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通信技术在水利枢纽建设中的应用——评《水利枢纽建设三维动态可视化管理》
1
作者 方志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引入水利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对水网和电网的调度与监管实行自动化管理,其中移动通信技术在水利枢纽建设中普遍应用。人们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管理水利枢纽建设项目中的数据采集、传递,提高信息与数...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引入水利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对水网和电网的调度与监管实行自动化管理,其中移动通信技术在水利枢纽建设中普遍应用。人们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管理水利枢纽建设项目中的数据采集、传递,提高信息与数据传递效率,保证水利枢纽建设的调度、指挥和运行及时、精确、高效,最终实现水利智慧化。下面参考《水利枢纽建设三维动态可视化管理》一书探讨移动通信技术在水利枢纽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应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 水利行业 传递效率 数据采集 信息技术水平 智慧化
下载PDF
龟板提取物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
2
作者 伍子贤 方志超 +8 位作者 林锋 尚奇 招文华 陈弘林 张鹏 江晓兵 任辉 梁德 张学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鼠分为雌性或雄性的CON组、SOP组、SOP+PTE组;SOP+PTE组在造模过程中用PTE 0.5 g/mL灌胃干预4周,取材前1周进行行为学实验,后取大脑、L4椎体,检测骨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细胞实验:利用过氧叔丁醇(TBHP)诱导MC3T3/HT22细胞衰老,分别观察诱导后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衰老标志物和MC3T3成骨、衰老标志物的变化及PTE相应的治疗效果。结果MicroCT提示雌雄小鼠中,与CON组相比,SOP组骨量丢失,SOP+PTE组骨量则得到了恢复;骨HE切片结果与MicroCT结果相符;海马组织切片提示,与CON组相比,SOP组海马出现退变,而SOP+PTE组退变则得到缓解。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时序实验中,与CON、SOP组相比,雄性SOP+PTE组记忆能力明显恢复;但雌雄小鼠旷场实验均无明显变化。②TBHP可诱导MC3T3衰老,降低成骨能力及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当加入PTE后,均能逆转TBHP导致的成骨能力降低与蛋白下降;TBHP亦可增加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区域,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加入PTE后,上述变化均得到逆转。结论PTE通过抑制前成骨细胞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和海马衰老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提取物 细胞衰老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 海马组织退变
下载PDF
微生物菌喷施对集沟还田稻麦秸秆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方志超 刘玉涛 +2 位作者 丁为民 陈玉仑 秦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87-194,共8页
在稻麦轮作、秸秆集沟还田模式下,针对沟内秸秆因腐解过慢而妨碍下茬作物正常生长的问题,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对秸秆的催腐特性,采用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的喷施功能,对沟内秸秆进行喷菌使其快速腐解还田。为考察菌剂... 在稻麦轮作、秸秆集沟还田模式下,针对沟内秸秆因腐解过慢而妨碍下茬作物正常生长的问题,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对秸秆的催腐特性,采用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的喷施功能,对沟内秸秆进行喷菌使其快速腐解还田。为考察菌剂对秸秆的腐解效果,设计了裂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观察期内,夏季麦秸秆在液体菌剂+覆土处理下腐解率达74.60%,远高于对照组(不施菌剂+覆土)的12.80%,也高于未覆土+液体菌剂处理的44.11%,表明适宜的菌剂对麦秸秆有较好的促腐效果;冬季稻秸秆在各菌剂处理下秸秆的腐解率均不超过30%,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粉末状菌剂的各处理腐解率均在25%以下,促腐效果不明显,表明粉剂在该模式下适用性有限。该研究为集沟还田的秸秆进一步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农作物 微生物 稻麦轮作 秸秆还田 集沟处理 微生物复合菌群 秸秆腐解
下载PDF
乳酸对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志超 周磊 +2 位作者 刘伟 邹立强 熊志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17-120,共4页
以蘑菇多酚氧化酶(PPO)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乳酸对PPO的相对酶活性、巯基含量、内源荧光强度和紫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PO的相对酶活性随着乳酸处理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当乳酸浓度达到40mmol/L时,其相对酶活性下降到原酶的1.20%,... 以蘑菇多酚氧化酶(PPO)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乳酸对PPO的相对酶活性、巯基含量、内源荧光强度和紫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PO的相对酶活性随着乳酸处理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当乳酸浓度达到40mmol/L时,其相对酶活性下降到原酶的1.20%,PPO活性得到基本抑制;随乳酸浓度的增大,巯基含量逐渐减小,当乳酸浓度为30mmol/L时,巯基含量为原酶的81.59%;PPO相对酶活性由100%变化到0.17%时,其相对巯基含量从100%降低为80.09%,二者呈现较好线性关系(R2=0.9861);从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可以看出:经不同浓度乳酸处理过后PPO分子发生部分去折叠化,导致酶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乳酸 相对酶活 巯基含量 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行走及脱粒性能改进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志超 陈玉仑 +3 位作者 丁为民 刘玉涛 秦宽 李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6-33,共8页
针对自行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所存在的行走直线稳定性差、脱粒质量较低等问题。依据横向轴流式滚筒对稻麦秸秆的传递导流作用和二次复脱的原则,通过增设辅助滚筒的方法既改变出草口位置使开沟总成中移,消除整机偏向... 针对自行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所存在的行走直线稳定性差、脱粒质量较低等问题。依据横向轴流式滚筒对稻麦秸秆的传递导流作用和二次复脱的原则,通过增设辅助滚筒的方法既改变出草口位置使开沟总成中移,消除整机偏向力,又延长秸秆在滚筒内的作用时间,提高谷物脱粒质量。其中:辅助滚筒总长为855 mm,导流角为18°,滚筒直径为452 mm,转速为1 350 r/min。性能测试表明:改进后自研一体机在0.27、0.58、0.85 m/s 3种不同工况下行走偏移度分别降低了93.9%、94.4%、93.3%,行走直线稳定性显著提高;小麦和水稻总损失率分别降低20.9%和11.8%,含杂率分别降低45.7%和21.4%。尽管水稻破碎率增加了7.4%,但脱粒的综合质量有较大提高。该研究增进了多功能一体机的适用性,为稻麦秸秆机械化集沟还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设计 秸秆还田 行走偏移度 脱粒质量 轴流滚筒
下载PDF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喷菌装置的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志超 陈玉仑 +3 位作者 丁为民 刘玉涛 秦宽 李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2-38,共7页
针对秸秆集沟还田模式下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开沟埋草作业后,入沟秸秆较难腐解影响田间中期管理的问题,结合该机结构参数和工作特点,设计了喷菌装置与该机集成,对秸秆喷施生物菌促使其快速腐解。试验表明:喷菌装置不影响... 针对秸秆集沟还田模式下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开沟埋草作业后,入沟秸秆较难腐解影响田间中期管理的问题,结合该机结构参数和工作特点,设计了喷菌装置与该机集成,对秸秆喷施生物菌促使其快速腐解。试验表明:喷菌装置不影响一体机各功能的正常工作,作业速度为0.27 m/s时喷菌雾滴连续,秸秆表面覆盖率为67.50%,对20 cm层的秸秆穿透率达43.49%,比普通背负式喷雾器分别高出74.9%和347.4%,性能优势明显。观察期内喷菌处理对秸秆的腐解率最佳达74.6%,比未喷菌处理的12.8%提高482.8%。该研究为秸秆集沟还田一体机的适用性和秸秆集沟还田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作物 设计 秸秆还田 生物菌
下载PDF
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志超 刘书超 +4 位作者 林雅 简燕娟 韩冠双 吕朋沙 程方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81,共3页
对40株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利用PCR技术扩增主动外排机制耐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tet D、tet K、tet L。结果表明,tet B、tet A、tet C、tet D的检出率分别为80.0%、75.0%、55... 对40株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分析,利用PCR技术扩增主动外排机制耐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tet D、tet K、tet L。结果表明,tet B、tet A、tet C、tet D的检出率分别为80.0%、75.0%、55.0%、15.0%,tet K和tet L的检出率均为0%,tet B基因的检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四环素类 耐药基因 检测
下载PDF
牛源麦氏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志超 罗梓桐 +5 位作者 黄攀 刀丽梅 单文杰 林雅 范财良 程方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5,29,共4页
从肉牛上呼吸道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细菌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 RNA鉴定及对其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为麦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类药物、左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 从肉牛上呼吸道中分离出3株细菌,通过细菌培养、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 RNA鉴定及对其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为麦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类药物、左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等药物耐药。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的小鼠于24 h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etsch nikovii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试验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志超 王玲 《信息与电脑》 2019年第19期216-217,共2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正常使用。基于此,笔者阐述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正常使用。基于此,笔者阐述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防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信息安全 网络技术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志超 《信息与电脑》 2021年第22期186-188,共3页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且与人们的生活也愈加的密切,其应用性不断加强、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其次结合运用现状,分析了大数...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且与人们的生活也愈加的密切,其应用性不断加强、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其次结合运用现状,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实际运用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进一步促进大数据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运用与发展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并为大数据技术的科学运用和通信网络的持续优化提供相应的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通信网络 安全性
下载PDF
抛送辊式百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代振维 吴明亮 +2 位作者 方志超 曲永波 柳亚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29,共10页
为了解决黏重土壤条件下百合收获时果土分离效果差、埋果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黏重土壤条件下作业的抛送辊式百合收获机。结合百合生长状况以及种植农艺要求,对果土混合物在振动输送装置、抛送辊组上的运动过程及分离作... 为了解决黏重土壤条件下百合收获时果土分离效果差、埋果率高、破碎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黏重土壤条件下作业的抛送辊式百合收获机。结合百合生长状况以及种植农艺要求,对果土混合物在振动输送装置、抛送辊组上的运动过程及分离作业机理进行分析,构建了黏重土块在抛送辊上抛掷碎土、碰撞碎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振动输送装置结构及最大摆动角度、抛送辊组级数、抛送辊轮齿数、抛送辊轮直径及轮廓尺寸等参数。根据设计结果搭建了样机并进行了作业参数的多因素试验,以果土分离机构前进速度、抛送辊转速、挖掘深度为试验因素,百合埋果率、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运用Box-Benhnken试验方法,建立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回归方程,并得到因素对百合收获指标的影响规律。当试验取最优参数组合为果土分离机构前进速度为0.6 m/s,抛送辊转速为90 r/min、挖掘深度为170 mm时,百合埋果率、百合破碎率的田间试验值分别为6.3%和7.1%。机具各项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该研究成果可为百合机械化收获技术及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试验 抛送辊 百合 收获机 果土分离机构
下载PDF
身份认证技术在移动商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志超 《广西轻工业》 2008年第9期101-102,共2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商务已经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安全问题作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移动商务的发展情况。重点讨论了身份认证技术在移动商务安全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其对移动商务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移动商务 安全 身份认证
下载PDF
犁翻旋耕复式作业耕整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5
13
作者 秦宽 丁为民 +3 位作者 方志超 杜涛涛 赵思琪 王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16,共10页
为了满足稻麦轮作耕作方式的整地需求,设计研制一款集翻耕、旋耕、秸秆粉碎还田等多道工序的犁翻旋耕复试作业整地机械。根据机器复试作业的特点,设计过程重点考虑犁耕与旋耕作业之间的交互作用,将旋耕机架整体向右侧偏置210 mm,且左、... 为了满足稻麦轮作耕作方式的整地需求,设计研制一款集翻耕、旋耕、秸秆粉碎还田等多道工序的犁翻旋耕复试作业整地机械。根据机器复试作业的特点,设计过程重点考虑犁耕与旋耕作业之间的交互作用,将旋耕机架整体向右侧偏置210 mm,且左、右旋耕刀辊内侧旋耕刀至副减速箱距离均为50 mm。根据实际田间作业情况,应用EDEM仿真软件进行虚拟田间作业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碎土率为91.4%,地表平整度小于20 mm。在设计与仿真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设计一组先犁耕后旋耕作业试验与犁旋耕整机复式作业相对照,田间试验表明:犁旋耕整机作业后,耕宽、耕深、地表平整度分别为1.98 m、21.6 cm、1.87 cm,耕深稳定系数、耕宽稳定系数、碎土率、植被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各项指标均优于二次整地模式,且在油耗、生产率指标上远远优于后者。该研究为复式整地机械的研制及交互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农业机械 轮作 犁旋 复式 交互作用 EDEM仿真
下载PDF
复式耕整机耕深与耕宽稳定性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26
14
作者 秦宽 丁为民 +3 位作者 方志超 杜涛涛 赵思琪 王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共8页
针对设计的复式耕整机出现的耕作稳定性问题,结合复式耕整机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从牵引、水平面内受力、机器振动3个角度分析影响耕作稳定性因素,确定影响耕作稳定性关键因素为牵引角、犁体配置斜角、旋耕刀升角。以牵引角、犁体配置斜... 针对设计的复式耕整机出现的耕作稳定性问题,结合复式耕整机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从牵引、水平面内受力、机器振动3个角度分析影响耕作稳定性因素,确定影响耕作稳定性关键因素为牵引角、犁体配置斜角、旋耕刀升角。以牵引角、犁体配置斜角、旋耕刀升角为试验因素,以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皆为:犁体配置斜角、牵引角、旋耕升角,当各影响因素分别取值为17.3°、27.8°、72.6°时,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分别为91.8%、93.4%。以影响因素最优参数组合为基础进行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后工况耕深稳定系数和工况耕宽稳定系数为91.5%、93.1%,与软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其他耕作指标均达到农艺要求。该研究可为复式整地机械的耕作稳定性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稳定性 犁旋作业 复式 耕深 耕宽
下载PDF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秦宽 丁为民 +3 位作者 方志超 杜涛涛 赵思琪 王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2,共9页
目前免耕播种机多为收获后免耕播种作业,未有将免耕播种系统与收获、秸秆还田相结合的复式机型,为了满足此种集成作业需要,达到抢农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机器下地次数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免耕播种系统与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相结... 目前免耕播种机多为收获后免耕播种作业,未有将免耕播种系统与收获、秸秆还田相结合的复式机型,为了满足此种集成作业需要,达到抢农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机器下地次数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免耕播种系统与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相结合的机型,该播种系统主要由排种装置、种沟开沟装置、抛土装置构成。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小型免耕开沟器开沟深度为3.1 cm,开沟宽度为3.6 m,破茬率为83.4%;延伸板长度为12 cm的抛土装置单侧抛土幅宽为105 cm,覆土厚度为2.2 cm,碎土率为97.8%,抛土均匀性为91.7%。播种系统水稻旱直播田间试验表明:当播种系统播种水稻干种、湿种播量分别为112.5 kg/hm^2、135 kg/hm^2时,产量分别为6 532.4、6 510.0 kg/hm^2,满足一体机免耕旱直播的播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 联合作业 水稻直播 种沟开沟器 抛土装置 试验
下载PDF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碎草脱粒装置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玉仑 丁为民 +1 位作者 方志超 何春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16,共6页
针对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存在脱粒后排出的秸秆较长,不利于还田利用,甚至影响后续耕种及作物生长,而现有配套秸秆切碎装置结构复杂、通用性差等问题,该文设计了导流型碎草刀,并对4LL-1.8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进行了改进。田间试验... 针对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存在脱粒后排出的秸秆较长,不利于还田利用,甚至影响后续耕种及作物生长,而现有配套秸秆切碎装置结构复杂、通用性差等问题,该文设计了导流型碎草刀,并对4LL-1.8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装置进行了改进。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的脱粒装置在完成作物脱粒后,可对秸秆进行切碎。通过调整碎草刀与滚筒轴夹角α的大小,可有效改变切碎秸秆长度。当α大于等于60°时,切碎秸秆长度小于200 mm,秸秆入沟率不小于90%,满足秸秆切碎及集沟还田要求,并利于后续作业。该装置结构简单、切碎效果良好,可为同类机具改进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设计 秸杆 全喂入 脱粒装置 切碎装置
下载PDF
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双圆盘开沟机构设计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秦宽 丁为民 +2 位作者 方志超 杜涛涛 赵思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7-35,共9页
为提高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免耕播种时的开沟播种质量,设计双圆盘开沟机构与一体机相结合。为获取影响双圆盘开沟机构作业质量因素的最优参数,以机器前进速度、开沟器入土深度、开沟器排种管固定装置固定孔中心点... 为提高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免耕播种时的开沟播种质量,设计双圆盘开沟机构与一体机相结合。为获取影响双圆盘开沟机构作业质量因素的最优参数,以机器前进速度、开沟器入土深度、开沟器排种管固定装置固定孔中心点至排种管出口中心点横向距离为试验因素,以种子入沟率、各行播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于种子入沟率与各行播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皆依次是:固定孔横向距离、开沟器入土深度、机器前进速度;各试验因素对于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机器前进速度、开沟器入土深度、固定孔横向距离。优化所得双圆盘开沟机构开沟播种作业最佳参数组合为机器前进速度为0.46 m/s;开沟器入土深度为3.25 cm;固定孔横向距离为16.16 mm,验证试验表明各指标试验结果与理论优化结果相对误差均小于4%,验证了所建模型与优化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优化 农作物 免耕 开沟播种 双圆盘 提升装置
下载PDF
联合收获免耕直播机开沟分土装置抛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玉仑 丁为民 +1 位作者 方志超 何春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40,共6页
针对我国稻麦轮作区在作物收获后均可进行免耕播种的作业要求,在原设计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的基础上,对开沟装置结构参数、运动参数及分土导流装置结构进行优化,利用开沟抛起的土块对免耕直播的种子进行覆盖。田间试... 针对我国稻麦轮作区在作物收获后均可进行免耕播种的作业要求,在原设计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的基础上,对开沟装置结构参数、运动参数及分土导流装置结构进行优化,利用开沟抛起的土块对免耕直播的种子进行覆盖。田间试验表明:优化改进后的开沟分土装置作业效果良好,作业后土垡边长不大于4cm、碎土率达90%,抛土均匀性不小于85%,单侧平均抛土幅宽1.1~1.2m,抛土集中区平均覆土厚度2.3cm,不仅达到开沟机械作业的质量标准要求,还能满足当地农艺上的覆土盖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免耕播种机 开沟装置 分土装置 改进设计 田间试验
下载PDF
热处理对蘑菇多酚氧化酶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磊 邹立强 +2 位作者 刘伟 方志超 刘军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60-164,共5页
以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选取不同温度(50、55、60、65℃)处理10 min后的PPO样液,应用圆二色光谱(circular dichroism,CD)和荧光光谱研究热处理对PPO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 以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为原料,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选取不同温度(50、55、60、65℃)处理10 min后的PPO样液,应用圆二色光谱(circular dichroism,CD)和荧光光谱研究热处理对PPO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的PPO活性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热处理温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CD光谱表明热处理后的PPO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α-螺旋含量下降,β-折叠含量升高,而β-转角及无规卷曲含量则没有太大的变化;荧光光谱表明热处理后的PPO三级结构发生改变,表现在最大荧光发射峰发生了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热处理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下载PDF
立体化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办公综合应用》课程教学中的探究
20
作者 方志超 《轻工科技》 2015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当前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的使用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对大学生使用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此前提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只局限在理论的理解已远远不够,更多的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办公综合应用》作为... 当前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的使用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对大学生使用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此前提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只局限在理论的理解已远远不够,更多的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办公综合应用》作为计算机最基础的课程,对立体化项目教学法的联合并用,在学生实践和职业能力上就应该有更明显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立体化教学法 计算机基础 办公综合应用 实践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