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宁 房兵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组影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牙齿咬合甚至全身多种结构的病症,因其病因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使其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难点之一。TMD是正畸初诊患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组影响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系统、牙齿咬合甚至全身多种结构的病症,因其病因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复杂,使其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临床难点之一。TMD是正畸初诊患者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正畸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相关问题。因此正畸医生需要积极面对并通过深入地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TMD的分类、诊断及其发病机制并学习相关的治疗手段,积极应对临床中的TMD相关问题,并努力在TMD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正畸 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前牙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圣钊 冯齐平 +4 位作者 李一新 袁玲君 周可拓 储沨婷 房兵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7-593,共7页
目的探索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前牙过程中牙齿唇舌向倾斜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应的生物力学机制,获得牙齿垂直压低过程中的唇舌向控制策略。方法建立透明矫治器垂直压低下前牙的仿真模型,设计不同切牙下颌平面角度(incisor mandibular plane ang... 目的探索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前牙过程中牙齿唇舌向倾斜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应的生物力学机制,获得牙齿垂直压低过程中的唇舌向控制策略。方法建立透明矫治器垂直压低下前牙的仿真模型,设计不同切牙下颌平面角度(incisor mandibular plane angle,IMPA),设置常规组、唇侧压低附件组、唇侧控根嵴组及舌侧控根嵴组,分析下前牙的位移趋势及唇舌向力矩。结果在下前牙压低中,IMPA<90°时牙冠受到舌向力矩;IMPA>90°时,牙冠受到唇向力矩。牙冠部添加唇侧控根嵴可以增加牙冠唇向转矩趋势,添加舌侧控根嵴及唇侧附件增加牙冠舌向转矩趋势。结论透明矫治器压低下前牙中会出现牙冠非设计性的唇舌向移动。牙冠唇倾时,可以设计舌侧控根嵴来避免牙冠唇向移动;牙冠舌倾时,可以设计唇侧控根嵴来避免牙冠舌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矫治器 前牙压低 唇倾度 力矩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和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双牙弓前突治疗效果的比较
3
作者 李振霞 袁玲君 +3 位作者 郑小雯 刘璐 刘超 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双牙弓前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202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完成治疗的恒牙期双牙弓前突患者54例。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组25例、个性化舌侧矫治...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双牙弓前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202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完成治疗的恒牙期双牙弓前突患者54例。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组25例、个性化舌侧矫治组29例,均采用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内收前牙的方案,通过头影测量比较治疗前、后前牙改变和软组织内收的效果。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托槽隐形组总疗程为(46.32±7.37)个月,比个性化舌侧组[(35.55±5.90)个月]长约10.8个月(P<0.05)。2组间上切牙后退量、下切牙唇倾度、覆盖减少量无显著差异;上唇后退量、下唇后退量、上切牙转矩减少量、覆[牙合]减少量存在显著差异,个性化舌侧矫治的唇内收和覆[牙合]改善量更大(P<0.05);对于覆盖的矫正,2组间无显著差异(P=0.337)。上切牙切缘点在功能[牙合]平面下方的距离(U1-OP),2组间个体差异较大,数据非正态分布,无显著差异(P=0.184)。结论:2种矫治方式均可有效内收前牙和上下唇,改善侧貌。个性化舌侧矫治对双牙弓前突患者的软组织侧貌改善效果更佳,总疗程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牙弓前突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个性化舌侧矫治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掺锂羟基磷灰石纳米线促进骨质疏松斑马鱼骨形成的研究
4
作者 刘真 郭伟明 +2 位作者 刘璐 陈荣敬 房兵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461,共7页
目的:观察掺锂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对地塞米松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代谢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纯羟基磷灰石纳米线(nHA)和掺杂10%锂离子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线(Li-nHA),对其进行表征。选取正常条件下培养3天(3dpf)的斑马鱼幼... 目的:观察掺锂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对地塞米松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代谢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纯羟基磷灰石纳米线(nHA)和掺杂10%锂离子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线(Li-nHA),对其进行表征。选取正常条件下培养3天(3dpf)的斑马鱼幼鱼,加入nHA和Li-nHA浸提液共同培养至7dpf,设阴性对照组(含0.1%DMSO),利用转基因品系Tg(ola.sp7:nlsGFP)斑马鱼筛选出促成骨效果明显的最佳浓度。通过地塞米松诱导,构建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加入nHA和Li-nHA浸提液培养,对野生型斑马鱼进行茜素红染色,通过显微荧光分析转基因斑马鱼的成骨分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如锌指转录因子(SP7)、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蛋白(OPG)、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骨钙素(OCN)等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9.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HA、Li-nHA均能促进骨质疏松斑马鱼的骨形成,上调ALP、OCN、Runx2、SP7和OPG表达水平。与nHA相比,Li-nHA能显著增加斑马鱼骨矿化特异性染色面积及累积吸光度,其成骨标志基因表达较nHA显著增加。结论:在纳米羟基磷灰石中掺杂锂离子可以增强骨诱导性能,与nHA相比,Li-nHA能有效促进骨质疏松斑马鱼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锂离子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血浆EGFR外显子19和21突变指导进展期肺腺癌的靶向治疗
5
作者 马俊 房兵 张长松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5-8,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和21基因突变指导进展期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如皋港分院(本院)肿瘤科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科采用靶向治疗的60... 目的探讨血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和21基因突变指导进展期肺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如皋港分院(本院)肿瘤科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科采用靶向治疗的60例进展期肺腺癌患者作为腺癌组,其中本院20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40例;另选择同期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体检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血浆EGFR突变检测显示,腺癌组EGFR突变检出率整体(46.67%,28/60)高于健康组(1.67%,1/60);腺癌组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检出率(30.00%,18/60)高于健康组(1.67%,1/60);腺癌组EGFR外显子21缺失突变检出率(16.67%,10/60)高于健康组(0);腺癌组野生型占比(53.33%,32/60)低于健康组(98.33%,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显突变患者靶向治疗后肿瘤直径为(2.76±1.03)cm,小于野生型患者的(4.52±1.24)cm,肿瘤体积为(8.96±1.74)cm^(3),小于野生型患者的(14.75±1.93)cm^(3);外显突变患者靶向治疗总有效率(67.86%,19/28)高于野生型患者(50.00%,16/32),疾病控制率(70.00%,21/28)高于野生型患者(56.25%,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为进展期肺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EGFR 基因突变 进展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口腔正畸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经典 王瑞清 房兵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4-873,共10页
口腔生物力学是口腔正畸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传统正畸力学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矫治理念仍在不断更新发展,随着各类新型矫治器不断研发、矫治技术不断提出,对不同矫治体系的生物力学效应探索是正畸领域的关注重点。口腔生物力学... 口腔生物力学是口腔正畸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在传统正畸力学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矫治理念仍在不断更新发展,随着各类新型矫治器不断研发、矫治技术不断提出,对不同矫治体系的生物力学效应探索是正畸领域的关注重点。口腔生物力学技术的不断优化、突破与创新也为更加真实模拟和理解矫治中的生物力学效应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固定矫治、隐形矫治、矫形治疗3个矫治体系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正畸新理念和正畸新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生物力学新技术在正畸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口腔生物力学 固定矫治 隐形矫治 矫形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和青少年早期错畸形诊治策略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8
7
作者 房兵 金作林 +16 位作者 白玉兴 王林 赵志河 李巍然 白丁 贺红 刘月华 胡敏 宋锦璘 陈莉莉 曹阳 吴亭熹 厉松 李煌 施洁珺 唐国华 储沨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9-455,共7页
儿童和青少年早期矫治是口腔行业的热点。除专业的口腔正畸医师外,大量其他学科的口腔医师也参与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及颜面发育受到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对最终治疗效果的预测和对并发症的控制非常重要,要充分做到知情... 儿童和青少年早期矫治是口腔行业的热点。除专业的口腔正畸医师外,大量其他学科的口腔医师也参与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及颜面发育受到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对最终治疗效果的预测和对并发症的控制非常重要,要充分做到知情同意,这对经治医师相关正畸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及实践经验均有很高的要求。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儿童和青少年早期矫治,促进早期矫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本共识总结了全国多位著名口腔正畸专家和美国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福赛思口腔研究院口腔正畸专家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提供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颜面生长发育 早期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房兵 周祺 +1 位作者 沈国芳 蔡中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骨性反牙合患者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前后,正中咬合最大咀嚼肌力状态下,颞下颌关节内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应用CT扫描技术分别建立骨性反牙合患者手术前后的颞下颌关节模型,以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手术前后关节内各结构的应力... 目的:分析骨性反牙合患者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前后,正中咬合最大咀嚼肌力状态下,颞下颌关节内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应用CT扫描技术分别建立骨性反牙合患者手术前后的颞下颌关节模型,以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手术前后关节内各结构的应力及位移变化特征。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手术前后应力比较。结果:术后颞下颌关节内各结构的VonMises应力较术前显著降低;各结构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和最大总位移也有降低;手术前后两侧关节承受的应力均呈对称分布。结论:骨性反牙合经过正颌-正畸联合治疗,正颌手术使下颌骨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后,颞下颌关节内各结构的应力环境也发生相应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对关节功能的发挥和健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颞下颌关节 应力分布 骨性Ⅲ类错he 正颌手术 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
下载PDF
成人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1 位作者 沈国芳 唐友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25-327,335,共4页
目的 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介绍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 11例成人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均经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治疗过程。手术前后正畸目的是矫正上下颌前牙前突... 目的 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介绍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 11例成人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均经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治疗过程。手术前后正畸目的是矫正上下颌前牙前突,排齐牙列,协调上下牙弓,平整牙(牙合)曲线,建立正颌术后良好的咬合关系。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型外科、(牙合)板制作。结果 11例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及协调的上下颌骨关系,面容美观改善。结论 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能获得功能和美观的满意效果,术前正畸、电脑模拟手术、模型外科、(牙合)板制作及术后正畸,每一操作步骤的精确到位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术前正畸 术后正畸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é
下载PDF
正颌治疗前后咀嚼肌肌电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叶少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3-146,共4页
目的 颌面部的骨性畸型,必须通过正畸和外科手术联合的正颌治疗,才能达到功能和美观的正常。作者对正颌手术前后主要的咀嚼肌收缩力进行检查,以期发现术后口颌系统咀嚼效率的变化特征。方法 肌电图仪测试咬肌、颞肌、二腹肌在功能... 目的 颌面部的骨性畸型,必须通过正畸和外科手术联合的正颌治疗,才能达到功能和美观的正常。作者对正颌手术前后主要的咀嚼肌收缩力进行检查,以期发现术后口颌系统咀嚼效率的变化特征。方法 肌电图仪测试咬肌、颞肌、二腹肌在功能活动时的肌电变化,并对正颌前后作对比研究。结果 在下颌骨休息位时,肌电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功能活动时,肌电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正颌后咀嚼肌的效能降低,存在不良咬牙合,提示手术后进行正畸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咀嚼肌 正颌 颌面部 骨性畸形
下载PDF
腭裂引起反的前牵引与下颌髁突位置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唐友盛 沈国芳 张桦 陈建宇 朱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口外弓加面具对唇腭裂继发骨性反牙合畸形进行早期阻断性治疗后 ,下颌骨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 对 8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的薛氏位片进行分析 ,比较颞下颌关节 (TMJ)前、上、后间隙的宽度。结果 治疗前后双侧TMJ的 ... 目的 评价应用口外弓加面具对唇腭裂继发骨性反牙合畸形进行早期阻断性治疗后 ,下颌骨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 对 8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的薛氏位片进行分析 ,比较颞下颌关节 (TMJ)前、上、后间隙的宽度。结果 治疗前后双侧TMJ的 3个间隙均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应用口外弓加面具作上颌骨前牵引后 ,未发现髁突位置的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性反HE 上颌骨前牵引 唇腭裂
下载PDF
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 被引量:10
12
作者 房兵 许燕玲 +4 位作者 毛丽霞 冯贻苗 夏韫晖 娄新田 吴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在大幅度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状况。方法:12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前突,UD-SN、U1-SN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以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切牙。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正畸治...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在大幅度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状况。方法:12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前突,UD-SN、U1-SN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以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切牙。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CT、三维重建,确定每颗牙的正中矢状面、牙长轴,分别在牙槽嵴、牙根1/2、根尖3个平面,测量每颗前牙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析牙槽骨随牙移动的改建程度。测量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测量数据显示,牙槽嵴区牙槽骨唇侧增厚,舌侧变薄;在根中和根尖处,唇侧变薄,舌侧增厚。牙相对于牙槽骨作倾斜移动,正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根尖移向唇侧骨皮质,牙根颈部移向牙槽骨舌侧;在个别牙发现牙根的唇侧骨皮质开窗,根尖明显穿破骨皮质,横断面可见根尖处骨皮质断裂、不连续。结论:种植支抗增强了正畸移动牙的能力,但牙移动中仍无法避免倾斜移动,牙槽骨腭侧致密的骨皮质改建缓慢,限制了牙的移动。在种植支抗辅助正畸治疗中,应避免盲目及过度矫正,造成牙周支持组织永久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支抗 牙槽骨 牙移动 三维CT
下载PDF
矫治前颌骨对人工腭裂大鼠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唐友盛 沈国芳 朱敏 张桦 陈建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检验矫治前颌骨对大鼠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 4 0d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 ,Latham′s矫治器行前颌骨矫治 ,性成熟后拍摄大鼠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 ,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两对照组之间比较 ,代表上颌骨... 目的 :检验矫治前颌骨对大鼠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 4 0d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 ,Latham′s矫治器行前颌骨矫治 ,性成熟后拍摄大鼠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 ,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两对照组之间比较 ,代表上颌骨矢状位置测量项目的数值明显增加 (P <0 0 5) ,代表前颌骨生长方向的角度明显减小 (P <0 0 5)。结论 :前颌骨矫治器对幼年大鼠的前颌骨后退及向下、向后旋转有明显效果。同时牵引力作用于上腭后段 ,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前颌骨 腭裂 上颌骨 大鼠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矫治前颌骨对人工腭裂大鼠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唐友盛 沈国芳 朱敏 张桦 陈建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矫治前颌骨对上颌骨的生长是否有影响。方法 :以 40d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 ,采用Latham′s矫治器矫治前颌骨。分别在矫治 7d、14d取上颌骨周围颞颧缝、颧颌缝、翼腭缝区组织 ,抗PCN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目的 :探讨矫治前颌骨对上颌骨的生长是否有影响。方法 :以 40d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 ,采用Latham′s矫治器矫治前颌骨。分别在矫治 7d、14d取上颌骨周围颞颧缝、颧颌缝、翼腭缝区组织 ,抗PCN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骨缝区增殖细胞的分布及数量。结果 :矫治 7d ,实验组大鼠PCNA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增高和明显降低。矫治 14d ,实验组大鼠PCNA阳性表达高于 2个对照组。结论 :矫治前颌骨后 ,上颌骨周围骨缝中增殖细胞数和活跃程度明显增加 ,提示上颌骨新骨形成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前颌骨 腭裂 上颌骨 增殖细胞核抗原 大鼠
下载PDF
双侧先天性唇腭裂前颌骨矫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1 位作者 袁文化 沈国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前颌骨矫正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口内固定矫治器,排齐双侧唇腭裂紊乱的上颌牙弓,减少裂隙宽度,内收前突的前颌骨。应用Lisson分析方法研究矫治结果。结果治疗后前突的前颌骨与侧方腭弓之间的距离明显减少,偏斜的前颌骨... 目的研究前颌骨矫正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口内固定矫治器,排齐双侧唇腭裂紊乱的上颌牙弓,减少裂隙宽度,内收前突的前颌骨。应用Lisson分析方法研究矫治结果。结果治疗后前突的前颌骨与侧方腭弓之间的距离明显减少,偏斜的前颌骨回到正中,紊乱的侧方腭弓排列到接近正常的位置。结论双侧唇腭裂患者进行术前快速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矫治器 前颌骨矫正
下载PDF
BSSRO后退矫正下颌发育过度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房兵 沈国芳 +5 位作者 杨驰 江凌勇 毛丽霞 吴勇 冯贻苗 夏蕴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目的: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简称Ⅲ类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颞下颌关节(TMJ)的盘突关系的空间位置变化。方法:24例下颌发育过度的Ⅲ类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及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分别在术前和术... 目的:采用MRI影像学方法,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简称Ⅲ类畸形)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颞下颌关节(TMJ)的盘突关系的空间位置变化。方法:24例下颌发育过度的Ⅲ类畸形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及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后退术(BSSRO),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MRI检测、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及关节症状记录,比较矫正前后关节症状、关节盘长度以及移位量的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正前有关节弹响的患者3例6侧髁突中,矫正后弹响消失1侧;矫正前关节区有疼痛1例,手术后3个月疼痛消失,术后半年疼痛症状重新出现;治疗前未发现有关节症状者20例,矫正后也未发生。48个关节盘长度测量,矫正前关节盘长度最大12.928mm,最小3.040mm,均数为8.288mm;矫正后关节盘长度最大11.589mm,最小3.699mm,均数为8.097mm。2组均数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盘移位测量结果:矫正前关节盘位置最大前移6.090mm,均数为1.383mm;矫正后关节盘位置最大前移11.931mm,均数为2.193mm。2组均数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性Ⅲ错畸形可以被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良好地矫正,达到面形美观和最大牙尖咬合位的效果。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下颌骨BSSRO未引起关节盘明显移位和关节盘长度明显改变,但是也未发现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对TMJ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畸形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磁共振
下载PDF
成人骨性反畸形的手术前后正畸 被引量:2
17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唐友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以本院近期收治10例骨性反的患者为例,介绍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正畸主要是去代偿,矫正上下颌前牙唇舌倾斜,后牙的颊舌倾斜,排齐牙齿,协调上下牙弓,平整曲线,建立正颌术前良好的牙... 目的:以本院近期收治10例骨性反的患者为例,介绍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正畸主要是去代偿,矫正上下颌前牙唇舌倾斜,后牙的颊舌倾斜,排齐牙齿,协调上下牙弓,平整曲线,建立正颌术前良好的牙关系。术前准备主要是: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拟外科,板制作。结果:正颌治疗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咬颌关系,协调的上下颌骨关系,获得面容的美观。结论:治疗颌面部的骨性畸形,经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过程,其中每一步都很重要,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型外科,板制作可以使正颌治疗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畸 术后正畸 骨性反HE
下载PDF
口腔正畸学中力学问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房兵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95-96,共2页
目的口腔正畸学是医学与力学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一个学科。对口腔正畸学中的力学信号对牙颌面畸形的治疗,对颌骨生长发育的调控等方面的临床转化研究和基础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为口腔正畸学中力学信号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让力学为口腔健康... 目的口腔正畸学是医学与力学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一个学科。对口腔正畸学中的力学信号对牙颌面畸形的治疗,对颌骨生长发育的调控等方面的临床转化研究和基础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为口腔正畸学中力学信号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让力学为口腔健康服务。方法临床研究中固定口腔正畸矫治器应用的是力学中的悬臂梁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器械的设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力学生物学 牙颌面畸形 正畸矫治器 口腔健康 治疗器械 力学信号 指导临床
原文传递
前颌骨矫正对人工腭裂大鼠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
19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唐友盛 沈国芳 朱敏 陈建宇 张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前颌骨矫正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检测上颌骨周围骨缝成骨的活跃程度。方法 :以40 d 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 ,L atham矫正器前颌骨矫正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上颌骨周围骨缝 TGF- β的表达。结果 :免... 目的 :探讨前颌骨矫正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检测上颌骨周围骨缝成骨的活跃程度。方法 :以40 d Wistar大鼠建立人工双侧腭裂模型 ,L atham矫正器前颌骨矫正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上颌骨周围骨缝 TGF- β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 ,矫正第 7,14天后实验组大鼠 TGF- β的阳性表达与两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原位杂交检测 ,从第 7天开始实验组 TGF- β m 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前颌骨矫正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术 腭裂 上颌骨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唇腭裂上颌骨发育畸形的早期牵引治疗
20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5 位作者 袁文化 唐友盛 沈国芳 张桦 陈建宇 朱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应用正畸上颌骨前牵引技术对唇腭裂患者在混合牙列早期出现的骨性反进行阻断治疗,研究上颌骨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将治疗后的结果与儿童头测量正常值比较,明确上颌骨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 目的应用正畸上颌骨前牵引技术对唇腭裂患者在混合牙列早期出现的骨性反进行阻断治疗,研究上颌骨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将治疗后的结果与儿童头测量正常值比较,明确上颌骨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上颌骨的位置前移变化有显著性(P<0.01),但与正常值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结论后腭裂患者在混合牙列期,使用正畸方法进行上颌前牵引,可明显促进上颌骨发育.但单纯使用正崎尚不能完全矫正唇腭裂继发的颌骨畸形,必须采用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凳骨前牵引 骨性反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