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稻褐飞虱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超 刘洋 +5 位作者 陈恺林 方宝华 汤文光 周学其 张玉烛 陈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1-1400,共10页
优质晚稻米以其良好的口感而备受消费者欢迎,灌溉方式作为优质晚稻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研究其对褐飞虱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找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褐飞虱发生的灌溉方式,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优质晚稻稻米品质,对实现提质增... 优质晚稻米以其良好的口感而备受消费者欢迎,灌溉方式作为优质晚稻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研究其对褐飞虱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找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褐飞虱发生的灌溉方式,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优质晚稻稻米品质,对实现提质增效意义重大。本研究设置长期灌溉、间歇灌溉、湿润灌溉及非充分灌溉4种灌溉方式,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在两种害虫防治方式(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及防虫网全隔离和半隔离方式下对优质晚稻褐飞虱及其主要天敌(拟环纹豹蛛和黑肩绿盲蝽)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晚稻绿色栽培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生物防治下,黑肩绿盲蝽的始见期迟于褐飞虱,与褐飞虱间主要表现为跟随效应,只利用黑肩绿盲蝽不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在晚稻褐飞虱快速增长的主要时期(孕穗—乳熟期),长期灌溉的褐飞虱种群数量显著低于非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的拟环纹豹蛛种群数显著低于其他灌溉方式;黑肩绿盲蝽、拟环纹豹蛛的种群变化与褐飞虱种群变化相关性显著(P<0.05),当田间褐飞虱种群数量低于1 891.1只×百丛-1,蛛虱比(拟环纹豹蛛︰褐飞虱)大于1︰9.67时,拟环纹豹蛛能够完全控制褐飞虱的发生。化学防治下,化学农药对各灌溉方式下的黑肩绿盲蝽均具有严重的致死效应,而长期灌溉能够有效降低化学农药对拟环纹豹蛛的毒害。综上所述,长期灌溉有利于保护稻田主要天敌,对褐飞虱的防控效果最好,生产中结合节水理念,可在晚稻全生育期内探索采用分段长期灌溉,从而达到既节约水资源又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害虫防治方式 优质晚稻 褐飞虱 天敌 种群动态
下载PDF
同等控温下头季稻和再生季稻稻米品质差异分析
2
作者 旷娜 苗雪雪 +3 位作者 邹丹 梁玉刚 唐启源 方宝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6,共4页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4149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室内控温试验,将头季与再生季的温度设置成相同,探究再生稻两茬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再生季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4149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室内控温试验,将头季与再生季的温度设置成相同,探究再生稻两茬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再生季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头季稻,胶稠度两者差异不显著;适温条件下,再生季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粒长显著高于头季稻,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两者差异不显著。再生季稻的粗蛋白含量在高温和适温条件下均显著低于头季稻。因此,同等控温条件下,与头季稻相比,再生季稻的碾米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要好,但营养品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控温 稻米品质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分型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戴力 黄凤林 +2 位作者 赵杨 匡炜 方宝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71-2679,共9页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穗粒分型指标和方法,为超级稻品种超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精准配套及充分发挥超高产潜力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审或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审定的68个籼型超级稻品种为分... 【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穗粒分型指标和方法,为超级稻品种超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精准配套及充分发挥超高产潜力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国审或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审定的68个籼型超级稻品种为分型对象,通过与文献法、专家经验法的比较及不同来源数据间的比较,验证分类系数法分型结果的科学性。【结果】分类系数法将淦鑫203、盛泰优722等8个品种划分为多穗型或偏穗型品种,陆两优996和五优368等8个品种划分为穗粒兼顾型或穗粒均衡型品种,五丰优286和五丰优T025等52个品种划分为大穗型或偏粒型品种。在25个多次审定的品种中,分类系数法显示88.0%(22个)的品种不同年份和区域多次审定的分类结果相同,可较好地排除环境变异对品种分型的干扰,一定环境变异限度内能较稳定地呈现品种本身的穗粒遗传特性。与文献法相比,分类系数法弥补了其仅能区别划分大穗型品种而不能区分多穗型和穗粒兼顾型品种的不足,且分型结果可重复性更好。与专家经验法相比,分类系数法对穗、粒特征相近品种的归类聚合能力更强,分型结果的变异性或随机性更小、更合理准确,且更易被掌握和广泛推广应用。【结论】分类系数法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籼型超级稻品种的穗粒分型比现有方法更具优势,对于促进超级稻品种充分发挥高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分类系数法 大穗型 多穗型 穗粒兼顾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匡炜 魏征 +5 位作者 戴力 赵杨 梁玉刚 罗先富 张玉烛 方宝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49,共8页
为解决农村年轻劳动力迁移减少和人口老年化所导致的对粮食作物生产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探究投入劳动力更少的水稻种植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高产品种的种植模式已迫在眉睫。通过2017-2019年的大田试验比较了当前常见且易于推广的2种... 为解决农村年轻劳动力迁移减少和人口老年化所导致的对粮食作物生产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探究投入劳动力更少的水稻种植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高产品种的种植模式已迫在眉睫。通过2017-2019年的大田试验比较了当前常见且易于推广的2种种植方式,以及筛选了便于购买的早稻品种14个和晚稻品种12个,其种植方式为模拟机插秧和机直播,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不同早晚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能够比移栽缩短生育期,其中早稻直播平均生育期较移栽缩短7 d,晚稻平均缩短8 d,且直播的生育期比移栽的波动范围更小,表现更为稳定;每年全年年均产量均表现为直播显著高于移栽,其中2017年高出29.71%,2018年高出12.37%,2019年高出7.15%,并发现产量和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会受品种、种植方式和年度的极显著影响;通过线性回归协方差检验可知,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存在正相关性,表现为产量随着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而增加,其直播方式的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 2)均高于移栽方式。综合比较得出,早晚稻种植方式中均以直播方式表现更佳,筛选出了与直播方式配套的稳定高产(3 a大田产量表现均较高)早稻品种株两优829(产量为6.02~10.90 t/hm^(2))、煜两优4156(6.49~10.22 t/hm^(2))和稳定高产晚稻品种五优308(10.43~12.65 t/hm^(2)),筛选出的早晚稻品种生育期长短适中,能有效衔接实现早晚稻高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产量 干物质积累量
下载PDF
湖南水稻生产作业方式及成本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力 赵杨 +4 位作者 唐善军 匡炜 彭锐 陈彦成 方宝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26-33,共8页
为了解湖南省水稻周年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和社会化程度,基于湖南省430余户农户2017和2018年水稻生产情况调研数据,对湘北、湘中东、湘南和湘西各地区农户周年水稻生产各环节的作业方式和成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湖南省水稻... 为了解湖南省水稻周年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和社会化程度,基于湖南省430余户农户2017和2018年水稻生产情况调研数据,对湘北、湘中东、湘南和湘西各地区农户周年水稻生产各环节的作业方式和成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湖南省水稻生产全过程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较高,除移栽和干燥环节的机械化率分别为57.5%(机播机插率)和54.0%(自主和外包烘干率)之外,整地、病虫防治和收割环节机械化率基本达到或超过90%以上;湖南省水稻生产各环节的作业外包率除病虫防治环节相对较高(53.8%)外,其余整地、移栽种植、收割、干燥和仓储等环节均相对偏低,以自主作业为主;在不考虑机械购买成本的情况下,湖南各地区水稻生产各主要环节应用最普遍技术模式的总成本要稍高于各地最低成本模式,却远低于全程外包模式,全程外包模式成本是最普遍模式的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周年生产 机械化 社会化 作业方式 成本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追施氮肥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16
6
作者 肖润林 单武雄 +2 位作者 方宝华 刘小飞 王久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追施氮肥处理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高氮追肥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追施氮肥处理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高氮追肥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个追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年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追施氮肥有利于促进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高氮追肥处理的年净收入低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为最佳经济施肥量,其年净收入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施氮肥 桂牧一号 喀斯特地区 峰丛洼地
下载PDF
不同整地和施肥方式对虾后直播稻农香32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戴力 陶曙华 +4 位作者 胡文彬 刘烨 李文忠 方宝华 赵正洪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1年第2期6-12,共7页
为提高虾后直播稻农香32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不同整地和施肥方式对其生长、产量、肥料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虾后直播模式下,旋耕施基肥、旋耕不施基肥和免耕施基肥处理的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相对高于旋... 为提高虾后直播稻农香32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不同整地和施肥方式对其生长、产量、肥料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虾后直播模式下,旋耕施基肥、旋耕不施基肥和免耕施基肥处理的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肥料产量贡献率相对高于旋耕不施肥,免耕不施基肥和免耕不施肥处理;旋耕施基肥和旋耕不施基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总穗数和有效穗数,旋耕施基肥还能显著提高分蘖数、植株重量和杂草抑制能力。因此,在不同整地和施肥方法中,旋耕施基肥相对最优,其次为旋耕不施基肥和免耕施基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后稻 直播 旋耕 免耕 施肥
下载PDF
桂西北峰丛洼地4种牧草生产力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向佐湘 方宝华 +1 位作者 杨知建 肖润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48-51,共4页
在桂西北峰丛洼地研究了4种牧草的生产力大小和形成特点,结果表明:桂牧1号象草Pennisetumamericanum×P.purpureum生产力最高,禾本科牧草年生产力呈单峰曲线,豆科牧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呈双峰曲线;桂牧1号象草、扁穗牛鞭草Hem... 在桂西北峰丛洼地研究了4种牧草的生产力大小和形成特点,结果表明:桂牧1号象草Pennisetumamericanum×P.purpureum生产力最高,禾本科牧草年生产力呈单峰曲线,豆科牧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呈双峰曲线;桂牧1号象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可以从3月利用到11月,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白三叶可以在冬春季节刈割利用。据此提出,通过种植在不同季节生长的牧草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洼地 牧草 生产力
下载PDF
甘肃省果业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方宝华 郑平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1期37-41,共5页
果品是现代社会消费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力发展果业是我省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科学发展规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内在需求,是我省农业区域化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 果品是现代社会消费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力发展果业是我省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科学发展规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内在需求,是我省农业区域化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新亮点。为了全面掌握我省果业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业发展 甘肃省 调研 农业结构调整 现代农业 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市场化运作
下载PDF
稻田养小龙虾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玉刚 匡炜 +6 位作者 旷娜 赵杨 戴力 胡文彬 罗先富 方宝华 赵正洪 《作物研究》 2023年第4期425-434,共10页
稻田养殖小龙虾在稻渔种养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发展最迅速的一种生产模式,有着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稻田养虾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由稻田试养、散养模式发展为稻虾轮作、稻虾共生、一稻三虾和稻虾+其他养殖动物等多种种养模式... 稻田养殖小龙虾在稻渔种养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发展最迅速的一种生产模式,有着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稻田养虾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已由稻田试养、散养模式发展为稻虾轮作、稻虾共生、一稻三虾和稻虾+其他养殖动物等多种种养模式。本文综述了稻田养虾的发展历程、发展特征、主要种养模式以及稻田养虾模式下水稻生长、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从田间工程改造、重虾轻稻与粗放管理、品种退化与病害防治、种养风险与产业体系等方面论述稻田养虾存在的问题,并从坚持因地制宜与标准规范发展、强化技术培训与抵御种养风险、建立健全苗种培育体系和优化稻虾产业发展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充分挖掘稻田养虾的生产潜力,为稻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克氏原螯虾 发展历程 种养模式 生态效应
下载PDF
永州市再生稻发展现状与对策
11
作者 唐慧云 杨延生 +5 位作者 谢建华 龙一民 眭娜 方宝华 罗先富 赵杨 《作物研究》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在湖南省永州地区温、光、水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水稻种植区推广再生稻模式,可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介绍了永州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和再生稻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成效,分析了再生稻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对进一步发展再... 在湖南省永州地区温、光、水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水稻种植区推广再生稻模式,可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介绍了永州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和再生稻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成效,分析了再生稻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对进一步发展再生稻高效生产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粮食生产 永州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糙米镉(C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洋 刘洋 +5 位作者 方宝华 李超 杨坚 滕振宁 何小娥 张玉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研究以不同早晚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重点研究温度对不同耐镉型水稻品种糙米镉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不同耐镉型水稻品种糙米Cd积累的影响机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对于4种不同耐镉型品种,早晚稻稳定型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糙米镉含量的... 本研究以不同早晚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重点研究温度对不同耐镉型水稻品种糙米镉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不同耐镉型水稻品种糙米Cd积累的影响机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对于4种不同耐镉型品种,早晚稻稳定型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糙米镉含量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变异型品种,早稻的变异型品种(S6)在不同温度与处理时期间差异达5.29倍,分别比稳定型品种S1、S5、S4增加67.4%、12.8%、181.4%,晚稻变异型品种(K11)的差异达4.04倍,分别比稳定型品种K2、K33、K7增加50.2%、78.8%、160.6%。综合多个试验品种糙米镉含量表现可见,分蘖期及灌浆期是温度影响水稻对镉吸收的敏感时期;生育前期低温处理及生育后期高温将促进水稻籽粒对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糙米 温度
下载PDF
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与验证(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玉烛 方宝华 +5 位作者 滕振宁 陈光辉 刘洋 凌文彬 向述强 柏连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了提高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利用效率,振兴湘米品牌,20142016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双季稻品种285个(早稻品种98个,晚稻品种187个),在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长株潭区域,及省内其他典型镉污染区,进行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验证试验。共筛... 为了提高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利用效率,振兴湘米品牌,20142016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双季稻品种285个(早稻品种98个,晚稻品种187个),在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长株潭区域,及省内其他典型镉污染区,进行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验证试验。共筛选出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25个,其中早稻品种12个,晚稻品种13个;大田验证试验表明,通过品种筛选(V)、水分管理(I)及酸度调整(P)等栽培技术,基本能够保证稻米镉含量(早稻:0.064~0.233 mg/kg,晚稻0.143~0.246 mg/kg)达到国家标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镉低积累品种 大田验证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温度逆境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洋 刘洋 +4 位作者 方宝华 何小娥 杨坚 滕振宁 张玉烛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4期18-24,共7页
为研究温度逆境对水稻的响应,采用盆栽种植的方法,在早稻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利用人工智能气候室,通过不同时期的温度逆境处理,分析其对早稻产量及构成。结果表明:生物量表现为低温〉中温〉高温,灌浆期〉孕穗期〉分蘖期处理;分蘖... 为研究温度逆境对水稻的响应,采用盆栽种植的方法,在早稻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利用人工智能气候室,通过不同时期的温度逆境处理,分析其对早稻产量及构成。结果表明:生物量表现为低温〉中温〉高温,灌浆期〉孕穗期〉分蘖期处理;分蘖期和孕穗期的温度变化对有效穗影响较大,灌浆期的温度变化对有效穗基本无影响;孕穗期进行温度处理对结实的影响最明显,且高温会显著降低结实率;孕穗期高温处理显著降低千粒重,其余各时期温度处理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表现为低温〉中温〉高温,灌浆期处理〉分蘖期处理〉孕穗期处理,孕穗期高温处理的产量最低,较同时期低温处理减少26.80%~42.46%,较同时期中温处理减少21.16%~36.22%。试验表明,高温对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最大,3个时期中,孕穗期是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最敏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产量 温度 生育时期
下载PDF
增苗节氮对早稻抛秧群体质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超 陈恺林 +4 位作者 刘洋 方宝华 汤文光 陈丽妮 张玉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7期5-14,共10页
为了探明增苗节氮技术高产群体的适宜群体指标,在大田裂区试验下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105 kg/hm2(节氮)、N2:135 kg/hm2(节氮)、N3:165 kg/hm2(常氮)]和3个抛秧密度[M1:27万穴/hm2(常苗)、M2:31.5万穴/hm2(增苗)、M3:36万穴/hm2(增苗)... 为了探明增苗节氮技术高产群体的适宜群体指标,在大田裂区试验下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105 kg/hm2(节氮)、N2:135 kg/hm2(节氮)、N3:165 kg/hm2(常氮)]和3个抛秧密度[M1:27万穴/hm2(常苗)、M2:31.5万穴/hm2(增苗)、M3:36万穴/hm2(增苗)]对‘湘早籼45号’抛秧群体质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氮肥用量能比当前习惯施氮量减少18.2%,但进一步降低施氮量(减少36.4%)存在减产风险;氮肥、密度对作物生长率、净同化率、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衰减率、叶面积比率、表观转运率、光合势、粒叶比等群体指标均有一定影响,产量最高组合(N2M3)各项指标值位于中间范围内;N2M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也处于适中水平。综上所述:"增苗节氮"下早稻抛秧高产群体各项群体指标应该在适中范围内,实行合理搭配,以构建适宜群体来实现高产,而不是为了追求高产而盲目地增加氮肥用量,从而减少过度施用氮肥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苗节氮 早稻 抛秧 群体质量 群体指标 光合参数
下载PDF
水稻牛蛙生态种养对稻飞虱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功朋 张玉烛 +4 位作者 黄志农 陈恺林 刘洋 朱国奇 方宝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于2011年在湖南优质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稻田放养牛蛙的生态种养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放养蛙密度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每公顷放养牛蛙900只和1500只的小区,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为60%~70%,效果较好,... 于2011年在湖南优质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稻田放养牛蛙的生态种养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放养蛙密度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每公顷放养牛蛙900只和1500只的小区,对稻飞虱的防控效果为60%~70%,效果较好,且对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较小;放养牛蛙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没有防控效果;水稻结实率比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3.8%和15.8%,较化学防治区分别降低了6.2%和4.1%;水稻产量与空白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放养900只牛蛙.hm 2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低于化学防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牛蛙 生态种养 稻飞虱 天敌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宝华 滕振宁 +1 位作者 刘洋 张玉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3,共6页
以超级杂交一季中稻高产攻关第一、二、三、四期标志性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及第五期攻关品种超优千号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典型的光合模型对参试品种齐穂期剑叶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并对各品种气孔导度和水... 以超级杂交一季中稻高产攻关第一、二、三、四期标志性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及第五期攻关品种超优千号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典型的光合模型对参试品种齐穂期剑叶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并对各品种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及指数函数模型对参试5个品种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都可以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得到的光合参数与实测值最接近;光能利用率以超优千号和Y两优900最高,剑叶净光合速率(光合能力)以Y两优900最强,光饱和点以Y两优900和Y两优1号最高,暗呼吸速率即光合产物消耗以Y两优900和两优培九最大;气孔导度除Y两优2号随光强增加增长缓慢外,其他4个品种均增长较快,但未出现气孔关闭现象,对强光表现出良好适应性;参试品种水分利用率WUE在光照强度小于800μmol/(m^2·s)时,随光照强度增加而表现为直线升高,当光照强度继续增加,WUE增长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但Y两优900的WUE仍表现出增长态势。因此,Y两优900在光照强度大、日照时数长的地区种植,仍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光响应曲线 模型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双季稻产量和肥料效益对减量施肥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的响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廖育林 周兴 +3 位作者 鲁艳红 方宝华 刘洋 聂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52-56,共5页
利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减施20%化肥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对洞庭湖地区紫潮泥双季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经济效益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6年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均可提高水稻产量,晚稻留高茬冬种紫云英(80%F+... 利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减施20%化肥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对洞庭湖地区紫潮泥双季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经济效益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6年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均可提高水稻产量,晚稻留高茬冬种紫云英(80%F+HRMv)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6年平均产量较单施全量化肥(100%F)增产11.2%;株高、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的增加是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经济效益上,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虽增加了农业支出,但提高了经济产值,收益高于100%F,其中80%F+HRMv纯收益最高,增收17.2%;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还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其中80%F+HRMv效果最优,早、晚稻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106.1%、24.9%,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89.4%、38.3%。综合产量和肥料效率来看,晚稻留高茬还田冬种紫云英,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水稻经济收益,还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肥 紫云英 稻草 水稻产量 经济效益 肥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玉烛 方宝华 +5 位作者 滕振宁 陈光辉 刘洋 凌文彬 向述强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9-25,共7页
为了提高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利用效率,振兴湘米品牌,2014~2016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双季稻品种285个(早稻品种98个,晚稻品种187个),在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长株潭区域,及省内其他典型镉污染区,进行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验证试验。共... 为了提高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利用效率,振兴湘米品牌,2014~2016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双季稻品种285个(早稻品种98个,晚稻品种187个),在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长株潭区域,及省内其他典型镉污染区,进行了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验证试验。共筛选出应急性镉低积累水稻品种25个,其中早稻品种12个,晚稻品种13个;大田验证试验表明,通过品种筛选(V)、水分管理(I)及酸度调整(P)等栽培技术,基本能够保证稻米镉含量(早稻:0.064~0.233 mg/kg,晚稻0.143~0.246 mg/kg)达到国家标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镉低积累品种 大田验证
下载PDF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立峰 刘洋 +3 位作者 方宝华 廖育林 谢运河 柏连阳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支撑稻米品牌提升和产业优化升级,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以3个千亩生产基地为例,对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创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生产成本及种植收益进行了... 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支撑稻米品牌提升和产业优化升级,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以3个千亩生产基地为例,对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创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生产成本及种植收益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水稻绿色、有机生产成本分别比普通生产的(1 840元/667m^2)高150、950元/667m^2;随着稻田天敌的增多,绿色有机生产的病虫防治成本逐年降低;在收益方面,绿色、有机生产净利润分别可达1 302、4 284元/667m^2,分别是普通生产的1.81和5.96倍。由此可见,水稻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体系能使农户的收入获得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有利于解决现代水稻生产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绿色 有机 种植技术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