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一枝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汪豪 杜慧斌 +2 位作者 朱峰妍 尚靖 斯拉甫.艾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等柱色谱方法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干燥地上部位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1~16)。通过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一枝蒿酮酸(1),12-hydroxy-4,1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等柱色谱方法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干燥地上部位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1~16)。通过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一枝蒿酮酸(1),12-hydroxy-4,11(13)-guaiadien-3-one(2),木犀草素(3),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α-L-木糖-(1→6)-β-D-葡萄糖](6),蒙花苷(7),槲皮素(8),石吊兰素(9),栀子素丁(10),茵芋苷(11),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2),1,2-O-异丙叉基-α-D-呋喃葡萄糖苷(13),天师酸(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其中化合物2,4,6,9,1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菊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Rb_1对睡眠干扰所致SD大鼠认知和运动行为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卢聪 金剑 +4 位作者 王克柱 李莹辉 曲丽娜 刘新民 斯拉甫.艾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对睡眠干扰致SD大鼠认知和运动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莫达非尼组(Modafinil,300 mg·kg-1)、Rg1高剂量组(Rg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和Rb1对睡眠干扰致SD大鼠认知和运动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莫达非尼组(Modafinil,300 mg·kg-1)、Rg1高剂量组(Rg1,12 mg·kg-1)、Rg1低剂量组(Rg1,6 mg·kg-1)、Rb1高剂量组(Rb1,12 mg·kg-1)、Rb1低剂量组(Rb1,6 mg·kg-1)。滚筒适应3 d后开始连续15 d睡眠干扰造模并同时进行给药,于第15天开始自主活动实验、步态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经过连续15 d的睡眠干扰后,模型组大鼠的自主活动和步态行为均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水迷宫中潜伏期明显增加,穿台次数显著下降,而莫达非尼和人参皂苷Rg1和Rb1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睡眠干扰大鼠的自主活动,增强大鼠左右肢的协调性,降低水迷宫中潜伏期。结论:两种人参皂苷Rg1和Rb1对睡眠干扰15 d后SD大鼠的认知和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睡眠干扰 SD大鼠 自主活动 水迷宫 步态
下载PDF
维药新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被引量:8
3
作者 斯拉甫.艾白 买尼沙.买买提 +7 位作者 吐尔逊.吾 王平山 李攻戍 刘炳林 裴小静 唐健元 李治建 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本研究针对湿疹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将湿疹分为异常血液质型、紫色胆液质型、咸性黏液质型和异常黑胆液质型共... 本研究针对湿疹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将湿疹分为异常血液质型、紫色胆液质型、咸性黏液质型和异常黑胆液质型共4型,建立湿疹的维医辨证分型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皮肤瘙痒程度、皮损形态及皮损面积积分进行评价,通过患者维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观察患者内环境变化,建立湿疹的病证结合疗效评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和程序,研究制订维药新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维医药 诊断技术和方法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下载PDF
维药新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被引量:7
4
作者 斯拉甫.艾白 玉苏甫.买提努尔 +7 位作者 买尼沙.买买提 王平山 李攻戍 刘炳林 裴小静 唐健元 李治建 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3期394-397,共4页
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分析。确定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维医证候要素的诊断指标及其贡献度,归纳分析各证型的主症和... 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分析。确定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维医证候要素的诊断指标及其贡献度,归纳分析各证型的主症和次症表现,建立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维医辨证分型标准。再根据休息痛、活动痛、压痛、肿胀、关节功能指数和X线摄片,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症结合疗效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研究制订了维药新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维医 诊断技术和方法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下载PDF
没食子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及总鞣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晓红 李治建 +2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周露 孟繁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研究没食子总鞣质提取方法,测定没食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以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水浸泡、70%甲醇超声、50%乙醇搅拌、80%丙酮浸泡等提取方法提取得浸膏,用HPLC测没食子酸含量,用干酪素法测总鞣质含量。结果不同溶剂... 目的研究没食子总鞣质提取方法,测定没食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以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水浸泡、70%甲醇超声、50%乙醇搅拌、80%丙酮浸泡等提取方法提取得浸膏,用HPLC测没食子酸含量,用干酪素法测总鞣质含量。结果不同溶剂提取工艺中,鞣质提取率高低顺序为甲醇超声>水浸>乙醇搅拌>丙酮浸泡;没食子中没食子酸含量为2.25%。结论甲醇超声提取物中总鞣质含量最高,该方法可为提取没食子中总鞣质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 鞣质 没食子酸
下载PDF
没食子中没食子鞣质的提取工艺及免疫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范晓红 李治建 +3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刘发 周露 孟繁龙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目的优选提取没食子鞣质的提取工艺,探讨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没食子药材经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后,各滤液经不同溶剂萃取得鞣质。以鞣质水解后没食子酸提取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采用噻唑蓝(MTT)法检... 目的优选提取没食子鞣质的提取工艺,探讨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没食子药材经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后,各滤液经不同溶剂萃取得鞣质。以鞣质水解后没食子酸提取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含量。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提取工艺的没食子鞣质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中性红法检测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甲醇超声提取没食子酸提取率最高,达(77.01±2.97)%;没食子鞣质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结论 70%甲醇超声提取为最佳提取方法;没食子鞣质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 没食子酸 色谱法 高效液相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一枝蒿有效部位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繁龙 李治建 +2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范晓红 周露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筛选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最佳模型,并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AR)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Cl4花生油溶液予小鼠腹腔注射,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 目的筛选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最佳模型,并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AR)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Cl4花生油溶液予小鼠腹腔注射,测定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一枝蒿有效部位予小鼠连续灌胃5 d,用最佳CCl4模型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观察光镜下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0.11%CCl4模型组为最佳模型。AR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抑制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所致的ALT、AST升高。结论 AR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小鼠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枝蒿有效部位 损伤 急性 四氯化碳
下载PDF
维药新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被引量:4
8
作者 斯拉甫.艾白 买尼沙.买买提 +7 位作者 吐尔逊.吾 王平山 李攻戍 刘炳林 裴小静 唐健元 李治建 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3-136,共4页
针对寻常型银屑病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异常血液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异常咸性黏液质... 针对寻常型银屑病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归纳分析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异常血液质型、异常胆液质型、异常咸性黏液质型、异常黑胆液质型共4型,建立寻常型银屑病维医辨证分型标准。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结合维医主症和次症变化,建立该病的病症结合疗效评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和程序,研究制订了维药新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维医药 诊断技术和方法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下载PDF
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安惠霞 李治建 +1 位作者 古力娜.达吾提 斯拉甫.艾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7-788,共2页
目的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影响,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药物干预红色毛癣菌后分离菌体,按试剂盒要求处理样品,利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 目的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影响,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药物干预红色毛癣菌后分离菌体,按试剂盒要求处理样品,利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活性的作用。结果地锦草提取物256μg.m l-1时,可显著降低红色毛癣菌中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P<0.01);不同浓度的地锦草提取物,均可降低红色毛癣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P<0.01)。结论地锦草提取物抗真菌机制可能与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提取物 角鲨烯环氧化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β-(1 3)-D-葡聚糖合成酶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一枝蒿提取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斌 李治建 +2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范晓红 谢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一枝蒿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潘立酮组及一枝蒿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5 d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标记物,观察色素在5组小鼠胃内的残留比,以及幽门括约肌至色素... 目的观察一枝蒿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潘立酮组及一枝蒿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5 d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标记物,观察色素在5组小鼠胃内的残留比,以及幽门括约肌至色素最前端及至盲肠的距离比。结果一枝蒿高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的胃残留率、肠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枝蒿水提物能有效改善小鼠的胃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枝蒿 胃肠运动 胃排空 肠推进 小鼠
下载PDF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露 斯拉甫.艾白 +1 位作者 李治建 安惠霞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898-900,共3页
抗真菌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细胞膜、DNA和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及真菌线粒体等方面达到抑菌或杀菌作用。该文对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真菌药物及真菌耐药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真菌 作用机制 耐药机制
下载PDF
没食子有效部位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晓红 李治建 +3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刘发 周露 孟繁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没食子有效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复合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没食子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灌胃给药20 d后,评价大鼠... 目的研究没食子有效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复合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没食子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灌胃给药20 d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CMDI);检测体重、肠重指数和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的变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没食子有效部位高剂量组溃疡均完全愈合,与模型组比较,没食子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结肠组织中SOD显著增高(P<0.01),MPO显著降低(P<0.01)。结论没食子有效部位对大鼠UC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 有效部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下载PDF
维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被引量:3
13
作者 斯拉甫.艾白 买尼沙.买买提 +8 位作者 买买提哈斯木 王平山 张磊 李攻戍 刘炳林 李金凤 唐健元 李治建 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5,共5页
在综合分析高血压病维吾尔医古籍文献及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高血压病的维吾尔医主症和次症条目为证候要素的维医辨证分型标准;结合高血压病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及药物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等指标,... 在综合分析高血压病维吾尔医古籍文献及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高血压病的维吾尔医主症和次症条目为证候要素的维医辨证分型标准;结合高血压病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及药物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等指标,建立了高血压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新药审评的技术要求,研究制订了维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维吾尔医药 诊断技术和方法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下载PDF
地锦草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谢奇 李治建 +2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古力娜.达吾提 周露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880-883,共4页
地锦草含有黄酮、甾体、三萜、鞣质及酚酸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止血等生物活性。该文对地锦草近年来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地锦草 化学成分 抗真菌作用
下载PDF
新疆紫草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鑫 李治建 +2 位作者 古力娜.达吾提 谢奇 斯拉甫.艾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4-815,共2页
目的对新疆紫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紫草的水提液、酸性乙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对其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确定。结果新疆紫草中可能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 目的对新疆紫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对紫草的水提液、酸性乙醇提取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对其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确定。结果新疆紫草中可能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皂苷、鞣质、酚类、有机酸、萜类、甾体类、香豆素及内酯、黄酮类、蒽醌类、生物碱类、油脂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紫草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为紫草的深度利用和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化学成分 系统预试
下载PDF
一枝蒿有效部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繁龙 李治建 +3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阿布都吉力力 范晓红 周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7-539,共3页
目的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AR)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鸡红细胞诱导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模型,观察AR对小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影响;用体外实验方法测定AR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 目的研究一枝蒿有效部位(AR)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鸡红细胞诱导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模型,观察AR对小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影响;用体外实验方法测定AR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结果 AR可明显增加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对鸡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可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 AR对非特异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枝蒿 迟发型超敏反应 血清溶血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地锦草有效部位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安惠霞 古力娜.达吾提 +1 位作者 李治建 斯拉甫.艾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维吾尔药材地锦草有效部位体外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真菌细胞... 目的初步研究维吾尔药材地锦草有效部位体外抗真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真菌细胞壁不完整,厚薄不均且局部有缺损,细胞膜轮廓不清,局部有破损,胞内细胞器损伤严重,多呈空泡化,细胞内成分聚集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红色毛癣菌中细胞膜中麦角甾醇含量与其生长对照菌相比,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并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地锦草有效部位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可使其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的改变,通过影响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有效部位 抗真菌 红色毛癣菌 作用机制 超微结构 麦角甾醇
下载PDF
地锦草抗皮肤癣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鹤 赵宁 +3 位作者 古力娜.达吾提 李治建 斯拉甫.艾白 潘瑞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研究地锦草抗皮肤癣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MCI GEL CHP 20P、制备液相等技术对地锦草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用NMR、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锦草抗皮肤癣菌活性部位中分到11个化合物,其中... 目的:研究地锦草抗皮肤癣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MCI GEL CHP 20P、制备液相等技术对地锦草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用NMR、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地锦草抗皮肤癣菌活性部位中分到11个化合物,其中8个黄酮醇类化合物,3个酚酸类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4),槲皮素-3-O-(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6),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苷(7),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8),没食子酸乙酯(9),反式阿魏酸(10),原儿茶酸乙酯(11)。结论:地锦草抗皮肤癣菌活性部位主要含黄酮醇及酚酸类化合物。化合物5、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活性部位 皮肤癣菌 黄酮醇类化合物 酚酸类化合物
下载PDF
地锦草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奇 李治建 +2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古力娜.达吾提 周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对地锦草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地锦草水提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及地锦草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系统预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实验表明,地锦草不... 目的对地锦草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地锦草水提液、乙醇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及地锦草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系统预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实验表明,地锦草不同提取物和有效部位中黄酮及其苷、糖及其苷类、香豆素、蒽醌类、三萜、甾体、鞣质、酚性成分、有机酸等反应均呈阳性结果。结论 该研究提示地锦草提取物和有效部位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的种类,为地锦草化学成分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化学成分 系统预试
下载PDF
特比萘芬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安惠霞 斯拉甫.艾白 +1 位作者 古力娜.达吾提 李治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9-480,I0001,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特比萘芬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MIC值;电镜观察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对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结果特比萘芬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 目的研究特比萘芬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MIC值;电镜观察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对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结果特比萘芬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扫描电镜下观察特比萘芬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真菌细胞表面皱缩不平,有严重皱褶、破裂现象;透射电镜下可见,真菌细胞壁不完整,局部有缺损,厚薄不均;细胞膜轮廓不清、破损;胞内细胞器损伤严重,多见空泡化,细胞内成分聚集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特比萘芬对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有明显影响。结论具有很强抗菌活性的特比萘芬通过作用红色毛癣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 抗真菌 红色毛癣菌 机制 麦角甾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