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C拮抗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及对移植物成功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2 位作者 徐志蓉 冯梅 王增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6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拮抗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以及对角膜移植物成功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5 mg/kg)、中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10 mg/kg)、高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15 mg/kg...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拮抗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以及对角膜移植物成功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5 mg/kg)、中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10 mg/kg)、高剂量组(给予贝伐单抗15 mg/kg)和对照组(于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组12只。比较四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角膜新生血管最长长度、VEGF-C平均光密度值及角膜移植物成功率。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角膜新生血管最长长度、新生血管面积均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新生血管面积为(8.63±0.74)mm2,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的(12.15±1.37)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VEGF-C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的VEGF-C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移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拮抗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显著,可有效降延缓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低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下载PDF
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和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促进作用研究
2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2 位作者 徐志蓉 冯梅 王增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效果和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目的:研究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的抑制效果和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移植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制作小鼠角膜移植模型,术后分别通过腹腔注射,正常组和移植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使用单克隆抗VEGF-C抗体阻断VEGF-C,在术后第3,7,10,14d分别取材,角膜淋巴管显像特征性使用全组织包埋免疫荧光法,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裂隙灯检查并进行排斥反应评分(RI),另外VEGF-C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和即时PCR来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角膜无新生淋巴管;其余两组小鼠移植后有新生淋巴管从角膜缘发出,淋巴管计数(LVC)在第14d达峰值,移植组的淋巴管计数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有少量VEGF-C表达,移植对照组VEGF-C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且在第14d达峰值(P<0.05);与移植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降低(P<0.05),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抑制组VEGF-C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裂隙灯观察角膜通透性,分别计数不同组的小鼠移植存活量来评价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同种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论:封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角膜淋巴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同种移植物存活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角膜淋巴管
下载PDF
泪道激光再造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泪道阻塞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志蓉 方廷兵 严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65-166,共2页
目的:观察Nd:YAG泪道激光再造成形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方法:选取20例23眼泪道阻塞患者行Nd: YAG激光再造成形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留置3 mo ,拔管后随访3~12 mo ,观察术前患侧鼻腔... 目的:观察Nd:YAG泪道激光再造成形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方法:选取20例23眼泪道阻塞患者行Nd: YAG激光再造成形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留置3 mo ,拔管后随访3~12 mo ,观察术前患侧鼻腔情况,术中鼻腔损伤程度、术后流泪和流脓情况、泪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末次随访时,经此方法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患者治愈19眼(82.6%);有效2眼(8.7%);无效2眼(8.7%),总有效率91.3%。其中泪小管阻塞者有效率100%(2/2),泪总管阻塞者有效率100%(15/15),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66.7%(2/3),泪小管合并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66.7%(2/3)。1眼术后2wk左右有轻微眼部刺激症状,3眼出现泪小管周围组织红肿不适,2眼出现泪小点撕裂,无1例患者出现假道及泪道插管滑脱,余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泪道激光再造成形联合逆行泪道引流管留置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激光再造 泪道阻塞 逆行置管
下载PDF
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艳丽 任亚琳 +3 位作者 徐志蓉 王增智 方廷兵 王青枝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35眼)复发性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例(研究组18眼,对照组17眼)。对照组给予糖皮...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35眼)复发性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例(研究组18眼,对照组17眼)。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前房炎症细胞改善情况、治疗显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前房炎症细胞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同样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但联合使用环孢霉素A后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糖皮质激素 复发性 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
下载PDF
34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平 方廷兵 +1 位作者 刘军 曾庆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总结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为提高疗效和预防此病提供依据。方法观察34例(39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中医或中西医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野的特点;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治疗组的疗效差别;发病后不同就诊时间疗效的差... 目的总结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为提高疗效和预防此病提供依据。方法观察34例(39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经中医或中西医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野的特点;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治疗组的疗效差别;发病后不同就诊时间疗效的差别。结果34例39眼中,临床治愈11眼(28.21%),显效10眼(25.64%),有效12眼(30.77%),无效6眼(15.38%),总有效率84.62%。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P>0.01),发病后15天内就诊与15天以后就诊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P<0.01)。结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视神经病变 综合治疗
下载PDF
OCT定量检测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李惠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09-711,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检测老年白内障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后盘周RNFL的变化特点以及与视力...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检测老年白内障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后盘周RNFL的变化特点以及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纳入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的老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1例70眼,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其中,非糖尿病组30例38眼,糖尿病组21例32眼。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OCT定量测量不同时间(术后3、14d,1、3、6mo)眼底盘周RNFL的厚度,比较不同时间RNFL厚度的变化,分析其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结果:非糖尿病组术后3、14d盘周RNFL厚度与糖尿病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mo盘周RNFL厚度明显小于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14d,1mo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术后3、6mo裸眼视力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术后14d,1、3mo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现负相关(P<0.05);糖尿病组术后14d,1、3、6mo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盘周RNFL的改变具有良好的检测作用,RNFL的改变是导致视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老年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不同厚度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和泪膜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即1.8 mm与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表和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共108例(108眼)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并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按照入院时间...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即1.8 mm与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表和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共108例(108眼)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并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54眼)。观察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选择1.8 mm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选择3.0 mm透明角膜切口。两组患者于术前1 d,术后2、5、10 d比较Schirmer试验、主观干燥异物感(DES)、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检查得分的不同。结果:两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 d、5 d、10 d的Schirmer’s试验长度数值、DES积分及角膜荧光染色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 d,但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术前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0 d的Schirmer’s试验长度数值、DES评分、角膜荧光染色检查得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 d及观察组术后30 d,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术前1 d及观察组术后3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30 d以上各观察指标均与术前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厚度切口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对患者术后泪膜与眼表稳定性影响较小,且较少引起干眼症表现,有助于术后视力尽早恢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厚度 角膜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泪膜 眼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徐志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40-742,共3页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8例18眼,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同时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维生素B1、肌苷、维脑路通片等药物。对照组18例18眼口服卵磷...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8例18眼,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同时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维生素B1、肌苷、维脑路通片等药物。对照组18例18眼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维生素B1、肌苷、维脑路通片等药物。分别于治疗前、1mo后、3mo后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及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比较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下降值。结果:治疗后1mo,OCT检查中心凹厚度下降值:治疗组256±72μm,对照组82±57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下降值:治疗组3548μm±168μm,对照组1520±143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mo后复查,OCT检查中心凹厚度下降值:治疗组383±75μm,对照组312±67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下降值:治疗组4908±172μm,对照组4211±153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氩激光 黄斑中心凹厚度 神经上皮层脱离范围
下载PDF
SD-OCT与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廷兵 严浩 吴雪丹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D-OCT)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84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观察术后1、4、12、24周患... 目的 探讨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SD-OCT)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FA)在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C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84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观察术后1、4、12、24周患者眼底情况,SD-OCT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和黄斑的凹旁以及颞侧、鼻侧的视网膜厚度;术后12周经FFA检测,记录患者CME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及术后CMT各时段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12、24周CMT值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12周变化最为明显。术后CME在1周1眼(1.19%)、4周2眼(5.95%)、12周6眼(7.14%)、24周4眼(4.76%),在术后12周变化最为明显,在术后12周发生的6眼中,3眼呈微囊样变化,3眼为内外核间水肿增厚。4个象限术前、术后的视网膜厚度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12、24周患者的颞侧、上方、下方3个象限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鼻侧视网膜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周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最为明显。术后12周经SD-OCT与FAA检测患者CM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能够快速准确地观察白内障黄斑区早期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以及黄斑区水肿的形态,而FFA检测可以观察明显的渗漏现象,两种方案观察白内障术后患者水肿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相互协同,SD-OCT、FFA检查均可以作为CME的诊断与评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技术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白内障 黄斑囊样水肿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及对房水中VEGI、IL-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艳丽 徐志蓉 +2 位作者 王青枝 吴小军 方廷兵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6期2097-2100,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疗效及对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眼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疗效及对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眼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诊的54例(72眼)w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27例(34眼)和对照组27例(38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房水中的VEGI、房水中IL-1β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CR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57±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5±0.18,两组患者CRT指标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CRT为(266.4±17.4)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6±18.6)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房水中的VEGI、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房水中的VEGI水平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患者的VEGI水平为(78.6±5.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4.2)pg/mL,两组患者房水中的IL-1β水平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IL-1β水平为(23.4±1.6)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wAMD疗效显著,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降低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VEGI、IL-1β参与了wAMD的发生与发展,对指导wAMD的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光动力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 白介素1Β
下载PDF
532 nm激光联合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小军 方廷兵 +1 位作者 王增智 王艳丽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5-228,共4页
为评价532 nm激光联合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效果,针对47例78眼DR患者治疗,并在1周、2周、1月、3月、6月检查视力、眼压、眼底,1月检查FFA及OCT,显示视力提高29眼(37.2%),视力下降7眼(9.0%),视力稳定42... 为评价532 nm激光联合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效果,针对47例78眼DR患者治疗,并在1周、2周、1月、3月、6月检查视力、眼压、眼底,1月检查FFA及OCT,显示视力提高29眼(37.2%),视力下降7眼(9.0%),视力稳定42眼(53.8%);眼底及FFA复查显示无灌注区全部消退46眼(59.0%),部分消退27眼(34.6%);OCT复查黄斑区厚度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532 nm激光联合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DR安全、经济、有效,仍不失为DR治疗的重要手段和选择,适合基层医院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32 nm激光 后TENON囊下注射 曲安奈德
原文传递
口服泼尼松联合高压氧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小军 方廷兵 +1 位作者 王艳丽 殷晖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12期658-659,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泼尼松片联合高压氧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ION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口服泼尼松片联合高压氧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ION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泼尼松联合高压氧治疗,治疗1月后复查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并比较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视力和视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RNFL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厚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口服泼尼松片联合高压氧治疗AION,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高压氧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下载PDF
颜面部游离皮瓣术后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礼云 方廷兵 +1 位作者 李惠英 安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对颜面部游离皮瓣术的疗效。方法根据94例患者门诊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及是否愿意接受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游离皮瓣经清创缝合术后常规换药,全身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组45例...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对颜面部游离皮瓣术的疗效。方法根据94例患者门诊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及是否愿意接受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游离皮瓣经清创缝合术后常规换药,全身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氦-氖激光近距离照射局部皮瓣15分钟,每日2次,照射次数约10~14次不等。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5%)低于治疗组有效率(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氦-氖激光照射可促进皮瓣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能力,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部 创口 皮瓣 氦氖激光 局部照射
下载PDF
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艳丽 冯梅 +2 位作者 徐志蓉 王增智 方廷兵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手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96只眼)行单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使用普拉洛...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手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96只眼)行单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7d、20d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和前房闪辉值、炎性症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积分与前房闪辉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20d,研究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和前房闪辉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黄斑囊样水肿、角膜水肿、青光眼等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能有效控制术后炎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洛芬 白内障 炎症反应控制 氟米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