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虑障碍经济负担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操小兰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19-723,728,共6页
目的:了解国外焦虑障碍经济负担研究的状况及研究方法,为我国开展焦虑障碍经济负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焦虑障碍人均经济负担和国家经济负担研究,将各国的研究结果转换成2006年的货币价... 目的:了解国外焦虑障碍经济负担研究的状况及研究方法,为我国开展焦虑障碍经济负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焦虑障碍人均经济负担和国家经济负担研究,将各国的研究结果转换成2006年的货币价值后,根据购买力平价统一转换成美元。结果:纳入13篇文献,其中11篇为人均经济负担研究,2篇为国家经济负担研究。焦虑障碍人均直接经济负担最低为256美元/年,最高为8829美元/年,人均间接经济负担最少为328美元,最多达到8655美元/年。只有美国进行了焦虑障碍国家经济负担的研究,约为700亿美元/年。结论:焦虑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人均经济负担研究 国家经济负担研究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22
2
作者 操小兰 文丝莹 +1 位作者 刘剑波 卢建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2 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网络成瘾量表...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2 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网络成瘾量表(IAT)进行调查。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230(10.9%)名中学生曾有过NSSI行为,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19人;初中生108人,高中生122人。男生和女生(10.3%vs.11.6%)、初中生和高中生(11.1%vs.10.8%)之间NSSI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情绪(OR=2.58)、网络成瘾(OR=1.65)及受校园欺凌(OR=2.25)是中学生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较高,抑郁情绪、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成瘾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中学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对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艳敏 钟宝亮 +4 位作者 操小兰 李赋 邓芳 柳小波 刘铁榜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目的:评价吸烟对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次数(NHAs)和住院时间(LHS)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吸烟与非吸烟分裂症患者与NHAs和LHS对比的研究报道,按照匹配原则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进行数据提取。通过Meta分析... 目的:评价吸烟对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次数(NHAs)和住院时间(LHS)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吸烟与非吸烟分裂症患者与NHAs和LHS对比的研究报道,按照匹配原则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进行数据提取。通过Meta分析计算吸烟和非吸烟患者NHAs和LHS的加权均数差(WMD)。结果:共计20项研究(包括2088例吸烟和1823例非吸烟分裂症患者)纳入Meta分析。吸烟患者的NHAs和LHS均显著高于非吸烟患者,其WMD分别为0.69(95%CI:0.43,0.96)和0.28(95%CI:0.10,0.46)。结论:吸烟可能导致华人分裂症患者NHAs增多和LHS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吸烟 住院次数 住院时间 META分析
下载PDF
辨认和控制能力与责任能力司法精神鉴定差异的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学武 高北陵 +8 位作者 胡峰 吴超 张华 关亚军 赖武 李毅 王轶 吴冬凌 操小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比较辨认和控制能力(以下简称"辨控能力")与责任能力司法精神鉴定的差异。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0月(第一时段)实施责任能力与2006年11月—2010年10月(第二时段)在刑事案件中实施辨控能力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回访调... 目的比较辨认和控制能力(以下简称"辨控能力")与责任能力司法精神鉴定的差异。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0月(第一时段)实施责任能力与2006年11月—2010年10月(第二时段)在刑事案件中实施辨控能力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回访调查上述被鉴定人的法庭判决及鉴定意见的采信情况。调查公、检、法、司等法学界人士对司法精神鉴定相关问题的观点。结果两个时段的鉴定案件类型大致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时段作出的精神障碍诊断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时段鉴定为正常范围辨控能力和部分辨控能力的人数比例较第一时段多,而完全丧失辨控能力的人数比例较第一时段少(P<0.05)。70.5%的法学界人士认为司法精神鉴定"评定辨控能力"有别于"评定刑事责任能力"。94.9%认为"作出精神病症对行为人作案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或"作出辨控能力"的司法精神鉴定是符合要求的规范行为。结论评定辨控能力比评定责任能力更符合当前法学要求和自身学科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责任能力 辨认和控制能力
下载PDF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齐立国 曹长安 +3 位作者 操小兰 廖春平 高代林 戎笛声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阿立哌唑的血浆药物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3、4周末与治疗前比...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阿立哌唑的血浆药物浓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3、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P〈0.05)。阿立哌唑在治疗后第3周末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治疗后第3周末有效率为71.2%。治疗后第1、2、3、4周末血药浓度与对应周的剂量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第1、2、3、4周末血药浓度与对应周的PANSS量表评分无相关性(P〉0.05);治疗后第3周末将阿立哌唑血药浓度分成低浓度组(≤76μg/L)、中浓度组(76~116μg/L)、高浓度组(〉116μg/L)3组,中、低浓度组PANSS评分大于高浓度组,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其临床疗效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 血浆药物浓度 临床疗效 相关性检验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父母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寇聪 齐云柯 +3 位作者 操小兰 柯晓殷 张英 卢建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分析可能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ASD患儿父母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short version of Worl... 目的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分析可能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ASD患儿父母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short vers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WHOQOL-BREF)对95例ASD患儿父母进行调查,比较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影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ASD患儿父母的生存质量在社会关系领域(12.62±2.18)及环境领域(10.93±1.97)的得分低于常模(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1.22,95%CI:-2.23^-0.21)和夫妻关系一般(B=-2.28,95%CI:-3.73^-0.84)是ASD患儿父母心理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患儿合并其他疾病(B=-2.55,95%CI:-3.96^-1.14)是ASD患儿父母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低于普通人群,患儿合并其他疾病及夫妻关系不佳者生存质量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轶 黄志彪 +2 位作者 李学武 操小兰 高北陵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52-355,共4页
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三家MMT门诊随机抽取191位MMT门诊患者自评完成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MMT患者低睡眠质量的相... 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三家MMT门诊随机抽取191位MMT门诊患者自评完成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MMT患者低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低睡眠质量的检出率为52.4%(95%CI:45.3%,59.4%);低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为:无工作[2.01(95%CI:1.45,2.81)]、使用安眠药[1.89(95%CI:1.36,2.74)]、静注吸毒[3.03(95%CI:1.69,5.56)]、美沙酮维持剂量高[1.24(95%CI:1.22,1.26)]和伴随抑郁症状[2.55(95%CI:1.83,4.97)]。结论:MMT门诊患者具有较高的低睡眠质量检出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门诊患者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生存质量与睡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寇聪 齐云柯 +3 位作者 操小兰 柯晓殷 张英 卢建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86例ASD患儿的父母(研究组)及83名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健康...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86例ASD患儿的父母(研究组)及83名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健康儿童父母(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比较两组WHOQOL-BREF及PSQI评分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睡眠质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ASD患儿父母的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各领域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4.903,t=-6.931,t=-4.300,t=-6.639;P均<0.001);ASD患儿父母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t=4.547,t=2.545,t=2.508,t=3.479;P均<0.01或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对生存质量的各领域评分均存在显著负影响(t=-2.608^-5.661;P<0.05或P<0.001)。结论:ASD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及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且睡眠质量可能影响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父母 生存质量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齐立国 操小兰 张耀文 《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卓乐定)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4、8周末评定PANSS量表和TESS量表。结果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各种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显效率为8...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卓乐定)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4、8周末评定PANSS量表和TESS量表。结果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各种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显效率为88.23%,有效率64.71%,副作用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失眠、头痛、恶心、坐立不安。结论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女性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吸烟行为的检出率及其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艳敏 钟宝亮 +4 位作者 操小兰 李赋 邓芳 柳小波 刘铁榜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獉獉:调查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吸烟情况及其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相关因素。方法獉獉:精神科医师对19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大体功能量表和吸烟行为问卷评定,并收集其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信息。结果... 目的獉獉:调查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吸烟情况及其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相关因素。方法獉獉:精神科医师对19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大体功能量表和吸烟行为问卷评定,并收集其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信息。结果獉獉: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目前吸烟率为56.6%;吸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包括年龄大(1.18)、公费为主住院(4.66)、住院次数多(1.46)、PANSS总分高(1.08)和PANSS阴性症状分高(1.26);吸烟的保护因素(比值比)包括起病年龄晚(0.38)、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0.35)和GAF量表分高(0.86)。结论獉獉: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吸烟率与普通人群中男性吸烟率接近,其吸烟行为与某些社会人口学因素和疾病临床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 吸烟
下载PDF
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首次发病前吸烟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艳敏 钟宝亮 +3 位作者 李艳 操小兰 柳小波 李赋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首次精神病发作前的吸烟率(病前吸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网、台湾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PsycINFO,查找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病前吸烟率的原始文献,检... 目的系统评价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首次精神病发作前的吸烟率(病前吸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期刊网、台湾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PsycINFO,查找华人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病前吸烟率的原始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12月25日。由两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 3.1.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项研究(2 445例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纳入分析,所有研究均为低质量。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合并病前吸烟率为72.0%(95%CI:61.0%~86.8%,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近年发表(2012年-2016年)文献的病前吸烟率高于早年发表(2002年-2011年)文献(83.0%vs.61.0%,P=0.0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吸烟率高于非首发患者(88.0%vs.67.0%,P=0.047)。结论大多数华人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行为发生在首次精神疾病发作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 吸烟 精神分裂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表情识别过程神经活动的变化 被引量:18
12
作者 柯晓殷 张英 +4 位作者 操小兰 齐云柯 肖舟 赖文涛 卢建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表情识别过程中前额叶皮质(PFC)氧合血红蛋白(HbO)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汉族ASD儿童15例,平均年龄为(7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表情识别过程中前额叶皮质(PFC)氧合血红蛋白(HbO)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汉族ASD儿童15例,平均年龄为(73±25)月。用fNIRS检测进行表情识别任务时PFC的HbO浓度,经12周rTMS治疗后复测fNIRS;rTMS刺激部位包括左侧Broca区、左侧额前、左枕叶,频率为1Hz。结果:治疗后,ASD儿童识别高兴表情时,左背外侧PFC的HbO水平下降(P<0.05),右背外侧PFC的HbO水平升高(P<0.05);识别悲伤表情时,各通道HbO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识别中性表情时,左腹外侧PFC(P<0.05)、左后侧PFC(P<0.01)HbO水平下降,左背外侧PFC、右眶额叶HbO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低频rTMS可能影响ASD儿童表情识别过程神经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寇聪 吴赵敏 +2 位作者 刘娟 操小兰 杨斌让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9-873,共5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482例ADH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共...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482例ADHD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共患ODD(单纯ADHD组)322例,ADHD共患ODD(ADHD共患ODD组)160例,收集两组患儿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评估得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父母养育方式与ADHD患儿共患ODD的关系。结果单纯ADHD组和ADHD共患ODD组父母养育方式得分(含拒绝因子、情感温暖因子、过度保护因子和偏爱因子)和一般人口学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DHD注意缺陷型患儿中,患儿年龄越大,父亲文化程度越低,共患ODD风险越大(P<0.05),而父母养育方式与共患ODD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ADHD患儿是否共患ODD与父母养育方式无明显相关性,临床工作中,应减少对ADHD共患ODD患儿父母都有养育方式不良的刻板印象,从多角度寻找共患ODD的原因,以提供合理的干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父母养育方式 儿童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雪莲 孙福刚 +3 位作者 于传宁 操小兰 张广平 黄庆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以每例患者的1例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以每例患者的1例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G-CBT和心理健康教育、药物治疗,干预时间均为8周,每周1次。入组前4周、干预后8周、12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G-CBT干预后8周、12周对照组与干预组组间家属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BT干预后8周,对照组与干预组家属组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在一定期间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态和人际关系、减少心理应激水平、改善家庭功能,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家庭支持。使患者感受到的主观支持增加,可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 心理健康 一级亲属
下载PDF
电休克治疗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激越症状: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小静 郑伟 +7 位作者 郭彤 Gabor S.Ungvari Helen F.K.CHiu 操小兰 CarlD'Arcy 孟祥飞 宁玉萍 项玉涛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7年第1期1-14,共14页
背景:躁动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是一个重大挑战。电休克疗法(ECT)对各种精神疾病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但ECT对精神分裂症的躁动治疗的相关meta分析还尚未报道。目标:系统地评估单一使用ECT或ECT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APs)... 背景:躁动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是一个重大挑战。电休克疗法(ECT)对各种精神疾病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治疗,但ECT对精神分裂症的躁动治疗的相关meta分析还尚未报道。目标:系统地评估单一使用ECT或ECT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APs)的对精神分裂症的躁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文献搜索。两名独立评估者筛选研究、提取结果数据与现有数据的安全性、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合成。采用建议、评估、开发、和评价的工作组等级(GRADE)来判断主要成果的证据的总体水平。结果:一共确定了中国有七个RCTs,包括ECT单一使用(4个RCTs有5个治疗组,n=240)和ECT-APs合并使用(3个RCTs,n=240)。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4.3(4.5)岁,平均治疗时间为4.3(3.1)周。所有7个RCTs非盲法,并且根据Jadad量表7项RCTs均被评为低质量。样本的Meta分析发现与APs单一治疗相比,单一使用ECT或ECT-APs合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躁动子因子评分改善均无显著性差异(ECT单一使用: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90,95%confidence interval(CI):(-2.91,1.11),p=0.38;ECT-APs合并使用:WMD=-1.34,(95%CI:-4.07,1.39),p=0.33)。然而,PANSS总分(WMD=-7.13,I^2=0%,p=0.004)和兴奋子因子评分(WMD=-1.97,p<0.0001)、ECT治疗14天后的PANSS总分(WMD=-7.13,I^2=0%,p=0.004)和第7天和第14天的兴奋子因子评分(WMD=-1.97to-1.92,p=0.002 to 0.0001)均显示单一使用ECT优于APs单一治疗。ECT-APs合并治疗结束时(WMD=-10.40,p=0.03)和治疗后7天(WMD=-5.01,p=0.02)的PANSS总分显示均优于APs单药治疗。头痛(p=0.0001,number-needed-to-harm(NNH)=3,95%CI=2-4)是唯一的ECT单一治疗后不良反应,并且ECT单一治疗组比APs单药治疗发生的更频繁。根据GRADE方法,主要结果的证据水平被评为"非常低"(37.5%)和"低"(50%)。结论:基于中国7个RCTs合并的数据发现ECT单一治疗或ECT-APs合并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躁动治疗中并没有优势。然而,ECT单一治疗或ECT-APs合并治疗均与PANSS总分减低显著有关。需要高质量的RCTs验证目前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休克治疗 躁动 精神分裂症 头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国接受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中反社会人格障碍患病率的荟萃分析(英文)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宝亮 项玉涛 +3 位作者 操小兰 李艳 朱军红 赵凤琴 《上海精神医学》 2014年第5期259-271,共13页
背景:西方国家的研究持续报道海洛因成瘾者共患反社会人格障碍(Anit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比率很高,但中国海洛因成瘾者共患ASPD的报道比率变异很大,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临床医生在治疗物质滥用问题时没有考虑人格问... 背景:西方国家的研究持续报道海洛因成瘾者共患反社会人格障碍(Anit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比率很高,但中国海洛因成瘾者共患ASPD的报道比率变异很大,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临床医生在治疗物质滥用问题时没有考虑人格问题。这份报告对评估中国海洛因依赖患者共患ASPD比率的研究做了系统分析。方法:我们检索了中国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台湾电子期刊服务网)和西方数据库(PubMed和EMBASE)的相关研究。两位作者独立检索文献,确定符合预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用于分析的数据。使用StatsDirect 3.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检索到15项符合条件的研究,共有3692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其中仅有2项高质量研究。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康复中心或医院进行的。在这些患者中合并ASPD终生患病率为30%(95%CI:23~38%),但这些研究结果的异质性很大(I2=95%,p&lt;0.001)。 男性患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44%比21%),注射吸毒患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烫吸的患者(44%比27%)。研究方法较严谨的报道的海洛因依赖者ASPD患病率较高。 结论:虽然现有的有关中国接受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共患ASPD的文献存在较大的方法学问题,但据我们的分析,估计这些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符合ASPD诊断标准的。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是提高临床医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比较伴ASPD患者与不伴ASPD患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和复吸情况,制定出适合这个治疗相对困难的海洛因依赖患者亚群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海洛因依赖 患病率 荟萃分析 中国
下载PDF
深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及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操小兰 文丝莹 +2 位作者 柯晓殷 钟宝亮 卢建平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率,探讨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网络成瘾测试自制一般情况表对深圳市2200名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及其抑郁情绪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共有2015名中学生完成调查,其中男生1043人(占51. 8%),女...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发生率,探讨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网络成瘾测试自制一般情况表对深圳市2200名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及其抑郁情绪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共有2015名中学生完成调查,其中男生1043人(占51. 8%),女生972人(占48. 2%);初中生926人(46.0%),高中生1089人(占54. 0%)。460名中学生有网络成瘾(占22. 8%),38名学生为重度网络成瘾者(占1. 9%)。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网络成瘾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有抑郁情绪,每周不参加体育锻炼,学习压力大及亲子关系差是中学生产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深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形势严峻,社会、学校及家庭应积极采取措施,尽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网络成瘾 抑郁情绪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欺凌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操小兰 文丝莹 +1 位作者 柯晓殷 卢建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79-1681,1685,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的流行特征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制定校园欺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表为调查工具,于2017年7-10...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校园欺凌的流行特征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制定校园欺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表为调查工具,于2017年7-10月对深圳市210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经历校园欺凌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418名中学生(19.9%)过去1年曾经历校园欺凌,其中326名(15.5%)曾受到传统欺凌,182名(8.7%)曾经历网络欺凌。男生、初中生、学习成绩差、父母离异、亲子关系及同伴关系差的中学生更易经历校园欺凌(χ~2值分别为8.89,41.56,14.83,23.42,32.26,46.75,P值均<0.05)。受校园欺凌的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高于未受校园欺凌的学生,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未受欺凌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4,-7.08,-6.88,-6.02,P值均<0.01)。结论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较高,欺凌事件使其产生负面情绪,降低生存质量。应加强对受欺凌学生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 学生 精神卫生
原文传递
儿童癫痫共患抑郁症 焦虑症 被引量:6
19
作者 卢建平 操小兰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癫痫患儿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为12%~36%,但很少被识别和治疗,其影响因素包括与癫痫相关因素、抗癫痫药物使用、人口学特征以及家庭应对癫痫方式。使用儿童抑郁和焦虑筛查量表有助于发现和识别抑郁症和焦虑症。治疗癫痫儿童抑郁症... 癫痫患儿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为12%~36%,但很少被识别和治疗,其影响因素包括与癫痫相关因素、抗癫痫药物使用、人口学特征以及家庭应对癫痫方式。使用儿童抑郁和焦虑筛查量表有助于发现和识别抑郁症和焦虑症。治疗癫痫儿童抑郁症和焦虑症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推荐使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为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发生率 癫痫
原文传递
人际关系在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身心健康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振朋 刘剑波 +2 位作者 操小兰 陈阳霞 卢建平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人际关系在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身心健康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对深圳市11所学校的23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问卷了解在校生的每天互联网使用时间、人际关系,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OL-BREF)量表了解深圳市中学生... 目的探讨人际关系在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与身心健康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对深圳市11所学校的23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问卷了解在校生的每天互联网使用时间、人际关系,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OL-BREF)量表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生理及心理领域的健康程度。结果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11,P<0.05)、学业压力(β=-0.252,P<0.05)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强度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纳入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及学业压力等一般资料,结果发现:每天使用互联网时间(β=-0.126,P<0.05);人际关系(β=-0.552,P<0.05)仍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强度有统计学意义;在中介分析发现,发现人际关系在青少年网络使用时间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Bootstrap检验法检验95%CI[-0.083,-0.141]不包含0,即人际关系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与身心健康关系之间存在中介关系。结论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时间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其中人际关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人际关系 身心健康 中介分析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