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体系的构成与修复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方征平 羊海棠 +3 位作者 徐立华 顾嫒娟 佟立芳 许忠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5-336,共2页
介绍了聚合物基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分类、构成及自修复机制,以被动模式的埋植式修复体系为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被动模式自修复体系设计。
关键词 自修复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埋植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对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征平 查琳琳 +1 位作者 胡巧玲 许承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14,共4页
讨论了聚四氟乙烯 (PTFE)对聚甲醛、聚醚醚酮、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苯硫醚、聚酰胺、聚酰亚胺及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等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问题 ,通过对PTFE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或在改性过程中添加适当的特定成份可以增加PTFE和其它高... 讨论了聚四氟乙烯 (PTFE)对聚甲醛、聚醚醚酮、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苯硫醚、聚酰胺、聚酰亚胺及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等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问题 ,通过对PTFE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或在改性过程中添加适当的特定成份可以增加PTFE和其它高聚物之间的相容性 ,表面改性后的PTFE与其它工程塑料共混可显著降低摩擦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工种塑料 共混 改性 进展
下载PDF
EPDM和PE协同增韧聚苯乙烯(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方征平 查琳琳 +1 位作者 马国维 许承威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1-251,共1页
研究了两种增韧剂(PE和EPDM)和PS/SBS(85/10)共混物的相形态和耐冲击性能。分别单独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7.5kJ/m2和14.7kJ/m2,当同时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21.5kJ/m2。可见,PE和EPDM对聚苯乙烯有... 研究了两种增韧剂(PE和EPDM)和PS/SBS(85/10)共混物的相形态和耐冲击性能。分别单独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7.5kJ/m2和14.7kJ/m2,当同时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21.5kJ/m2。可见,PE和EPDM对聚苯乙烯有明显的协同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 PE 协同增韧 聚苯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 聚乙烯 增韧 共混
下载PDF
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的改性机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方征平 徐钰珍 许承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9-282,共4页
无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改性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方法之一 ,本文根据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形态 ,分别论述了具有链式结构。
关键词 改性机理 纳米粒子 聚合物 复合材料 链式结构 分散结构 层状结构
下载PDF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在过氧化物作用下的交联和降解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方征平 汪根林 +1 位作者 许承威 申屠宝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流变实验和共混物中聚苯乙烯的分子量测定发现 ,在用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对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 (PS) /丁腈橡胶 (NBR) (质量比 4 6/ 4 6/ 8)共混体系实施原位交联时 ,PS在自由基引发下发生降解 ,且随着 DCP含量的增加 ,其降... 通过流变实验和共混物中聚苯乙烯的分子量测定发现 ,在用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对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 (PS) /丁腈橡胶 (NBR) (质量比 4 6/ 4 6/ 8)共混体系实施原位交联时 ,PS在自由基引发下发生降解 ,且随着 DCP含量的增加 ,其降解程度随之增加。在适中的 DCP含量 (0 .15 % )时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最佳。在上述体系中加入苯乙烯时 ,苯乙烯单体在均聚的同时还与 NBR和 PVC发生接枝反应 ,从而起增容作用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共混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共混物 过氧化物 降解 交联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与橡胶共混物的研究——Ⅰ.HDPE/SBR共混物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征平 鲍诗杰 +1 位作者 单旭亮 许承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文考察了HDPE/SBR共混物的拉伸、耐环境应力开裂、熔体流动等性能,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相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部分SBR链段被HDPE晶区夹持,由于SBR链很长,每个分子可穿过多个晶区和... 本文考察了HDPE/SBR共混物的拉伸、耐环境应力开裂、熔体流动等性能,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相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部分SBR链段被HDPE晶区夹持,由于SBR链很长,每个分子可穿过多个晶区和非晶区,受外力时不易从晶区拨出,从而起连接分子的作用,使HDPE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环境应力开裂等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丁苯胶 共混物 改性
下载PDF
粉末NBR和交联剂在PVC/HDPE中的增容-交联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征平 许承威 +1 位作者 鲍诗杰 赵益飞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用抽提、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粉末丁睛橡胶(P-NBR)与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和MgO组成的交联体系对PVC/HDPE(50/50)共混物的增容-交联协同作用。单独加交联剂时... 用抽提、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粉末丁睛橡胶(P-NBR)与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和MgO组成的交联体系对PVC/HDPE(50/50)共混物的增容-交联协同作用。单独加交联剂时主要发生HDPE的自交联,并使共混物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如再加入P-NBR,则可明显促进两组分的相互分散,使交联剂聚集在两相的界面,PVC和HDPE间产生大量互交联,从而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丁腈橡胶 交联剂 增容剂
下载PDF
EAA对LLDPE/木粉复合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21
8
作者 方征平 蔡国平 +2 位作者 曾敏峰 范宏 许承威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4-46,共3页
讨论了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EAA)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与其它几种弹性体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发现EAA对该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能明显提高材料的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木粉 复合材料 聚乙烯 改性
下载PDF
硅橡胶并用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方征平 刘超 许承威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2-256,共5页
介绍了国内外硅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氟橡胶、聚氨酯橡胶、二烯类橡胶、丁基橡胶等并用的研究情况和各种并用胶的优缺点。
关键词 硅橡胶 并用 改性 进展
下载PDF
高填充聚乙烯/氢氧化铝体系的交联改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方征平 许承威 白雪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9-52,共4页
聚乙烯中大量填充氢氧化铝可有效地提高阻燃性能,但导致聚乙烯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本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氢氧化铝(100/150)体系进行交联,发现适度交联时,可同时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 聚乙烯中大量填充氢氧化铝可有效地提高阻燃性能,但导致聚乙烯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本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氢氧化铝(100/150)体系进行交联,发现适度交联时,可同时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顺丁橡胶与DCP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氢氧化铝 交联 改性 填充 填料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与橡胶共混物的研究——Ⅱ HDPE/NBR共混物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征平 鲍诗杰 +1 位作者 单旭亮 许承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1-55,共5页
用不同AN含量的两种NBR与HDPE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相结构,并与HDPE/SBR共混物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橡胶与HDPE的相容性及其与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这些橡胶均有较好的改性效果。虽然AN含量高的NBR与HDPE相容... 用不同AN含量的两种NBR与HDPE共混,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相结构,并与HDPE/SBR共混物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橡胶与HDPE的相容性及其与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这些橡胶均有较好的改性效果。虽然AN含量高的NBR与HDPE相容性较差,但由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NBR链被强制分散在HDPE相中,冷却时来不及在HDPE结晶前全部扩散出来。这样,部分链段仍被HDPE晶区夹持,从而使NBR起连接分子的作用,提高了HDPE的断裂伸长率和耐环境应力开裂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共混 改性 相容性 丁腈橡胶
下载PDF
高分子包覆剂对高填充聚乙烯/氢氧化镁体系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方征平 俞晓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8-130,共3页
在 VL DPE/ Mg(OH) 2 (10 0 / 16 0 ,质量比 )体系中加入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两种聚丙烯酸酯包覆剂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四氢呋喃刻蚀前后的试样 ,证实了包覆剂分布在填料颗粒与 PE的界面。动态力学研究表明 ,填料使 PE的储存模量... 在 VL DPE/ Mg(OH) 2 (10 0 / 16 0 ,质量比 )体系中加入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两种聚丙烯酸酯包覆剂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四氢呋喃刻蚀前后的试样 ,证实了包覆剂分布在填料颗粒与 PE的界面。动态力学研究表明 ,填料使 PE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上升 ,而加入高分子包覆剂后 ,当温度低于包覆剂的玻璃化温度时使储存模量略有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氢氧化镁 填充 高分子包覆剂 力学行为
下载PDF
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征平 冯煜 金邦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16-2120,共5页
采用DSC和FTIR研究了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固化行为,考察了环氧树脂含量对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纯的氰酸酯树脂及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混物(质量比为9:1,7:3,5:5)的表观活化能依次为74.3、72.1、60.8、72.7 kJ/mol,说... 采用DSC和FTIR研究了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固化行为,考察了环氧树脂含量对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纯的氰酸酯树脂及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混物(质量比为9:1,7:3,5:5)的表观活化能依次为74.3、72.1、60.8、72.7 kJ/mol,说明少量的环氧树脂可促进氰酸酯树脂的固化反应,过量则抑制.同时还发现,固化过程中氰酸酯树脂的转化速率远大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对氰酸酯基和环氧基均是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脂树脂 环氧树脂 共混物 固化动力学
下载PDF
几种弹性体对HDPE共混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征平 汤宇烽 +2 位作者 陈成国 乐启发 许承威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研究了几种极性和非极性弹性体对HDPE的结晶行为、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LLDPE的影响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结晶过程中,弹性体分子链中的部分健段串入HDPE晶区,干扰了其结晶过程,使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下降。由于弹性体... 研究了几种极性和非极性弹性体对HDPE的结晶行为、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LLDPE的影响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结晶过程中,弹性体分子链中的部分健段串入HDPE晶区,干扰了其结晶过程,使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下降。由于弹性体分子把晶区与晶区、晶区与非晶区连接起来,强化了非晶区和界面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HDPE的性能。加入5%(质量)弹性体可使HDPE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和断裂伸长率成倍增长,拉伸强度基本不变。在这些弹性体中,与HDPE相容性较好的EVA、NR、SBS等弹性体的改性效果最佳,而NBR,CR等极性弹性体虽与HDPE的相容性较差,但也有较好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弹性体 共混 改性 应力
下载PDF
在独立学院开展高分子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0
15
作者 方征平 郭正虹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78,共5页
独立学院是一种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类型的高等院校,其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的特点... 独立学院是一种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类型的高等院校,其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的特点,在高分子物理教学中,采用强化重点,适当弱化非核心内容;强化理论概念,适当弱化推导过程;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适当弱化理论前沿;强化平时的学习和讨论,适当弱化期末考试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物理 独立学院 教学
下载PDF
BR和DCP在PS/LLDPE/SBS体系中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征平 许承威 项义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959-1961,共3页
BR和DCP在PS/LLDPE/SBS体系中的协同作用方征平,许承威,项义崇(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聚苯乙烯,聚乙烯,共混物,相分散-交联协同作用相分散(增容)-交联协同作用是提高不相容聚合物共混... BR和DCP在PS/LLDPE/SBS体系中的协同作用方征平,许承威,项义崇(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聚苯乙烯,聚乙烯,共混物,相分散-交联协同作用相分散(增容)-交联协同作用是提高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性能的有效方法,我们曾将此方法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乙烯 共混物 协同作用 顺丁胶 DCP
下载PDF
相分散-交联在聚合物共混中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征平 许承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6-118,122,共4页
以聚氯乙烯/聚乙烯共混物为例。
关键词 相分散 交联 共混 高聚物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混杂塑料废弃物的共混改性技术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征平 曾敏峰 许承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5期39-42,共4页
对混杂塑料废弃物的共混改性回收的主要技术,即增容改性、交联改性、粉末化及与其他材料复合技术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增容-交联协同技术应用于混杂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再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 塑料废弃物 共混 改性 再生 增容-交联协同 技术进展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对ABS的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方征平 许承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8年第2期22-23,66,共3页
研究了热塑性聚氨酯(TPU)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对AB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U与ABS有良好的相容性,TPU的加入可以同时改善ABS的韧性和流动性。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随着TPU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缺口冲击强度则在AB... 研究了热塑性聚氨酯(TPU)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对AB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U与ABS有良好的相容性,TPU的加入可以同时改善ABS的韧性和流动性。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随着TPU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缺口冲击强度则在ABS/TPU(质量比)为80:20时最佳。TPU对丁二烯含量较高的ABS的改性效果比对丁二烯含量较低的ABS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共混 ABS树脂 改性
下载PDF
氯丁橡胶/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征平 鲍诗杰 +1 位作者 单旭亮 许承威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4-226,共3页
研究了氯丁橡胶/高密度聚乙烯(CR/HDPE)共混物的结晶行为,测定了其拉伸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ESCR)性能和流变性能。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熔融(结晶)峰的正规半峰宽(△T_(0.5)~N)表征了共混物的熔程和结晶规整性。发现△T_(0.5)~N随CR用量... 研究了氯丁橡胶/高密度聚乙烯(CR/HDPE)共混物的结晶行为,测定了其拉伸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ESCR)性能和流变性能。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熔融(结晶)峰的正规半峰宽(△T_(0.5)~N)表征了共混物的熔程和结晶规整性。发现△T_(0.5)~N随CR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熔融前期和结晶后期增加较大,表明CR这一极性橡胶的链段也能被HDPE的晶区夹持,从而起到连接分子的作用,提高了HDPE的ESCR性能和拉伸性能。CR用量为5~10g(以100g HDPE计)时改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丁橡胶 聚乙烯 共混物 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