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枝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1
作者 房娉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030-0033,共4页
探究半枝莲抑制Caspase-3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我院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半枝莲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功能评分、... 探究半枝莲抑制Caspase-3途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我院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半枝莲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应用半枝莲治疗,治疗1周之后的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枝莲能够调节Caspase-3途径的表达来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治疗中成效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功能评分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脑缺血再灌注 Caspase-3途径 神经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房娉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71-0073,共3页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采取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BMI、N...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采取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BMI、NIHSS、ADL、住院时间、Ang-Ⅱ、ET、TNF-α、IL-6、肢体功能好转时间、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用药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强,对其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较高,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西医联合治疗 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高压氧联合当归芍药散对脑出血伴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效果观察
3
作者 房娉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116-0118,共3页
分析当归芍药散联合高压氧对脑出血伴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132例脑出血伴偏瘫患者,随机分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采取高压氧治疗,实验组加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显... 分析当归芍药散联合高压氧对脑出血伴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132例脑出血伴偏瘫患者,随机分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采取高压氧治疗,实验组加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出血伴偏瘫的临床治疗压力较大,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对其开展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好,同时加用当归芍药散治疗的安全性更强,能够尽快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伴偏瘫 当归芍药散 高压氧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房娉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0088-0090,共3页
分析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98例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随机分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 ... 分析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98例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随机分对比组、实验组,对比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等差异。结果 两组BI量表评分、Qmean、Vmean、CRP、意识恢复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中医证候评分、康复质量评分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的死亡风险性较强,对其开展依达拉奉用药效果较好,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的干预效果更高,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 丹参多酚酸盐 依达拉奉
原文传递
紫草素调控PI3K/Akt/mTOR通路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张欣 霍浩然 +3 位作者 张振翼 尹立阳 房娉平 袁增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511-515,共5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GC80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紫草素组、紫草素+IGF-1(PI3K激活剂)组、紫草素+LY294002(PI3K抑制剂)组。药物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GC80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紫草素组、紫草素+IGF-1(PI3K激活剂)组、紫草素+LY294002(PI3K抑制剂)组。药物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GFP-LC3质粒转染法观察细胞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Caspase-3、cleaved Caspase-3、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紫草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升高(P<0.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Caspase-3、LC3-Ⅱ/LC3-Ⅰ及Beclin-1表达量升高(P<0.05)。IGF-1可明显逆转紫草素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自噬,PI3K、Akt、mTOR磷酸化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LC3-Ⅱ/LC3-Ⅰ比值等的调控作用,LY294002可明显加强紫草素对MGC803细胞上述调控作用。结论:紫草素可促进MGC803细胞自噬和凋亡,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胃肿瘤 PI3K/Akt/mTOR通路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三种血清标志物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慧艳 郭丽 +2 位作者 师艳艳 王燕芳 房娉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I患者80例为病例...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CI患者80例为病例组和体检健康者85例为对照组。老年ACI患者治疗90d后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其中mRS评分≤2分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51例,mRS评分>2分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29例。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IL-33、sST2、Hcy水平;分析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血清IL-33、sST2、Hcy水平对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IL-33、sST2、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IL-33、sST2、Hcy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33、sST2、Hcy水平均是影响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血清IL-33、sST2、Hcy、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95%CI:0.669~0.907)、0.826(95%CI:0.729~0.924)、0.803(95%CI:0.698~0.907)、0.955(95%CI:0.898~1.00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明显高于血清IL-33、sST2、Hcy各自单独的AUC(P<0.05)。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IL-33、sST2、Hcy水平呈高表达,联合检测三者水平更有利于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 白细胞介素33 高半胱氨酸 数据相关性 危险因素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体积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7
作者 刘亚飞 吴亭亭 +4 位作者 武一平 张忠波 张英 段新飞 房娉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ve stroke,ALVOS)患者梗死核心体积(ischemia core volume,ICV)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邯郸... 目的分析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large vessel occlusive stroke,ALVOS)患者梗死核心体积(ischemia core volume,ICV)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LVOS患者6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5.6岁。根据ICV大小将患者分为小ICV(small-ICV,S-ICV)组(ICV<50 mL,n=38)和大ICV(large-ICV,L-ICV)组(ICV≥50 mL,n=24),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VOS患者形成L-ICV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ICV对ALVOS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探讨ICV对患者生存期影响;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法分析ALVOS并发L-ICV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S-ICV患者比较,L-ICV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红蛋白浓度较高,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regional 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rLMC)评分以及合并高血压史比例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浓度高(OR=1.082,95%CI:1.020~1.148;P<0.01)是ALVOS患者发生L-ICV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LMC评分高(OR=0.788,95%CI:0.678~0.916;P<0.01)是发生L-ICV的保护性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预后良好和不良的ICV截断值是52.55 mL。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ICV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S-ICV组(P<0.05)。进一步对L-ICV组进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症状性颅内出血(HR=28.855,95%CI:2.975~279.849,P<0.05)和糖尿病(HR=13.832,95%CI:1.040~183.820,P<0.05)是L-ICV组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红蛋白水平高是ALVOS患者形成L-ICV的独立危险因素,而rLMC评分高是其保护性因素。ICV大小对ALVOS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L-ICV ALVOS患者预后良好率、累计生存率低于S-ICV,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和糖尿病是L-ICV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梗死核心体积 生存分析 危险因素 脑梗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病理改变及Nrf2/HO-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房娉平 阚敏宸 +3 位作者 郭立静 孙涛 刘文杰 霍浩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6期2751-2756,共6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Bre)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学改变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re低剂量组(1 mg/kg)、Bre中剂量组(2 mg/kg)、Bre高剂量组(4 ...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Bre)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学改变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re低剂量组(1 mg/kg)、Bre中剂量组(2 mg/kg)、Bre高剂量组(4 mg/kg)和尼莫地平组(2 mg/kg),每组3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每日1次腹腔注射给药,疗程为14 d。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评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行海马CA1区病理学检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状况;生化分析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re中剂量组、Bre高剂量组和NMP组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海马CA1区组织病理性形态结构病变、神经元超微结构病变及神经元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凋亡指数(AI)降低(P<0.01);海马组织MDA含量降低且SOD、CAT活性升高(P<0.01),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均升高(P<0.01)。与NMP组比较,Bre高剂量组大鼠逃逸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AI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降低且SOD活性升高(P<0.05);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Bre对VD大鼠海马CA1区病理改变和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灯盏花素 海马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房娉平 霍浩然 +1 位作者 阚敏晨 白志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将9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BI、HDS评分情况,统计2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I及HDS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和BI、HDS评分,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依达拉奉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下载PDF
丁苯酞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房娉平 王旭东 朱海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68-168,共1页
目的 探究丁苯酞对急性脑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观... 目的 探究丁苯酞对急性脑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反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8.0%(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状患者,患者肝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全部正常,无过敏反应及出血现象(P>0.05);结论丁苯酞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急性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房娉平 阚敏辰 王旭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变化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与健康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急症患者临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智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房娉平 霍浩然 +1 位作者 王旭东 朱海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95-596,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丁苯酞软胶囊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智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普... 目的探讨和研究丁苯酞软胶囊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智功能障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认智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认智功能障碍的恢复情况,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 认智功能障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霍浩然
13
作者 房娉平 张欣 +3 位作者 徐超 李小军 李云 薛家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575-1575,共1页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之间接收的12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在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之间接收的12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化疗方法,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疾病能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这种方法的临床满意度也比较高,该治疗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 中晚期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房娉平 霍浩然 +2 位作者 李小军 李云 朱海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173-173,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表现、中西医治疗疗效及预后等情况,为小儿肺炎支原体相关脑梗死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科收治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既往文献报道该病患儿及...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表现、中西医治疗疗效及预后等情况,为小儿肺炎支原体相关脑梗死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科收治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既往文献报道该病患儿及同期医院内院内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情况进行比较,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CNS发生前.本组共18例有典型呼吸道感染表现,总占56.25%.主要为咳嗽和发热;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肢体瘫痪(90.63%)和面瘫(75%);颅部MRA成像异常且以脑中动脉异常为主;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均显示IL-8、IL-18、sIL-2R水平显著提高(P<0.05);患儿经治疗病情均好转和改善。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脑梗死除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外.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肢体瘫痪及面瘫.脑中动脉存在循环异常,血清及脑脊液内IL-8.IL-18、sIL-2R水平明显升高等体征.采用阿奇霉素贯序疗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可取的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肺炎支原体 感染
下载PDF
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及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房娉平 朱海生 +5 位作者 段新飞 张静 王旭东 霍浩然 胡科 董小雪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A02期135-135,共1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的人数均为50人。研究组行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加上丁苯... 目的:探究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的人数均为50人。研究组行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加上丁苯酞及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两组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相关脑电图以及评分进行记录和统计,并对常见并发症处理进行处理。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患者在智能精神量表的评分上要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丁苯酞联合针刺及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高压氧 一氧化碳中毒
下载PDF
SOD1转基因小鼠骨骼肌中解偶联蛋白-3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16
作者 房娉平 孔勇 +1 位作者 宋学琴 霍浩然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SOD1转基因小鼠骨骼肌中解偶联蛋白-3(UCP-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不同时期SOD1转基因模型雌性小鼠18只作为实验组,并选取非转基因同窝对照雌性小鼠18... 目的通过观察SOD1转基因小鼠骨骼肌中解偶联蛋白-3(UCP-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不同时期SOD1转基因模型雌性小鼠18只作为实验组,并选取非转基因同窝对照雌性小鼠18只为对照组,分别在生长不同阶段取两组小鼠骨骼肌为标本,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小鼠骨骼肌内UCP-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实验所得两组数据比较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症状期、终末期UCP-3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且UCP-3蛋白表达与疾病发展呈时间相关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LS疾病进展UCP-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证实UCP-3可能通过参与机体抗氧化及代谢过程在ALS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解偶联蛋-3 骨骼肌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疗效体会
17
作者 房娉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502-1503,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之间接收的10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在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之后,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和研究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之间接收的10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在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之后,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高压氧、防止脑水肿等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口服、依达拉奉静脉点滴,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迟发性脑病发病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迟发性脑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是一种治疗效果优秀的方法,该治疗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 治疗 急性-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下载PDF
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性术及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生物免疫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东琴 霍浩然 +2 位作者 张欣 韩新峰 房娉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探索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性术及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生物免疫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根治术,依据随机数... 目的探索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性术及腔内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生物免疫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根治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1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应用恒温热灌注化疗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免疫疗法。对比和分析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参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和CA19-9水平为(8.01±1.02)μg/L、(30.23±5.01)U/mL,明显低于对照组[(34.01±6.01)μg/L、(86.43±7.01)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D3+、CD4+、CD4+/CD8+和NK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和NK含量分别为(69.38±2.98)%、(32.64±5.09)%、1.72±0.42、(18.58±3.01)%,显著高于对照组[(56.40±3.10)%、(24.42±3.87)%、1.09±0.51、(11.05±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44±1.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7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化疗及免疫疗法等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事件,但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期为78.43%,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期为7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生物免疫疗法联合根治术和热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表达,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临床总有效率,优化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根治性术 腔内热灌注化疗 生物免疫疗法 消化道肿瘤 安全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联合热灌配合抗肿瘤中药注治疗进展期消化道肿瘤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增江 霍浩然 +3 位作者 张欣 房娉平 秦瑞峰 张振翼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以腹腔镜手术联合热灌注并配合服片用抗肿瘤中药进行治疗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7月间我院曾接收的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116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标示.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 目的探讨对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以腹腔镜手术联合热灌注并配合服片用抗肿瘤中药进行治疗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7月间我院曾接收的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116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标示.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热灌注并服用参-胶囊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总有效人数为36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人数为48例;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为10例.观察组中不良反应人数为9例。结论对进展期消化道肿瘤以腹腔镜手术联合热灌注方法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进展期 腹腔镜手术 热灌注
下载PDF
脾动脉盗血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20
作者 袁增江 霍浩然 +3 位作者 张欣 房娉平 秦瑞峰 张振翼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261-261,共1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脾动脉、脾静脉与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关系,分析脾动脉盗血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为观察组,50例同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人群门静脉、肝动脉、脾动脉及...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脾动脉、脾静脉与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关系,分析脾动脉盗血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为观察组,50例同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人群门静脉、肝动脉、脾动脉及脾静脉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门静脉、脾动脉及脾静脉血流速及血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动脉血流速及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脾动脉及脾静脉血流量、流速增加而肝动脉血流量、流速降低,容易导致胆道缺血性损害及患者全身行血流动力学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盗血 门静脉高压症 血流量 血流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