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菜型油菜IPT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刘博 王旺田 +8 位作者 马骊 武军艳 蒲媛媛 刘丽君 方彦 孙万仓 张岩 刘睿敏 曾秀存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6,共11页
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transferase,IPT)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第一限速酶,为分析IPT基因家族在白菜型油菜生长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其基因组中鉴定出13个BrIPT基因,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BrIPTs可分为4个亚族... 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transferase,IPT)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第一限速酶,为分析IPT基因家族在白菜型油菜生长中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其基因组中鉴定出13个BrIPT基因,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BrIPTs可分为4个亚族,各家族成员均含有8~10个保守基序和1~2个UTR区。BrIPT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众多响应元件。BrIPT基因家族成员受环境因子、生物激素及防御与应激调控。qRTPCR结果显示,tRNA-IPT基因BrIPT4、BrIPT6、BrIPT9在白菜型油菜体内各个部位均有表达。相比于苗期,成熟期白菜型油菜IPT基因的表达量更高,为后续深入研究IPT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理生化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IPT基因家族 细胞分裂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冷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表达蛋白及BnGST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骊 白静 +10 位作者 赵玉红 孙柏林 侯献飞 方彦 王旺田 蒲媛媛 刘丽君 徐佳 陶肖蕾 孙万仓 武军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的许多方面。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16VHNTS309’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基于GO和KEGG分析鉴定出BE、APX、SOD、GST等参与...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的许多方面。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16VHNTS309’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基于GO和KEGG分析鉴定出BE、APX、SOD、GST等参与冷胁迫反应的蛋白质。利用q RT-PCR和生理指标鉴定到响应冷胁迫的关键蛋白质GST,采用同源克隆法克隆到‘16VHNTS309’的GST基因。该基因CDS长度为642bp,编码213个氨基酸,是一个不稳定蛋白,属于GST_N_3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与甘蓝型油菜‘ZS11’序列相似性为99.22%,与‘ZS11’和‘Vision’两者的氨基酸序列相比较发现第127位亮氨酸(L)突变为脯氨酸(P)。基因家族分析表明,在甘蓝型油菜中共鉴定到153个Bn GSTs成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Zeta、Phi、Theta、CHQ、DHAR、Lambda和Tau这七大类型,大部分的Bn GSTs属于Phi和Tau这2种类型。系统进化将Bn GSTs分为12个亚家族,亚家族Ⅰ和Ⅷ包含了较多的成员,Bn GSTs不均匀的分布在18条染色体上, C06染色体上分布Bn GSTs基因数量最多,含有10个保守的蛋白质基序。Bn GSTs基因家族中有99对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 131个基因来自基因复制事件,片段重复事件在Bn GSTs基因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冷胁迫下Bna A02g35760D、Bna C06g20450D、Bna C06g35490D、Bna A02g03230D和Bna A02g35980D在强抗寒品种中的显著高表达,是弱抗寒品种的7~12倍,并且强抗寒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理酶活性。另外,在冷冻胁迫下鉴定到一些瞬时和持续表达的关键候选基因。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n GSTs基因在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抗寒分子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冷胁迫 蛋白质谱 GST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油菜糖基转移酶BnIRX14基因家族鉴定及遗传转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靳丰蔚 董云 +3 位作者 杨晓明 方彦 刘婷婷 王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糖基转移酶在植物抗逆和发育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发掘糖基转移酶BnIRX14基因家族成员,解析在甘蓝型油菜中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利用前期在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的BnIRX14基因,采用序列比对和遗传转化的方法,进行BnIRX14基因家族成员鉴... 糖基转移酶在植物抗逆和发育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发掘糖基转移酶BnIRX14基因家族成员,解析在甘蓝型油菜中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利用前期在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的BnIRX14基因,采用序列比对和遗传转化的方法,进行BnIRX14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和功能验证,以探讨BnIRX14基因家族在油菜发育中调控机理,为油菜杂交育种和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分析在甘蓝型油菜中成功鉴定到3个糖基转移酶不同亚家族的11个BnIRX14家族成员,它们均具有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结构域特征,其中有8个基因分别被定位在6条不同染色体上,3个亚家族在基因结构和保守元件中具有较大特异性。(2)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BnIRX14基因RNA干扰转基因油菜株系20株,经PCR检测,确定5株阳性转化体。(3)表型鉴定发现,有2株阳性转化株的花柱头至花柱中央为一孔状空腔,子房较野生型明显膨大,且柱头表面授粉后不能结实,表现雌性不育;其他3个阳性株花器结构发育正常,但植株茎、枝表皮有液体渗出,呈露珠状粘附在茎、枝表面。(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转BnIRX14基因油菜阳性植株花、角果、叶中的BnIRX14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且9#阳性不育株的角果中BnIRX14基因表达低于其他转基因干扰株系,说明BnIRX14基因在干扰转化阳性植株中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研究推测,BnIRX14基因可能参与油菜雌蕊的发育和次生物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β-1 4-木糖基转移酶 基因家族 BnIRX14 RNAI
下载PDF
我国冬油菜北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自刚 魏家萍 +4 位作者 崔俊美 武泽峰 方彦 董小云 郑国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854-2862,共9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甘蓝型冬油菜的引入与推广应用,长江流域各主产区很快完成甘蓝型冬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变革;80年代后期,随着抗寒育种的不断突破,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区不断向北延伸,我国黄淮河流域、渭河流域、渭北旱塬等主产区,...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甘蓝型冬油菜的引入与推广应用,长江流域各主产区很快完成甘蓝型冬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变革;80年代后期,随着抗寒育种的不断突破,甘蓝型冬油菜种植区不断向北延伸,我国黄淮河流域、渭河流域、渭北旱塬等主产区,也相继完成甘蓝型冬油菜北移替代。我国冬油菜成功北移的实质是甘蓝型冬油菜的北移,即甘蓝型冬油菜抗寒品种替代原产区白菜型冬油菜的过程,甘蓝型冬油菜的替代变革与北移,极大促进和起始了我国冬油菜产业跨越式发展。白菜型冬油菜北移面临截然不同的问题,自1955年开始尝试北移以来,北移被同时期甘蓝型春油菜引种替代变革终止;在之后的尝试北移中,单纯强调了品种抗寒性,而忽视了北移区降水进一步减少、更需耐旱品种的实际情况,冬油菜北移技术分析与研发存在主导方向性偏差,导致技术输出不符合产业实际需求的问题,以至于北移实践开展数十年以来,至今未能在传统产区以外形成稳定冬油菜种植区,近年来,原种植区面积也持续萎缩,半个多世纪的白菜型冬油菜北移成效甚微。在现实生产中以水分限制为主、旱寒叠加逆境是白菜型冬油菜北移面临的难题,比较效益低是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导因素。近年育成的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可在北方寒旱区稳定越冬,替代原白菜型品种,可大幅提升冬油菜产量、品质、种植效益等,是强冬性区冬油菜突破产业困境的希望。本文回顾了我国冬油菜替代变革与北移历史,对冬油菜北移现状、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白菜型冬油菜产业发展与北移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以推动甘蓝型冬油菜替代变革来应对我国强冬性区冬油菜产业发展挑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抗旱性 强抗寒性 引种
下载PDF
油菜(Brassica napus)β-1,4-木糖基转移酶基因BnIRX14克隆、序列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5
作者 董云 吴旺泽 +5 位作者 靳丰蔚 方彦 刘婷婷 王毅 徐一涌 杨晓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GTs)广泛参与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β-1,4-木糖基转移酶属于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为了探究油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对油菜次生物质的代谢和逆境调控,利用5′RACE和3′RACE方法从... 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GTs)广泛参与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β-1,4-木糖基转移酶属于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为了探究油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对油菜次生物质的代谢和逆境调控,利用5′RACE和3′RACE方法从甘蓝型油菜中扩增获得油菜β-1,4-木糖基转移酶基因BnIRX14全长cDNA,该cDNA具有1566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22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58.92 ku,由8315个原子组成,分子式为C_(2631)H_(4168)N_(742)O_(753)S_(21),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修饰位点,属非分泌性单次跨膜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BnIRX14具有GTs家族保守的DxD保守结构域和UGT糖基转移酶PSPG特征结构域,属于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BiFC亚细胞定位初步显示BnIRX14定位于细胞质中,蛋白互作预测表明BnIRX14与各类糖合成和转运蛋白高度互作。结构域预测和互作分析初步表明,BnIRX14属于油菜糖基转移酶GT43家族成员,可能通过与糖合成和转运相关蛋白互作参与油菜木糖的合成代谢进而参与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木糖基转移酶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a L.) 生物信息学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北方旱寒区甘蓝型冬油菜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分析评价
6
作者 李辉 魏家萍 +10 位作者 董小云 郑国强 崔俊美 方彦 武泽峰 曹小东 方新玲 王莹 田海燕 王晋雄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1的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全株角果数(r=0.897**)和每角粒数(r=0.534**)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各材料倒伏系数介于153.74~359.61,17NDL20-7的倒伏系数最低,抗倒性最强;相关分析表明抗折力(r=-0.501**)、重心高度(r=502**)、茎粗(r=-0.816**)、分枝部位(r=0.472**)和主花序长度(r=-0.679**)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品质性状中,含油量介于33.40%~49.54%,平均含量为43.32%,17DNL32-3的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介于16.87%~27.24%,平均含量为21.18%,16NTS309-4的含量最高;油酸含量介于23.62%~68.81%,平均含量为45.92%,17NPZ242-1的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介于10.62%~18.48%,平均含量为14.87%,亚麻酸含量介于5.41%~8.97%,平均含量为7.60%,芥酸含量介于0.15%~27.51%,平均含量为10.80%,17NPZ52-3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最高,芥酸含量最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介于18.47~70.35μmol·g^(-1),平均含量为34.41μmol·g^(-1),16NTS309-7的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0.421≤r≤0.913)。9个性状的综合隶属函数值F介于0.25~0.77,相差0.52,品系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34份甘蓝型冬油菜材料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7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好,但平均含油量最低;第Ⅱ类群包含4份材料,综合表现较弱,倒伏系数均值最高,其他8个性状的平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第Ⅲ类群包含13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弱,但平均含油量最高,倒伏系数均值处于中等水平,其他7个性状的均值都处于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产量 品质 抗倒性 综合评价 北方旱寒区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祁伟亮 孙万仓 +14 位作者 马骊 乔岩 武军艳 乔义林 陈红 刘丽君 蒲媛媛 赖守孝 李学才 方彦 王旺田 李金玲 袁兰兰 姚来来 王静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4期70-77,85,共9页
冷胁迫是甘蓝型油菜种植推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通过近缘种间杂交和轮回选择可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背景与种质资源创新,近几年创制的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已实现从北纬35°20'的适宜种植区域北移扩展至陕西洛川(北纬35°46&... 冷胁迫是甘蓝型油菜种植推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通过近缘种间杂交和轮回选择可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背景与种质资源创新,近几年创制的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已实现从北纬35°20'的适宜种植区域北移扩展至陕西洛川(北纬35°46')、甘肃兰州上川(北纬36°03')、山西临汾(北纬36°20')和河北石家庄(北纬38°00')等区域的种植。甘蓝型油菜抗寒理论研究表明: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形态特征表现为半直立或匍匐生长、叶色较深或呈紫红色、根系较为发达等,这主要与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的渗透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积累有关,进而达到保护细胞和减少ROS信号积累的作用。研究证明甘蓝型油菜组织细胞中NADPH酶介导产生的ROS在调控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冷胁迫应激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和抗寒机理研究是甘蓝型冬油菜“北移西扩”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中国西北冬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NADPH酶 活性氧 冷胁迫
下载PDF
冬油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影响
8
作者 焦锦堂 孙万仓 +12 位作者 方彦 陈其鲜 崔小茹 缪纯庆 白静 安丽容 雒兴刚 万海元 陶肖蕾 王旺田 杨刚 马骊 武军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39,共12页
于2021-2022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上川镇甘肃农业大学油菜育种基地设置5个不同类型冬油菜覆盖处理,即‘陇油7号’覆盖(SC)、‘天油2号’覆盖(WC)、‘陇油99’覆盖(LX)、‘陇油88’覆盖(SR)、‘天油2288’覆盖(WR),以冬闲无覆盖为对照(... 于2021-2022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上川镇甘肃农业大学油菜育种基地设置5个不同类型冬油菜覆盖处理,即‘陇油7号’覆盖(SC)、‘天油2号’覆盖(WC)、‘陇油99’覆盖(LX)、‘陇油88’覆盖(SR)、‘天油2288’覆盖(WR),以冬闲无覆盖为对照(CK),通过研究冬闲田不同类型冬油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该区筛选适宜秋冬闲田覆盖的油菜类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五叶期白菜型覆盖量比甘蓝型高,进入越冬期后甘蓝型覆盖量高于白菜型;白菜型品种和甘蓝型品种均具有良好的覆盖效果,甘蓝型品种‘陇油88’和白菜型品种‘陇油99’在不同时期的覆盖效果各有优势,二者均可以作为冬闲覆盖材料。冬前甘蓝型覆盖各项光合指标均高于白菜型,甘蓝型品种较白菜型具有覆盖优势。冬油菜覆盖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孔隙度的作用,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冬油菜覆盖可以增加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白菜型覆盖的保水效果优于甘蓝型覆盖。与CK相比,覆盖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54.00%、85.00%、20.62%、15.30%、39.30%;甘蓝型覆盖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比白菜型高,白菜型覆盖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比甘蓝型高。土壤基础养分氮磷钾含量与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门呈正相关关系,短期冬油菜覆盖可以提高春小麦生物量但对其产量没有影响。综上可知,甘蓝型冬油菜覆盖在提高光合特性和土壤氮磷钾含量方面的表现比白菜型好,白菜型冬油菜覆盖在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硝、铵态氮含量方面优于甘蓝型,因此甘蓝型冬油菜‘陇油88’和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是本区较为理想的覆盖作物,二者混播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覆盖 干物质量 土壤含水量 氮素积累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WO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陈玲 王旺田 +8 位作者 蒲媛媛 方彦 武军艳 马骊 李学才 刘丽君 陈常兵 王积军 孙万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3-1186,共14页
对甘蓝型油菜WOX基因家族进行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58个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树、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染色体位置、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长度为121~397,分子质量为13962.77~44157.4... 对甘蓝型油菜WOX基因家族进行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到58个家族成员,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树、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染色体位置、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长度为121~397,分子质量为13962.77~44157.46 u,等电点为5.23~9.63,亲水性均小于0,不稳定系数为42.12~75.63,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和叶绿体;系统进化树将WOX基因分为3大类和9个亚支;相同亚支的成员motif和基因结构相似或相同;除BnWOX1、BnWOX3、BnWOX4、BnWOX15、BnWOX32、BnWOX42、BnWOX43、BnWOX51、BnWOX53基因外,其余49个BnWOX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9条染色体中的18条染色体上(ChrC06除外),有38对串联重复基因;基因上游序列中包含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逆境响应、光响应、激素响应、分生组织调控等顺式作用元件等;各组织器官表达分析表明,BnWOX基因在根、茎尖、种子、角果中表达量较高;对WOX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在冷胁迫和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变化,表明BnWOX基因可能在油菜响应冷/旱胁迫的调控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WOX基因家族 系统进化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北方地区白菜型冬油菜与春油菜的SSR和InDel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方彦 杨刚 +7 位作者 孙万仓 王丽萍 张树娟 杨建胜 刘林波 刘自刚 曾秀存 武军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2.15个;有效等位基因变幅为1.05~3.27个,平均为1.70个.Shannon指数的变幅范围在0.1217~1.2695间,平均值为0.5803;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范围为0.0499~0.6377,平均值为0.3081.通过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S并按加权配对法(UPGMA)聚类,结果表明19份材料的GS变异在0.52~0.86之间.在GS为0.605水平上可将19份材料按两室与多室性划分为I-1和I-2两大类群,I-1类群在GS为0.655水平上可按冬春性分为II-1、II-2两个亚类群.在GS为0.71水平上,可将冬性材料划分为4个小群.聚类结果表明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冬、春性品种间及春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SSR INDEL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硼肥对西北旱寒区冬油菜保护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彦 孙万仓 武军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46-1450,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西北旱寒区冬油菜(Brassica napus)保护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施硼可以诱导旱寒区冬油菜保护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提高,硼浓度为0.16%时SOD、CAT和APX活性最高。喷施硼肥处理... 本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西北旱寒区冬油菜(Brassica napus)保护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施硼可以诱导旱寒区冬油菜保护酶SOD、POD、CAT和APX活性提高,硼浓度为0.16%时SOD、CAT和APX活性最高。喷施硼肥处理的冬油菜,其株高、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角果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硼肥浓度为0.16%时冬油菜产量和含油量最高,较对照分别高36.85%和14.52%。西北旱寒区冬油菜最佳叶面喷施硼肥浓度为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寒区 冬油菜 产量 含油量
下载PDF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在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方彦 罗茜雯 郑令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逐步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作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对FTP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建设、资金市场基准利率选择以及市场即期收益率...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逐步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作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对FTP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建设、资金市场基准利率选择以及市场即期收益率曲线构建等;第二层面研究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程度下,各商业银行如何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生成适合本行的内部收益率曲线,建立并实施FTP体系;第三层面则是如何将FTP运用于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提升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其中,业界关于FTP的探索主要集中于第一、第二层面。第三层面偏重于实践,由于国内银行FTP的运用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论述较为少见。在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提高、金融生态环境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第三层面研究的重要性愈显突出。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经营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运用FTP,为商业银行进一步用好FTP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客户行为分析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彦 谢春平 伊贤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144,共3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var.ascendens)群落特征,通过对其典型群落的样方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度分布进行了群落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各层次比较,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要优于乔木...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var.ascendens)群落特征,通过对其典型群落的样方调查,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多度分布进行了群落学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各层次比较,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要优于乔木层和层间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反映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要优于Simpson指数;群落多度分布说明此群落富集种少、稀疏种多,符合对数级数分布。随着群落的进一步发展,武夷山野生早樱有可能消逝于林中;出于对其种群的扩大与保护,适当的人为干扰及开辟林窗,有利于其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武夷山 野生早樱 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种植密度对生态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彦 孙万仓 +4 位作者 李强 周继红 叶剑 杨仁义 武军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共5页
在北方旱寒区不同生态条件下开展了冬油菜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冬油某越冬率、生育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密度对生育期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分枝部位增高,... 在北方旱寒区不同生态条件下开展了冬油菜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冬油某越冬率、生育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密度对生育期存在一定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分枝部位增高,株高、植株总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千粒重、单株产量均降低。角粒数也受种植密度影响,随密度增大,角粒数基本呈抛物线状变化。冬油菜在新疆、酒泉、靖远和北京地区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不同,分别为60~120、60~75、60~90万株/hm2和60~90万株/hm2。北方旱寒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在60~9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适宜种植密度 北方旱寒区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在玉米粗蛋白含量测定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方彦 王汉宁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探讨了HN1100型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玉米粗蛋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定标集、检验集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和0.937,并具有较小的定标标准差和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124和0.499。该仪器可用于玉米粗蛋白... 探讨了HN1100型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玉米粗蛋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定标集、检验集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和0.937,并具有较小的定标标准差和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124和0.499。该仪器可用于玉米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玉米 粗蛋白 定标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籽粒含油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方彦 王汉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玉米籽粒含油量分析数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定标集、检验集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957,定标标准差和... 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玉米籽粒含油量分析数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定标集、检验集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957,定标标准差和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757和0.745。利用该技术能测定玉米籽粒含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玉米籽粒 含油量
下载PDF
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方彦 谢春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0,共3页
海南岛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5科49属57种,其中蕨类1科1属1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9科41属46种。从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其植物区系的特点是:(1)热带成分具明显优势,占总属数约80%;(2)珍稀濒危植物表现出一定的过渡特征,部分属... 海南岛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5科49属57种,其中蕨类1科1属1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29科41属46种。从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其植物区系的特点是:(1)热带成分具明显优势,占总属数约80%;(2)珍稀濒危植物表现出一定的过渡特征,部分属具有温带性;(3)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与华南地区有直接的关联,且与中印半岛的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珍稀濒危植物 区系特征
下载PDF
兰州拉面品质与面粉品质及面团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方彦 李志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075,1169,共6页
为了给兰州拉面专用粉评价指标的筛选和专用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甘肃河西地区近几年主栽推广的15个春小麦品种(系)和10个市场拉面专用粉为材料,研究了面粉主要品质性状与面团特性及拉面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 为了给兰州拉面专用粉评价指标的筛选和专用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甘肃河西地区近几年主栽推广的15个春小麦品种(系)和10个市场拉面专用粉为材料,研究了面粉主要品质性状与面团特性及拉面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含量分别与面团筋力、面团弹性、弹性指数、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面筋指数、沉淀值除了分别与面团弹性和面团配置比相关不显著外,与其他面团特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面团跌落值与其他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特性均与拉面品质密切相关。影响拉面品质总评分的直接因素是面粉灰分和面团配置比,间接因素是面团跌落值、面团筋力、面团稳定时间和沉淀值。建立了兰州拉面品质评价回归模型,建议用面团筋力和弹性指数为主的面团品质特性评价拉面专用粉适应性和选育专用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拉面 面粉品质 面团特性
下载PDF
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花量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方彦 张薇 +1 位作者 陈月旻 季孔庶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6期43-46,共4页
观测了福建省上杭县白沙林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的21个家系花量,分析了家系内与家系间雌雄球花量、各家系雌雄球花量在不同冠层和方位的分布。结果表明:家系间与家系内球花量差异显著。马尾松球花花量在不同冠层的分布呈现显著差异。雌球... 观测了福建省上杭县白沙林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的21个家系花量,分析了家系内与家系间雌雄球花量、各家系雌雄球花量在不同冠层和方位的分布。结果表明:家系间与家系内球花量差异显著。马尾松球花花量在不同冠层的分布呈现显著差异。雌球花主要集中在上、中层,下层极少;雄球花则主要集中在中、下层。同时球花花量的分布在方位上差异不显著。可见,构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过程中,在注重建园材料的生长、材性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同时,还要注意雌雄球花量选择。此外,选择建园立地环境和加强人工管理也是提高马尾松开花量和保证雌雄球花比例,保证种子园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花量 雌雄球花
下载PDF
大花四照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彦 张森 +3 位作者 吴显坤 薛晓明 南程慧 谢春平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大花四照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品种丰富,已在北美地区广泛栽植。通过系统介绍大花四照花的分类、形态观赏特性、生态生长特性、资源分布、应用价值、栽培繁育、开发利用等的研究情况,提出应加强品种选育、园林应用及科学引种方面... 大花四照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品种丰富,已在北美地区广泛栽植。通过系统介绍大花四照花的分类、形态观赏特性、生态生长特性、资源分布、应用价值、栽培繁育、开发利用等的研究情况,提出应加强品种选育、园林应用及科学引种方面的工作,为大花四照花在我国的推广运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四照花 开发利用 观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