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施春雷 张心敏 边海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6-347,T002,共3页
目的 用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对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 ,以探讨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骨转移的特点、规律及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自 1996~ 1998年收治的 162例肺癌骨转移阳性病例 ,对肺癌骨转移的部位、... 目的 用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对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 ,以探讨不同细胞类型的肺癌骨转移的特点、规律及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自 1996~ 1998年收治的 162例肺癌骨转移阳性病例 ,对肺癌骨转移的部位、病理类型、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癌骨转移以胸部骨转移最多见 ,其他依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肺腺癌较其他病理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多发性转移占 72 .2 % ,孤立性占 2 7.8%。骨扫描阳性的病例中 ,有骨痛症状者为 5 8% ( 94/162例 ) ;68例无痛病例中 ,有 11例被证实为假阳性。骨扫描可于症状出现前 5d~ 7个月诊断骨转移。结论同位素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同位素骨显像 诊断
下载PDF
ASCO不可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2003新版推荐指南 被引量:114
2
作者 施春雷 韩宝惠 《循证医学》 CSCD 2004年第2期115-124,128,共11页
关键词 ASCO 手术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2003年 肿瘤
下载PDF
厄洛替尼100mg/天治疗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施春雷 韩宝惠 +2 位作者 顾爱琴 熊丽纹 沈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29-5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标准治疗剂量为150mg/天。部分患者因毒副反应导致减量或终止治疗。本研究对厄洛替尼100mg治疗晚期化疗失败的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总结。方法 40例经病理组织...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标准治疗剂量为150mg/天。部分患者因毒副反应导致减量或终止治疗。本研究对厄洛替尼100mg治疗晚期化疗失败的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总结。方法 4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腺癌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吸烟史,给予厄洛替尼100mg/次/天,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为止,观察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及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患者中,11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5例进展,总缓解率为27.5%,疾病控制率为62.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5.5个月。外周血检测EGFR突变共15例,占37.5%,总缓解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73.3%,EGFR有突变者的PFS为8.4个月。ECOG评分0分-1分患者中位PFS为6.1个月,ECOG评分2分患者中位PFS为3.1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厄洛替尼100mg治疗晚期肺腺癌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高,对不吸烟的腺癌患者、体力状况好、伴EGFR突变的患者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厄洛替尼 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血清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施春雷 张雪艳 +1 位作者 韩宝惠 赵家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鄄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9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30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鄄1...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鄄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9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和30例良性肺病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鄄1、NSE的水平。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鄄1、NSE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项测定的阳性率与病理类型有关,CEA以腺癌最高(62.1%),CYFRA21鄄1以鳞癌最高(62.2%),NSE以小细胞癌最高(52.0%),分别与其他病理类型相比差异显著(P<0.01)。Ⅲ、Ⅳ期血清CEA、CYFRA21鄄1、NSE水平均高于Ⅰ、Ⅱ期(P<0.01)。3项联检阳性率均高于单项和两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3项联检可使早期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到50%。结论:CEA、NSE、CYFRA21鄄1是诊断肺癌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CEA CYFRA21-1 NSE 联合检测 肺癌 诊断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研究的新动态 被引量:12
5
作者 施春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5981-5982,共2页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一直是威胁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危害因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5亿人感染食源性疾病,其中70%是由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致病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世代时间非常短,能够通过形成菌膜等方式逃脱消...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一直是威胁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危害因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5亿人感染食源性疾病,其中70%是由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致病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世代时间非常短,能够通过形成菌膜等方式逃脱消毒剂和杀菌剂等消杀处理,因此分布很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微生物 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食品安全 微生物污染 世代时间 杀菌剂 消毒剂
原文传递
原壳小球藻中不依赖于光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施春雷 史贤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从原壳小球藻CS-41(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CS-41)中分离到了不依赖于光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LIPOR)3个亚基的编码基因——chlL、chlN和chlB。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3个基因与普通小球藻C-27(Chlorella vulgaris C-27)相关... 从原壳小球藻CS-41(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CS-41)中分离到了不依赖于光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LIPOR)3个亚基的编码基因——chlL、chlN和chlB。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3个基因与普通小球藻C-27(Chlorella vulgaris C-27)相关基因高度同源,同源性高达99%以上,其中chlL基因有内含子,与有关C.vulgaris C-27的报道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壳小球藻 原叶绿素酸酯 叶绿素酸酯还原酶
下载PDF
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治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春雷 廖美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进展性胸部恶性肿瘤。病因可能与石棉、SV4 0病毒和遗传倾向有关。诊断方法包括X线摄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大多数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或放射治疗 ,细胞毒药物化疗剂成为唯一可选择的方法 ,有效...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进展性胸部恶性肿瘤。病因可能与石棉、SV4 0病毒和遗传倾向有关。诊断方法包括X线摄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大多数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不能进行手术或放射治疗 ,细胞毒药物化疗剂成为唯一可选择的方法 ,有效率 <2 0 %。近来一种多靶点抗叶酸剂 pemetrexed ,已进行了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并获得了可喜的结果。加用小剂量的叶酸和B12 补充治疗能减轻pemetrexced的毒副反应。pemetrexed/顺铂以被推荐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一线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诊断 治疗 PEMETREXED
下载PDF
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施春雷 张孝科 +1 位作者 杨大锁 刘万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5期149-151,共3页
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发展是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管理内容,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南京某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SWOT分析,明确了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中医... 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发展是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管理内容,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南京某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SWOT分析,明确了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应对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策略,为医院制定中医重点专科发展战略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重点专科 SWOT分析 发展战略
下载PDF
肺癌病人生活质量评价
9
作者 施春雷 张心敏 廖美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2期364-364,共1页
肺癌病人生活质量评价施春雷,张心敏,廖美琳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200030)肺癌目前仅5-10%可通过手术根治,治疗的手段不外乎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这些治疗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报告自... 肺癌病人生活质量评价施春雷,张心敏,廖美琳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200030)肺癌目前仅5-10%可通过手术根治,治疗的手段不外乎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这些治疗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报告自行设计的肺癌病人生活质量(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评价 肺癌病人 日常生活能力 免疫治疗 降值 心理学指标 社会活动能力 平均值 疗效比较 延长生存期
下载PDF
直径不超过2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
10
作者 施春雷 张雪艳 韩宝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0-453,共4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CT扫描技术应用逐渐普及,对于直径不超过2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检出率也逐渐提高。本研究通过对周围型小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生存期的分析,试图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1... 背景与目的:随着CT扫描技术应用逐渐普及,对于直径不超过2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检出率也逐渐提高。本研究通过对周围型小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生存期的分析,试图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1年7月手术切除的直径≤2 cm的周围型小肺癌75例。对手术切除方式(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或局部切除)、淋巴结转移情况、胸部CT影像学表现以及患者生存期与肿块大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者57例,接受局部切除者18例。病灶在>1.5~42.0 cm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4.63%,病灶在>1.0~≤1.5 cm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4.8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0)。病灶≤1.0cm者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1%和60.0%(P=0.000)。12例CT显示为磨玻璃影(GG0)表现者均未见有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为91.67%。结论:即使是≤2 cm的病灶仍可伴有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方法宜采用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但对于≤1.0 cm的病灶,尤其在高分辨CT上显示有GG0改变的病灶,可考虑行局部切除,而无需行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局部切除 预后
下载PDF
枸杞多糖-4的提取、分离及其对雌性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民 朱彩平 +2 位作者 施春雷 肖军霞 张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提取、分离了枸杞多糖-4,并研究了其对雌性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雌性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模型造型后分别以20、40和60mg/(kg·d)的剂量连续灌胃30d后,称量体重,测量体长,眼球取血处死,称量全身脂肪重量,... 提取、分离了枸杞多糖-4,并研究了其对雌性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雌性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模型造型后分别以20、40和60mg/(kg·d)的剂量连续灌胃30d后,称量体重,测量体长,眼球取血处死,称量全身脂肪重量,计算李氏指数和脂肪指数,测定血脂水平,将脂肪组织固定、染色后400倍显微镜下记数单个视野内脂肪细胞个数,测定脂肪组织中AccmRNA含量。结果表明,枸杞多糖-4可显著降低雌性下丘脑损伤肥胖小鼠的体重和脂肪指数;摄入适当剂量的枸杞多糖-4可显著降低血清TC和TG的含量,提高血清HDL含量;并可显著减小脂肪细胞大小和增加脂肪组织内AccmRNA的含量。表明枸杞多糖-4可通过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达到降脂减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4 提取 分离 减肥作用 动物实验 肥胖症
下载PDF
枸杞多糖-4对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减肥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民 肖军霞 +2 位作者 施春雷 朱彩平 张声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 : 研究枸杞多糖 -4对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 雄性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模型造型后分别以 2 0、40和 60 mg/ ( kg· d)的剂量连续灌胃 3 0d后 ,称体重 ,测量体长 ,眼球取血处死 ,称全身脂肪重... 目的 : 研究枸杞多糖 -4对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 雄性下丘脑损伤性肥胖小鼠模型造型后分别以 2 0、40和 60 mg/ ( kg· d)的剂量连续灌胃 3 0d后 ,称体重 ,测量体长 ,眼球取血处死 ,称全身脂肪重量 ,计算李氏指数和脂肪指数 ,测定血脂水平 ,将脂肪组织固定、染色后 40 0倍显微镜下计数单个视野内脂肪细胞个数 ,测定脂肪组织中乙酰辅酶 A羧基酶 ( 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 m RNA含量。结果 : 枸杞多糖 -4可显著降低下丘脑损伤肥胖小鼠的体重、李氏指数和脂肪指数 ;60 mg/ ( kg·d)枸杞多糖 -4可显著降低血清 TC,各剂量组的血清 TG含量均显著降低 ,2 0和 40 mg/ ( kg· d)的枸杞多糖 -4可显著提高血清 HDL-C含量 ;并可显著减小脂肪细胞大小和增加脂肪组织内 Acc m RNA的含量。结论 : 枸杞多糖 -4可通过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达到降脂减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损伤性肥胖 枸杞多糖-4 乙酰辅酶A羧基酶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文怡 王韡旻 +5 位作者 姜丽岩 施春雷 熊丽纹 储天晴 裴俊 顾爱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0-614,共5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有效率仅30%~40%,本研究旨在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卡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非鳞NSCLC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有效率仅30%~40%,本研究旨在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卡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非鳞NSCLC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3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或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上述方案连用2-6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主要观察终点是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其次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1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121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44例,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50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6例,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7.2%(45/121),DCR为78.5%(95/121),PFS为5.2个月(95%CI:4.4~6.0个月),1年生存率为59.0%。其中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组ORR为38.3%(23/60),DCR为78.3%(47/60), PFS为5.1个月(95%CI:3.8~6.4个月),1年生存率55.2%;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ORR为36.1%(22/61),DCR为78.7%(48/61),PFS为6.2个月(95%CI:4.3~8.1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两组之间的ORR、DCR、PFS和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下降、乏力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卡铂 顺铂 一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顾爱琴 高志强 +3 位作者 王慧敏 施春雷 熊丽纹 韩宝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吉非替尼(250 mg/d)对87例65岁以上的ⅢB~Ⅳ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直至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31.0%(27/87);疾病...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单药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吉非替尼(250 mg/d)对87例65岁以上的ⅢB~Ⅳ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直至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31.0%(27/87);疾病控制率为77.0%(67/87);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2.9%。腺癌和既往未接受化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非腺癌和既往接受化疗的患者(P<0.05);女性和非吸烟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男性和吸烟患者(P≤0.01)。体能状态ECOG评分0~1、腺癌、非吸烟和吉非替尼治疗有效患者的中位PFS明显优于ECOG评分≥2、非腺癌、吸烟和吉非替尼治疗无效患者(P<0.01);ECOG评分0~1和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优于ECOG评分≥2和吉非替尼治疗无效患者(P≤0.001)。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56.3%)和腹泻(36.8%)。结论对于晚期NSCLC的老年患者,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有效且安全,其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海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状况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自然 施春雷 +1 位作者 宋明辉 史贤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8-271,共4页
采集上海市食品样品(生牛乳、生鲜肉、水产品、速冻食品、果蔬、豆制品)505份,按国标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505份食品样品中有117份检出... 采集上海市食品样品(生牛乳、生鲜肉、水产品、速冻食品、果蔬、豆制品)505份,按国标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PCR技术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505份食品样品中有117份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23.2%,其中生鲜肉检出率最高,为32.9%;其次为生牛乳和速冻食品,分别为26.3%和26.7%;其他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该实验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上海市各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状况,为监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追溯污染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食品 多聚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琼琼 范一灵 +2 位作者 宋明辉 施春雷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555-560,共6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其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共发现22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或类肠毒素(SEA-SEE、SEG-SET、SElU、SElU_2和SElV),其中具有催吐活性的被定义为肠毒素,没有催吐活性或者尚待验证的被定义为类肠毒素(SEl)。传统肠毒素SEA^SEE被报道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肠毒素类型,但是大多数新型肠毒素或类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还没有被真正认识。本文对近几年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与食物中毒的关系、肠毒素的表达调控以及肠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肠毒素致病性,为今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物中毒 可移动基因元件
原文传递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志强 韩宝惠 +9 位作者 沈洁 顾爱琴 戚大江 黄进肃 施春雷 熊丽纹 赵怡卓 姜丽岩 王慧敏 陈玉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预后与肿瘤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22例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5%、35.2%和46.7%。ERCC1和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63.6%)显著高于男性患者(40.4%)。ERCC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RR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基因家族 ERCC1 RRM1 BRCA1 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原壳小球藻生物量快速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妍 李美芽 +1 位作者 施春雷 史贤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257,共5页
通过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小球藻藻液的吸光度(A)和光密度(OD),用显微镜对细胞精确计数和用烘干法测量细胞干质量,分别在吸光度/光密度和细胞密度、吸光度/光密度和细胞干质量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较显著。... 通过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小球藻藻液的吸光度(A)和光密度(OD),用显微镜对细胞精确计数和用烘干法测量细胞干质量,分别在吸光度/光密度和细胞密度、吸光度/光密度和细胞干质量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较显著。经过一系列波长的筛选,确定在波长440nm处测定吸光度/光密度最佳,进而确定生物量。两种仪器对比显示:酶标仪测得的结果线性关系更加显著。与细胞计数法等传统方法相比,光密度法更加便捷,能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可作为小球藻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的有效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壳小球藻 生物量 吸光度 光密度 显微镜计数 干质量
下载PDF
奥希替尼治疗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志强 王韡旻 +6 位作者 蔡雨晴 秦若琰 顾爱琴 熊丽纹 韩宝惠 姜丽岩 施春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9-814,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时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是在治疗晚期NSCLC时面临的新...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时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是在治疗晚期NSCLC时面临的新挑战。奥希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TKI,其在第一代EGFR-TKI耐药后的NSCLC特别是肺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观察奥希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7年4月—2018年9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诊断明确的晚期(Ⅳ期)肺腺癌患者62例,一线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88.7%的患者接受了三线及以上的治疗,观察患者应用奥希替尼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5例(40.3%),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28例(45.2%),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9例(14.5%)。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0.3%(25/6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5.5%(53/6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10.30个月(95%CI:9.92~10.68个月)。3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38.7%)、皮疹(32.2%),经对症处理后可明显缓解。结论:奥希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希替尼 肺腺癌 疗效 T790M突变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顾爱琴 熊丽纹 +3 位作者 王慧敏 施春雷 高志强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证实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2例IIIb-IV期经化疗失败的或不能耐受化疗及不...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证实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2例IIIb-IV期经化疗失败的或不能耐受化疗及不愿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用厄洛替尼每次150mg/d,直到病变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果本组可评价疗效92例,完全缓解2例(2.2%),部分缓解22例(23.9%),稳定48例(52.2%);进展20例(21.7%),有效率(RR)为26.1%(24/92),疾病控制率(DCR)为78.3%(72/92)。有皮疹患者RR和DCR优于无皮疹患者(P<0.05)。ECOG评分0-1分的患者RR优于ECOG评分≥2分(P=0.023),女性患者DCR显著优于男性患者(P=0.014),非吸烟患者DCR优于吸烟患者(P=0.042)。但病理类型和既往有无化疗对疗效无明显影响,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皮疹(84.8%)和腹泻(31.5%),多为轻、中度。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厄洛替尼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