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中50例使用rhTPO治疗...目的:分析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中50例使用rhTPO治疗且未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A组,50例使用rhTPO治疗且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B组,40例使用rhIL-11治疗且未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C组,40例使用rhIL-11治疗且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D组,比较各组患者PLT在20×10^(9)/L以下持续天数、PLT恢复至大于100×10^(9)/L所需天数以及不同出血程度的发生率。结果:A组PLT<20×10^(9)/L水平持续时间显著短于C组(3.72±1.14 d vs 4.93±1.33 d,P<0.001),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B组PLT<20×10^(9)/L水平持续的天数显著短于D组(3.06±0.91 d vs 4.65±0.98 d,P<0.001),而C组和D组持续的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LT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显著短于C组(13.46±1.67 d vs 16.85±2.13 d,P<0.05),而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LT恢复至100×10^(9)/L的天数显著短于D组(13.36±1.49 d vs 16.18±1.78 d,P<0.001),而C组和D组所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22%vs 44%,P<0.05),D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32%vs 65%,P<0.05),A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44%vs 65%,P<0.05),B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低于D组(22%vs 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中,与rhIL-11比较,rhTPO能明显缩短患者血小板处于极低水平状态及升至正常的时间,而血小板的输注不能加快患者血小板升高至安全范围的时间,也不能缩短患者处在低血小板水平持续的时间,但可以减少患者高出血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中50例使用rhTPO治疗且未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A组,50例使用rhTPO治疗且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B组,40例使用rhIL-11治疗且未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C组,40例使用rhIL-11治疗且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为D组,比较各组患者PLT在20×10^(9)/L以下持续天数、PLT恢复至大于100×10^(9)/L所需天数以及不同出血程度的发生率。结果:A组PLT<20×10^(9)/L水平持续时间显著短于C组(3.72±1.14 d vs 4.93±1.33 d,P<0.001),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B组PLT<20×10^(9)/L水平持续的天数显著短于D组(3.06±0.91 d vs 4.65±0.98 d,P<0.001),而C组和D组持续的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LT恢复至100×10^(9)/L的时间显著短于C组(13.46±1.67 d vs 16.85±2.13 d,P<0.05),而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LT恢复至100×10^(9)/L的天数显著短于D组(13.36±1.49 d vs 16.18±1.78 d,P<0.001),而C组和D组所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22%vs 44%,P<0.05),D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32%vs 65%,P<0.05),A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44%vs 65%,P<0.05),B组的高出血风险发生率低于D组(22%vs 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中,与rhIL-11比较,rhTPO能明显缩短患者血小板处于极低水平状态及升至正常的时间,而血小板的输注不能加快患者血小板升高至安全范围的时间,也不能缩短患者处在低血小板水平持续的时间,但可以减少患者高出血风险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