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粉质构特性与稻米理化性状的关系
1
作者 肖正午 方升亮 +10 位作者 曹威 胡丽琴 黎星 解嘉鑫 廖成静 康玉灵 胡玉萍 张珂骞 曹放波 陈佳娜 黄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3,共8页
【目的】探明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稻米理化性状指标,为优质米粉专用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于2020-2022年早季和晚季在湖南浏阳... 【目的】探明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稻米理化性状指标,为优质米粉专用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于2020-2022年早季和晚季在湖南浏阳进行大田试验。【结果】米粉稻在不同年份和季节种植,加工出的米粉质构特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1)。米粉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变化范围分别为1651~4083 g、0.860~0.922、1295~2685 g、0.760~0.858、0.532~0.633。相关分析表明,米粉硬度和咀嚼性与稻米理化性状相关不显著。米粉弹性与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米粉稻存在适宜种植的气候条件。总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是决定米粉稻品种米粉质构特性的关键指标。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高,消减值低的米粉稻品种加工出的米粉弹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米粉品质 质构特性 直链淀粉含量 RVA谱
下载PDF
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品质差异研究
2
作者 肖正午 胡丽琴 +9 位作者 黎星 解嘉鑫 廖成静 康玉灵 胡玉萍 张珂骞 方升亮 曹放波 陈佳娜 黄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63,共13页
为探明不同种植季节气候条件对米粉稻米粉蒸煮品质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湖南浏阳开展大田试验,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比较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米粉蒸煮品质和稻米品质的差异... 为探明不同种植季节气候条件对米粉稻米粉蒸煮品质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湖南浏阳开展大田试验,以5个米粉稻品种(广陆矮4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中早39、株两优729)为材料,比较米粉稻早季与晚季种植米粉蒸煮品质和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米粉稻品种在晚季种植时,灌浆期平均温度和平均辐射量比在早季种植分别降低18.7%和12.7%。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时,米粉损失率比在早季种植降低7.4%;米粉断条率和吸水率早晚季间差异不显著。与早季种植相比,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时稻米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分别下降25.8%、22.9%、34.3%、19.7%、14.2%和2.0%,而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上升11.8%和2.3%。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浆期平均温度与稻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灌浆期平均辐射量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米粉蒸煮损失率与最终黏度、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米粉稻在晚季种植有助于米粉蒸煮品质提高。米粉稻RVA谱特征值中最终黏度和糊化温度是影响米粉损失率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稻 直链淀粉含量 RVA 米粉蒸煮品质 温度 辐射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高产有序机抛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邹丹 唐启源 +3 位作者 刘龙生 张明 方升亮 毛瑞清 《南方农机》 2023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传统的人工插秧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为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传统的人工插秧种植模式必须向机械化和轻简化转型。【方法】课题组通过大面积田间示范的方式,以优质晚稻泰优553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3种常见轻简化模式(机... 【目的】传统的人工插秧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为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传统的人工插秧种植模式必须向机械化和轻简化转型。【方法】课题组通过大面积田间示范的方式,以优质晚稻泰优553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3种常见轻简化模式(机插、有序机抛和手抛)下的产量。【结果】有序机抛轻简化模式最佳,示范片整体生长平衡,株高和穗型均匀,结实率高;按照净谷比99%、水分13.5%折算成综合产量,有序机抛示范片测产平均产量为577.6 kg/hm^(2),较手抛和机插分别增产14.4%和9.8%,增产明显,生育期较手抛和机插约缩短1 d~4 d。【结论】有序机抛轻简化模式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效益好、适用性强等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抛 育秧栽培技术 产量
下载PDF
湖南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
4
作者 邹丹 唐启源 +6 位作者 黄益国 刘龙生 旷娜 吕广动 方升亮 毛瑞清 张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6-11,共6页
选择30个再生稻品种在湘中地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更适合在湖南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再生稻品种中以C两优0861和和两优1号的周年产量较高,分别为15.849和15.642 t/hm^(2),适宜3月下旬在湘中地区播种;Q两优丝苗... 选择30个再生稻品种在湘中地区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更适合在湖南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再生稻品种中以C两优0861和和两优1号的周年产量较高,分别为15.849和15.642 t/hm^(2),适宜3月下旬在湘中地区播种;Q两优丝苗、深两优475和甬优4949这3个品种的周年产量均在14.76 t/hm^(2)以上,但是生育期偏长,适宜在湘南地区作再生稻种植,在湘中地区则需适当早播;望两优889的周年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达14.378 t/hm^(2),但是生育期偏短,可以在湘中地区适当晚播或者在湘北地区种植;瑞两优1053、良隆粳1号和良隆粳2号的周年产量过低,均低于8.44 t/hm^(2),Y两优553的生育期过长,均不适宜在湖南作再生稻种植。相关性分析表明,再生稻头季产量和再生季产量均与结实率和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的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周年产量与头季产量相关性最强,其次是头季结实率和再生季产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综上所述,生育期适宜是湖南地区再生稻品种的首选条件,在保证结实率的前提下,促大穗是再生稻两季高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 头季 再生季 湖南
下载PDF
衡阳地区优质中稻品种筛选
5
作者 张明 方升亮 +5 位作者 邹丹 刘龙生 邓秋华 谭蔚雯 罗慧龙 黄益国 《作物研究》 2023年第2期142-146,154,共6页
为筛选适合衡阳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21年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收集了万丰优818等10个部标优质二级杂交中稻品种和南晶香占等2个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常规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调查对比各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再... 为筛选适合衡阳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21年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收集了万丰优818等10个部标优质二级杂交中稻品种和南晶香占等2个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常规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调查对比各个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再结合各个品种的米质检测结果和灌浆结实期的日平均温度,得出以下结论:(1)参试的12个优质中稻品种中,晶两优1468、万丰优818、Y两优1577和臻两优5437产量分别为10.50、10.66、10.52、10.55 t/hm^(2);(2)优质中稻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晶两优1468、华浙优261、南晶香占、19香4个品种在灌浆期高温条件下米质达到部标优质二级标准;万丰优818、Y两优1577、臻两优5438这3个优质中稻品种米质形成关键期更易受高温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碱消值和垩白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品种 筛选 米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下蚯蚓粪施用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春容 单双吕 +9 位作者 王玉梅 罗凯 周雪峰 黄敏 张恒栋 范龙 曹放波 陈佳娜 方升亮 邹应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0,共4页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采用大田微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水平(N1,9 g/m^2;N2,12 g/m^2;N3,15 g/m^2)下不同蚯蚓粪施用量(EC0,0;EC_1,16.88 kg/m^2;EC_2,33.76 kg/m^2)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40 d后EC_2和EC_1处理的茎蘖数...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采用大田微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水平(N1,9 g/m^2;N2,12 g/m^2;N3,15 g/m^2)下不同蚯蚓粪施用量(EC0,0;EC_1,16.88 kg/m^2;EC_2,33.76 kg/m^2)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40 d后EC_2和EC_1处理的茎蘖数均显著高于EC0(P<0.05);幼穗分化期和乳熟期EC0处理的SPAD值均显著低于EC_1和EC_2处理(P<0.05);齐穗期EC0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比EC_1和EC_2处理低32.7%和80.7%,地上部总干物质量分别比EC_1和EC_2处理低30.6%和59.8%;成熟期有效穗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水稻产量均表现为EC_2>EC_1>EC0,EC_2和EC_1处理的有效穗数分别比EC0处理多41.5%和21.3%、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比EC0处理高47.7%和25.8%、产量分别比EC0处理高35.4%和34.3%。由此可见,施用蚯蚓粪便可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水稻叶面积、SPAD值和地上部干物质量,进而提高水稻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便 水稻 生长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单本密植机插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点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升亮 单双吕 +8 位作者 张恒栋 曹放波 陈佳娜 范龙 赵春容 王玉梅 周雪峰 黄敏 邹应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5,33,共7页
以杂交稻泰优390和隆晶优1212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秧龄(15、20、25和30 d)下对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杂交晚稻的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秧龄下,单本机插的处理分蘖数均少于常规机插,但... 以杂交稻泰优390和隆晶优1212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秧龄(15、20、25和30 d)下对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杂交晚稻的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秧龄下,单本机插的处理分蘖数均少于常规机插,但成穗率、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比常规机插平均高18.36%、21.00%和26.92%;单本机插分蘖中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常规机插,但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要高于常规机插;单本机插分蘖中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干物质量分别比常规机插高0.02 g、0.11 g和0.37 g;单本机插在15、20、25和30 d秧龄下的产量分别较常规机插高10.08%、11.08%、18.64%和20.07%。由此可见,杂交晚稻采用单本密植机插,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形成个体优势,增加二次枝梗数,扩大库容量,提高齐穗后群体干物质量,进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单本密植 机插 秧龄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优质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广 单双吕 +8 位作者 方升亮 雷涛 田阿林 陶醉 张毅 曾波 史勇敢 杨远柱 邹应斌 《作物研究》 2019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了探明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优质杂交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晶两优华占、锦两优华占和晶两优1212为试验材料,2017~201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了不同施氮量(145~225 kg/hm^2)和不同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的大田... 为了探明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优质杂交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晶两优华占、锦两优华占和晶两优1212为试验材料,2017~201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了不同施氮量(145~225 kg/hm^2)和不同氮肥运筹(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的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适当减少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氮素收获指数、籽粒氮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2)杂交水稻产量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和年间差异,其中2017年以晶两优华占产量最高(9. 56 t/hm^2),3品种平均为8. 75 t/hm^2; 2018年以锦两优华占最高(13. 45 t/hm^2),3品种平均为12. 87 t/hm^2。(3) 2018年高施氮量处理显著增产,而2017年则显著减产。可见,增加氮肥用量或改进氮肥施用模式是否增加杂交水稻产量,可能与种植期间的气候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施肥 氮肥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栽培管理对猪血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祥 王春发 +4 位作者 杨玉 卜范文 方升亮 朱捷 李健仁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23-25,共3页
为了分析不同栽培管理对猪血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萱洲镇(样品1)、樟木乡(样品2)、利合村(样品3)、廖田镇(样品4)、栗江镇(样品5)5个果园的猪血桃为材料,观察了果实外观特征,测定了单果重、横纵径、果实硬度、SSC、TA和VC含量等指标。结... 为了分析不同栽培管理对猪血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萱洲镇(样品1)、樟木乡(样品2)、利合村(样品3)、廖田镇(样品4)、栗江镇(样品5)5个果园的猪血桃为材料,观察了果实外观特征,测定了单果重、横纵径、果实硬度、SSC、TA和VC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样品1,施用5 kg/株的有机肥和1.5~2.5 kg/株的复合肥,外加3次叶面追肥,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实纵径,但果实的SSC和VC含量最低,固酸比显著低于样品3、4、5;样品3,SSC含量和固酸比最高,TA含量最低,风味最佳,但单果重偏轻,可能是疏果时间较晚导致的;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最多的样品4,及时疏果后,果实单果重仅次于样品1,而SSC、TA含量、固酸比仅次于样品3;样品2的单果重为84.23 g,仅此次样品1和4,VC含量为5.58 mg/100g,SSC含量为10.73%,TA含量最高为0.35%,固酸比最低;样品5单果重最轻,SSC、VC含量和固酸比高于样品1。综合各样品来看,当有机肥施用量≥10 kg/株,复合肥用量1 kg/株,及时疏果,并追施叶面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猪血桃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桃 栽培管理 品质 衡阳
下载PDF
衡阳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捷 刘龙生 +2 位作者 张明 周海龙 方升亮 《作物研究》 2019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主导方向.阐述了衡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最后介绍了衡阳市重点生态种养典型模式——稻田养虾.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现状 对策 稻田养虾 衡阳
下载PDF
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在衡阳的推广应用
11
作者 刘龙生 张明 +3 位作者 曹放波 方升亮 周琪 黄敏 《作物研究》 2022年第4期373-378,共6页
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的研发解决了传统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生产问题。本文对2017—2021年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在衡阳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杂交稻单本... 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的研发解决了传统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生产问题。本文对2017—2021年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在衡阳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在衡阳的推广模式和应用成效,提出了促进杂交稻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栽培技术在衡阳推广应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插栽培 技术推广
下载PDF
超级稻隆两优1988在衡阳市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建仁 刘龙生 +1 位作者 张明 方升亮 《作物研究》 202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隆两优1988是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优质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2018年在衡阳市示范种植,2019年大面积推广,表现出超高产、超抗病、超广适、超优质等特性。总结了隆两优1... 隆两优1988是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优质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7~2018年在衡阳市示范种植,2019年大面积推广,表现出超高产、超抗病、超广适、超优质等特性。总结了隆两优1988在衡阳市作中稻种植的表现,同时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示范 栽培 隆两优1988
下载PDF
浅谈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丹 毛瑞清 +2 位作者 刘龙生 方升亮 张明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7期57-60,82,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模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杂交中稻—再生稻是一种轻省、绿色、高效的水稻栽培模式,其应用推广对于水稻生产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概述总结了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模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杂交中稻—再生稻是一种轻省、绿色、高效的水稻栽培模式,其应用推广对于水稻生产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课题组概述总结了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确定播期和配置密度,选择品种,头季的防倒伏,防高温,防病虫害,确定适宜的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再生季的防低温,水分管理以及增强发苗能力等,供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衡阳市水稻肥料施用现状调查及对策
14
作者 尹利生 刘龙生 +2 位作者 张明 张瑞春 方升亮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112-113,118,共3页
为全面掌握水稻合理密植条件下的肥水高效利用技术,2018年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人员对衡阳市水稻肥料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衡阳市水稻生产在施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氮、磷肥,轻钾肥;重浅施,轻深施;重一... 为全面掌握水稻合理密植条件下的肥水高效利用技术,2018年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人员对衡阳市水稻肥料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衡阳市水稻生产在施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氮、磷肥,轻钾肥;重浅施,轻深施;重一般肥料,轻配方施肥;重化肥,轻有机肥。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施肥水平、合理引导农民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方法 施肥量 衡阳市
下载PDF
高温对OsNRAMP5基因突变杂交稻及其父本结实率的影响
15
作者 孟前程 李曜魁 +6 位作者 方升亮 黄国龙 冀中英 凌文彬 刘龙生 唐丽 赵炳然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1,共9页
在前期已获得华占背景的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P7及其与隆科638S背景的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低镉1S配制的镉低积累杂交稻组合DG801的基础上,通过在衡阳和株洲两地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高温对OsNRAMP5基因突变杂交稻及其父本结实率的... 在前期已获得华占背景的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P7及其与隆科638S背景的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低镉1S配制的镉低积累杂交稻组合DG801的基础上,通过在衡阳和株洲两地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高温对OsNRAMP5基因突变杂交稻及其父本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和开花期同时遇高温(日最高温度≥35℃),父本P7的结实率显著低于对照,而组合DG801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对高温的耐受性可能与遗传背景相关,杂种优势的利用可能是提高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对高温耐受性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对通过突变OsNRAMP5基因培育镉低积累水稻及其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NRAMP5基因 播期 高温 结实率
原文传递
抗倒剂对优质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邹丹 唐启源 +7 位作者 黄益国 刘龙生 方升亮 吕广动 旷娜 罗友谊 毛瑞清 张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3期8-13,共6页
倒伏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稻倒伏现象更为突出。为了完善优质稻抗倒栽培技术,本研究以广东省的代表优质稻品种‘美香占2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抗倒剂‘不倒汉’的抗倒伏效... 倒伏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稻倒伏现象更为突出。为了完善优质稻抗倒栽培技术,本研究以广东省的代表优质稻品种‘美香占2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抗倒剂‘不倒汉’的抗倒伏效果。结果表明,抗倒剂降低了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叶重和总干物质重,增加了经济系数,具有增产效果。降低了水稻整个生育期的株高,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低肥下,降株高效果更显著。降低了蜡熟期第二和第三基节的长度和倒伏指数,其中第三基节达到了显著水平,还显著降低了成熟期各节间的长度、田间倒伏指数、倒三节和倒四节的弯曲力矩,对倒三和倒四节间的抗折力和倒伏指数也有一定的降低,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抗倒剂‘不倒汉’能显著增强优质稻的抗倒伏能力,同时具有增产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剂 优质稻 产量 倒伏
原文传递
再生稻病虫害“三防两控”轻简化防治技术应用效果
17
作者 张明 刘龙生 +2 位作者 方升亮 邹丹 胡瑶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8期79-84,共6页
旨在应用“三防两控”技术,实现再生稻病虫害轻简高效防治。试验设3个试验处理:“三防两控”防治处理、常规防治处理,CK(不施药),3次重复,调查不同防治处理下,再生稻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试验处理下再生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 旨在应用“三防两控”技术,实现再生稻病虫害轻简高效防治。试验设3个试验处理:“三防两控”防治处理、常规防治处理,CK(不施药),3次重复,调查不同防治处理下,再生稻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试验处理下再生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三防两控”防治处理效果最佳,对再生稻头季病虫害防效在90%以上,对再生季病虫害防效在75%以上,显著优于常规防治。同时减少农药施药次数2次,减少65.0%固体剂型农药用量和46.23%液体剂型农药用量。“三防两控”防治处理下两季产量均是最高,头季产量较常规防治增产12.05%,再生季产量较常规防治增产56.37%,周年产量较常规防治增产21.14%,CK处理头季产量、再生季产量及周年产量均是最低。“三防两控”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再生稻上的应用具有高产、高效、节本、省工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三防两控 轻简化 病虫害
原文传递
水肥一体简易场地无盘育秧对机插杂交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8
作者 陈佳娜 曹放波 +3 位作者 单双吕 方升亮 黄敏 邹应斌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了探明机插杂交水稻简易场地无盘育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栽培试验基地(浏阳市永安镇)以杂交水稻泰优390、C两优华占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播种方式对机插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简易... 为了探明机插杂交水稻简易场地无盘育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栽培试验基地(浏阳市永安镇)以杂交水稻泰优390、C两优华占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播种方式对机插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方法,不论是单粒印刷播种还是播种器播种,其秧苗株高、叶龄、植株干重等地上部指标均优于硬盘泥浆育秧。单粒印刷播种条件下,不论是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还是硬盘泥浆育秧,其秧苗株高、叶龄、茎基宽、叶绿素含量、植株干重以及根系干重等均优于播种器播种秧苗。由此可见,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和单粒印刷播种均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两者结合应用对机插杂交稻育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育秧方式 播种方式 秧苗素质
原文传递
机插双季晚稻产量构成特点研究
19
作者 张瑞春 王娟 +2 位作者 方升亮 程树林 罗柳青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122,共4页
为了探明机插双季晚稻高产的关键产量构成因子,2017—2018年,以10个双季晚稻品种(隆优4945、泰优390、五优华占、万象优双占、荣优390、湘优100、盛泰优018、H37优207、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为材料,在衡阳开展大田试验,对各品种机插... 为了探明机插双季晚稻高产的关键产量构成因子,2017—2018年,以10个双季晚稻品种(隆优4945、泰优390、五优华占、万象优双占、荣优390、湘优100、盛泰优018、H37优207、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为材料,在衡阳开展大田试验,对各品种机插栽培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隆优4945、盛泰优018、荣优390、五优华占4个品种的产量较高,2017年分别为8.69、8.56、8.35、8.34 t/hm^(2),2018年分别为8.31、8.32、8.30、8.29 t/hm^(2);机插双季晚稻产量与单位面积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位面积颖花数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选择穗粒数多、群体颖花量大的晚稻品种,有助于实现机插双季晚稻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稻 机插 产量 产量构成 单位面积颖花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