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中医药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娜 吴伟 +1 位作者 文彬 邓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2,118,共5页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HF)指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生理病理过程,其发生机理错综复杂,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可预防或减慢肝纤维化的发展。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gutmicrobi‐ome,GM)密切相关,中...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HF)指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生理病理过程,其发生机理错综复杂,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可预防或减慢肝纤维化的发展。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gutmicrobi‐ome,GM)密切相关,中医药干预肝纤维化进程有独特疗效。基于“肠-肝轴”理论,发现中医药通过调节信号通路、改善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肝星状细胞活性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细胞沉积,进而抑制肝纤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肠-肝轴 肝星状细胞 肠道菌群 中医药
下载PDF
针刺壮医脐环穴对20例老年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疗效分析
2
作者 文彬 李秀娟 +3 位作者 李璇 刘振威 黄婷 邓鑫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壮医脐环穴对老年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关爱门诊的40例HAART后慢性腹泻的老年HIV/AIDS患者,按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针... 目的:探讨针刺壮医脐环穴对老年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关爱门诊的40例HAART后慢性腹泻的老年HIV/AIDS患者,按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壮医脐环穴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炎性因子(INF-α、IL-6、IL-17、IL-23)、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评分;随访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体现为改善腹泻、食欲、乏力、失眠等方面;与对照组及组内比较,观察组I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7、IL-23显著增高(P<0.05);比较两组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提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幅度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与疗程结束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壮医脐环可以显著改善老年HIV/AIDS慢性腹泻患者临床疗效,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HIV/AIDS 慢性腹泻 壮医脐环穴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打造好服务的两条路径
3
作者 文彬 《中国物业管理》 2024年第4期73-73,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由“增量开发”逐步向“存量经营”转变,物业管理行业正在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行业提速发展,既要满怀信心,亦要心存敬畏,“蒙眼狂奔”的时代已经结束,高质量发展才是大势所趋,而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由“增量开发”逐步向“存量经营”转变,物业管理行业正在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行业提速发展,既要满怀信心,亦要心存敬畏,“蒙眼狂奔”的时代已经结束,高质量发展才是大势所趋,而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好服务至关重要。通过对成都嘉善商务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善商务)十余年服务工作的思考和提炼,笔者总结出物业服务企业打造好服务的两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业服务企业 商务服务 房地产市场 提速发展 增量开发 存量经营 嘉善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概述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柏尧 苏燕婷 +2 位作者 文彬 付蕾 邓鑫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以半夏泻心汤为切入点,对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指出大多数CAG的发生、发展与Hp感染密切相关,因此,抑制Hp及逆转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 以半夏泻心汤为切入点,对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指出大多数CAG的发生、发展与Hp感染密切相关,因此,抑制Hp及逆转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成为治疗CAG的重要思路,半夏泻心汤治疗CAG有抑制Hp、逆转PLGC及修复、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其治疗CAG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但仍需联合现代医学多中心、大规模地研究半夏泻心汤的作用机制,为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肝癌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泽山 朱文琳 +5 位作者 李玉莲 邓鑫 彭佩纯 王淼东 文彬 张明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623-627,634,共6页
肝癌的攻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迫切解决的一大难题。精准医学的出现为提高肝癌诊疗水平带来希望,但临床医生很难对精准医学多维度多角度的大量资料进行有效分析与整合,难以为肝癌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整合、分... 肝癌的攻克,是世界卫生组织迫切解决的一大难题。精准医学的出现为提高肝癌诊疗水平带来希望,但临床医生很难对精准医学多维度多角度的大量资料进行有效分析与整合,难以为肝癌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整合、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效提高肝癌患者诊断、分期、预后和治疗的准确率,对肝癌的精准医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就ANNs在肝癌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精准医学 肝癌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牛磺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玉叶 廖娟 +1 位作者 文彬 邓鑫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7-835,共9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牛磺酸对人血清白蛋白(HSA)微环境和构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温度下牛磺酸与HSA通过静态猝灭机制发生有规律地猝灭,速率常数均>2.0×10^(10)L·M^(-1)·s^(-1),结合常数随温度升...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牛磺酸对人血清白蛋白(HSA)微环境和构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温度下牛磺酸与HSA通过静态猝灭机制发生有规律地猝灭,速率常数均>2.0×10^(10)L·M^(-1)·s^(-1),结合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结合位点数接近0.5;热力学参数焓变<0,熵变>0,自由能变化<0表明结合过程是自发进行,主要作用力是静电引力;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估算出牛磺酸与HSA结合距离为2.645,存在非放射能量转移。结果表明牛磺酸影响HSA微环境,使HSA空间构象发生变化,牛磺酸保护肝细胞,改善门静脉结构和功能可能与此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静态猝灭 荧光光谱 牛磺酸 非放射能量转移
下载PDF
从湿热中阻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泽山 朱文琳 +3 位作者 陈柏尧 王淼东 文彬 邓鑫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从湿热中阻证为切入点,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邪气、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胆腑郁热等,湿热中阻证与肝组织病理、血清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DNA、肝纤4项都有一定关联性。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独特的优势,如:经... 从湿热中阻证为切入点,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中阻证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邪气、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胆腑郁热等,湿热中阻证与肝组织病理、血清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DNA、肝纤4项都有一定关联性。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独特的优势,如:经方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中成药当飞利肝宁胶囊、乙肝清热解毒胶囊、护肝胶囊等,均对该病有较好疗效;此外,中药金线莲及穴位贴敷对该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湿热中阻证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MIF与D-D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吴燕 陈硕 +2 位作者 龙琼先 文彬 黄一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MIF、D-DT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存档石蜡组织块9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选取20例、TNBC相应癌旁组织99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macrophage migratio... 目的:探讨MIF、D-DT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存档石蜡组织块9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选取20例、TNBC相应癌旁组织99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D-dopachrome tautomerase(D-DT)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MIF在TNB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1.7%,高于癌旁组织组的11.1%及纤维腺瘤组的10.0%;D-DT在TNB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4.7%,高于癌旁组织组的13.1%及纤维腺瘤组的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在TNBC中的表达与年龄有关(P<0.05);D-DT在TNBC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IF与D-DT的表达在TNBC中呈正相关(r=0.254,P=0.011)。MIF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3.6%,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为92.9%;D-DT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5.7%,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为91.7%;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为56.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为87.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TNBC中MIF、D-DT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IF、D-DT可能与TNBC患者的预后相关。联合检测MIF、D-DT可能为TNBC患者的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指标、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D-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紫茎泽兰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9
作者 赵烛芳 杨佩儒 +1 位作者 何丽萍 文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究紫茎泽兰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方法】用水提取紫茎泽兰的根、茎、叶,获得不同质量浓度的浸提液,用于处理云陆142和傣家稻水稻种子,测定水稻发芽率、幼苗生长状况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0.02 g/mL... 【目的】探究紫茎泽兰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方法】用水提取紫茎泽兰的根、茎、叶,获得不同质量浓度的浸提液,用于处理云陆142和傣家稻水稻种子,测定水稻发芽率、幼苗生长状况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0.02 g/mL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处理云陆142和傣家稻种子,发芽率分别从92.00%和74.00%显著降低至86.00%和65.00%;随着提取液质量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的降幅增大。叶片提取液的化感作用大于根和茎,可完全抑制水稻根的生长,抑制率高达100%,对水稻苗高的抑制率也可达约40%,还可提高幼苗丙二醛含量。【结论】紫茎泽兰内含抑制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化感物质,以叶片提取液的化感效应最强,且对根伸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云陆142对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比傣家稻敏感。研究结果为揭示紫茎泽兰的危害、在紫茎泽兰入侵区选择化感效应弱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产量损失提供了有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水稻种子 发芽率 幼苗生长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天然牛磺酸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的肝组织蛋白相互作用
10
作者 玉叶 廖娟 +1 位作者 文彬 邓鑫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2-49,共8页
目的:通过光谱法研究天然牛磺酸(Taurine)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的肝组织蛋白相互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心得安组、天然牛磺酸组四组,每组3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用四氯化碳(carbon ... 目的:通过光谱法研究天然牛磺酸(Taurine)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的肝组织蛋白相互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心得安组、天然牛磺酸组四组,每组3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制备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心得安组喂心得安,天然牛磺酸组喂天然牛磺酸,模型组喂等量生理盐水,疗程10周,治疗后对比各组门脉高压数值,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各组天然牛磺酸药物-大鼠肝组织蛋白体系荧光光谱和天然牛磺酸紫外吸收光谱,根据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然牛磺酸组大鼠门脉血流量(portal vein flow, PVF)、门脉压力(portal vein pressure, PVP)、门脉阻力(PVR)较心得安组、模型组更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较高。各组大鼠肝组织蛋白的Kq值均大于最大动态猝灭速率2.0×10^(10)L/(mol·s)。大鼠肝组织蛋白体系:焓变(△H):-8 707.633 6;熵变(△S):33.413 95。正常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H均为负值,△S为正值;天然牛磺酸组△G、△H均为正值,△S为负值,模型组无明显规律。正常组、模型组、天然牛磺酸组R值分别为1.77、2.35、2.28 nm, r值分别为1.24、1.31、6.56。结论:天然牛磺酸具有抗肝纤维化,减轻门脉高压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改变了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的肝脏组织蛋白结构,从而减轻肝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天然牛磺酸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蛋白质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microRNA-200a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1
作者 陈泽山 杨贻铃 +5 位作者 蓝红妮 朱文琳 王淼东 梁杏秋 文彬 邓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83-788,共6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环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200a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关于miRNA-2...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能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等多个环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200a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关于miRNA-200a通过靶向其不同的下游靶基因,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进而在多种肝病的进展中发挥的不同的作用,为探索多种肝病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s-200a 肝脏疾病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microRNA⁃155在肝病发生发展及诊断中的作用
12
作者 陈泽山 文彬 +7 位作者 朱文琳 邓鑫 彭佩纯 菅若含 蓝红妮 陈柏尧 吕燕 梁杏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63-468,474,共7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相互作用,实现对靶基因的负调控进而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多个环节。目前已有证据表明miRNA‑155参与了多种肝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本文总结了miRN... 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相互作用,实现对靶基因的负调控进而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多个环节。目前已有证据表明miRNA‑155参与了多种肝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本文总结了miRNA‑155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急性肝衰竭、肝纤维化和肝癌等多种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miRNA‑155作为一种无创生物学标志物的潜能,为探索肝脏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微RNAS 诊断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TCF4复合物活性及信号分子cyclin D1、MMP-2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文彬 孙海涛 +4 位作者 贺松其 程旸 贾文燕 樊尔艳 庞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58-1762,共5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 G2,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检测法检测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采...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 G2,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检测法检测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采用RT-PCR技术检测cyclin D1与MMP-2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yclin D1与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可降低肝癌细胞Hep G2细胞核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明显下调cyclin D1、MMP-2的基因转录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鳖甲煎丸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癌细胞Hep G2的生长、粘附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鳖甲煎丸 β-catenin/TCF4复合物 CYCLIN D1 MMP-2 CYCLIN D1 MMP-2
下载PDF
鳖甲煎丸对HepG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瘤体组织中β-catenin、Tbx3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文彬 孙海涛 +3 位作者 贺松其 腊蕾 安海燕 庞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4,219,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裸鼠成瘤实验观察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裸鼠成瘤实验观察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组织中β-catenin和Tbx3的表达水平。结果鳖甲煎丸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Hep G2裸鼠移植瘤的生长(P<0.05);和阴性对照(NC)组(5.5±0.90)相比,高剂量(H)组(22.9±1.22)、中剂量(M)组(14.7±0.50)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H(40.9±2.31)、M(53.5±2.41)、低剂量(L)组(62.3±1.80)与NC组(93.5±1.70)相比,PCNA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同时,鳖甲煎丸能够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β-catenin和Tbx3的表达。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的表达以及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煎丸 裸鼠移植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Β-CATENIN Tbx3
下载PDF
绒毛番龙眼种子萌发生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文彬 殷寿华 +1 位作者 兰芹英 杨湘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8-412,407,共6页
就温度、光照、土壤水分条件对绒毛番龙眼 ( Pometia tom entosa( Bl.) Teysm.et Binn.)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种子寿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绒毛番龙眼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0~ 35°C,最适温度为 30°C;周期性光照条件下的萌... 就温度、光照、土壤水分条件对绒毛番龙眼 ( Pometia tom entosa( Bl.) Teysm.et Binn.)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种子寿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绒毛番龙眼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0~ 35°C,最适温度为 30°C;周期性光照条件下的萌发优于全黑暗条件 ;适宜土壤含水量为 2 0 %~ 70 % ,最适为 6 0 % ;在室内自然摊放条件下 ,9d后发芽率减半 ,16 d后完全丧失发芽能力。研究认为 ,目前绒毛番龙眼的濒危状态主要是由于滥砍乱伐和森林破坏造成的 ,由于其种子具有顽拗性种子的一些特点 ,该物种宜采取活体保存的方法 ,以就地保护为主 ,活植物迁地保护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番龙眼 种子萌发 生态特性 无患子科 常绿乔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促进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用药规律
16
作者 银艳桃 王建超 +1 位作者 文彬 邓鑫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促进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口服中药促进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文献,纳入相关中药处方并建立数据库。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促进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口服中药促进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文献,纳入相关中药处方并建立数据库。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进行分析获得高频中药(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并对高频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分布进行统计。应用TCM Miner关联规则挖掘功能进行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以筛选核心药对。应用SPSS Modeler 14.1的网络模块对高频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以提取核心中药。应用SPSS 25.0的系统聚类模块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151首中药处方,包含207味中药。其中高频中药40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黄芪、茯苓、白术、黄芩、当归、人参、党参、白芍、半夏;高频中药的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中药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中药功效以补虚、清热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8组核心药对;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提取得到以甘草为中心的29味核心中药,通过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分为5类。结论重建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应以甘草、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等益气补血中药为主,还应重视应用黄芩、生地黄等中药以清热解毒。临床上可用四君子汤、八珍汤加减促进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重建,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功能重建 中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光、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文彬 兰芹英 何惠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对坡垒(Hopea hanianesis Merr.et Chun)种子萌发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垒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与周期性光照条件下处理的萌发结果无明显差异。土壤含水量为20%-70%时种子... 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对坡垒(Hopea hanianesis Merr.et Chun)种子萌发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垒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与周期性光照条件下处理的萌发结果无明显差异。土壤含水量为20%-70%时种子能够萌发,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30%-50%。在室内自然摊放第14天的发芽率为20%,18d完全丧失发芽能力。由于坡垒种子具有顽拗型种子的一些特点,该物种宜采取活体保存的方法,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土壤水分 坡垒 种子萌发 龙脑香料乔木 光照
下载PDF
秋季南通近海大气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文彬 孔少飞 +4 位作者 银燕 陈魁 袁亮 李力 李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7,共9页
2012年10~11月在南通近海设立观测点,利用Anderson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气溶胶样品,用离子色谱仪(Metrohm IC)分析其中10种水溶性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南通秋季近海PM10和PM2.1中水溶性离子浓度分别为59.70,45.96μg/m3.PM2.1中主要离子... 2012年10~11月在南通近海设立观测点,利用Anderson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气溶胶样品,用离子色谱仪(Metrohm IC)分析其中10种水溶性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南通秋季近海PM10和PM2.1中水溶性离子浓度分别为59.70,45.96μg/m3.PM2.1中主要离子质量浓度排列依次为SO42-〉NO3-〉NH4+〉Ca2+. SO42-,NO3-和NH4+占PM10中离子浓度的80%以上,二次离子为近海区域气溶胶的主要成分.SO42,NH4+和NO3-均表现出单峰型分布,峰值区间均为0.43~1.1μm,Ca2+,Na+和 Cl-表现为双峰型.Ca2+高浓度峰值出现4.7~5.8μm 粒径段内;Na+和 Cl-峰值出现在0.43~1.1μm 和3.3~5.8μm 内,但最大峰值浓度区间不一致.PM10中 nss-SO42-/SO42-比值均高于90%,陆地源对近海硫酸盐的影响显著.nss-SO42-/NO3-的比值在〈2.1μm的粒径段内均大于1,表明该区域固定源是大气细粒子中离子的重要贡献源,但移动源对粗粒子的影响值得重视.个例分析显示,稳定的天气系统,高污染排放内陆地区的污染物传输,是造成10月27日的严重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点位 气溶胶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后向轨迹分析
下载PDF
2009年夏季黄山云雾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文彬 银燕 +1 位作者 秦彦硕 陈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13-2122,共10页
利用09年夏季在黄山光明顶气象站采集的25个云雾水样本及气象站常规资料,分析了云雾过程雾水的化学特征、污染来源与微物理特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云雾水呈弱酸性,平均值pH值为6.4,主要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为:SO42->NH4+>Ca2+&... 利用09年夏季在黄山光明顶气象站采集的25个云雾水样本及气象站常规资料,分析了云雾过程雾水的化学特征、污染来源与微物理特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云雾水呈弱酸性,平均值pH值为6.4,主要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为:SO42->NH4+>Ca2+>NO3->Na+>Cl-,表明二次污染物对黄山云雾水的贡献较大.统计分析显示,各云雾过程中雾水组分变化,主要缘于不同云雾过程中污染源与海洋源的贡献率不同.结合后向轨迹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气团主要来源于海洋和周边地区,不同气团影响下雾水离子组分及云雾微物理特征差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水 离子特征 后向轨迹 微物理特征
下载PDF
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对实验性大肠癌不同时期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文彬 熊旻利 +3 位作者 戴伟怡 梁齐桁 刘玲 陈蔚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074-2078,共5页
目的:探讨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及在大肠癌不同时期对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在180只大鼠左肩胛骨侧皮下注射1,2-二甲基酰肼(1,2-DMH)25mg/kg,每周1次,连续注射12wk.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左金丸组、反左金... 目的:探讨左金丸及反左金丸对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及在大肠癌不同时期对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在180只大鼠左肩胛骨侧皮下注射1,2-二甲基酰肼(1,2-DMH)25mg/kg,每周1次,连续注射12wk.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左金丸组、反左金丸组和对照组.从第1次注射DMH的第2天开始,左金丸组和反左金丸组每天以中药汤剂1.4g/kg灌胃,对照组灌服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4wk.分别在第11、21、34周,每组取部分大鼠脱颈处死,通过病理学观察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对大鼠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肿瘤发展时期Dnmt1、Dnmt3a及Dnmt3bmRNA的表达.结果: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均能在肿瘤发生的早期显著抑制癌症的进程,左金丸作用优于反左金丸,但后期(34wk),二者的作用不明显.对照组和中药组Dnmt1、Dnmt3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对照组中Dnmt3b的表达明显高于中药组(4.784vs2.613,P<0.01),且随癌变进程的深入,Dnmt3b表达量增高.结论: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均可以有效阻碍早期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Dnmt3b参与了组织恶变的过程,其表达的调控可能是中药干预肿瘤进程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丸 反左金丸 1 2-二甲基酰肼 大肠癌 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