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酶提高铁观音杀青物香气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1
作者 操晓亮 薛婉茹 +5 位作者 庄志雄 谢李玲 周培琛 伊勇涛 张峰 洪晶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为提高铁观音杀青物的香气物质得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铁观音杀青物的复合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对香气成分进行检测。最佳的复合酶增香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酸解后加入0.1%的复合酶,... 为提高铁观音杀青物的香气物质得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铁观音杀青物的复合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对香气成分进行检测。最佳的复合酶增香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酸解后加入0.1%的复合酶,调节pH至4.5,60℃酶解3 h。酶解最佳增香样品的香气物质总量达到3926.52μg/L,比空白增长12.63倍。不同酶解工艺条件下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增香后的香气物质具有突出的铁观音香气特征,整体香味和谐。研究结果可对茶叶香气提取工艺的研究、茶叶深加工、茶叶香精的调配和食品调香及相关茶产业的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杀青物 酶解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
下载PDF
糖苷类潜香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概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操晓亮 梅勇 毛多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B10期570-574,共5页
详述了糖苷类潜香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阐明了水果、烟草等植物中存在重要的糖苷类潜香物质;比较了酸解和酶解两种分析方法对植物中糖苷类物质成分分析结果的差异,酸解得到的糖苷类香味成分含量高于酶解,但糖苷配体的结构发... 详述了糖苷类潜香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阐明了水果、烟草等植物中存在重要的糖苷类潜香物质;比较了酸解和酶解两种分析方法对植物中糖苷类物质成分分析结果的差异,酸解得到的糖苷类香味成分含量高于酶解,但糖苷配体的结构发生变化,而酶解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植物中糖苷类物质的存在结构状态。认为寻找更为有效的糖苷类潜香物质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苷 提取 分离 分析
下载PDF
基于香气活性值的烟草提取物成分分析及感官作用评价
3
作者 徐秀娟 洪祖灿 +5 位作者 柴国璧 陈群 杨春强 操晓亮 胡军 张峰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1,共9页
为探究烟草提取物中香韵特征成分对卷烟风格特征的影响,采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技术,制备了产自福建、贵州、湖南的3种烟草提取物,考查焦甜香、奶香、豆香、辛香、果香、酸香、坚果香、花香特征成分在3种烟草提取物中的质量浓度及香气... 为探究烟草提取物中香韵特征成分对卷烟风格特征的影响,采用亚临界萃取-分子蒸馏技术,制备了产自福建、贵州、湖南的3种烟草提取物,考查焦甜香、奶香、豆香、辛香、果香、酸香、坚果香、花香特征成分在3种烟草提取物中的质量浓度及香气活性值(OAV)分布,通过嗅香和卷烟抽吸评价OAV的改变对烟草提取物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贵州、湖南3种烟草提取物的香韵特征成分总质量浓度分别为2 427.62μg/mL、3 688.96μg/mL、4 628.06μg/mL;焦甜香、奶香、酸香和花香在3种烟草提取物中占比不同,福建烟草提取物以花香、焦甜香和奶香为主,贵州烟草提取物和湖南烟草提取物均以酸香和花香为主,但两种香韵在不同烟草提取物中的OVA占比不同;依据3种提取物香韵特征成分OAV的差异,在福建烟草提取物的基础上定向补加各香韵特征成分的代表性成分,复配物的清香型风格特征弱化,浓香型风格特征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提取物 香韵特征成分 香气活性值 风格特征
下载PDF
铁观音茶精油微胶囊化制备及结构表征
4
作者 操晓亮 薛婉茹 +6 位作者 庄志雄 谢李玲 叶淑芳 孟春 杨娟娟 张峰 洪晶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5,52,共7页
为提高铁观音茶精油的稳定性,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稳定的铁观音茶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壁材的种类和浓度、芯壁比、包埋温度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研究微胶囊的分子结构、微观状态和稳定性等。以明胶、阿拉伯树胶和麦... 为提高铁观音茶精油的稳定性,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稳定的铁观音茶精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壁材的种类和浓度、芯壁比、包埋温度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研究微胶囊的分子结构、微观状态和稳定性等。以明胶、阿拉伯树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浓度比为1:1:1),在壁材浓度1%(w/v),芯壁比为1:2(w/w),均质温度为50℃条件下,制得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7.12%,产率为62.44%。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铁观音茶精油被成功包埋;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微胶囊囊壁结构相对完整,表面光滑;微胶囊的释放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在4,25℃时达到精油缓慢释放的效果。研究为铁观音茶精油的拓展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精油 微胶囊 壁材 稳定性 结构表征
下载PDF
甘草抗氧化物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彭雪萍 马庆一 +2 位作者 刘艳芳 操晓亮 周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69,共3页
由甘草甜素提取后的废渣经60%乙醇萃取制得甘草抗氧化物(LRA),再与Vc、PG、BHT复配,以猪油为底物,采用烘箱法进行活性跟踪检测发现,LRA与BHT复配物抗氧化性最好,分别是单一组分LRA、BHT的2.62和2.98倍。把LRA与BHT(1∶1)复配物(0.02%)... 由甘草甜素提取后的废渣经60%乙醇萃取制得甘草抗氧化物(LRA),再与Vc、PG、BHT复配,以猪油为底物,采用烘箱法进行活性跟踪检测发现,LRA与BHT复配物抗氧化性最好,分别是单一组分LRA、BHT的2.62和2.98倍。把LRA与BHT(1∶1)复配物(0.02%)与淀粉(3%),氯化钠(18%),葡萄糖(4.5%),单硬脂酸甘油酯(0.1%),明胶(1%)和水(76.4%)配成涂膜液,对冷却肉进行涂膜贮藏实验,经感官及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证明,加入抗氧化剂的冷却肉哈变速度及菌落总数分别降低25和7倍,使货架期延长一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抗氧化物 冷却肉 涂膜 货架期
原文传递
苹果多酚对灌肠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世涛 刘艳芳 +2 位作者 彭雪萍 周冰 操晓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049-10049,10058,共2页
苹果汁生产废渣经70%乙醇提取制得苹果多酚(AP),与BHT(1∶1)复配后,按0.02%的比例加入灌肠,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加入复配物的灌肠抗氧化性是空白的12.8倍,风味明显改善,抗氧化效果明显,能使得灌肠保鲜期延长半年左右。
关键词 苹果多酚 灌肠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苹果多酚对腊肉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彭雪萍 马庆一 +2 位作者 王花俊 操晓亮 周冰 《肉类研究》 2007年第12期18-19,共2页
苹果汁生产废渣经70%乙醇提取制得苹果多酚(AP),与BHT(1:1)复配后,按0.02%的比例加入到腊肉涂膜液中,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加入复配物的腊肉抗氧化性是对照的2倍,风味明显改善,抗氧化效果明显,能使腊肉保鲜期延长1个... 苹果汁生产废渣经70%乙醇提取制得苹果多酚(AP),与BHT(1:1)复配后,按0.02%的比例加入到腊肉涂膜液中,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加入复配物的腊肉抗氧化性是对照的2倍,风味明显改善,抗氧化效果明显,能使腊肉保鲜期延长1个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多酚 腊肉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基于感官导向的铁观音茶叶特征香气的分析、重构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操晓亮 张峰 +9 位作者 柴国璧 刘加增 洪祖灿 周培琛 孙世豪 胡军 茅中一 姬凌波 付英杰 席辉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9,共10页
【目的】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方法】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 【目的】构建一种天然香料香气重构及其风格强化的调香方法并应用于卷烟加香。【方法】以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为对象,通过感官导向的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具有铁观音茶叶香气的特征组群;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叶特征香气组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三点选配法测定特征香气成分在乙醇中的嗅觉阈值,结合其在茶叶提取物中的含量特征,计算各香气成分的香气活性值(OAV)并确定贡献度及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通过茶叶提取物特征香气关键贡献成分的重组、香气轮廓法对比评价及香气特征强化,验证基于OAV的感官关键贡献成分加香效果。【结果】(1)感官导向凝胶色谱分离收集到117个流份,其中分离富集到铁观音茶叶香气特征流份28份;(2)铁观音茶叶提取物中含有41种特征香气成分,其中芳樟醇、橙花叔醇、苯乙醇、香叶醇、柠檬醛、吲哚和茉莉酸甲酯、己酸乙酯等22种香气成分对感官作用贡献最大;(3)香气关键贡献成分重组物与铁观音茶叶提取物香气轮廓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重现茶叶的香气特征风格;(4)茶叶香气重组物与茶叶提取物复配后能够较好地强化卷烟的茶香风格特征,且花香、清香、果香香韵明显增强,香势强度明显增加,可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 感官导向分离 香气活性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卷烟加香
下载PDF
武夷岩茶茶香提取物的制备、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范坚强 杨伟平 +7 位作者 连芬燕 霍现宽 操晓亮 胡军 刘加增 胡有持 陈小明 章雪锋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开发新型天然烟用香料,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了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岩茶(肉桂)茶香提取物,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岩茶(水仙)提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二氢猕猴桃内酯、5-甲基糠醛、N-乙基-2-吡咯甲醛、2-乙... 为开发新型天然烟用香料,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了武夷岩茶(水仙)、武夷岩茶(肉桂)茶香提取物,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岩茶(水仙)提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二氢猕猴桃内酯、5-甲基糠醛、N-乙基-2-吡咯甲醛、2-乙酰基吡咯、氧化芳樟醇、苯甲醇、苯乙醇、橙花叔醇、吲哚等。岩茶(肉桂)提取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有二氢猕猴桃内酯、茉莉内酯、2-乙酰基吡咯、苯甲醇、苯乙醇、橙花叔醇、吲哚等。嗅香评价表明,两种茶香提取物能够较好保持茶样的香气特征风格。将两种提取物用于卷烟加香,梯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物含量水平为1%(质量分数)时,武夷岩茶(水仙)和武夷岩茶(肉桂)提取物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μL/支和0.5μL/支,此时茶香与烟香能够较好协调,可以明显提高卷烟的抽吸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茶香提取物 烟用香料 减压水蒸气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卷烟加香
下载PDF
茶树花纯露的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峰 操晓亮 +2 位作者 伊勇涛 陈小明 谢金栋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4,共7页
【背景和目的】茶树花鲜花香气淡雅怡人,但香味物质含量低,为提取、富集茶树花鲜花中的香味物质,研究了茶树花香料的制备工艺。【方法】以香味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了茶树花开花状态、预处理方式、水蒸气蒸馏及浓缩工艺对茶树花纯露... 【背景和目的】茶树花鲜花香气淡雅怡人,但香味物质含量低,为提取、富集茶树花鲜花中的香味物质,研究了茶树花香料的制备工艺。【方法】以香味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了茶树花开花状态、预处理方式、水蒸气蒸馏及浓缩工艺对茶树花纯露品质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茶树花纯露进行了香味成分分析和卷烟加香评价。【结果】(1)以饱和食盐水浸泡的初展期、全展期茶树花鲜花为原料,采用水汽蒸馏结合反渗透膜浓缩工艺所制备的茶树花纯露与新鲜茶树花香气相似。(2)茶树花纯露中共检测到42种香味成分,总量为68.61μg/g,其中苯乙酮、芳樟醇、2-丁酮、2-苯乙醇等具有花香、清甜香韵的香味成分含量较高,与鲜花中的香味物质基本类似。(3)制备的茶树花纯露能够赋予卷烟突出的清甜香和花香香韵。【结论】建立的茶树花鲜花纯露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富集茶树花鲜花中的香味物质,制备的纯露能够明显提升卷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纯露 烟用香料 水汽蒸馏 反渗透膜浓缩
下载PDF
铁观音茶叶不同制作过程物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伊勇涛 张峰 +3 位作者 操晓亮 蓝洪桥 陈小明 范坚强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6年第5期13-16,21,共5页
为探索福建铁观音茶叶制作过程物在卷烟中的应用,采取顶空分析方法对铁观音茶制作过程中的摇青物、杀青物、成品茶叶原料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比较不同过程茶原料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及特征组分的改变情况;探讨了不同铁观音茶叶制作过程... 为探索福建铁观音茶叶制作过程物在卷烟中的应用,采取顶空分析方法对铁观音茶制作过程中的摇青物、杀青物、成品茶叶原料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比较不同过程茶原料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及特征组分的改变情况;探讨了不同铁观音茶叶制作过程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卷烟加香试验表明:不同阶段茶香提取物均能凸显茶香韵,与烟香协调,增加香气量与丰富性,提升抽吸品质,且不同阶段茶香提取物分别具有各自的特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过程物 挥发性成分 卷烟加香
下载PDF
珊瑚藻多糖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峰 谢全灵 +7 位作者 余志强 操晓亮 张怡评 赵敏 洪专 郭洪辉 陈晖 洪祖灿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5,共7页
为了开发天然海藻多糖烟用保润剂,采用酶解法从珊瑚藻中提取多糖,首先考察5种酶对多糖提取量以及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在优选木聚糖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柠檬酸浓度等提取工艺条件对多糖... 为了开发天然海藻多糖烟用保润剂,采用酶解法从珊瑚藻中提取多糖,首先考察5种酶对多糖提取量以及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在优选木聚糖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柠檬酸浓度等提取工艺条件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最后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珊瑚藻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优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为:木聚糖酶添加量为0.8%(m/m),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柠檬酸浓度为0.0625 g/L,珊瑚藻多糖提取量为(661.1±7.8)mg/g。感官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珊瑚藻多糖具有显著改善卷烟吸食品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藻 酶法提取 木聚糖酶 多糖 卷烟
下载PDF
膜技术在茶香烟用香料分离、浓缩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伊勇涛 谢金栋 +3 位作者 向晨 李斌 操晓亮 蓝洪桥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5-19,共5页
以制备的茶提取液为样品,分别经过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膜技术分离处理,对各分离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与感官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提取液中的茶多酚,主要在微滤及大分子量超滤时具有截留作用,而对于咖啡因各级膜截留效果不明显,膜技术的... 以制备的茶提取液为样品,分别经过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膜技术分离处理,对各分离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与感官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提取液中的茶多酚,主要在微滤及大分子量超滤时具有截留作用,而对于咖啡因各级膜截留效果不明显,膜技术的分离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茶香烟用香料使用品质,最佳分离条件为100 k D超滤,反渗透浓缩样品则可较好地保留香气成分,增加头香,解决常规浓缩过程香味成分损失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浓缩 茶提取物 卷烟加香
下载PDF
甘草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雪萍 马庆一 +1 位作者 刘艳芳 操晓亮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6年第19期10-12,共3页
对甘草甜素提取后的废渣,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粗提,通过活性跟踪检测,筛选出60%乙醇提取物活性最好;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提取,确定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活性更优,测得总黄酮含量为27.73%。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提取物与其他抗氧... 对甘草甜素提取后的废渣,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粗提,通过活性跟踪检测,筛选出60%乙醇提取物活性最好;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提取,确定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活性更优,测得总黄酮含量为27.73%。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提取物与其他抗氧化剂复配后其活性均好于单个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抗氧化物 乙醇 乙酸乙酯 黄酮
原文传递
基于香气活性值的福建尤溪烟叶提取物香气特征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茅中一 洪祖灿 +5 位作者 刘加增 周培琛 伊勇涛 操晓亮 张晓兵 谢金栋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6-65,共10页
为探究福建尤溪烟叶提取物中香韵特征成分及其对香韵的贡献,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GC-TOF MS)对烟叶提取物致香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35种主要致香成分并按香气特征分为7种香韵特征赋予组群,采用内标标准... 为探究福建尤溪烟叶提取物中香韵特征成分及其对香韵的贡献,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GC-TOF MS)对烟叶提取物致香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35种主要致香成分并按香气特征分为7种香韵特征赋予组群,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了其在烟叶提取物中的浓度,计算了相应的香气活性值(OAV),比较了各香韵特征成分对各香韵特征的贡献,通过卷烟加香评吸实验考察了烟叶提取物及其香韵特征成分复配物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①在烟叶提取物中,10种清香、2种青滋香、3种果香、6种花香、5种焦甜香、4种辛香和4种豆香特征成分的总量分别为56.71、0.88、3.83、23.85、17.84、10.76和14.48μg/mL,其中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己醛、苯甲醇、2-乙酰基吡咯、糠醛、2(5H)-呋喃酮、4-乙烯基愈创木酚、γ-丁内酯和4-甲基苯乙酮在各自香韵中的质量分数较高。②基于OAV分析,在彰显各自香韵特征中起重要作用的致香成分有β-大马酮和β-二氢大马酮(清香)、顺-3-己烯醛和反,顺-2,6-壬二烯醛(青滋香)、己醛(果香)、苯乙醛和β-紫罗兰酮(花香)、甲基环戊烯醇酮和麦芽酚(焦甜香)、愈创木酚和4-乙烯基愈创木酚(辛香)和4-甲基苯乙酮(豆香)。③基于OAV的烟叶提取物香韵特征组群分析,显示其香韵风格是清香为主,辅以花香、青滋香、果香、焦甜香、辛香和豆香等香韵,与文献报道的福建尤溪烟叶香韵风格基本吻合。④烟叶提取物香韵特征成分复配物能较好体现清甜香、蜜甜香和花香的香韵特征,并提高卷烟抽吸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提取物 香气活性值 嗅觉阈值 香韵特征 组群 卷烟
下载PDF
基于滤嘴抽吸温度的载香凝胶滤棒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雯 余玉梅 +13 位作者 王道铨 操晓亮 张建平 刘秀彩 李巧灵 苏明亮 林艳 梁晖 柯文林 余志强 吴添文 黄朝章 徐建荣 黄燕生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79,共9页
为开发适应于卷烟抽吸过程滤嘴温度变化状况的载香凝胶,提升卷烟的持香和释香能力,以载体凝胶为对象,采用热重法、差示热分析技术分析其材料特性;将其制成滤棒后卷制成卷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 为开发适应于卷烟抽吸过程滤嘴温度变化状况的载香凝胶,提升卷烟的持香和释香能力,以载体凝胶为对象,采用热重法、差示热分析技术分析其材料特性;将其制成滤棒后卷制成卷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该凝胶滤棒的释香和持香能力。结果表明:①该凝胶滤棒的温感设计与卷烟抽吸过程滤棒温度变化状况较为一致,且其装载率、热稳定性符合目标设计需求;②卷烟抽吸时,特征香味成分释放量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而增加,释香能力较好,符合设定目标;③采用该凝胶滤棒制备的样品卷烟在醇化10 d左右时能够趋于稳定,存放180 d后其特征香味持有率仍可达76.7%,表明其具备较好的持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凝胶 凝胶滤棒 相变 香味载体 热失重分析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