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团育 陈开宁 +1 位作者 全会标 陈道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高龄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高龄糖尿病住院患者95例,其中发生低血糖23例。比较低血糖与非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低血糖患者比较,低血糖患者血... 目的分析高龄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高龄糖尿病住院患者95例,其中发生低血糖23例。比较低血糖与非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低血糖患者比较,低血糖患者血清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水平降低,采用口服药+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者所占比例升高(P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口服药+强化胰岛素治疗与低血糖的发生相关(P均<0.05)。结论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口服药+强化胰岛素治疗是高龄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糖尿病 低血糖 C肽 强化胰岛素治疗
下载PDF
672名不同年龄段妇女骨密度和护骨素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团育 廖二元 +2 位作者 伍贤平 张红 高勇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615-2617,2619,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骨密度(BMD)、血清护骨素(sOPG)、血清骨钙素(sBGP)和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uDPD/Cr)与绝经的关系。方法 672例20~80岁的女性按绝经前后分3组,绝经前组344名(33.10±7.95岁),围绝经期组57名(48.02±3.08岁),绝经后... 目的探讨女性骨密度(BMD)、血清护骨素(sOPG)、血清骨钙素(sBGP)和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uDPD/Cr)与绝经的关系。方法 672例20~80岁的女性按绝经前后分3组,绝经前组344名(33.10±7.95岁),围绝经期组57名(48.02±3.08岁),绝经后组271名(59.72±7.39)岁;测定sOPGs、BGP、uDPD/Cr及腰椎正位总体、侧位中间区、左侧股骨颈和髋部的BMD。结果 (1)腰椎侧位中间区BMD的快速骨丢失期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10~20年;其他部位在绝经后。(2)sOPG(39.5%)、uD-PD/Cr(17.8%)在围绝经期增加最快。(3)sOPG及腰椎正位、腰椎侧位中间区、股骨颈和髋部BMD与绝经年限均呈负相关(r值为-0.234~-0.421)。结论 sOPG和uDPD/Cr的变化先于骨密度,可以预测绝经后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护骨素 骨钙素 绝经期
下载PDF
中枢性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团育 张玉海 +2 位作者 全会标 陈开宁 陈道雄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比较中枢性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10年来住院的原发性及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临床症状、指标的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更容易出现怕冷、乏力、浮肿、懒言、甲... 目的比较中枢性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10年来住院的原发性及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临床症状、指标的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更容易出现怕冷、乏力、浮肿、懒言、甲状腺肿大,其中浮肿、懒言、甲状腺肿大在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甲减恶心、呕吐、闭经等症状更常见(P<0.05);2中枢性甲减的血钠及血氯均明显低于原发性甲减(P<0.05),心肌酶谱中,原发性甲减肌酸激酶(CK)升高较明显(P<0.05);3原发性甲减CK与TSH呈正相关,r=0.383(P<0.05),中枢性甲减CK与TSH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246,P>0.05)。结论中枢性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上有异同,临床工作应全面考虑,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原发性 中枢性 临床特征
下载PDF
18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征调查及首诊科室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团育 高勇义 +1 位作者 何扬利 陈道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68-69,共2页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特征及首诊科室分布。方法调查181例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及首诊科室,并对原发性及继发性甲减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甲减浮肿、懒言、甲状腺肿大等症状更常见,继发性甲减恶心、呕吐...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特征及首诊科室分布。方法调查181例甲减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及首诊科室,并对原发性及继发性甲减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甲减浮肿、懒言、甲状腺肿大等症状更常见,继发性甲减恶心、呕吐、闭经等症状更常见,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原发性甲减的血钠、血氯、肌酸磷酸激酶均明显高于继发性甲减(P均<0.05)。大多数患者首诊科室在内分泌科,部分患者首诊于其他科室,以心内科、肾内科、综合病房、消化内科多见。结论甲减症状多,伴有多个临床指标异常,首诊科室多,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考虑,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特征 首诊科室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焦虑症误诊为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方团育 全会标 +1 位作者 陈道雄 陈开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症误诊为嗜络细胞瘤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减少该病误诊误治。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曾误诊为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用药情况下均血压波动大,140-200/90-120 mm ...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症误诊为嗜络细胞瘤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减少该病误诊误治。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曾误诊为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用药情况下均血压波动大,140-200/90-120 mm Hg,均伴有阵发性头部胀痛、心悸、多汗、恶心、气促。病初均误诊为嗜铬细胞瘤,误诊时间(21.8±11.2)d。入院后行血生化及影像学等检查均排除嗜铬细胞瘤,经Zun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符合焦虑症诊断,给予抗焦虑等治疗后,上述症状和血压均得到控制。随访3-5个月均未见血压大幅度波动及收缩压〈150 mm Hg。结论临床上对血压波动较大或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中年或更年期女性,需注意排除焦虑等精神因素,并及时行Zun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症 误诊 嗜铬细胞瘤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与甲状腺功能、心肌酶、胆固醇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团育 高勇义 +1 位作者 何扬利 吴智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与甲状腺功能、心肌酶、总胆固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心肌酶、总胆固醇的调查,并按有无心包积液分为2组进行比较。结果 (1)两...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与甲状腺功能、心肌酶、总胆固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心肌酶、总胆固醇的调查,并按有无心包积液分为2组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病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心包积液组患者TT3、TT4、FT3、FT4均较无心包积液组低[(0.66±0.48)nmol/L比(1.20±0.57)nmol/L,(14.64±24.46)nmol/L比(62.22±50.67)nmol/L,(2.11±0.74)pmol/L比(3.66±2.02)pmol/L,(3.12±4.49)pmol/L比(6.37±4.78)pmol/L],而TSH较无心包积液组高[(68.85±32.05)mU/L比(46.47±39.44)mU/L,均为P<0.05]。(3)心包积液组心肌酶谱、胆固醇均较无心包积液组高(P<0.05)。(4)偏相关分析提示心包积液与TT3、TT4、FT3、FT4、TSH相关(r=-0.400,-0.467,-0.368,-0.340,0.284;均为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与甲状腺功能严重程度有关,与年龄、病程、病因无关,同时多伴有胆固醇及心肌酶谱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包积液 酶试验 胆固醇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Still病老年患者1例诊治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团育 陈开宁 廖二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40,共4页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以长时间间歇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伴有粒细胞增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1例71岁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痛及粒... 成人Still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以长时间间歇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伴有粒细胞增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多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1例71岁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痛及粒细胞增高,在多次复查铁蛋白后确诊为AOSD。临床医师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作出早期诊断。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使早期铁蛋白不高,但当临床上症状及体征符合,尤其抗感染治疗效果差时,须高度怀疑该病,并及时多次复查铁蛋白以早期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成人STILL病 临床特点 铁蛋白
下载PDF
高龄2型糖尿病心脏瓣膜钙化患者的临床情况
8
作者 方团育 陈道雄 +1 位作者 陈开宁 全会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188-3189,共2页
目的了解高龄(≥80岁)糖尿病(DM)心脏瓣膜钙化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调查94例高龄2型(T2DM)患者中患有心脏瓣膜钙化的临床情况。结果 94例高龄T2DM患者中,32例(34.0%)有心脏瓣膜钙化,其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21例,二尖瓣钙化7例,二... 目的了解高龄(≥80岁)糖尿病(DM)心脏瓣膜钙化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调查94例高龄2型(T2DM)患者中患有心脏瓣膜钙化的临床情况。结果 94例高龄T2DM患者中,32例(34.0%)有心脏瓣膜钙化,其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21例,二尖瓣钙化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钙化4例。高龄T2DM心脏瓣膜钙化组与心脏瓣膜非钙化组相比,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明显高于非心脏瓣膜钙化组(P<0.05)。结论高龄T2DM心脏瓣膜钙化发生率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更明显,同时与C肽浓度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2型糖尿病 心脏瓣膜钙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抑郁心理发生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0
9
作者 王芬 方团育 +1 位作者 陈开宁 全会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产生抑郁心理的相关因素。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未合并抑郁症者67例(对照组),合并抑郁症者63例(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产生抑郁心理的相关因素。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未合并抑郁症者67例(对照组),合并抑郁症者63例(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采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Radloff编制。比较2组的自我管理水平及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依次为(17.10±4.26)分、(59.34±3.25)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19±3.02)分、(72.08±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1.27%)及病程[(9.38±2.04)年]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94%、(4.20±1.23)年],且其月收入[(2198.36±370.47)元]及社会支持(33.33%)情况较对照组差[分别为(4 638.10±278.29)元,70.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并发症、社会支持、月收入及病程为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抑郁心理的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与未合并抑郁症者比较,合并有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低,而合并其他疾病、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低、病程长及月收入低患者更易产生抑郁心理,在临床诊疗中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抑郁心理 自我管理水平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低血糖指数膳食联合运动干预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开宁 高勇义 +3 位作者 黎艺 钟文菲 张华川 方团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GI)膳食、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比较低GI膳食、运动而未用任何降糖调脂药物治疗前后17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腰臀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等变化...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GI)膳食、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比较低GI膳食、运动而未用任何降糖调脂药物治疗前后17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腰臀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R)等变化。结果经2个月治疗,空腹血糖(FPG)由治疗前(7.84±1.19)mmol/L降至干预后(6.19±0.60)mmol/L(P=0.000),餐后2h血糖(2hPG)由治疗前(13.97±3.35)mmol/L降至干预后8.59±0.9(P=0.000);三酰甘油(TG)由治疗前(1.79±0.75)mmol/L降至干预后(1.15±0.45)mmol/L(P=0.017),总胆固醇(TC)由治疗前(5.46±0.27)mmol/L降至干预后(4.98±0.77)mmol/L(P=0.059),高密度脂蛋白(HDL)由治疗前(1.42±0.26)mmol/L升高至干预后(1.59±0.30)mmol/L(P=0.044),低密度脂蛋白(LDL)由治疗前(3.57±0.28)mmol/L降至干预后(3.20±0.71)mmol/L(P=0.032)。体质量(WT)由治疗前(72±11.3)kg降至干预后(67.9±11.0)kg(P=0.006);体质量指数由治疗前(27.7±4.02)kg/m2降至干预后(26.1±3.63)kg/m2(P=0.010),HOMA-R由治疗前的26.43±15.46降至干预后17.14±7.68(P=0.03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严格的低GI膳食和运动治疗,可使血糖、血脂得到良好控制,使其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指数 运动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林乐韦华 全会标 +4 位作者 陈开宁 陈道雄 刘海蔚 方团育 莫泽纬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00-202,206,共4页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真胰岛素、TG和TC的影响。方法 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27例和格列齐特组23例,口服相应降糖药物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餐后30 min及餐后2 h的血糖和血清真胰...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清真胰岛素、TG和TC的影响。方法 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27例和格列齐特组23例,口服相应降糖药物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空腹、餐后30 min及餐后2 h的血糖和血清真胰岛素、空腹TG和TC水平,计算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对瑞格列奈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真胰岛素、TC、TG改变值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餐后30 min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外格列齐特组空腹时,两组空腹、餐后30 min及2 h的血清真胰岛素水平均较前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均较前升高(P<0.05),且瑞格列奈组高于格列齐特组(P<0.05)。治疗后,瑞格列奈组的空腹TG和T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格列齐特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患者空腹TC的降低与空腹真胰岛素分泌的增加呈正相关(P<0.05)。结论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疗效较好,并有效改善早相胰岛素分泌及血脂水平,对延缓患者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格列齐特 血糖 胰岛素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微动力负压敷料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效果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存仁 方团育 +5 位作者 莫泽纬 魏伟平 岑超平 张燕 林璐 全会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微动力负压敷料促进Ⅱ-Ⅳ级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价值。方法将60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封闭负压引流+普通换药及敷料覆盖,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封闭负压引流+微动力负压敷料治疗。...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微动力负压敷料促进Ⅱ-Ⅳ级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价值。方法将60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封闭负压引流+普通换药及敷料覆盖,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封闭负压引流+微动力负压敷料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目标溃疡完全愈合率、溃疡面积缩小率、溃疡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最后1个月随访期间溃疡复发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出血、疼痛、红肿)。结果观察组愈合率(100%)高于对照组(93.3%);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1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6.7%)(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微动力负压敷料促进Ⅱ-Ⅳ级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可促进肉芽组织及上皮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封闭负压引流 微动力负压敷料 效果研究
下载PDF
16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乐韦华 全会标 +4 位作者 陈道雄 陈开宁 刘海蔚 方团育 莫泽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567-2571,共5页
目的分析16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FT1DM的认识。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FT1DM患者16例。记录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D-3羟... 目的分析16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FT1DM的认识。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FT1DM患者16例。记录患者发病时临床症状;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D-3羟丁酸、总二氧化碳(CO_2)、血肌酐(Scr)、肌酸激酶(CK)、血淀粉酶、血常规、胰岛相关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水平。患者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纠正后1~3 d,检测空腹C肽(FCP)和餐后2 h C肽(PCP)水平。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2008年1月—2015年5月,16例FT1DM患者占同期所有住院糖尿病患者(22 999例)的0.70‰,占住院1型糖尿病患者(457例)的3.5%。16例患者起病急骤,病程为12 h^6 d。临床症状上,1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8例出现腹痛,6例伴上呼吸道感染,6例出现意识障碍,5例出现多饮、多尿,5例伴发热;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17.0~46.1 mmol/L);Hb A1c接近正常(5.6%~8.2%);FCP水平降低(<0.003~0.090 nmol/L);PCP水平降低(<0.003~0.160 nmol/L);动脉血pH值降低(6.92~7.30);血清D-3羟丁酸水平升高(5.18~9.69mmol/L);总CO2降低(1.0~20.0 mmol/L);12例Scr水平升高(94~275μmol/L);7例CK水平升高(263~5 373U/L);9例血淀粉酶水平升高(110~436 U/L);14例白细胞计数(WBC)升高〔(13.3~31.9)×10~9/L〕;胰岛β细胞功能几乎衰竭,迅速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后患者经积极补液扩容、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抢救后,病情均好转。在酮症酸中毒纠正后继续胰岛素泵或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出院后沿用住院期间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至今。8例患者门诊随访3~34个月,复查FCP、PCP仍接近于入院时水平。结论 FT1DM患者占同期所有住院糖尿病患者的0.70‰,占住院1型糖尿病患者的3.5%。FT1DM起病急骤、代谢紊乱严重,常合并多系统损害,部分患者以消化道或上呼吸道症状起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呈完全且不可逆损害,预后差,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血糖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C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蛋白尿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斐 方团育 +1 位作者 陈开宁 全会标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344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145例)、微量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344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145例)、微量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比较三组间25(OH)D水平;Pearson相关及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血清25(OH)D与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 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单纯糖尿病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8.05(13.65,22.95)、24.15(19.90,31.10)、28.65(21.30,38.25)ng/mL,大量蛋白尿组较单纯糖尿病组及微量蛋白尿组25(OH)D水平下降(P均<0.01);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单纯糖尿病组维生素D充足(25(OH)D水平≥30 ng/mL为维生素充足)率分别为29.25%、38.71%、46.21%,大量蛋白尿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P<0.05;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单纯糖尿病组维生素D缺乏[25(OH)D<20 ng/mL]率分别为39.62%(42/106)、29.03%(27/93)、18.6%(27/145),大量蛋白尿组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P<0.05。血清25(OH)D与UACR存在负相关(r=-0.259,P<0.01),UACR与TC存在正相关(r=0.143,P<0.05);维生素D充足时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发生风险降低[OR值为0.969(95%CI 0.941,0.997)];血清25(OH)D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尤其合并蛋白尿者血清25(OH)D水平下降;血清25(OH)D水平与蛋白尿负相关,维生素D充足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并发症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存仁 陈开宁 +1 位作者 方团育 刘海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2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IA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近年收治的2例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结果 2例患者分别合并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均曾服用甲... 目的分析2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IAS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近年收治的2例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经过。结果 2例患者分别合并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均曾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反复出现自发性低血糖发作,发作时血糖水平均<2.8mmol/L;实验室检查示血胰岛素水平升高,血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2例均诊断为IAS。入院后停用甲巯咪唑,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治疗后低血糖症状缓解,2例均好转出院。其中1例院外给予泼泥松30 mg/d治疗。随访半年均未再发作低血糖,血清IA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IAS是一种以反复发作低血糖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合并甲状腺疾病。甲巯咪唑可诱发该病。血清胰岛素及IAA检测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低血糖症 甲巯咪唑 胰岛素自身抗体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去卵巢对大鼠皮质骨微结构、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玉海 方团育 +4 位作者 陈道雄 高勇义 戴如春 廖二元 盛志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应用显微CT和四点弯曲实验观察去卵巢对大鼠股骨皮质骨骨密度、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于手术后3周、15周各处死6只,显微CT扫描左侧股骨中段。右侧股骨行四... 目的应用显微CT和四点弯曲实验观察去卵巢对大鼠股骨皮质骨骨密度、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24只7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和假手术(Sham)组,于手术后3周、15周各处死6只,显微CT扫描左侧股骨中段。右侧股骨行四点弯曲试验。结果去卵巢3周至15周,OVX组股骨皮质骨内径周长、外径周长、皮质骨面积、骨髓腔面积、截面总面积骨密度、最大力、弹性模量、断裂强度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OVX组15周弹性模量比3周低36%(P<0.05)。结论去卵巢15周内大鼠股骨中段皮质骨微结构及其骨密度和股骨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但去卵巢组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减退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皮质骨 骨微结构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玉海 方团育 +1 位作者 陈开宁 全会标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EAD)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151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EAD)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151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γ-GGT水平及LEAD的差异,分析血清γ-GGT水平与LEAD的相关性。结果(1)T2DM组γ-GG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发生LEAD 301例,其中双侧97例;NC组LEAD者19例,其中双侧6例。(2)相关分析显示γ-GGT水平与BMI、FPG、TG、TC、LDL-c呈正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FPG、TG、Fib及GGT是LEA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GGT水平与LEA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肢动脉病变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光球 郑茵 +3 位作者 何扬利 方团育 陈积雄 戴文鑫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治疗方法将入选的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氧分压、氧饱和度、血脂...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治疗方法将入选的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BiPAP治疗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氧分压、氧饱和度、血脂、CRP、Fib、LVEF、住院时间;观察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周、3个月的心脏事件;观察呼吸机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脂、FIB、CRP、LVEF值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YHA心功能正常者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氧分压、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YHA心功能3,4级或合并泵衰竭者BiPAP治疗组24h后收缩压、心率显著降低;呼吸频率减慢,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心绞痛再发率、心肌梗死再发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周和3个月时常规治疗组心绞痛再发率较Bi-PAP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梗死再发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5例患者在呼吸机使用过程出现轻度的口干和不耐受。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加单纯氧疗缓解心绞痛效果肯定;心力衰竭患者加用BiPAP治疗效果更佳。Bi-PAP治疗能减少心绞痛再发率,但在心肌梗死再发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再入院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未显示出更多的益处。BiPAP治疗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脏事件
下载PDF
海南省单中心2型糖尿病控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海蔚 高勇义 +5 位作者 陈道雄 陈开宁 全会标 林璐 方团育 莫泽纬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0期3098-3101,共4页
目的评价海南省单中心2型糖尿病(T2DM)的控制现况。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2 42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标准评价其控制水平。结果 (1)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为(8.77±3.... 目的评价海南省单中心2型糖尿病(T2DM)的控制现况。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2 42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标准评价其控制水平。结果 (1)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为(8.77±3.58)%,其中658例(27.17%)患者Hb A1c<7%;(2)将2 422例T2DM患者按照用药情况分成未治疗组(占11.77%),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占58.71%),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占15.28%)和胰岛素治疗组(占14.24%),后面两组患者的平均Hb A1c明显高于前面两组的平均Hb 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面两组的平均Hb A1c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的达标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3)2 422例T2DM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脂(TG)水平分别为(3.696±1.735)mmol/L、(1.23±0.41)mmol/L和(2.169±1.23)mmol/L;T2DM合并血脂异常者占76.42%,但服用调脂药者仅占30.02%;(4)2 422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SBP/DBP分别为(135.73±16.76)/(79.32±10.32)mm Hg,高血压者978例(40.38%),而服用降压药者仅270例(27.61%),其中血压达标者627例,占25.89%;(5)2 422例T2DM患者体质指数(BMI)为(25.43±3.43)kg/m2,BMI<24 kg/m2者占35.30%;(6)血糖、血脂、血压和BMI均在正常范围内者仅占3.14%。结论海南省单中心T2DM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各项指标的控制明显落后于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荐标准,胰岛素治疗时机明显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
下载PDF
小剂量阿卡波糖治疗1例胃倾倒综合征2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道雄 方团育 +1 位作者 全会标 高勇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阿卡波糖 胃倾倒综合征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