗1至4次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5例于首次治疗后2周,行肿瘤根治术,术后3个月继续介入治疗,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中位生存期19个月。化疗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全身静脉给药。结论介入治疗为不能手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不能手术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多种影像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东强 史晋伟 戴苏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17例A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48~68岁,1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2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及磁...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17例A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48~68岁,17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2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9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且7例同时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结果CT、MRI既可以显示胰腺形态改变;也可以发现胰腺周围结构改变,而MRCP和ERCP可显示胰胆管结构改变。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
下载PDF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娥 戴苏华 赵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钼靶X线机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乳腺Paget病数字钼靶表现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明 张建鸷 +2 位作者 王凯 赵宏光 戴苏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7期704-706,共3页
乳腺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在乳腺癌中发病率约占1%-3%,好发于中年女性,以乳头及乳晕区湿疹样改变为特点,且常常伴发实质内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文献报道其患病率约67%-100%,临床上常被误诊为良性病变如皮炎而进行治疗,导致病... 乳腺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在乳腺癌中发病率约占1%-3%,好发于中年女性,以乳头及乳晕区湿疹样改变为特点,且常常伴发实质内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导管癌,文献报道其患病率约67%-100%,临床上常被误诊为良性病变如皮炎而进行治疗,导致病情耽搁;数字钼靶X线成像可以反映乳腺实质内的改变,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Paget病患者,以期进一步认识Paget病的X线表现及临床诊断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PAGET病 临床特点 钼靶 浸润性导管癌 治疗方式 导管原位癌 中年女性
下载PDF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晋伟 郭东强 戴苏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影像特征,以鉴别其良恶性。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经MRCP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主胰管型2...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影像特征,以鉴别其良恶性。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经MRCP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主胰管型2例,分支型2例及混合型1例。肿瘤病灶位于胰头或钩突部2例,胰体尾部2例,胰尾部1例,在CT及MR像上表现为胰管扩张呈圆桶状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囊壁可见结节状突起,增强扫描壁结节呈轻中度强化或呈多囊状葡萄串样低密度影,MRCP清晰显示了扩张的胰管及分支的形态,胰管分支与主胰管相通。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有明确的影像特征,有助于良恶性鉴别,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宏光 张婧娴 戴苏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穿剌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1983年3月至1996年12月,对21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24支狭窄肾动脉(双侧者3例)施行了PTRA治疗。根据术中狭窄部位动脉压差改变及临床血压变化对其疗效进行了评价... 目的评价经皮穿剌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1983年3月至1996年12月,对21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24支狭窄肾动脉(双侧者3例)施行了PTRA治疗。根据术中狭窄部位动脉压差改变及临床血压变化对其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从21例进行了PTRA的24支狭窄肾动脉中,18支(75%)立刻获得技术成功。后经随访的12例病人中,3年疗效:治愈9例(75%),改善2例(16.7%),无效1例(8.3%);5年疗效:治愈7例(58.3%),改善2例(16.7%),无效3例(25%)。结论PTRA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是一种简便,安全,且有较好远期疗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 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像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彩仙 戴苏华 赵宏光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由于该病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易导致误诊误治,为此,该疾病在临床工作...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由于该病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易导致误诊误治,为此,该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X线消化道造影作为诊断该疾病的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提供客观的依据,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影像诊断 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十二指肠内容物 X线消化道造影 临床症状 误诊误治 临床工作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腭部解剖及肿瘤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东强 赵宏光 戴苏华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13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分析腭部的解剖结构特点,提高对腭部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本组腭部肿瘤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发病年龄7岁~79岁,平均年龄43.8岁,所有病例行MSCT检查。结果:腭部肿瘤好发于软硬腭交界部,有30例,4例发生硬腭,5例位于软腭;其中... 目的:分析腭部的解剖结构特点,提高对腭部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本组腭部肿瘤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发病年龄7岁~79岁,平均年龄43.8岁,所有病例行MSCT检查。结果:腭部肿瘤好发于软硬腭交界部,有30例,4例发生硬腭,5例位于软腭;其中良性肿瘤2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17例,乳头状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2例,黏液囊肿2例,肌上皮瘤1例;恶性肿瘤12例,黏液表皮样癌7例,鳞癌3例,腺样囊性癌2例。9例腭大管扩大,其中7例为恶性肿瘤,2例见于潜在侵袭性的涎腺混合瘤。结论:MSCT能够立体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腭大孔改变在判断腭部肿瘤良、恶性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部肿瘤 腭大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