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扎巧合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对洋脊环境的限定
1
作者 张金明 陈光庭 +2 位作者 才航加 田成秀 雷晓清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7-1847,共11页
【研究目的】扎巧合蛇绿岩处于中祁连和南祁连构造带的结合部位,带内蛇绿岩组分由蛇纹岩、蛇纹石化辉橄岩、辉长岩,辉绿岩、块层状蚀变玄武岩,少量枕状玄武岩、透镜状硅质岩等组成,为拉脊山蛇绿混杂岩带在青海省内的西延部分。【研究方... 【研究目的】扎巧合蛇绿岩处于中祁连和南祁连构造带的结合部位,带内蛇绿岩组分由蛇纹岩、蛇纹石化辉橄岩、辉长岩,辉绿岩、块层状蚀变玄武岩,少量枕状玄武岩、透镜状硅质岩等组成,为拉脊山蛇绿混杂岩带在青海省内的西延部分。【研究方法】本文对扎巧合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辉长岩以主化学成分Si O_(2)、Na_(2)O、K_(2)O、(Fe_(2)O_(3)+Fe O)及MgO等的特征判断,为拉斑系列的辉长岩。从其REE分布模式看,铕无异常或弱负异常,说明岩石在熔融过程中经历了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稀土配分曲线为一条近似平直曲线;微量元素具明显的Ta和Sr正异常特征,表明本区蛇绿岩中辉长岩具有与E-MORB类似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辉长岩结晶年龄为(524.0±2.5)Ma。【结论】这些辉长岩起源于未发生大规模熔融的初始地幔,认为扎巧合蛇绿岩可能形成于古洋盆初始裂解阶段的洋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辉长岩 锆石U-PB年龄 E-MORB 中祁连山 地质调查工程 扎巧合 青海省
下载PDF
中祁连地块西段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英安质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张金明 陈光庭 才航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7-760,共14页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是中祁连地块西段基底岩系之一,对研究中祁连地块元古宙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通过1∶5万区调工作在其它大坂组中发现了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夹层,并对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其它大坂组是中祁连地块西段基底岩系之一,对研究中祁连地块元古宙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等通过1∶5万区调工作在其它大坂组中发现了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夹层,并对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测年结果表明样品中锆石年龄主要分3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等认为第一组锆石(1456~1524 Ma)和第二组锆石(1018~1021 M)为外来锆石或/碎屑锆石,分别为物源区中元古代早期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和Rodinia大陆聚合事件(格林威尔造山作用)在中祁连地块中的响应;第三组锆石(946~964 Ma)的n(^(206)Pb)/n(^(238)U)加权年龄为958±3 Ma(MSWD=1.4),代表英安质凝灰岩的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它大坂组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样品属于过铝质(A/CNK=1.37~1.75)、高钾(K_(2)O>Na_(2)O,K_(2)O=4.48%~4.86%)、钙碱性(σ=0.89~1.26)火山岩,稀土总量为(149.7~156.4)×10^(-6),(La/Yb)_(N)为10.15~10.61,具负Eu异常(δEu=0.62~0.63),富集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与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相似的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是中祁连地块中—新元古代早期Rodinia超大陆形成地质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安质凝灰岩 其它大坂组 LA-ICP-MS U-Pb测年 青白口系 中祁连地块西段
下载PDF
东昆仑沙松乌拉环斑花岗岩的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才航加 张金明 张启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62-72,共11页
东昆仑沙松乌拉环斑花岗岩位于南昆仑结合带,该构造带隶属于秦岭-昆仑造山带的一部分。由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环斑花岗岩组成,主体岩性为环斑花岗岩,具特殊的环斑结构。对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环斑花岗岩进行U-Pb同位素测年,... 东昆仑沙松乌拉环斑花岗岩位于南昆仑结合带,该构造带隶属于秦岭-昆仑造山带的一部分。由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环斑花岗岩组成,主体岩性为环斑花岗岩,具特殊的环斑结构。对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环斑花岗岩进行U-Pb同位素测年,分别获得(440.6±1.1)Ma和(437±1.2)Ma的锆石U-Pb年龄,均显示其时代为早志留世。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区域大地构造环境,认为沙松乌拉环斑花岗岩为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是增厚了的造山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沙松乌拉环斑花岗岩时代的精确定年不仅证实了南昆仑结合带存在加里东期花岗质岩浆活动,而且也揭示了该区存在加里东期造山型环斑花岗岩;对认识南昆仑结合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斑花岗岩 环斑结构 碰撞造山 早志留世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苏海图早古生代榴辉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7
4
作者 祁生胜 宋述光 +2 位作者 史连昌 才航加 胡继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45-3356,共12页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东昆仑西段昆中断裂以北的北昆仑变质基底中发现了呈构造透镜分布的榴辉岩及其退变质的榴闪岩,沿小灶火-苏海图-夏日哈木-拉宁灶火断续延伸长达20km。榴辉岩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大部分已退变为榴闪岩,由峰期...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东昆仑西段昆中断裂以北的北昆仑变质基底中发现了呈构造透镜分布的榴辉岩及其退变质的榴闪岩,沿小灶火-苏海图-夏日哈木-拉宁灶火断续延伸长达20km。榴辉岩经历了强烈的退变质作用,大部分已退变为榴闪岩,由峰期变质矿物组合石榴石+绿辉石+金红石+钛铁矿和后期退变矿物组合普通角闪石(绿色)+斜长石组成,石榴石边缘发育似针状普通角闪石及微粒状斜长石组成的后合成晶结构,形成宽0.15~1cm的"白眼圈"结构。石榴石成分为Alm52-53And4.2Spess0.7-1.2Gros21.7-22Pyrope19-20,绿辉石中硬玉分子量30.14mol%~37.7mol%。估算榴辉岩相变质温压条件P≈20kbar、T≈660~700℃,榴闪岩相退变温压条件P≈7kbar、T≈550℃,岩石经历了明显的降温降压过程。榴辉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大部分具有扇形分带或"杉树叶"结构,17颗锆石Th/U极低,在0.007~0.09之间,其(LA-ICP-MS)U-Pb年龄411.1±1.9Ma代表了榴辉岩相峰期变质年龄,结合区域构造岩浆事件,确定本次高压变质的峰期时代为晚志留-早泥盆世,其形成可能与大规模的陆-陆碰撞事件有关,这一发现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昆仑变质基底 榴辉岩 榴闪岩 金水口岩群 早泥盆世 高压变质 东昆仑
下载PDF
中祁连苏里地区新元古代辉绿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明 才航加 +2 位作者 陈光庭 田成秀 雷晓清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9-779,共11页
中祁连西段苏里地区有大量北东和近东西向延伸的辉绿岩、辉长岩呈岩墙状侵入到元古宙地质体中。基性岩墙的SiO2含量为46.77%~52.37%,Al2O3含量为12.82%~15.86%,TiO2含量为1.16%~3.14%,MgO含量为3.84%~7.98%,FeOT含量为10.42%~15.53%,以... 中祁连西段苏里地区有大量北东和近东西向延伸的辉绿岩、辉长岩呈岩墙状侵入到元古宙地质体中。基性岩墙的SiO2含量为46.77%~52.37%,Al2O3含量为12.82%~15.86%,TiO2含量为1.16%~3.14%,MgO含量为3.84%~7.98%,FeOT含量为10.42%~15.53%,以贫K2O (0.10%~1.60%)、Na2O>K2O为特征,里特曼指数σ=0.67~2.96,岩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成分与大洋拉斑玄武岩一致;全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51.28×10-6~165.11×10-6),轻重稀土元素之比为2.67~4.90,(La/Yb)N值为2.04~5.03,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δEu=0.93~1.12,无明显的Eu异常;富集Rb、Ba、Th、U,亏损Nb和K,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变化范围相对较宽,高场强元素富集程度不强,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具有左侧隆起、右侧相对平坦的分布型式。基性岩墙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19.5±5.2 Ma,形成时代与全球性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时代高度一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是尖晶石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表明其可能为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新元古代 LA-ICP-MS锆石U-PB定年 Rodinia超级大陆 中祁连 苏里
下载PDF
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严玉峰 杨波 +3 位作者 李焕学 才航加 许海全 许玉豪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40,共8页
在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及中—新元古代万宝沟岩群中,岩性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为(840±2)M... 在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及中—新元古代万宝沟岩群中,岩性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为(840±2)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环境,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岩体与东昆仑地区已报道的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体)为同一性质,表明东昆仑地区存在一条新元古代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带。整个东昆仑可能曾响应了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变质侵入体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大陆碰撞造山
下载PDF
青海玉龙滩地区托赖岩群中—早二叠世基性岩墙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金明 才航加 陈光庭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在玉龙滩地区古元古代托赖岩群变质岩中发现了一套基性岩脉侵入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侵入于托赖岩群片麻岩、片岩,岩脉长轴走向大多以北西向为主,个别近南北向或北东向,露头规模一般长10~35m,宽5~10m。通过同位素测年分析... 在玉龙滩地区古元古代托赖岩群变质岩中发现了一套基性岩脉侵入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辉长岩、辉绿岩,侵入于托赖岩群片麻岩、片岩,岩脉长轴走向大多以北西向为主,个别近南北向或北东向,露头规模一般长10~35m,宽5~10m。通过同位素测年分析辉绿岩脉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结合对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形成于伸展性构造环境。结合本区区域地质分析,该岩脉可能为祁连山造山带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之后,由于陆壳加厚而发生伸展崩塌,造成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形成了该类相当于基性岩墙的产物。反映北祁连地区在早二叠世有一期陆壳加厚伸展背景下的基性岩浆底侵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基性岩墙 早二叠世 伸展裂解
下载PDF
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启龙 夏楚林 +2 位作者 卢世银 孙宏亮 才航加 《甘肃科技》 2012年第10期20-22,43,共4页
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特征分析,认为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的成矿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兼具有斑岩型、热液型矿化特征,矿体主要出露在色的日斑状二长花岗岩与二叠系大理岩接触带上以及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斜长花岗斑岩中及岩... 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特征分析,认为青海省杂多县众根涌铜多金属矿的成矿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兼具有斑岩型、热液型矿化特征,矿体主要出露在色的日斑状二长花岗岩与二叠系大理岩接触带上以及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斜长花岗斑岩中及岩体和围岩(大理岩)的接触带上。经分析认为,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球化学异常显示好、地磁异常效果明显、成矿事实清楚,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化异常 控矿因素 找矿前景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早三叠世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光庭 才航加 粱坤先 《甘肃冶金》 2016年第4期48-54,共7页
东昆仑西段拖拖拉林一带首次发现早三叠世花岗岩(体),其岩石组合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富钾、贫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为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 东昆仑西段拖拖拉林一带首次发现早三叠世花岗岩(体),其岩石组合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具有高硅、富钾、贫钙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为弱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范围大,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负Eu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显向右倾斜的"V"字形,明显富集Rb、K、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Zr、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Sr、P、Ti等。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206Pb/2 38U年龄为248.7±1.6Ma(NSWD=2.9),属早三叠世。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套花岗岩体其物源为壳幔混合源,为洋-陆俯冲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花岗岩(体) 早三叠世 挤压 俯冲
下载PDF
青海省杂多县孤儿学校滑坡特征、成因及预防措施
10
作者 许海全 杨延兴 +2 位作者 才航加 史连昌 严玉峰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10期47-48,共2页
本文针对杂多县孤儿学校滑坡,通过滑坡概念、滑坡的基本特征、滑坡的危害及潜在的隐患,对产生滑坡的成因及滑坡体进行了详细的机制分析,进而提出滑坡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滑坡 滑坡机制 滑坡要素 力学强度
下载PDF
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楔中纳赤台群物质组成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史连昌 才航加 +3 位作者 许海全 徐博 魏有宁 赵明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东昆仑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地体拼贴、碰撞及复合造山的动力过程。奥陶纪—志留纪昆中洋由南向北俯冲形成典型的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楔,其中发育的纳赤台群物质组成复杂,也是该带主要的组成物质。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发现纳... 东昆仑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地体拼贴、碰撞及复合造山的动力过程。奥陶纪—志留纪昆中洋由南向北俯冲形成典型的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楔,其中发育的纳赤台群物质组成复杂,也是该带主要的组成物质。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发现纳赤台群物质由洋中脊-洋岛环境下的含蛇绿岩残片组分及远洋泥钙质沉积、具有浊积岩特征的大陆斜坡次深海-深海相物质、前陆盆地复理石沉积组合、火山岛弧环境下的物质组合等构成。不同岩石组合间多为断层后韧性剪切接触,岩石构造变形十分强烈,不同岩块间时代跨度大,所处的构造环境迥异。在长期俯冲过程中,将不同的物质在东昆仑陆块边缘以不同规模,形态各异的岩片、岩块样式拼贴或堆垛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 奥陶纪-志留纪 纳赤台群物质组成 形成时代 构造环境
下载PDF
青海省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分析
12
作者 任二峰 才航加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0年第4期245-256,共12页
青海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中基性岩以贫硅、钾,高钛、钙,中性岩类以低硅、中钾、钛、钙,酸性岩类以高硅、钾,中钛,低钙为特征。根据Fe*/MgO-TiO2图解上显示出本区火山岩绝大多数火山岩落在岛弧区。微量元素中Th/Nb=0.9>0.11,Nb/Zr>0... 青海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中基性岩以贫硅、钾,高钛、钙,中性岩类以低硅、中钾、钛、钙,酸性岩类以高硅、钾,中钛,低钙为特征。根据Fe*/MgO-TiO2图解上显示出本区火山岩绝大多数火山岩落在岛弧区。微量元素中Th/Nb=0.9>0.11,Nb/Zr>0.04显示出其构造背景为陆-陆碰撞形成的岛弧区。扎日根结扎群火山岩时代Rb-Sr同位素等时线给出的年龄为231±28Ma和225±8 Ma,属晚三叠世。另外Sr同位素的初始比值ISr=0.70522±0.00023,小于0.719,表明岩浆(原始)来源于上地幔,并且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地壳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扎群 晚三叠 同位素 构造背景
下载PDF
东昆仑那陵郭勒河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证据及意义
13
作者 史连昌 才航加 +3 位作者 许海全 任二峰 柴云 魏有宁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76-80,共5页
青藏高原是一个正在快速隆起的地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对高原隆升显得尤为重要。在那陵格勒河两岸形成并保留下多级阶地,阶地阶面的宽度及阶坎的高度不一,表明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的不均一性。那陵格勒河南岸额尔滚赛拉图第四纪阶地... 青藏高原是一个正在快速隆起的地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对高原隆升显得尤为重要。在那陵格勒河两岸形成并保留下多级阶地,阶地阶面的宽度及阶坎的高度不一,表明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的不均一性。那陵格勒河南岸额尔滚赛拉图第四纪阶地上部砂砾石层中发现了非常典型的新构造运动证据——牵引褶皱、断层蚀变等地质现象实体,通过ESR同位素测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初步推算青藏高原在晚更新世以来隆升速率为0.62 mm/a,4.3ka以后测区有一次构造活动,将全新世冲洪积砂砾石层逆冲推覆到晚更新世Ⅱ级阶地之上,并在全新世地层中形成保存了具指示意义的牵引褶皱和断层蚀变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那陵郭勒河地区 新构造运动 第四纪牵引褶皱
下载PDF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划分对比
14
作者 才航加 刘建栋 +3 位作者 王春涛 李五福 赵忠国 曹锦山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3-361,共9页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较为发育,均表现为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前人将该地区泥盆系笼统地划归晚泥盆世牦牛山组,但其空间分布情况不详,划分与对比仍存争议。本文结合近些年在该地区开展的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科研...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较为发育,均表现为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前人将该地区泥盆系笼统地划归晚泥盆世牦牛山组,但其空间分布情况不详,划分与对比仍存争议。本文结合近些年在该地区开展的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的科研成果等资料,重新厘定了东昆仑—柴达木地区泥盆系,将牦牛山组限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代表中—晚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岩沉积;重新启用契盖苏组,代表东昆北地区早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岩沉积;新建雪水河组代表万保沟地区早泥盆世陆相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山组 契盖苏组 雪水河组 泥盆纪 东昆仑—柴达木地区
原文传递
中祁连苏里地区晚侏罗世闪长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成因
15
作者 张金明 陈光庭 +1 位作者 才航加 付彦文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6,共7页
中祁连西段苏里地区首次发现了一套晚侏罗世闪长岩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激光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55.1 Ma±1.4 Ma,显示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为σ=1.32~1.41,A/CNK=0.75~0.83,ΣREE=291.44... 中祁连西段苏里地区首次发现了一套晚侏罗世闪长岩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激光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55.1 Ma±1.4 Ma,显示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为σ=1.32~1.41,A/CNK=0.75~0.83,ΣREE=291.44×10^(-6)~319.87×10-6,LREE/HREE=4.93~5.06,δEu=0.79~0.86表明晚侏罗世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研究成果可以确定该岩体发生在碰撞后的张弛阶段,为板块拉伸环境下的产物,具有板内裂谷特征。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的确定和成因的探讨对于深入研究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祁连 苏里 晚侏罗世 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