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bO_(4)∶Dy^(3+),Ca^(2+)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1
作者 陆琴 方传利 +3 位作者 王游 吴冬妮 王誉洁 娄成龙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16-1821,共6页
为提高蓝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本文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LaNbO_(4)∶Dy^(3+)及LaNbO_(4)∶Dy^(3+),Ca^(2+)荧光粉样品。通过测试样品的XRD、荧光光谱和CIE色度坐标,研究Dy^(3+)单掺,Dy^(3+)、Ca^(2+)共掺对LaNbO_(4)荧光粉性能的... 为提高蓝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本文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LaNbO_(4)∶Dy^(3+)及LaNbO_(4)∶Dy^(3+),Ca^(2+)荧光粉样品。通过测试样品的XRD、荧光光谱和CIE色度坐标,研究Dy^(3+)单掺,Dy^(3+)、Ca^(2+)共掺对LaNbO_(4)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NbO_(4)∶Dy^(3+)及LaNbO_(4)∶Dy^(3+),Ca^(2+)荧光粉的衍射峰都与标准卡衍射峰的位置相匹配。样品的激发光谱均由两个宽带激发峰和一系列尖锐激发峰组成,LaNbO_(4)∶Dy^(3+)和LaNbO_(4)∶Dy^(3+),Ca^(2+)样品的最强激发峰位分别是387和472 nm。在波长为387 nm激发下,样品的最强发射峰值分别是575和477 nm。且当Dy^(3+)掺杂浓度为0.05时,样品发光强度最佳。当Dy^(3+)和Ca^(2+)共掺,且Ca^(2+)浓度为0.05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最好。通过色卡坐标可以观察到在蓝绿色区域LaNbO_(4)∶Dy^(3+),Ca^(2+)比LaNbO_(4)∶Dy^(3+)的坐标更加集中,由此可知Dy^(3+)和Ca^(2+)共掺LaNbO_(4)发光效果更好,发光性能更加稳定,表明该荧光粉是一种可被紫外光激发并且光致发光性能稳定的蓝绿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稀土铌酸盐 高温固相法 发光性能 共掺 蓝绿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