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限制的能源规划问题的图表优化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施小妹 廖祖维 +2 位作者 王靖岱 蒋斌波 阳永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7-1244,共8页
能源系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因而能源的规划必须考虑CO2排放量的限制。本文采用图形方法合成了受碳排放限制的能源规划问题的总组合曲线,求得最小零碳能源目标,同时提出了与总组合曲线对应的组合表格算法,并将该图形和表格方法推... 能源系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因而能源的规划必须考虑CO2排放量的限制。本文采用图形方法合成了受碳排放限制的能源规划问题的总组合曲线,求得最小零碳能源目标,同时提出了与总组合曲线对应的组合表格算法,并将该图形和表格方法推广到多种清洁能源问题中。该方法不含迭代、试差步骤,在求解多种清洁能源问题时,可一步求得所有清洁能源的目标,比以往的方法更为简捷。爱尔兰电力部门的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系数 夹点技术 二氧化碳排放 组合表格法 能源规划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9
2
作者 施小妹 傅少雄 +3 位作者 陈日 郑春英 刘荣国 陈彦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88-790,共3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患者皮损痊愈4~6周后,仍遗留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部分患者伴有痛觉超敏,表现为穿衣拥抱等轻触刺激即可诱发剧烈疼痛[1]。带状疱疹患者经一般治疗后约有10%~30%遗留PHN...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患者皮损痊愈4~6周后,仍遗留的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剧痛。部分患者伴有痛觉超敏,表现为穿衣拥抱等轻触刺激即可诱发剧烈疼痛[1]。带状疱疹患者经一般治疗后约有10%~30%遗留PHN,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5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胸椎 带状疱疹 阻滞治疗 痛觉超敏 超声图 herpetic NEURALGIA 阵发性剧痛 持续性隐痛 椎旁阻滞
下载PDF
节能型三塔N,N-二甲基甲酰胺回收工艺的用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施小妹 廖祖维 +2 位作者 王靖岱 蒋斌波 阳永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6-1089,1095,共5页
目前精馏方法回收制革废水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主要问题是工艺相对落后、能耗大。针对回收高能耗的问题,本文在对节能型三塔DMF回收工艺进行仿真模拟的基础上,结合精馏原理和夹点分析技术,采用塔总组合曲线(CGCC)的方法描述了各... 目前精馏方法回收制革废水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主要问题是工艺相对落后、能耗大。针对回收高能耗的问题,本文在对节能型三塔DMF回收工艺进行仿真模拟的基础上,结合精馏原理和夹点分析技术,采用塔总组合曲线(CGCC)的方法描述了各精馏塔内能流的分布状况,进而提出节能降耗的改进方案。提出的新流程与现有流程相比节约能耗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甲酰胺 塔总组合曲线 节能 优化
下载PDF
胸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11
4
作者 施小妹 宋涛 +3 位作者 王秋石 崔文瑶 奚奇 吴兆奇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研究胸椎旁注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给予胸椎旁注射,药物:神经妥乐平、得宝松、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每周1次,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VAS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是否存在痛... 目的研究胸椎旁注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给予胸椎旁注射,药物:神经妥乐平、得宝松、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每周1次,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VAS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是否存在痛觉超敏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VAS值和PSQI均显著降低(P<0.01);VAS值:前3次注射每次均较上一次显著降低,但第4次与第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痛觉超敏缓解率为78.26%;胸椎旁注射治疗中和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椎旁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但3次以上的治疗则无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胸椎旁注射 神经源性炎症
下载PDF
基于软组织外科学理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 被引量:6
5
作者 施小妹 林玉梅 +2 位作者 王帅 陈凯雄 刘荣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75-877,共3页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PF)是普通人群足跟部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患病率约为10%,40-60岁是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男女比例约为2:1。典型的症状为跟骨内侧结节处的疼痛,这种疼痛在早上第一步和休息一段时间后步行时最剧烈,严重者可...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PF)是普通人群足跟部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患病率约为10%,40-60岁是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男女比例约为2:1。典型的症状为跟骨内侧结节处的疼痛,这种疼痛在早上第一步和休息一段时间后步行时最剧烈,严重者可显著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rESWT)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临床应用日益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软组织外科学 内侧结节 临床应用 患病率
下载PDF
蝎毒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施小妹 吴发玲 +1 位作者 李响 孙晋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介绍蝎毒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探讨蝎毒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蝎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开展蝎毒抗肿瘤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蝎毒抗肿瘤的确切机制,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最佳应用途... 目的介绍蝎毒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探讨蝎毒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蝎毒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开展蝎毒抗肿瘤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蝎毒抗肿瘤的确切机制,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最佳应用途径、剂量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抗肿瘤 凋亡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蜂毒肽抗肿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施小妹 王慧芳 +1 位作者 李响 孙晋民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介绍蜂毒肽的结构和药理作用,探讨蜂毒肽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发展情况。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蜂毒肽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进一步研发具有减毒增效作用的蜂毒肽新剂型以及通过基因技术对蜂毒肽进行... 目的介绍蜂毒肽的结构和药理作用,探讨蜂毒肽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发展情况。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蜂毒肽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进一步研发具有减毒增效作用的蜂毒肽新剂型以及通过基因技术对蜂毒肽进行改造,对其应用于抗肿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抗肿瘤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高电压脉冲射频背根神经节对SNI大鼠脊髓背角内TNF-α和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施小妹 余幼芬 +2 位作者 陈艳琴 徐雪汝 刘荣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08-915,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电压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脊髓背角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目的:比较不同电压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脊髓背角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7组:Sham组、SNI组、SPRF组、45VPRF组、65VPRF组、85VPRF组和100VPRF组,每组20只。除Sham组外,其余6组制作SNI模型。各PRF组在SNI后第7 d于左L5 DRG分别实施相应电压的PRF。观察大鼠SNI前,SNI后1 d、3 d、5 d、7 d、8 d、10 d、12 d、14 d、21 d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变化,SNI后第14 d、21 d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背角TNF-α和IL-10表达。结果:SNI后,与Sham组比较,其余6组大鼠MWT降低、TNF-α表达增强、IL-10表达减弱(P<0.05);与SNI组比较,PRF后各PRF组MWT均上升、TNF-α表达减弱、IL-10表达增强(P<0.05);其中85VPRF组疼痛改善、TNF-α表达减弱、IL-10表达增强较其他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不同电压PRF大鼠DRG可抑制SNI大鼠脊髓背角内TNF-α的表达,上调IL-10的表达而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85 V的PRF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0
下载PDF
威伐光照射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6
9
作者 施小妹 施栋梁 +2 位作者 陈日 陈彦青 刘荣国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威伐光照射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胸椎旁阻滞组(A组,n=30),威伐光照射联合胸椎旁阻滞组(B组,n=30)。两组患者所用消炎镇痛药物均为:复方倍他米松... 目的研究威伐光照射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胸椎旁阻滞组(A组,n=30),威伐光照射联合胸椎旁阻滞组(B组,n=30)。两组患者所用消炎镇痛药物均为:复方倍他米松、盐酸利多卡因、盐酸罗哌卡因、甲钴胺每周1次,共3次。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e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值,是否存在痛觉超敏以及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值和PSQI均显著降低(P<0.05);三次治疗后威伐光照射联合胸椎旁阻滞组(B组)的VAS评分及PSQI均较胸椎旁阻滞组(A组)低(P<0.05);两组患者痛觉超敏均显著改善(A组85%,B组85.71%),两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威伐光照射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疼痛门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伐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胸椎旁阻滞
下载PDF
三氧自体血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小妹 吴随妹 +1 位作者 林娜 傅丝丝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2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氧自体血疗法(ozone autohemotherapy,O3-AHT)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60例老年PHN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n=30... 目的研究三氧自体血疗法(ozone autohemotherapy,O3-AHT)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60例老年PHN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n=30)给予口服药物治疗2周,B组(n=30)给予O3-AHT联合口服药物治疗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所有PHN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12周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比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e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所有PHN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周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A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5.37±0.79)分,治疗后第1周、第4周以及第12周的VAS评分分别为(3.48±0.85)分、(3.11±0.85)分、(2.93±0.83)分。B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为(5.48±0.87)分,治疗后第1周、第4周以及第12周的VAS评分分别为(2.56±0.77)分、(2.32±0.69)分、(2.20±1.19)分。A组治疗前PSQI评分为(16.35±1.76)分,治疗后第4周、第12周PSQI评分为(11.65±1.46)分、(10.35±1.36)分。B组治疗前PSQI评分为(16.30±1.69)分,治疗后第4周、12周PSQI评分为(8.46±1.27)分、(7.26±1.29)分。两组治疗后随访第1周、第4周的VAS评分均较同组内治疗前和前一个时间点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83、-3.058、-22.801、-2.295,P<0.05)。两组治疗后随访12周和4周的VAS评分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1、-0.721,P>0.05)。两组间治疗后随访的比较,B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的VAS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3、3.673、2.534,P<0.05)。两组治疗后随访第4周和第12周的PSQ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随访的比较,B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的PSQI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3-AHT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PHN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自体血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老年人
下载PDF
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发玲 施小妹 +1 位作者 钱华 单风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介绍人参多糖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探讨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开展人参多糖抗肿瘤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其抗肿瘤的确切机制,药代动力学及... 目的介绍人参多糖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探讨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总结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和结论开展人参多糖抗肿瘤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其抗肿瘤的确切机制,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最佳应用途径、剂量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抗肿瘤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日 施小妹 +2 位作者 傅少雄 郑春英 刘荣国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8月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73±10)岁(60-86岁),疼痛范围位于T2-T11,受损节... 目的评价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8月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73±10)岁(60-86岁),疼痛范围位于T2-T11,受损节段1-4节,病程3-18月。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行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3d后重复1次。采用VAS对术后1,7,30,90d进行疼痛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行术后1,3月的睡眠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与术前1d比较,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及PSQI分值均降低,而SF-36量表中各参数均升高(P〈0.05)。患者治疗后均无血、气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行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定位准确,安全高,近期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疱疹 带状/*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不同靶位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荣国 林昭众 +3 位作者 徐雪汝 傅少雄 陈日 施小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6-111,116,共7页
目的:比较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联合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为胸DRG脉冲射频... 目的:比较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联合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为胸DRG脉冲射频组,B组(n=20)为胸神经前支+后支脉冲射频组。治疗前所有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首次治疗后第24 h,三次治疗后第24 h和出院后的1周、1月、3月、6月进行VAS评分,记录曲马多和加巴喷丁的摄取人数。治疗前、出院后1月、3月、6月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F-36、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上述两组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PSQI总分、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SF-36总分升高(P<0.05)。首次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后第24 h,A组VAS和曲马多摄取率均小于B组(P<0.05)。三次治疗后各同时点A、B两组比较,VAS评分、PSQI总分、SF-36总分、焦虑、抑郁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曲马多摄取率比较,A组小于B组(P<0.05)。结论:胸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后支脉冲射频均可有效治疗老年PHN,但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胸神经
下载PDF
脉冲射频V_1与C_(2-3)后内侧支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春英 陈日 +2 位作者 施小妹 傅少雄 刘荣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59-663,共5页
目的:评价第五对脑神经即三叉神经第一支(V1)联合颈2-3(C2-3)后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0名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V1脉冲射频组(V组,n=15)和C2-3后内侧支联合V1脉冲射频组(C组,n=15)。比... 目的:评价第五对脑神经即三叉神经第一支(V1)联合颈2-3(C2-3)后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0名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V1脉冲射频组(V组,n=15)和C2-3后内侧支联合V1脉冲射频组(C组,n=15)。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7、14天、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治疗的副作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7、14天及1个月的曲马多日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3、6个月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值、曲马多日用量及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第1天,C组VAS值及曲马多日用量均明显低于V组(P<0.05);但随后各时点两组VAS值、曲马多日用量及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联合C2-3后内侧支脉冲射频可增强即时V1的射频镇痛效果,但远期疗效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脉冲射频 颈神经后内侧支 三叉神经-颈神经复合体
下载PDF
Th17细胞在肺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慧芳 王斯 +1 位作者 吴发玲 施小妹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0-53,共4页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效应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分泌产生几种致炎细胞因子,包括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Th17产生的细胞因子与Thl、Th2不同并且与其相互对抗。Th17细胞很可能对防御胞...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效应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分泌产生几种致炎细胞因子,包括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Th17产生的细胞因子与Thl、Th2不同并且与其相互对抗。Th17细胞很可能对防御胞外病原菌的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影响。综述了Th17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其在肺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相关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肺部感染
下载PDF
脉冲射频背根神经节对CCI模型大鼠脊髓中Iba1和TRPV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雪汝 林星武 +2 位作者 傅少雄 施小妹 刘荣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3-829,共7页
目的: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实施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探讨对其疼痛行为学和脊髓中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 (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 目的: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实施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探讨对其疼痛行为学和脊髓中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 (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 Iba1)、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 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组、CCI+PRF组、CCI+free-PRF组,每组25只。除Sham外,其余三组结扎右侧坐骨神经主干制作CCI模型。CCI后第7 d,CCI+PRF组于术侧L4-5 DRG行6 min的标准PRF治疗。CCI+free-PRF组仅在相同位置放置射频电极,无脉冲治疗。观察大鼠CCI前,CCI后1、3、5、7 d,PRF后1、7、14 d痛阈改变。术前、CCI后第7 d、PRF后14 d采用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Iba1 (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和TRPV1表达。结果:CCI后,与Sham组比,CCI组、CCI+PRF组、CCI+free-PRF组大鼠痛阈均显著降低(P <0.05),脊髓Iba1、TRPV1表达均增强(P <0.05)。脉冲射频后,CCI+PRF组痛阈较CCI组和CCI+free-PRF组显著升高(P<0.05),脊髓Iba1、TRPV1表达则明显减少(P <0.05)。结论:脉冲射频可有效减轻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TRPV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Iba1 TRPV1
下载PDF
两种不同电压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施小妹 陈日 +1 位作者 徐雪汝 詹爱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两种不同电压(45 V、65 V)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胸背部PHN患者60例,根据使用的PRF电压不同分为两组:A组(45 V)和B组... 目的分析CT引导下两种不同电压(45 V、65 V)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胸背部PHN患者60例,根据使用的PRF电压不同分为两组:A组(45 V)和B组(65 V),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以胸神经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为靶点进行PRF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普瑞巴林口服剂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PSQI、普瑞巴林剂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在同一时间点的随访中,B组患者的VAS、PSQI和普瑞巴林剂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与45 V相比,65 V的PFR治疗PHN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电压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老年
下载PDF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菱形肌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小妹 王帅 +2 位作者 陈凯雄 林娜 吴随妹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观察依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soft tissue surgery theory)可否提升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rESWT)治疗菱形肌损伤(rhomboid muscle injury)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单侧菱形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观察依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soft tissue surgery theory)可否提升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rESWT)治疗菱形肌损伤(rhomboid muscle injury)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单侧菱形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n=30)依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行菱形肌走行区域联合患侧颈肩部(斜方肌、冈下三肌)rESWT,对照组(n=30)仅在菱形肌走行区域行rESWT,每周1次,共治疗4次。选用疼痛强度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每次rESWT治疗前、完成4次rESWT治疗后随访4周、12周及24周共7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并作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后6个时间点的NRS评分均较第1个时间点和同组内前1个时间点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同一时间点的比较,从第2周起,实验组NRS评分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ESWT可缓解菱形肌损伤患者的疼痛,依据软组织外科学理论行菱形肌走行区域联合颈肩部rESWT治疗菱形肌损伤优于单一菱形肌走行区域rES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 菱形肌损伤 软组织外科学 NRS
下载PDF
周围神经脉冲射频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下调脊髓BDNF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少雄 刘荣国 +4 位作者 吴晓丹 徐雪汝 施小妹 陈日 王帅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评价周围神经脉冲射频(PRF)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220只,8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5):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PRF组和假PRF... 目的评价周围神经脉冲射频(PRF)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220只,8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55):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PRF组和假PRF组(SPRF组)。采用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法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SNI后第7天,PRF组进行PRF治疗(爆发2次/s,脉宽20 ms,输出电压45 V,最高温度42℃,持续刺激6 min)。于SNI前1 d(T0)、SNI后第1、3、5、7天(T1~4)、PRF后第1、3、5、7、9、11、14天(T6~12)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T0、T4、T9、T12时,分别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BDNF表达水平,于PRF后即刻(T5)、T9、T12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BDNF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NP组、PRF组和SPRF组SNI后各时点MWT降低和TWL缩短,脊髓BDNF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PRF组PRF治疗后各时点MWT升高和TWL延长,脊髓BDNF表达下调(P<0.05)。结论PRF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术 神经痛 脊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三氧自血疗法在缺血性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20
作者 施栋梁 柳志伟 施小妹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三氧自血疗法是缺血性疾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其对脑梗塞、下肢缺血性疾病、心肌缺血、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等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三氧自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从三氧自血疗法在缺血性疾病中的... 三氧自血疗法是缺血性疾病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其对脑梗塞、下肢缺血性疾病、心肌缺血、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等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三氧自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从三氧自血疗法在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此法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 自血疗法 缺血性疾病 治疗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