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
1
作者 唐志红 范以撒 +1 位作者 廖永峰 文倩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为研究人工刺槐林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以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的碳(C)、氮(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土壤碳、氮和MBC、MBN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 为研究人工刺槐林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特征,以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的碳(C)、氮(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以及土壤碳、氮和MBC、MBN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表层(0~10 cm)土壤碳、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14、0.67 g/kg,碳氮比为9.1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7.59、25.17 mg/kg,碳氮含量比值为11.43;土壤微生物碳墒平均值为4.68%,土壤微生物氮墒平均值为3.8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碳、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刺槐林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2
作者 文倩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本文依托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通过构建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权重来看,农药产业、资本资源和金融环境对陕西省... 本文依托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通过构建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权重来看,农药产业、资本资源和金融环境对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农用机械产业、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所占的权重较小;第二,从贴近度来看,陕西省的基础设施资源、需求条件和金融环境尚可;第三,从时序变迁轨迹来看,2010—2020年陕西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TOPSIS模型 农产品 出口竞争力 农产品贸易 农产品出口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下载PDF
沙颍河流域河南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影响因素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利瑶 文倩 +2 位作者 李青松 汪潇 韩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6,共7页
为提高沙颍河流域河南段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评估沙颍河流域河南段200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草地、林地面积减小,城镇... 为提高沙颍河流域河南段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评估沙颍河流域河南段2000—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耕地、草地、林地面积减小,城镇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大幅度增大,耕地转出面积占总转出面积的57.71%,是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入的主要贡献者;研究区总ESV值随时间变化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范围缩小,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生态系统服务低值区范围扩大,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东部,生态系统服务高值区、低值区空间集聚明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耕地转水域、耕地转林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林地转耕地、水域转耕地、耕地转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受多因子的共同影响,其中人为干扰指数的影响最大,与各因子的交互作用最显著。下一步须严格限制林地、水域向耕地与建设用地转化,加强对生态用地的投入与管护,开展生态修复及流域生态补偿,以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时空分异特征 地理探测器模型 驱动因子 沙颍河流域河南段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6
4
作者 文倩 赵小蓉 +2 位作者 陈焕伟 妥德宝 林启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04-1509,共6页
在半干旱地区采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样,利用干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并分析其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K_2SO_4浸提碳含量。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最高的土壤其大团聚体占的比例也最高;未筛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以灌溉耕地最高、油菜-土... 在半干旱地区采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样,利用干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团聚体,并分析其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K_2SO_4浸提碳含量。结果显示,有机碳含量最高的土壤其大团聚体占的比例也最高;未筛分土壤的微生物量碳以灌溉耕地最高、油菜-土豆轮作旱地最低,分别为336和189mg·kg-1。团聚体微生物量碳含量为153~324mg·kg-1。灌溉耕地土壤>5mm团聚体最高,草地土壤<0.25mm团聚体最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在大团聚体(>2mm)中的含量相对都高于小团聚体。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极显著相关,与K2SO4浸提碳不相关。与微生物量碳相反,K_2SO_4浸提碳含量在<1mm的团聚体中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土壤团聚体 半干旱地区 灌溉 土壤有机碳 油菜 耕地土壤 粒径 浸提 筛分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磷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7
5
作者 文倩 赵小蓉 +4 位作者 张书美 妥德宝 李贵桐 陈焕伟 林启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7-332,共6页
从半干旱地区采集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获得了不同粒径的土壤团聚体,研究了微生物量磷、速效磷、有机磷及其组分在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有机磷分别为5.86~12.24mg·kg-1和0.12~0.35g&... 从半干旱地区采集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获得了不同粒径的土壤团聚体,研究了微生物量磷、速效磷、有机磷及其组分在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有机磷分别为5.86~12.24mg·kg-1和0.12~0.35g·kg-1,灌溉耕地最高、退化草地最低,二者在大团聚体(>2mm)中的含量皆高于小团聚体(<2mm);土壤速效磷含量则相反,在小团聚体中较高。有机磷分组研究显示,大团聚体的中等稳定性和稳定性有机磷含量较高,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则在>2mm或<0.5mm团聚体中较高。结果表明土壤大团聚体可能是磷转化的库,小团聚体是土壤磷供给的源。微生物量磷与各种形态的土壤磷都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量 半干旱地区 土壤磷 有机磷 土壤速效磷 退化草地 含量 分布特征 分组研究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氮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6
作者 文倩 赵小蓉 +3 位作者 妥德宝 李贵桐 陈焕伟 林启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5,共5页
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林地、草地和耕地采集7个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得到>5mm、5~2mm、2~1mm、1~0.5mm、0.5~0.25mm和<0.25mm的土壤团聚体,并测定各级团聚体中的全氮、微生物量氮、K2SO4浸提氮含量。结果表... 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林地、草地和耕地采集7个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得到>5mm、5~2mm、2~1mm、1~0.5mm、0.5~0.25mm和<0.25mm的土壤团聚体,并测定各级团聚体中的全氮、微生物量氮、K2SO4浸提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由于其输入的有机物质数量和种类以及肥料管理不同,直接影响到土壤全氮、K2SO4浸提氮、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及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和K2SO4浸提氮分别为0.67~2.06g·kg-1、11.40~71.03mg·kg-1和1.28~4.60mg·kg-1。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土壤氮的含量最高,退化草地最低。不施肥的土壤,其小团聚体中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明显低于大团聚体;而进行灌溉的耕地土壤,由于无机氮肥和有机物质输入量都比较高,不仅其全氮含量比较高,而且小团聚体中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也比较高,说明在低肥力条件下土壤氮素首先在大团聚体中循环,这表明在自然土壤生态系统中,大团聚体中氮素的循环转化比小团聚体中的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全氮 半干旱地区 耕地土壤 土地利用方式 肥料管理 土壤样品 有机物质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PLFA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文倩 林启美 +2 位作者 赵小蓉 李贵桐 赵沛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1-327,共7页
从内蒙古武川县采集了林地、雨养耕地、灌溉耕地和草地等4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磷酯脂肪酸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总脂肪酸含量19.82~47.28ng g^-1,以指示G^-细菌的单烯脂肪酸和指示G^+细菌的支链脂肪酸为... 从内蒙古武川县采集了林地、雨养耕地、灌溉耕地和草地等4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磷酯脂肪酸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总脂肪酸含量19.82~47.28ng g^-1,以指示G^-细菌的单烯脂肪酸和指示G^+细菌的支链脂肪酸为主,其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9%~37%和15%~20%,灌溉耕地和草地土壤明显高于林地和雨养耕地土壤,差异最大接近3倍。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PCI)主要包括14:03OH、cy19:0、12:0、br17:0和18:2009,12等直链及支链脂肪酸;第二主成分(PC2)包括16:0、16:10ω11、18:1ω9、19:0和a15:0等不饱和及支链脂肪酸;灌溉耕地、雨养耕地、草地土壤有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林地土壤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 土地利用方式 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属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文倩 李培培 +1 位作者 林启美 李青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403-7410,共8页
团聚体是土壤基本结构单元,是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基础,研究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团聚体的生物学属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肥力本质,以及不同土壤肥力差异的根本原因。采集半干旱地区林地、旱地、灌溉耕地和草地4种土壤利用类型的表... 团聚体是土壤基本结构单元,是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基础,研究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团聚体的生物学属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肥力本质,以及不同土壤肥力差异的根本原因。采集半干旱地区林地、旱地、灌溉耕地和草地4种土壤利用类型的表层土壤,用干筛法获得6级团聚体,测定微生物量碳(MBC)、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基础呼吸速率(BR)和基质诱导呼吸量(SIR)等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ATP浓度在7.79—9.26μmol ATP/g Cmic,灌溉耕地最高、林地最低;微生物代谢熵(q CO2)和SIR分别为0.35—0.69μL CO2g-1Cmicd-1和88.7—132.2μg CO2g-1d-1,灌溉耕地最高、旱地最低。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ATP浓度在6.54—9.32μmol/g Cmic之间,平均值为8.22μmol/g Cmic;q CO2和SIR分别为0.29—0.71μL/g Cmic和64—120μg CO2/g土,大团聚体含量总体上高于小团聚体,可能暗示不同团聚体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及生理状态存在差异。土壤ATP含量、SIR和q CO2与微生物量碳呈显著相关性(r=0.929、0.865、0.885,P<0.01),SIR和BR之间也有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828、P<0.01),说明尽管各级团聚体微生物学属性的绝对值存在很大的差异,但相互关系并未随团聚体大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ATP 基础呼吸速率 基质诱导呼吸 微生物量碳
下载PDF
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文倩 白雪 +1 位作者 黄玲玲 徐春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研究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血压晨峰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9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未经治疗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护理健康教育对老年血压晨峰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9月我科门诊及住院未经治疗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时间均为4周。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晨峰、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4周后健康教育组收缩压晨峰值[(46.95±5.17)mmHg比(42.21±5.19)mmHg]和舒张压晨峰值[(16.31±3.23)mmHg比(14.21±3.58)mmHg]降低更显著,收缩压谷/峰比值[(59.22±6.65)%比(70.11±6.41)%]、舒张压谷/峰比值[(50.91±5.04)%比(56.97±5.12)%]、收缩压平滑指数[(1.19±0.13)比(1.42±0.12)]和舒张压平滑指数[(1.11±0.09)比(1.29±0.08)]升高更显著,P均<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测定 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文倩 李小弯 +2 位作者 郧雨旱 李青松 孟庆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12,共9页
为深入了解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作者从农业水土、社会、经济、生态4方面构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核密度分析模型,研究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 为深入了解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作者从农业水土、社会、经济、生态4方面构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投影寻踪模型和核密度分析模型,研究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主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灌溉面积、农林水利工程投资比例、第一产业比重、农田化肥使用量、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例、人口密度、农机化程度、单位耕地面积用电量与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等,它们对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累计贡献率为81. 55%。2) 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逐渐降低,由2006年的-0. 06下降到2015年的-0. 20,降低了233%,研究期内,全省仅郑州、济源的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有所增加,其余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 2006—2015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异明显:中西部最高、南部中等、东部与北部最低;同时两级分化不断加剧:高水平承载力城市由4个减少为2个,低水平承载力城市由4个增加到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 投影寻踪模型 评价指标 时空分异
下载PDF
区域耕地变化与人口及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文倩 崔卫国 刘艳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6-189,共4页
采用1990-2004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近15年醴陵市耕地变化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之间的曲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15年来,醴陵市土地开发强度大,耕地... 采用1990-2004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近15年醴陵市耕地变化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之间的曲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15年来,醴陵市土地开发强度大,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经历了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特别是近5年间耕地流失达到一个高峰;2)醴陵市耕地面积减少与人口、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全市耕地面积变化影响仍然很大,全市耕地减少的趋势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3)研究结果对当地耕地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耕地资源与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动态变化 县域经济 醴陵市
下载PDF
河南省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耦合效应及其时空分异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文倩 孟天醒 +1 位作者 范慧平 郧雨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了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进行分析,采用信息熵权法,压力—状态—相应框架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1999—2013年的水土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经济发展... 为了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进行分析,采用信息熵权法,压力—状态—相应框架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1999—2013年的水土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高于水土资源承载阈值的增长,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缺乏同步性;(2)河南省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为良好协调类型;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对比关系主要为水土资源略微滞后型;(3)河南省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豫东、豫南协调水平最高,豫北次之、豫西最低。该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二者的动态关系,减小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阻尼效应,还能为河南省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 经济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与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文倩 孙江涛 +2 位作者 范利瑶 李小弯 李青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338,共6页
目前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河南省的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为客观反映河南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状况,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对近10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的时空动态... 目前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河南省的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为客观反映河南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状况,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对近10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做了定量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8年,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指数平均值0.266,承载力水平总体上升但波动较大,承载力指数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近1.26倍,除2018年外,绝大多数年份处于稳定水平;濮阳、焦作、鹤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年均增长速率较快,均超过9%;信阳和驻马店下降较多,年均分别下降8.49%和2.77%;(2)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豫北>豫南>豫东>豫西,其中郑州、新乡、信阳、商丘、许昌5市较高,开封、平顶山、漯河、鹤壁4市较低,研究时段内豫南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逐渐下降、豫北和豫东逐渐增高;(3)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例、本年度农林水利工程投资比例、废水处理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以及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可见,为提升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河南省应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的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 承载力 TOPSIS 时空分异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华法林抗凝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文倩 陈春玲 杨淑群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按纳入标准选择2016年1~12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内科AECOPD患者200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按纳入标准选择2016年1~12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内科AECOPD患者200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至病情缓解出院,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另给予华法林治疗3个月,入院时、治疗4周后检测肺功能、血气分析和D-二聚体,记录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7年9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死亡率及再次平均入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分别为(1.19±0.32)L、(56.83±1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0.29)L、(51.14±10.42)%,且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94±0.28)L、(46.87±8.93)%,D-二聚体水平、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分别为(357.65±42.71)ng/mL、(55.43±4.7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42±74.19)ng/mL、(59.36±5.71)mmHg,且低于治疗前的(688.93±84.72)ng/mL、(65.97±7.9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31±1.53)d,短于对照组的(15.24±2.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6.0%,略高于对照组的0;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0%,略低于对照组的6.0%,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再次住院时间为(8.27±2.4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2.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多存在血栓前状态,只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应用华法林治疗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华法林 可行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中南丘陵区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倩 李青松 孙水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4,99,共6页
应用RS,GIS,Fragstats软件研究了醴陵市土壤类型和景观格局、景观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醴陵市主要土壤类型是红壤和水稻土;景观类型以林地和水田为主,各景观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与水稻土,景观斑块类型在各土壤类型区存在明显差... 应用RS,GIS,Fragstats软件研究了醴陵市土壤类型和景观格局、景观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醴陵市主要土壤类型是红壤和水稻土;景观类型以林地和水田为主,各景观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与水稻土,景观斑块类型在各土壤类型区存在明显差异;(2)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为:紫色土>水稻土>红壤>河潮土>黄壤,优势度则相反;(3)各土壤类型区形状指数变化很小,分维数一致;(4)各土壤类型区的廊道密度指数为:紫色土>水稻土>河潮土>红壤>黄壤,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醴陵市
下载PDF
局地气候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以湖南醴陵市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倩 崔卫国 何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
利用Landsat7ETM+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及多年平均的降水、气温、≥0℃积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RS/GIS软件,通过对各气候指标进行分级处理、空间叠加分析等过程,研究了局地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 利用Landsat7ETM+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及多年平均的降水、气温、≥0℃积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RS/GIS软件,通过对各气候指标进行分级处理、空间叠加分析等过程,研究了局地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林地覆盖率为54.7%,耕地占区域总面积的29.0%,其中水田和旱地的面积比为7.7∶1;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园地1.7%,城乡居民用地7.4%,工矿用地0.8%,水域4.3%,未利用地2.1%。②局地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表现为随气温升高和积温增加,林地分布比例减少,水田、旱地、园地、城乡用地等均呈增加趋势;降水分布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相反,即随降水增加,林地比例增加,水田、旱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等则减少;日照时数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流域尺度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差异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局地气候 湖南醴陵市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分异与匹配格局 被引量:19
17
作者 文倩 孟天醒 郧雨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3-239,共7页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核心资源,其空间分布对区域粮食生产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有重要影响。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了解河南省水土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匹配状况,在构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模型的基础上,对河南省18个地市1999—201...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核心资源,其空间分布对区域粮食生产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有重要影响。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了解河南省水土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匹配状况,在构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模型的基础上,对河南省18个地市1999—2013年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河南省耕地面积增加了19%,净增131.3万hm^2,农业用水比重降低了13%、净减少23.8亿m^3;河南省耕地资源优势明显,而水资源匮乏;水土资源数量不匹配。(2)河南省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北部和南部,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部和南部,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3)河南省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0.21万m^3/h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0.56万m^3/hm^2)的38%;研究期内河南省水土资源匹配系数降低了25%。(4)河南省水土资源匹配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北部最优、南部东部优于中部和西部"的格局。全省76%耕地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为"较差"(0.33<R≤0.50)或"极差"(0.09<R≤0.15),仅有6%的耕地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优"(0.33<R≤0.50)。水资源是河南省农业的主要限制因子,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节水农业技术综合运用、优化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是提高河南省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水土资源 匹配系数 时空分异 河南省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心绞痛患者血清IL-6、IL-10、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文倩 陈春玲 陈雪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13期1967-1970,共4页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WHO诊断标准选入100个稳定型心绞痛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反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ACEI/ARB...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WHO诊断标准选入100个稳定型心绞痛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反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ACEI/ARB、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CCB类等,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疗程均为1年。结果 经不同的治疗,两组患者的IL-6、IL-10、TNF-α、hs-CRP水平均出现明显改变,IL-10水平均显著上升,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反搏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均P<0.05)。反搏组的24 h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使用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查,治疗后两组代谢当量与本组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反搏组较对照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运动时间、运动行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反搏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 炎性因子 发作次数 代谢当量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新型教学模式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文倩 孟天醒 +1 位作者 李青松 黄珺嫦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4期90-91,共2页
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与缺乏创新思维与意识、缺乏怀疑精神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活动不足有关。大学只有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育理念,采取有利于培... 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与缺乏创新思维与意识、缺乏怀疑精神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活动不足有关。大学只有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育理念,采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新型教学模式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