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新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户富栋 高娟 王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23-126,130,共5页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危险因素难以解释所有心血管病,近年有许多新危险因素如炎症、促凝因素、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血尿酸、感染、胰岛素抵抗(IR)和脂蛋白(a)等被发现。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多重危险因...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危险因素难以解释所有心血管病,近年有许多新危险因素如炎症、促凝因素、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血尿酸、感染、胰岛素抵抗(IR)和脂蛋白(a)等被发现。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一种慢性代偿性炎症反应,IR是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脂蛋白(a)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改善生活方式及采用他汀类等药物治疗对上述危险因素有一定防治作用。本文就近年新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无复流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户富栋 何传飞 王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7-100,共4页
冠状动脉无复流即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减轻或消除后,缺血组织的微循环血流仍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有较高的发生率,同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近年来,心肌超声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等有关无... 冠状动脉无复流即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减轻或消除后,缺血组织的微循环血流仍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有较高的发生率,同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近年来,心肌超声造影和心肌灌注显像等有关无复流的诊断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腺苷、尼可地尔等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也更加深入,他汀类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预防效应首次得到证实。作者就冠状动脉无复流诊断及治疗方而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无复流 心肌灌注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祥 户富栋 +2 位作者 谢志江 钟禹成 何传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并观察果糖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500ml5%果糖...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并观察果糖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试验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500ml5%果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3h输完,1次/d,共3d。静脉滴注第0h、1h、2h、3h测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连测3d;给药前和停药后1d定时测空腹静脉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并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等。结果静脉滴注过程中,试验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呈轻缓上升趋势,2h左右达峰值,平均升高值分别为0.03mmol/L和0.50mU/L,随后均缓和下降;而对照组静脉滴注开始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就缓慢持续下降,并在静脉滴注结束时达谷值,血糖与胰岛素平均下降值分别为0.06mmol/L和0.22mU/L。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升高(4.2±10.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显效5例,改善16例,无效9例,对照组分别为3、9、18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果糖注射液不引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明显波动,并对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2型 果糖 血糖 胰岛素 血压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娟 车海蓝 +2 位作者 韩江红 尹宏磊 户富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65例,另选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者64名作为对照。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65例,另选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者64名作为对照。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尿酸血症、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情况。采用冠脉造影后是否诊断冠心病、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危险因素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低HDL-C均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P〈0.01);年龄、空腹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HDL-C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与冠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冠脉病变程度影响较大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准回归系数B分别为0.279、0.189、0.164、0.1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为冠心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其中OR值较高者为糖尿病(OR=5.789)和男性(OR=5.516),其次为高血压(OR=2.407)和年龄(OR=2.093)(P〈0.05~P〈0.01)。结论:年龄、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为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应重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及病情变化应对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娟 韩江红 +1 位作者 陈楠 户富栋 《全科护理》 2014年第22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术中护理方法,总结介入治疗中出现病情变化后的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82例行PCI治疗病人给予心理护理、护理教育、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并记录PCI术中的病情变化及应对策略。[结果]经桡动脉...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术中护理方法,总结介入治疗中出现病情变化后的应对策略。[方法]选择282例行PCI治疗病人给予心理护理、护理教育、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并记录PCI术中的病情变化及应对策略。[结果]经桡动脉及尺动脉穿刺途径259例,股动脉穿刺途径23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276例,单纯PTCA治疗6例;术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应7例,冠状动脉无复流7例,低血压5例,致命性心律失常1例,变态反应2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1例,给予正确、有效的一般护理和病情变化应对策略后有效防止了介入并发症。[结论]拥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正确、有效的一般护理以及病情变化应对策略,是PCI手术能顺利进行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尹宏磊 户富栋 王亚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心内一科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选取98例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进...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心内一科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选取98例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身体健康人员,男64例,女34例。平均年龄59.3±7.6岁,年龄范围在40-80岁左右。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及治愈出院前分别空腹采集静脉血4ml。凝固后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于-70℃低温冰箱冻存待测。对照组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4ml,按照同样方法进行分离,冻存待测。所有标本均无溶血。结果:对照组98例健康体检者,经检测hs—Clip值为(2.34±0.67)mg/L,急性心肌梗死组68例患者,hs—cRP值为(12.68±6.20)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稳定性心绞痛组23例患者,hs—CRP值为(8.54±3.62)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14例患者,hs—cRP值为(3.58±2.46)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检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钙水平与心功能及出院后90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户富栋 陈熙 +3 位作者 申泱泱 付新 胡彩娜 姜正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血钙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关系及对其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18岁的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为观察对象,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血钙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关系及对其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18岁的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有心肌缺血症状或缺血性心电图表现。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AMI组(n=129)、CAD组(n=102)和对照组(冠状动脉未见狭窄性病变且血流正常)(n=67),并根据血钙水平将AMI患者分为低钙血症组(血钙<2.20 mmol·L^-1,n=64)和正常血钙组(血钙2.20~2.75 mmol·L^-1,n=65)。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者比例等病史资料及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结果,观察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钙、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腔大小;分析血钙水平对AMI患者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率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患病率、2型糖尿病患病率、吸烟者比例、TC、LDL-C、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LVEF、NT-proBNP和血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高脂血症史和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AD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患病率、2型糖尿病患病率、TC、LDL-C、空腹血糖和NT-proBNP水平显著增加,血钙和LVEF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AMI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及高血压患病率、2型糖尿病患病率、TC、LDL-C、空腹血糖和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而女性患者比例、血钙和LVEF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CAD组比较,AMI组患者LDL-C、空腹血糖和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血钙、LVEF、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钙水平与AMI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r=-0.533,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225,P<0.05)。低钙血症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心功能Killip分级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钙组(P<0.05);低钙血症组患者年龄、男性患者比例、高脂血症史、高血压病患病率、2型糖尿病患病率、吸烟者比例、TC、LDL-C、TG、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LVEF、严重心律失常患病率、梗死相关血管、PCI和急诊PCI率、支架植入数与正常血钙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钙血症组患者死亡1例(入院第3天心脏破裂),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13例(20.6%),其中心力衰竭12例,再发AMI 1例;正常血钙组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未见任何死亡事件,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5例(7.7%),均为心力衰竭。低钙血症组患者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率显著高于正常血钙组(χ^2=4.419,P<0.05)。结论AMI患者的血钙水平降低,其血钙水平越低,患者心功能障碍越严重,且出院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住院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钙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再住院
下载PDF
血游离脂肪酸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户富栋 陈熙 姜正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游离脂肪酸(FFA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共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95例,根据患者诊断结果分为AMI组(94例)、亚急性心肌梗死(Sub-AMI)... 目的探讨血游离脂肪酸(FFA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共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95例,根据患者诊断结果分为AMI组(94例)、亚急性心肌梗死(Sub-AMI)组(5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30例)、非梗死型冠心病(CAD)组(49例)和正常对照组(68例)。比较各组患者血FFAs、TnⅠ、CK-MB等指标水平,分析FFAs与TnⅠ、CK-MB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FFAs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患者血清FFAs水平[(0.93±0.42)mmol·L^-1]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FAs与心肌损伤标志物TnⅠ及CK-M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66、0.532,P<0.001),FFAs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95%CI:0.795~0.888,P<0.001),最佳截断值为0.615 mmol·L^-1,其灵敏度为79.6%,特异度为77.2%。结论AMI患者血FFAs水平显著升高,血FFAs诊断AMI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有望成为AMI发生后常规进行检测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下载PDF
类生理循环流动下血管内皮细胞生理特征的微流控芯片记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胜叶 户富栋 +4 位作者 郭胜存 李云鹏 汤毅 桑海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1-767,共7页
目的:通过微流控芯片记录血管内皮细胞在类生理循环流动下的生理特征。方法:以内径550μm针头为模具,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微通道,将原代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种植其内。当内皮细胞在微通道内生长融合达85%以上时,连接脉冲泵(模拟心脏)和... 目的:通过微流控芯片记录血管内皮细胞在类生理循环流动下的生理特征。方法:以内径550μm针头为模具,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微通道,将原代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种植其内。当内皮细胞在微通道内生长融合达85%以上时,连接脉冲泵(模拟心脏)和硅胶管,分别给予流体剪切力0、1、5、10、15 dyn/cm^(2),培养24 h,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内皮细胞形状和排列,利用细胞长轴与灌流液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评估内皮细胞生长顺应性,确定类生理循环流动的流体剪切力。继续培养1~2 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连蛋白(VE-cadher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硫酸乙酰肝素(HS)、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F-肌动蛋白(F-actin)在微通道的表达和分布,qRT-PCR方法检测内皮细胞SOD1 mRNA表达水平。结果:随着流体剪切力增加,内皮细胞形状由不规则椭圆形逐渐转变为长梭形,排列逐渐趋向整齐,内皮细胞长轴与灌流液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在15 dyn/cm^(2)时夹角最小(P<0.05),以此确定为类生理循环流动的最佳流体剪切力。在类生理循环流动下,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D31、VE-cadherin表达在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处,HS表达在内皮细胞表面,SOD1表达在内皮细胞的细胞质,vWF表达在W-P小体内,F-actin表达在内皮细胞骨架上,其表达方向均与灌流液流动方向一致。HS、SOD1荧光强度在类生理循环流动状态均高于静止状态,同时内皮细胞SOD1 mRNA表达水平高于静止状态(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在类生理循环流动下的微流控芯片体系保持其体内内皮细胞生长特点,维持其天然的抗凝、抗氧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微通道 微流控芯片 循环流动 生理特征
下载PDF
桥接起搏器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蛟 李光照 +6 位作者 胡彩娜 郭胜存 刘亚东 户富栋 付新 姜正明 陈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桥接起搏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纳入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VR治疗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桥接起搏器的主动脉瓣重度狭... 目的探讨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桥接起搏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纳入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VR治疗后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桥接起搏器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10例。观察其术后30 d每天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应用桥接起搏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10例患者术后2 d内均未恢复传导,均给予植入桥接起搏器。所有患者均无起搏器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心脏传导功能分别在TAVR后第8天、第21天、第7天恢复而未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余7例在TAVR后30 d均未恢复心脏传导功能,给予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提示血流动力学改善。结论TAVR后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术后2 d未恢复心脏传导功能患者植入桥接起搏器是安全及可行的,降低了起搏器植入率且不影响其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导阻滞 桥接起搏器
下载PDF
超声联合微泡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不成熟血管
11
作者 郭胜存 张胜叶 +2 位作者 户富栋 陈熙 陈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微泡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不成熟血管的可行性及其对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饲养30只8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至30周龄,建立动脉不稳定斑块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未干预组(n=12...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微泡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不成熟血管的可行性及其对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饮食饲养30只8周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至30周龄,建立动脉不稳定斑块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2)、未干预组(n=12)及对照组(n=6)。对实验组经鼠尾静脉弹丸式注入0.1ml微泡后,以超声辐照腹主动脉斑块对应体表区域,并于治疗后24h和8周后各处死6只小鼠。对未干预组注入0.1ml微泡后行腹主动脉超声造影,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对照组仅予超声辐照,于8周后处死。对各组腹主动脉斑块行病理检查,分析斑块易损性,计算易损指数和核/帽比值,评估斑块微血管密度(MVD)。对比实验组与未干预组斑块内微血管情况,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斑块易损性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治疗24h后斑块内不成熟血管MVD较未干预组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超声联合微泡斑块易损性指标改善,斑块MVD减少(P均<0.05)。未干预组斑块易损指数及核/帽比值与斑块内总MVD和不成熟血管MVD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成熟血管MVD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超声联合微泡可有效选择性破坏小鼠腹主动脉不稳定斑块内的不成熟血管,改善斑块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超声疗法 微泡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小鼠
下载PDF
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福辛普利对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朝云 户富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4期78-79,82,共3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福辛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福辛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美托洛尔、福辛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满意,可改善其心功能,纠正氧化应激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美托洛尔 福辛普利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氧化应激指标
下载PDF
血电解质和白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关系 被引量:15
13
作者 户富栋 王祥 +3 位作者 朱争凤 钟禹成 谢志江 李松楠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电解质钠、钾、钙及白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冠心病介入诊疗者资料,其中冠心病者(冠心病组)286例,含急性心肌梗死(AMI)者5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者56例,无心肌梗死(MI)冠... 目的:探讨血电解质钠、钾、钙及白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冠心病介入诊疗者资料,其中冠心病者(冠心病组)286例,含急性心肌梗死(AMI)者5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者56例,无心肌梗死(MI)冠心病者179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示无粥样硬化改变者(对照组)72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结果:冠心病组中,平均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AMI亚组[39(27~72)]最高,OMI亚组[36(22~57)]次之,无MI冠心病亚组[28(15~42)]最低(P〈0.01);冠心病组患者平均血钙[AMI:(2.13±0.29)mmol/L,OMI:(2.34±0.22)mmol/L,无MI冠心病:(2.36±0.22)mmol/L]和白蛋白[AMI:(38.5±5.1)g/L,OMI:(41.3±3.9)g/L,无MI冠心病:(41.6±3.6)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钙:(2.42±0.15)mmol/L,白蛋白:(42.8±4.0)g/L],均P〈0.05,其中AMI亚组平均血钙和白蛋白还均明显低于其他冠心病亚组(均P〈0.05);AMI亚组平均血钠、钾与其他亚组比较(除血钾与OMI亚组比较)也均明显较低(均P〈0.05)。血钙和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血钙r=-0.175(P=0.003),白蛋白r=-0.200(P=0.001),而血钠、钾与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经年龄、性别、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调整后,低钙血症仍为冠心病危险因素(OR=2.618,95%CI=1.025~6.690,P=0.044)。结论:AMI可能会使血钠、钾、钙和白蛋白水平降低,血钙和白蛋白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负相关,且低钙血症可能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电解质 白蛋白 心肌梗死 GENSINI积分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辅以血府逐瘀汤疗效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友杰 杨敏华 +1 位作者 赵莹 户富栋 《黑龙江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配合血府逐瘀汤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合并恶性肿瘤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参照组,两组均应用经皮冠状...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配合血府逐瘀汤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收治合并恶性肿瘤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参照组,两组均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血府逐瘀汤.分析两组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远期不良预后事件低于参照组,数据间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有较高的几率发生不良结局,配合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能一定程度降低术后风险,更好保障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恶性肿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府逐瘀汤
原文传递
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胜叶 杨琳洁 +6 位作者 李云鹏 户富栋 郭胜存 汤毅 于丁 桑海强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骨骼 补体 凝血 激肽 炎症
原文传递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初步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光照 王明蛟 +3 位作者 胡彩娜 户富栋 姜正明 陈魁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AS患者2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3.71±8.91)岁,男...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AS患者2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3.71±8.91)岁,男9例,女12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主动脉瓣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7.71±5.32)mmHg∶(100.19±30.13)mmHg,1 mmHg=0.133 kPa,P<0.01]。术中联合ECMO支持1例,联合经导管二尖瓣球囊扩张1例,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1例,瓣中瓣植入2例。术后消化道出血1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2例,发热2例,急性脑梗死1例,轻度瓣周漏11例,股动脉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1例,临时起搏器置入处皮下血肿1例,死亡1例。术后30 d患者症状及心脏超声指标均改善。结论:TAVR治疗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瓣狭窄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光照 姜正明 +1 位作者 户富栋 陈魁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或心内科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患者1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17例患者发病年龄为(61.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或心内科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的患者1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结果:17例患者发病年龄为(61.4±8.6)岁,胸闷、气短11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4例;心悸3例,晕厥3例,乏力6例,下肢水肿10例。肢体导联低电压8例,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7例,假性坏死性Q波6例,T波低平或倒置6例,QT间期延长2例。双心房增大12例,室间隔厚度(14.32±2.32)mm,左室后壁厚度(13.59±2.35)mm,左室内径(41.05±3.11)mm,左室射血分数(52.41±9.71)%。10例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钆剂延迟强化。13例住院期间进行化疗,随访死亡9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致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发病年龄较晚,多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及体征,心肌损伤标志物结合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影像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心脏淀粉样变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