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槐果碱改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盛楠 支文冰 +6 位作者 张红 王晓婷 孙婷婷 许宗仁 陈静 李晔 刘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61-2468,共8页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槐果碱(SC)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抗哮喘的潜在效应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CI-H292诱导体外炎症模型,给予不同浓度SC进行治疗。采用MTT法筛选LPS和SC对NCI-H292细胞的安全浓度;设Con... 目的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槐果碱(SC)体外抗炎作用及其抗哮喘的潜在效应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CI-H292诱导体外炎症模型,给予不同浓度SC进行治疗。采用MTT法筛选LPS和SC对NCI-H292细胞的安全浓度;设Control组、LPS组(10μg/mL LPS)、SC组(10μg/mL LPS+不同浓度SC),ELISA法检测细胞中黏蛋白5AC(MUC5AC)的表达和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分泌情况;RT-PCR法检测细胞中MUC5AC、IL-6、IL-8、髓样分化因子(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 p65)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磷酸化p38(p-p38)和磷酸化p65(p-p65)以及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LPS和SC分别在0~10μg/mL、0~40μg/m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影响;ELISA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中MUC5A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上清液中IL-6、IL-8也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SC组细胞中MUC5A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IL-6、IL-8也极显著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中MUC5AC、IL-6、IL-8、MyD88和NF-κB p65 mRNA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SC组细胞中MUC5AC、IL-6、IL-8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MyD88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SC可极显著降低LPS诱导的NCI-H292细胞中TRAF6、TLR4、p-p38和p-p65以及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P<0.01)。结论SC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改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进而发挥抗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果碱 NCI-H292细胞 TLR4-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黏液高分泌
下载PDF
脂多糖对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支文冰 姜盛楠 +6 位作者 孙婷婷 王春柳 宗时宇 陈静 李晔 刘洋 张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气道上皮细胞(BEAS-2B)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BEAS-2B发生炎性损伤,于刺激后3、6、12和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8、IL-6、IL-17、IL-1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气道上皮细胞(BEAS-2B)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BEAS-2B发生炎性损伤,于刺激后3、6、12和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8、IL-6、IL-17、IL-1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IL-13、IL-3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硝酸还原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LPS可促进BEAS-2B细胞中IL-8、IL-6、IL-17和MCP-1分泌,且诱导3、6、12和24 h时均能使IL-8、IL-6、IL-17和MCP-1因子水平显著增加,但不同因子分泌达峰时间不一致;此外,LPS对BEAS-2B细胞IL-1β、TSLP、IL-13、IL-33和NO分泌无显著刺激作用。结论 LPS刺激的BEAS-2B细胞损伤模型适用于IL-8、IL-6、IL-17和MCP-1因子调节相关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哮喘 气道上皮细胞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制冰片介导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细胞H/R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支文冰 余金花 +4 位作者 王春柳 刘琪琪 李晔 张红 刘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3,267,共7页
目的研究天竺黄制冰片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H9C2心肌细胞不同的缺氧时间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测定损伤后H9C2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ioxide d... 目的研究天竺黄制冰片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H9C2心肌细胞不同的缺氧时间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测定损伤后H9C2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ioxide dia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se,LDH)水平,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建立。MTT方法测定天竺黄、冰片及制冰片对H9C2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并检测天竺黄、冰片及制冰片对H/R诱导后心肌细胞中MDA、SOD和LDH生成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天竺黄制冰片对H/R诱导H9C2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缺氧6 h,复氧4 h,心肌细胞存活率小于50%,细胞中MDA和LDH水平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成功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天竺黄、冰片及制冰片在1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心肌细胞活力均没有影响。天竺黄(6.25~100μg/mL)对H/R诱导的H9C2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冰片(25~100μg/mL)显著增加H/R诱导的H9C2细胞活力(P<0.05),制冰片(25~100μg/mL)极显著增加了H/R诱导的H9C2细胞活力(P<0.01)。同时,与模型组相比,冰片和制冰片分别给药均降低了H/R诱导的心肌细胞中MDA和LDH的水平,提高了SOD的活性,且同浓度制冰片调节作用优于冰片。同时,天竺黄制冰片通过上调了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Bax、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天竺黄制冰片可通过调控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阻碍心肌细胞凋亡,进而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缺血性心肌病 H/R损伤 H9C2细胞 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夏丽 刘洋 +4 位作者 王海峰 白荷荷 马莉 王晓婷 支文冰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探究川芎抗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采用GEO数据库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获取肝纤维化靶点;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川芎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将川芎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进行蛋白互作网... 为探究川芎抗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采用GEO数据库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获取肝纤维化靶点;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川芎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将川芎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微生信进行做图;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调控网络。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针对川芎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对接模拟。结果表明,TCMSP数据库检索结合文献研究,筛选得到川芎中8个活性成分及对应的88个作用靶点;GEO数据库筛选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获取疾病靶点2038个,交集得到32个川芎治疗肝纤维化的共同靶点,并筛选出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Recombinant prostaglandin 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关键靶点。富集分析表明,川芎治疗肝纤维化的靶点主要参与肝癌信号通路、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白介素17信号通路和内分泌抵抗等信号通路,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向调节过程和信号转导过程等生物学过程。“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川芎抗肝纤维化活性成分6个,分别为阿魏酸(Ferulic acid,FA)、川芎哚(Perlolyrine)、叶酸(Folic acid)、川芎萘呋内酯(Wallichilide)、亚麻油酸乙酯(Mandenol)和肉豆蔻酮(Myricanone),其中阿魏酸的节点度值最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川芎抗肝纤维化关键成分阿魏酸和关键靶点PTSG2、MMP9和EGFR分子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合能分别为-23.04kJ/mol、-22.17kJ/mol和-25.14kJ/mol。川芎可通过靶向STAT3、PTGS2和EGFR等靶点,调控肝癌和脂质代谢等信号通路,改善肝纤维化病变,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阿魏酸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苦豆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静 刘洋 +5 位作者 支文冰 安玉叶 李莎莎 刘琪琪 李晔 张红 《特产研究》 2023年第1期162-173,179,共13页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其全草、根及种子皆可入药,具有清热润燥、止痛和杀虫的功效。苦豆子中含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多糖、有机酸、香豆素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豆子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菌、免疫调... 苦豆子为豆科槐属植物,其全草、根及种子皆可入药,具有清热润燥、止痛和杀虫的功效。苦豆子中含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多糖、有机酸、香豆素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豆子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菌、免疫调节、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和保护肝脏等药理作用。苦豆子还具有一定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与肝毒性。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苦豆子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等研究进展,可为其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下载PDF
白刺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许宗仁 刘洋 +4 位作者 刘帅 支文冰 姜盛楠 李晔 张红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期70-78,共9页
白刺花是民间常用中草药,含有生物碱、黄酮、有机酸、苷、酯、萜、烃、香豆素等多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法。本文对白刺花的化学... 白刺花是民间常用中草药,含有生物碱、黄酮、有机酸、苷、酯、萜、烃、香豆素等多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其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法。本文对白刺花的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白刺花的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化学成分 质量标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黄精凝集素PCL-2诱导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婷婷 刘洋 +5 位作者 李卓柯 宗时宇 支文冰 狄志彪 李晔 张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55-262,共8页
研究黄精凝集素PCL-2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活性和可能的抗肿瘤机制。从黄精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黄精凝集素PCL-2,体外培养LNCap细胞,采用WST-1和集落形成实验评价PCL-2对LNCap细胞的增殖作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 研究黄精凝集素PCL-2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物活性和可能的抗肿瘤机制。从黄精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黄精凝集素PCL-2,体外培养LNCap细胞,采用WST-1和集落形成实验评价PCL-2对LNCap细胞的增殖作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LNCap细胞内ROS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CL-2对LNCap细胞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PCL-2能显著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中ROS生成;PCL-2通过上调LNCap细胞中Bax、Caspase-3及Caspase-9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并下调Bcl-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诱导LNCap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表明PCL-2诱导LNCap细胞凋亡活性作用显著,可作为抑制前列腺癌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凝集素PCL-2 前列腺癌LNCap 细胞凋亡 机制
下载PDF
基于小鼠肺组织蛋白质组学预测哮喘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
8
作者 支文冰 刘洋 +5 位作者 李晔 许宗仁 姜盛楠 周洁 孟雪 张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969,共9页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分析为基础,联合网络药理学技术,初步预测哮喘发病的生物学机制及其潜在的核心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诱导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通过Maxquant检索,获得质谱蛋白和基因数据,方差分析和t检验获得差异蛋白,建立差...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分析为基础,联合网络药理学技术,初步预测哮喘发病的生物学机制及其潜在的核心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诱导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通过Maxquant检索,获得质谱蛋白和基因数据,方差分析和t检验获得差异蛋白,建立差异蛋白聚类分析图谱及靶点集,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通过网络可视化分析,预测哮喘发病机制涉及的靶点、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结果蛋白质组学检索得到5063个基因,以模型组基因表达/空白组基因表达≥2且P≤0.05、模型组基因表达/空白组基因表达≤1/2且P≤0.05为条件筛选得到的差异基因共904个,聚类分析分为3簇,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上调基因595个,下调基因309个;哮喘发病机制可能涉及调控代谢、FcγR介导的吞噬、白细胞内皮迁移、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和细胞黏附等相关通路;筛选得到的作用靶点包括ITGB3、CYBB、SYK、VWF、ITGB2、MYD88、COMP、VEGFA和FCGR2B;且哮喘病变主要影响信号转导、氧化还原过程、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黏附、GTP酶活性正调控、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形成过程等生物学过程。结论初步揭示了9个哮喘潜在的治疗靶点,其中靶点VWF和COMP鲜有报道,哮喘发病机制涉及代谢调控、B细胞信号通路和Fc gamma R介导的吞噬等相关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模型 蛋白质组学 网络药理 作用靶点
下载PDF
细辛毒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宗时宇 刘洋 +4 位作者 孙婷婷 张红 王春柳 支文冰 李晔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5期942-945,共4页
细辛临床药效显著,应用广泛。目前已上市的中药成方制剂中,有40余种都含有细辛。然而,近年来细辛的“毒性”受到了医药界的普遍关注,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也遭受到质疑,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细辛良好药用价值的发挥。细辛的“有毒”与“无... 细辛临床药效显著,应用广泛。目前已上市的中药成方制剂中,有40余种都含有细辛。然而,近年来细辛的“毒性”受到了医药界的普遍关注,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也遭受到质疑,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细辛良好药用价值的发挥。细辛的“有毒”与“无毒”尚具争议。基于细辛“毒性”视角,分别从呼吸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遗传毒性4个方面进行整理,并对品种、配伍、炮制、用药剂量、剂型等可有效控制细辛“毒性”的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细辛的规范用药和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毒性 控制方法 安全用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药对赤芍-牡丹皮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琪琪 王春柳 +7 位作者 支文冰 刘洋 李纯 周洁 张红 宗时宇 赵一丁 李晔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061-206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赤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赤芍-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映射得到赤芍-牡丹皮治疗银屑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3.7.1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网络互作图。采用AutoDock4.2.1软件评价主要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作用力。结果:筛选得到赤芍-牡丹皮药对通过11个活性成分作用于70个交集靶点,通过调控细胞的氧化刺激反应和生物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等相关途径共同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赤芍-牡丹皮中槲皮素(Quercetin)、芍药苷(Paeoniflorin)、山柰酚(Kaempferol)、芍药醇(Baicalein)与AKT1、VEGFA、MAPK1、MAPK8、AKT1、JUN、TNF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系统地探讨赤芍-牡丹皮药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后期的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赤芍-牡丹皮
下载PDF
我院近5年抗心绞痛药和血管扩张药使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青 支文冰 +3 位作者 刘芳 罗俊 袁月 李维凤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抗心绞痛药和血管扩张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药品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6年该院网络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抗心绞痛药和血管扩张药使用记录,根据WHO推荐的日用剂量、用药禁忌和...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抗心绞痛药和血管扩张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药品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6年该院网络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抗心绞痛药和血管扩张药使用记录,根据WHO推荐的日用剂量、用药禁忌和药品说明书确定各种药品的日限定剂量(DDD),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果 5年间该院抗心绞痛药和血管扩张药的使用总量呈增长趋势;注射剂占7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缓、控释片剂的使用呈增长趋势。其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mL)金额排序第1,DDDs排序第3。结论抗心绞痛药和血管扩张药在该院的使用基本合理,熟知抗心绞痛和血管扩张药的应用范围,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绞痛药 血管扩张药 用药频度 药品分类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透皮贴剂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宗时宇 刘洋 +4 位作者 王春柳 孙婷婷 支文冰 张红 李晔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510-514,共5页
透皮贴剂以其独特的给药途径及优势成为现代医药行业的关注热点,然而,现有的透皮贴剂主要以化学药物或一些中药有效单体成分为主,中药复方透皮贴剂只占极少数。本文从中药透皮贴剂的概述、基质、质量评价、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几方面... 透皮贴剂以其独特的给药途径及优势成为现代医药行业的关注热点,然而,现有的透皮贴剂主要以化学药物或一些中药有效单体成分为主,中药复方透皮贴剂只占极少数。本文从中药透皮贴剂的概述、基质、质量评价、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透皮贴剂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透皮贴剂 基质 质量评价 市场现状
原文传递
三益丹对大鼠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欢 支文冰 +6 位作者 李晔 张红 陈志永 刘洋 胡静 岳宝森 赵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8-603,共6页
目的观察三益丹对大鼠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皮下多点注射ISO(85 mg/kg)构建SD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SO 85 mg/kg),复方丹参滴丸组(85 mg/kg)、三益丹低、中、高剂量组(37.5、75.0、15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 ... 目的观察三益丹对大鼠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皮下多点注射ISO(85 mg/kg)构建SD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SO 85 mg/kg),复方丹参滴丸组(85 mg/kg)、三益丹低、中、高剂量组(37.5、75.0、15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 d。心电图监测大鼠心电图ST段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程度;检测大鼠血清CK、LDH、AST心肌酶水平,cTn-I、MDA、NO、TNF-α、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益丹抑制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P<0.05),降低血清中CK、LDH、AST水平(P<0.05),降低cTn-I、MDA、NO、TNF-α、IL-6水平(P<0.05),减轻心肌病理损伤程度。结论三益丹对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益丹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慢性胰腺炎病机与治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盛楠 张红 +4 位作者 支文冰 狄志彪 王春柳 宗时宇 刘洋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9期1260-1262,共3页
慢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实质损伤和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脘腹胀痛、泄泻、多尿、身体消瘦等,故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腹痛”“泄泻”等范畴。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基于“立足中土,扶阳抑阴”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多种疾病预... 慢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实质损伤和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脘腹胀痛、泄泻、多尿、身体消瘦等,故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腹痛”“泄泻”等范畴。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基于“立足中土,扶阳抑阴”的治疗原则,在临床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文中结合“一气周流”理论阐释慢性胰腺炎的发病与防治,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胰腺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一气周流 和中焦 调少阳 化痰浊 行气血
下载PDF
基于TLR4-NF-κB/MAPK-炎症轴的槐果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盛楠 张红 +3 位作者 李晔 支文冰 宗时宇 刘洋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3年第1期99-102,共4页
槐果碱为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参、山豆根等中草药中提取而来。研究表明,槐果碱在多种疾病的进展中能抑制TLR4-NF-κB/MAPK通路,减少各类炎症因子如IL-6、IL-1β、IL-8、TNF-α、PGE2和MCP-1等的释放,调节免疫细胞的分... 槐果碱为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是从豆科槐属植物苦参、山豆根等中草药中提取而来。研究表明,槐果碱在多种疾病的进展中能抑制TLR4-NF-κB/MAPK通路,减少各类炎症因子如IL-6、IL-1β、IL-8、TNF-α、PGE2和MCP-1等的释放,调节免疫细胞的分泌,抵抗炎症对机体的损害,进而发挥保护肝脏、改善心血管和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药理作用。基于TLR4-NF-κB/MAPK-炎症轴对近年来槐果碱的多种药理作用作以综述,以期为槐果碱新药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果碱 TLR4-NF-κB/MAPK-炎症轴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陕西产凤尾七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4种成分定量分析
16
作者 宗时宇 刘洋 +3 位作者 支文冰 姜盛楠 安玉叶 张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858-1863,共6页
目的建立凤尾七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LP⁃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和体积分数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4 nm,建立10批陕西产凤尾七的指纹图谱。利用主... 目的建立凤尾七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ltimate LP⁃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和体积分数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4 nm,建立10批陕西产凤尾七的指纹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进一步对影响凤尾七药材质量均一性的差异性成分进行筛选。基于指纹图谱及差异成分,选取凤尾七质量控制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0批凤尾七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93,确定共有峰15个,其中4个共有峰被指认。PCA筛选出2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4.3%;影响凤尾七批间质量均一性的主要组分有没食子酸、芦丁等。测得10批凤尾七中没食子酸、芦丁、草质素苷和山柰酚⁃7⁃O⁃鼠李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2159~0.3901、0.2132~0.3445、3.2214~4.9397和0.3069~0.4458 mg·g^(-1)。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控,适用于陕西产凤尾七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七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基原与产地的细辛质量评价及肝毒性化学成分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宗时宇 刘洋 +4 位作者 张红 孙婷婷 王春柳 支文冰 李晔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基原与产地细辛的质量和肝毒性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药用细辛提供可靠的药材来源参考。方法分别以细辛脂素、挥发油的含量及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检查为评价指标,检测来自两个不同基原,共10个产地的细辛药材质量;并利用GC测定1... 目的分析不同基原与产地细辛的质量和肝毒性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药用细辛提供可靠的药材来源参考。方法分别以细辛脂素、挥发油的含量及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检查为评价指标,检测来自两个不同基原,共10个产地的细辛药材质量;并利用GC测定10个产地细辛中5种可引起肝损伤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细辛的细辛脂素和挥发油含量差异很大,仅有4个产地的细辛挥发油含量符合标准,其中,以黑龙江产细辛含量最高。10个细辛样品中均含有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但含量迥异;肉豆蔻醚、1,8-桉叶素和萘却均未检出。结论细辛的药材质量与其基原和产地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质量评价 挥发油 肝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