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年龄双峰驼肉代谢物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斯仁达来 TUYATSETSEG Jambal +3 位作者 BANZRAGCH Maizul 明亮 何静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年龄组驼肉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分别以I、II和III组表示)骆驼背最长肌中共鉴定出显著差异代谢物710种;在I vs II组显著差异代...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究不同年龄组驼肉代谢物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分别以I、II和III组表示)骆驼背最长肌中共鉴定出显著差异代谢物710种;在I vs 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78个,其中I组上调47个,II组上调31个;在II vs I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49个,其中II组上调18个,III组上调31个;在I vs III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65个,其中I组上调29个,III组上调36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到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代谢等相关通路,说明不同生长阶段骆驼中各营养素的消化代谢均有差异。I组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尤其n-6 PUFA、n-3 PUFA)含量和PUFA/不饱和脂肪酸值均显著高于III组,这主要与相关代谢通路上的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和13-L-过氧化氢油酸浓度的显著上调有关;同时L-亮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酰胺等差异代谢物可以作为不同年龄驼肉品质差异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肉 不同年龄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不同年龄驼肉蛋白组成的差异分析
2
作者 斯仁达来 何静 +2 位作者 明亮 伊丽 吉日木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采用串联质谱标签定量蛋白质组学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年龄组驼肉之间蛋白质组成差异,筛选与驼肉品质相关的关键蛋白。结果发现,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对骆驼不同年龄肉品质的差异有重要影响。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 采用串联质谱标签定量蛋白质组学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年龄组驼肉之间蛋白质组成差异,筛选与驼肉品质相关的关键蛋白。结果发现,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对骆驼不同年龄肉品质的差异有重要影响。在3个年龄组(3~4、6~7岁和9~10岁;分别以Ⅰ、Ⅱ和Ⅲ表示)骆驼背最长肌中共检测到差异显著蛋白质311种;ⅠvsⅡ组、ⅡvsⅢ组以及ⅠvsⅢ组差异蛋白质数分别为245、16个和139个,其中上调蛋白质分别为194、1个和110个,下调蛋白质分别为51、15个和29个。基因本体论功能注释分析表明,结构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和热应激蛋白质可以作为驼肉不同年龄的标志蛋白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了脂肪酸代谢、糖酵解/葡萄糖生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表明,代谢酶类蛋白质是影响驼肉的关键连接蛋白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共有16个差异蛋白质与嫩度品质有显著相关性,3个年龄组驼肉嫩度品质主要受肌动蛋白、组蛋白和蛋白激酶类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驼肉的分级评定、屠宰年龄的选择以及驼肉品质特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不同年龄 驼肉 品质特性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在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何静 海勒 +3 位作者 斯仁达来 明亮 伊丽 吉日木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38-3446,共9页
哺乳动物的肠道内栖息着庞大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其微生物群体与宿主的消化吸收、物质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是影响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 哺乳动物的肠道内栖息着庞大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其微生物群体与宿主的消化吸收、物质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是影响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更加深入。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不仅能够研究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揭示消化道微生物对宿主生理代谢的影响,还能进一步深入挖掘新的功能基因,并揭示宿主基因与微生物组间的互作关系和共同进化。作者综述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中的主要应用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从而加深人们对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肠道健康作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肠道微生物 哺乳动物
下载PDF
中国双峰驼种质资源保护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萨仁图娅 斯仁达来 +2 位作者 付龙霞 刘强德 吉日木图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62-65,78,共5页
中国是世界上双峰驼的主要产地之一。文章通过对中国双峰驼主产区的双峰驼分布情况、数量变化和产品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双峰驼数量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双峰驼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双峰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双峰驼 种质资源
下载PDF
驼乳脂对CIA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关节滑膜中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伊丽 李磊 +3 位作者 王昆 佟臻昊 何静 斯仁达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120,共10页
探究驼乳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以牛Ⅱ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液注射于雌性Wistar大鼠皮下,构建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和驼乳脂组。通过为期30 d的驼乳脂涂抹,... 探究驼乳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以牛Ⅱ蛋白和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液注射于雌性Wistar大鼠皮下,构建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和驼乳脂组。通过为期30 d的驼乳脂涂抹,测量大鼠体质量、后足肿胀度和脏器指数,观察滑膜切片病理学变化,大鼠关节骨表面变化、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以及滑膜组织中重要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经驼乳脂涂抹后,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足爪肿胀显著降低(P<0.05);关节间隙和骨侵蚀明显恢复;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减少,新生细胞增加;显著提高了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促炎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滑膜组织中IL-1β、核转录因子-κB的抑制因子(IκB)、IκB激酶(IKK)、蛋白激酶1(RIP1)mRNA的表达量(P<0.05)。驼乳脂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从而缓解CIA大鼠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脂 CIA模型 类风湿关节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电子鼻对驼乳中牛乳掺假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丹丹 其布勒 +2 位作者 斯仁达来 何静 吉日木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267,共5页
为了迅速准确地鉴别掺假骆驼乳的气味特征,本研究以阿拉善双峰骆驼乳为研究对象,驼乳按照不同掺假浓度分为0.1%、1%、3%、5%、10%、15%、20%和100%的牛乳梯度进行制备。根据掺假驼乳的气味特征,通过电子鼻10个传感器和多变量结合分析更... 为了迅速准确地鉴别掺假骆驼乳的气味特征,本研究以阿拉善双峰骆驼乳为研究对象,驼乳按照不同掺假浓度分为0.1%、1%、3%、5%、10%、15%、20%和100%的牛乳梯度进行制备。根据掺假驼乳的气味特征,通过电子鼻10个传感器和多变量结合分析更快速、准确的评价掺假驼乳。最后,对验证集中的掺假驼乳样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子鼻对掺假乳样挥发性成分响应值的前两个主成分为85.1%、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2)_(X)=0.842,R^(2)_(Y)=0.628,Q^(2)=0.618;揭示电子鼻可有效区分驼乳或掺假驼乳样品,且检测驼乳中牛乳掺假的最低检测限为1%,影响驼乳气味识别的关键电子鼻传感器为W5S传感器。此外,验证集掺假乳样PLSDA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2)_(X)=0.81,R^(2)_(Y)=0.659,Q^(2)=0.641;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电子鼻用于鉴别驼乳气味的有效性。综上,本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了对驼乳中牛乳掺假后气味特征的快速、准确鉴别,为后续掺假驼乳气味特征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它食品类的掺假检测提供一种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牛乳 电子鼻 掺假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母驼挤奶调教方法及其饲养管理
7
作者 斯仁达来 孟柯吉日嘎拉 吉日木图 《内蒙古畜牧业(蒙文)》 2021年第4期21-28,共8页
下载PDF
驼奶的营养价值及对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8
作者 斯仁达来 明亮 《内蒙古畜牧业(蒙文)》 2020年第6期47-52,共6页
下载PDF
驼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9
作者 查娜 斯仁达来 《中国蒙医药(蒙)》 2020年第1期99-101,共3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