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崎病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方润婷 张锦光 +1 位作者 尹冬梅 谢志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6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动态变化,研究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按要求完成完整复查的43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定期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水...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动态变化,研究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按要求完成完整复查的43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定期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水平的检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项目及方法同KD组,分析两组儿童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水平是否存在差别;根据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将43例KD患儿分为有冠状动脉损伤组(CAL组)12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组)31例,分析其Fib、D-二聚体和CRP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KD组患儿的血浆Fib水平、D-二聚体及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AL组患儿的血浆Fib、D-二聚体及CRP水平均高于NCAL组(P<0.05);Fib、D-二聚体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1.231,0.876,P<0.05)。结论:Fib及D-二聚体与KD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Fib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升高反映了KD患儿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对冠状动脉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急性时相蛋白 冠状动脉损伤
下载PDF
33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方润婷 陈志凤 +1 位作者 李锐钦 丁月琴 《当代医学》 2009年第9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特别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临床特点与核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对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3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新生儿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特别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临床特点与核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对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3例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新生儿期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后期可出现脑瘫、皮质盲、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与MRI晚期表现有较大相关性。参照Flodmark之MRI诊断标准,符合PVL20例(其中轻度15例,中度3例,重度2例),脑室旁白质持续病变5例,一过性病变8例。重症病例的发生与颅内出血伴脑室扩大密切相关。结论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可导致严重后遗症,尤重度PVL预后不良。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引起危重早产儿供氧供血障碍的因素,有望可减少PVL的发生。MRI对PVL晚期具有特征性表现,较适合后期随访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科重症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润婷 谢志超 袁庆春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7期45-46,共2页
目的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科重症感染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 目的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科重症感染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重症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主要对照两组患儿的胸片感染灶的吸收时间、住院天数、总体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胸片感染灶吸收的时间、住院天数以及症状缓解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法治疗重症感染患儿,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重症感染 儿科 静脉注射 疗效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方润婷 谢志超 袁庆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7期1584-1586,共3页
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HSP患儿,单纯型HSP患儿给予芦丁、钙剂及维生素C等;发热及关节炎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肾脏受损者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级治疗,轻度者不予特殊治疗,嘱定期复查尿常规。所有患儿均获随访,时间5~3... 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HSP患儿,单纯型HSP患儿给予芦丁、钙剂及维生素C等;发热及关节炎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肾脏受损者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级治疗,轻度者不予特殊治疗,嘱定期复查尿常规。所有患儿均获随访,时间5~36个月。5例患儿皮疹反复出现或伴腹痛、关节痛;17例出现肾脏症状的患儿中,16例于12个月内血尿及蛋白尿消失,1例呈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患儿病情好转。按照龚方彪制定的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经治疗治愈60例,显效33例,无效5例。过敏性紫癜为儿童的常见病,感染是该病的主要诱因,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预后主要取决于肾脏是否受累及其受累程度,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多能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 紫癜 儿童
下载PDF
小儿肝功能异常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方润婷 郭德康 袁庆春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8期3654-3654,共1页
目的:对小儿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及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60例肝功能异常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小儿肝功能异常原因较多,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有21例,细菌感染14例,支... 目的:对小儿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及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60例肝功能异常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小儿肝功能异常原因较多,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有21例,细菌感染14例,支原体感染8例,药物损伤有8例,其他原因有9例。患儿临床表现不十分明显,少有呕吐、腹泻、恶心、厌食、腹水、黄疸等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患儿8例痊愈,11例好转,1例无效;中度患儿里13例痊愈,19例好转,2例无效;重度患儿2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以痊愈和好转患儿最多。结论:引起小儿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以及药物损害,及早进行检查治疗可以减少对患儿的危害,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 治疗 感染
下载PDF
118例新生儿硬肿症临床特征与病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润婷 李锐钦 +1 位作者 陈志凤 丁月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9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118例,就胎龄、体质量、出生时情况、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因进行前后5年对照分析。结果感染、围产期窒息、早产是新...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118例,就胎龄、体质量、出生时情况、临床特征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因进行前后5年对照分析。结果感染、围产期窒息、早产是新生儿硬肿症较常见的致病因素。结论加强病理新生儿的治疗及围产期护理,早期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氧供,可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 感染 窒息 早产
下载PDF
宫内发育迟缓婴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瘦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麦天恩 陈志凤 +3 位作者 黄琳淇 方润婷 黎惠章 李锐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宫内发育迟缓的婴儿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宫内发育迟缓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足月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各30例。分别在出生后3 d、... 目的通过观察宫内发育迟缓的婴儿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宫内发育迟缓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足月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各30例。分别在出生后3 d、1个月及1岁时测定血IGF-1和Leptin浓度,同时测量其体重、身长,并计算BM I,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GA组在出生3 d和1个月时IGF-1、Leptin水平均低于AGA组(P<0.05),而1岁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和AGA组各时期的血清IGF-1与Leptin水平呈正相关,两者与3个时期的体重均呈正相关,而部分时期与身长、BM 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SGA生后第1年追赶生长最活跃,IGF-1和Leptin作为促生长激素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定IGF-1和Leptin水平可为预测宫内发育迟缓婴儿追赶生长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瘦素 宫内发育迟缓 追赶生长
下载PDF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白介素-2受体及C反应蛋白和铜蓝蛋白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锦光 方润婷 +1 位作者 叶国华 邓红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8-64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白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铜蓝蛋白(copper protein,CP)在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者对评估KD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 目的通过观察白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or,IL-2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铜蓝蛋白(copper protein,CP)在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的变化规律,探讨三者对评估KD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32例急性期KD患儿血清中sIL-2R、hs-CRP以及CP的水平,并与32例健康体检儿童比较。结果 KD组治疗前及治疗早期的血清sIL-2R、hs-CRP以及CP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效治疗后,KD组sIL-2R、hs-CRP以及CP水平与健康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KD患儿sIL-2R、hs-CRP以及CP水平两两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IL-2R、hs-CRP和CP水平与KD病情发展直接相关,临床动态监测sIL-2R、hs-CRP以及CP有助于了解KD病程发展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畸病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C反应蛋白 铜蓝蛋白
下载PDF
不同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报告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锐钦 柴鸣荣 +7 位作者 陈志凤 方润婷 郑智育 郭德康 朱岸清 梁斐 黎惠章 邓皓辉 《新医学》 2010年第12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足月NRDS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10例,均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气管内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100 mg/kg,B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足月NRDS患儿随机分为A、B组各10例,均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气管内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100 mg/kg,B组予气管内注入猪肺磷脂注射液50 mg/kg。观察两组患儿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h PaO2及PaCO2水平,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B组患儿治疗后各时点PaO2均明显升高(P均<0.05),PaCO2无明显改变(P均>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08±13)h,住院时间为(19.1±4.6)d;B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02±21)h,住院时间为(17.0±4.1)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A组4例发生气胸,B组无1例发生气胸。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NRDS疗效确切,100 mg/kg剂量与50 mg/kg疗效接近,而后者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新生儿 足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指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海超 陈志凤 +2 位作者 陈健萍 黄全发 方润婷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中推荐的临床指标对早期区分危、重型患儿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EV71感染的第2期和第3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中推荐的临床指标对早期区分危、重型患儿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EV71感染的第2期和第3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均不同程度出现指南中提出的甄别指标,其中2期组出现上述11项甄别指标中的数量为(3.78±1.61)项,3期组为(6.07±1.55)项,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期组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血压升高、CRT〉2秒的例数明显高于2期组(P均〈0.05),其余临床指标在2、3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期组出现2项或以上神经系统表现的例数明显高于2期组(P〈0.05),尤其出现3项或以上神经系统表现的例数,2期组仅占7.23%,3期组高达61.36%。结论对于专家共识中推荐的甄别第2、3期的指标,临床中应着重观察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血压升高和CRT〉2秒这5个表现,尤其是呕吐、CRT〉2秒和"出现3项或以上神经系统表现"这3个指标最具区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 临床指标
下载PDF
习惯逆转训练和心理干预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国强 梁斐 +3 位作者 陈健萍 袁慧珍 黄全发 方润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3期27-30,61,共5页
目的探讨习惯逆转训练和心理干预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门诊就诊的抽动障碍患儿共60名,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儿童。对照组患儿通过网络... 目的探讨习惯逆转训练和心理干预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门诊就诊的抽动障碍患儿共60名,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儿童。对照组患儿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心理与教育干预,观察组患儿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习惯逆转训练,在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6周末应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进行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YGTSS评分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240,P>0.05),在治疗后的第8周与第16周,观察组患儿的YG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8,2.018,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YGTSS评分均出现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36,11.253,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第8周、治疗第16周的治疗有效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2,P<0.05)。结论习惯逆转训练通过网络途径治疗抽动障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逆转训练 心理干预 抽动障碍 行为治疗
下载PDF
乳腺良性病灶行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时切口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蓉 方润婷 +5 位作者 张爱玲 吴清时 王永霞 黄河清 黄珂铭 袁领勤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灶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选择不同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85例1356处乳腺良性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针对乳腺病灶不同的位置、数目,分别采用乳房下皱襞、腋中线、乳晕边缘及病灶附近切口。结果根据...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灶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选择不同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85例1356处乳腺良性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针对乳腺病灶不同的位置、数目,分别采用乳房下皱襞、腋中线、乳晕边缘及病灶附近切口。结果根据具体病灶的位置可选择腋中线、乳房下皱襞、乳晕边缘及病灶附近的切口;同侧乳房多个病灶者,尽可能选择能兼顾多个肿块切除的进针部位。结论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病灶成功进行微创切除术,切口的选择得当能减少损伤,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MAMMOTOME 微创 切口
下载PDF
新生儿气胸相关因素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鸣荣 方润婷 陈健萍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827-82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例新生儿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新生儿气胸中,医源性气胸7例,自发性气胸8例及病理性气胸5例。经常规保守治疗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排气等均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气...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例新生儿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新生儿气胸中,医源性气胸7例,自发性气胸8例及病理性气胸5例。经常规保守治疗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排气等均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气胸的主要原因为剖宫产、呼吸机使用不当以及羊水污染胎儿吸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新生儿 治疗
下载PDF
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振华 袁庆春 +1 位作者 方润婷 黄琳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1期3216-3219,共4页
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 目的 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年龄分布以小于3岁的婴幼儿为主,均有发热及皮疹,部分患儿有呼吸、循环系统异常体征,4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脑实质损伤表现,尽早治疗可改善危重症患儿症状,治愈或好转42例(91.3%),死亡4例(8.7%).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与脑实质受累部位有关,其中脑干损害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病情最为凶险,及早发现危重病例并予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病毒性脑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东莞市人民医院2011~2013年手足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志超 张娜 +1 位作者 方润婷 黄全发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2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近三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适宜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手足口病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817例,其中住院病例4978例,门诊病例16 839例,每年总发病情况未见明显变化... 目的分析近三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适宜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手足口病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817例,其中住院病例4978例,门诊病例16 839例,每年总发病情况未见明显变化(P〉0.05);2011、2012年均住院率大致相仿,2013年略有下降(P〈0.05);近三年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率略有下降(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98.89%,其中男性多于女性。2011-2012发病呈现双峰分布特点,最高峰出现在5、6月份,2013年发病呈单峰分布,且高峰推迟到9月份。结论 5、6月份和9月份为手足口病的高发月份,近三年手足口病的总发病情况仍未见明显减少,病例主要分布在5岁及以下幼儿,应加强易感人群在高发月份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易感人群 防控
下载PDF
95例窒息新生儿血液阴离子间隙值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国华 方润婷 +1 位作者 柴鸣荣 邓皓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阴离子间隙(A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间的关系,以助早期诊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95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外周动脉血血气分析,同时进行血电解质检测,计算具体的AG值。结果:窒息新生儿存在轻...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阴离子间隙(A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间的关系,以助早期诊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95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外周动脉血血气分析,同时进行血电解质检测,计算具体的AG值。结果:窒息新生儿存在轻到中度的酸中毒,正常AG组与高AG组之间pH值和BE值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HIE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G值可作为预测窒息新生儿HIE的重要指标,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 阴离子间隙 缺氧血性脑病
下载PDF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
17
作者 谢志超 方润婷 袁庆春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30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抗病毒及支持等综合治疗后,治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308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经抗病毒及支持等综合治疗后,治愈率100%,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 临床治疗 分析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水平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锦开 方润婷 朱伟杰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792-79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孟鲁司特钠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水平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收治的6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 目的:探讨分析孟鲁司特钠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水平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收治的6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两组患儿疗程皆为14 d。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g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IL-6及TNF-α水平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缓解体内炎性反应水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阿奇霉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水平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锦开 方润婷 朱伟杰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就诊的80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地西泮联合左乙拉西坦...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就诊的80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地西泮联合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地西泮疗程1 d,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惊厥复发情况、发热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0%vs.75.00%,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惊厥和发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惊厥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惊厥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减少惊厥复发次数,降低反复发作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小儿热性惊厥 地西泮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消旋卡多曲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锦开 方润婷 朱伟杰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予以消旋卡多曲进行治疗,两组患儿治疗疗程皆为7 d。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大便好转、发热消退及止泻时间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小儿腹泻患者的大便好转、发热消退及止泻,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小儿腹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