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海峰作品简介
1
作者 施海峰 《今日科苑》 2005年第9期i0012-i0012,共1页
关键词 作品简介 书画艺术 父亲
下载PDF
镉暴露诱导小鼠脾脏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与鉴定
2
作者 阮嘉诚 史美琳 +1 位作者 马海燕 施海峰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镉暴露对脾组织的损伤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究镉免疫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单次皮下注射氯化镉(5μmol/kg)建立镉暴露小鼠模型,使用Synergy H4混合多模酶标仪检测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人B淋巴细胞瘤细胞中Ca... 目的本研究探讨镉暴露对脾组织的损伤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究镉免疫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单次皮下注射氯化镉(5μmol/kg)建立镉暴露小鼠模型,使用Synergy H4混合多模酶标仪检测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人B淋巴细胞瘤细胞中Ca^(2+)含量,采用D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脾脏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采用GO富集、KEGG信号通路和Reactome数据库分析镉暴露干扰的免疫相关功能,采用RT-qPCR、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等方法验证重要的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结果镉暴露干扰细胞的自噬功能,引起细胞Ca^(2+)稳态失衡和组织氧化应激增强。镉暴露产生免疫相关脾组织差异表达基因934个,其中上调的基因687个,下调的基因247个。镉暴露干扰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4个关键基因Ppp3ca、Plcg2、Vav1和Cd247表达。结论镉暴露引起免疫调节关键基因Ppp3ca、Plcg2、Vav1、Cd247的表达改变可能是小鼠脾脏产生免疫毒性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 免疫毒性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脏电生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吕游 蒋瑞辉 +2 位作者 种甲 施海峰 相仕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在心脏电生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患者194例。其中94例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方法,定义为超声组;100例应用解剖定位股静脉穿刺...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在心脏电生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患者194例。其中94例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方法,定义为超声组;100例应用解剖定位股静脉穿刺法,定义为对照组。结果超声组较对照组的每次穿刺时间[(8.1±2.6)min比(4.6±1.4)min,P<0.05]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组误穿动脉总次数3次,对照组误穿刺动脉总数11次(P<0.05)。2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97.9%比9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组无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发生,对照组发生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各1例,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术可以为心脏电生理手术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减少组织血肿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电生理学技术 心脏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股静脉
下载PDF
新建连铸机项目中的实施管理与风险管控
4
作者 施海峰 《冶金与材料》 2024年第4期190-192,共3页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速,连铸技术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在推进新连铸机设备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管理以及控制风险成为工程师们面临的关键挑战。文章主要探讨新连铸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策略及风险规避。在项目启动、执...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速,连铸技术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应用变得尤为关键。在推进新连铸机设备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管理以及控制风险成为工程师们面临的关键挑战。文章主要探讨新连铸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策略及风险规避。在项目启动、执行和完成阶段,结合策划与执行中的风险评估,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和监控机制,评估应对风险的效果,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连铸机项目 实施管理 风险管控 项目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下载PDF
游离异形股前外侧皮瓣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施海峰 芮永军 +4 位作者 寿奎水 张全荣 孙振中 邱扬 程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8-731,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一期修复手部不同区域、不同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4年5月,设计不同形状的股前外侧皮瓣和股前外侧分瓣(二者组合为异形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外科创伤中多发性多部位的皮肤缺损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左手... 目的介绍一种一期修复手部不同区域、不同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4年5月,设计不同形状的股前外侧皮瓣和股前外侧分瓣(二者组合为异形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外科创伤中多发性多部位的皮肤缺损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左手9例,右手16例,左足2例。洞穿伤致手掌、背皮肤缺损5例,热压伤9例,齿轮伤6例,梳毛机伤5例,碾压伤致左足背、足底皮肤缺损2例,均伴有肌腱或骨、关节外露。采用“H”形皮瓣修复手掌贯穿伤5例,“Y”形或“K”形皮瓣修复手掌背伴手指皮肤缺损11例;“”形皮瓣修复手背伴手掌侧方或虎口皮肤缺损3例,足背伴足底皮肤缺损2例,“h”形皮瓣修复手背伴与之不相连的手指皮肤缺损6例。主瓣范围为6.5cm×4.8cm^17.0cm×12.0cm,分瓣为3.5cm×2.8cm^7.5cm×4.5cm。结果术后27例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筋膜瓣以外皮瓣受区伤口均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均获随访3~12个月,外形满意,皮瓣质地柔软。除2例洞穿伤、3例热压伤及1例梳毛机伤患者手功能恢复不理想,其余患者均恢复抓、捏功能,12个月以上患者恢复触、痛觉,两点辨别觉1.4~2.5cm。结论异形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手部复杂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股前外侧皮瓣 游离移植 多发性手损伤 修复
下载PDF
水溶性壳聚糖对鱼糜制品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施海峰 高键 +3 位作者 应杰 林建宇 许鑫波 罗红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49-54,共6页
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溶性壳聚糖对鱼糜制品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和pH为指标,考察鱼糜制品在4℃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能够明显抑制细菌的... 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溶性壳聚糖对鱼糜制品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和pH为指标,考察鱼糜制品在4℃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能够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阻止感官品质的下降,延缓TVB-N和TBA的上升。其中,添加2.0%的水溶性壳聚糖保鲜效果最佳,与空白组相比,能将鱼糜制品的冷藏保鲜期从9 d延长至13~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鱼糜制品 冷藏保鲜
下载PDF
导管消融治疗慢性心房颤动两种消融策略对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5 位作者 王新华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胡伟 方唯一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目的比较单纯性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和CPVA结合左房内碎裂电位消融(CFEA)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对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药物无效的慢性房颤患者134例(男性77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56.8... 目的比较单纯性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和CPVA结合左房内碎裂电位消融(CFEA)对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对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药物无效的慢性房颤患者134例(男性77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56.8±12.3(38~76)岁,行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的房颤导管消融。随机分为两组:CPVA组68例患者行CPVA术,CPVA+CFEA组66例患者在双侧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完成后,对左房碎裂电位进行消融。房颤消融术后随访ECG和Holter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VA+CFE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增加(185min比147min,P<0.01),但X线透视时间并无明显增加;术后随访6个月时,CPVA组有41例(60%)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连续3个月未再发作症状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而CPVA+CFEA组有51例(77%)达此标准(P<0.05);CPVA组术中出现1例无症状性左上肺静脉狭窄和1例心脏压塞,CPVA+CFEA组有1例气胸,和1例股动脉静脉瘘,无其他重要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房颤,单纯CPVA的疗效并不理想,合并其他消融策略(如碎裂电位消融)可提高治疗成功率,且并不增加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 心房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47例临床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5 位作者 王新华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胡伟 方唯一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CARTO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23例曾因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术。在CARTO系统指导下对... 目的:探讨CARTO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23例曾因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CPVA)术。在CARTO系统指导下对这47例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终止房性心动过速,并且药物和程序电生理刺激均不再诱发能持续存在的房性心律失常。结果:47例患者中45例手术即刻成功(95.7%)。按消融成功的部位判断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66.0%(31/47)起源于肺静脉及其周围的前庭组织,17.0%(8/47)起源于二尖瓣环周围组织,4.3%(2/47)左心耳及附近、2.1%(1/47)左心房顶部、2.1%(1/47)希氏旁、4.3%(2/47)高右房后侧壁、2.1%(1/47)低右房侧壁、2.1%(1/47)冠状窦口。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00.3±24.4)min,X线曝光时间为(20.4±12.7)min。随访(12.8±6.3)个月,累计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为93.6%。结论: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心房局灶性房速的标测和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术 三维标测系统
下载PDF
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内血管球瘤的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施海峰 芮永军 +1 位作者 寿奎水 陆征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182-3183,共2页
目的总结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球瘤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2000年8月~2008年12月共治疗的11例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球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10例,男性1例;发生于手指指腹9例,足趾趾腹2例;病变部位在环指6例,在中指3... 目的总结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球瘤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对2000年8月~2008年12月共治疗的11例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球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10例,男性1例;发生于手指指腹9例,足趾趾腹2例;病变部位在环指6例,在中指3例,第4趾2例;病程最长7年未得到明确的诊治;11例Love氏试验和冷敏感试验均阳性,明确诊断后均予手术摘除,术后疼痛症状和阳性体征全部消失。结果 11例中9例经过9个月~9年的随访,有1例足趾因疼痛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术中未见有明显的瘤体,切除趾神经周围的疤痕组织后,疼痛消失。其余8例均无复发。结论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球瘤好发于女性,并好发于环指。提高对软组织血管球瘤的认识可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手术中完整摘除瘤体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指、趾 末节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第2足趾组织瓣联合趾腓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海峰 芮永军 +5 位作者 张全荣 寿奎水 许亚军 邱扬 姚群 陈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3786-3788,共3页
目的探讨第2足趾组织瓣联合趾腓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0年始,临床应用21例,其中趾腓侧皮瓣镶嵌于第2足趾跖侧2例、修复3度以上拇指缺损7例、第2趾末节带中、近节皮瓣联合趾腓侧皮瓣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2例、第2足趾再造手指联... 目的探讨第2足趾组织瓣联合趾腓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0年始,临床应用21例,其中趾腓侧皮瓣镶嵌于第2足趾跖侧2例、修复3度以上拇指缺损7例、第2趾末节带中、近节皮瓣联合趾腓侧皮瓣修复食指皮肤脱套伤2例、第2足趾再造手指联合距母趾腓侧皮瓣修复虎口、邻指或附近皮肤缺损10例。结果20例再造指和皮瓣均成活,1例为小儿拇指再造,其足趾成活良好而距母趾腓侧皮瓣坏死,经二期植皮后治愈。经6~14个月随访,再造指、皮瓣外观良好,17例再造指伸、屈、抓、捏功能满意,4例轻度活动受限;距母趾腓侧皮瓣耐磨无臃肿。移植组织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第2足趾联合距母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复合性手创伤,只吻合一套血管系统,手术简便、实用,为再造手指并同时修复局部皮肤缺损提供了较好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移植 足趾 皮瓣 手损伤
下载PDF
前臂离断再植后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海峰 张全荣 +5 位作者 芮永军 寿奎水 许亚军 孙振中 姚群 程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前臂离断再植 原因分 断臂再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显微外科 再植术后 再植失败 并发症
下载PDF
低温塑料板材支具支架在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海峰 徐向红 寿奎水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9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观察支具、支架在屈肌腱修复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28 例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支具、支架使用组与对照组,治疗8 周后采用 T A M法[1] 评估手功能。结果:支具、支架使用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支具、支... 目的:观察支具、支架在屈肌腱修复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28 例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支具、支架使用组与对照组,治疗8 周后采用 T A M法[1] 评估手功能。结果:支具、支架使用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支具、支架应用对术后手功能恢复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肌腱修复 支具 支架
下载PDF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处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术后常有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其中部分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部分为心房内大折返性房速,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电生理特征。对于这些新发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采用电复律、药物治疗,...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术后常有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其中部分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部分为心房内大折返性房速,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电生理特征。对于这些新发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采用电复律、药物治疗,如果治疗无效,常规电生理检查结合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再次行消融术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 心房颤动 综述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施海峰 赵海燕 《河北中医》 2000年第12期944-945,共2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病人口服通心络治疗后血脂质浓度变化、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浓度变化。方法 治疗组口服通心络 ,每日 3次 ,每次 4片 ,对照组则仅用消心痛治疗。均 30日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病人口服通心络治疗后血脂质浓度变化、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浓度变化。方法 治疗组口服通心络 ,每日 3次 ,每次 4片 ,对照组则仅用消心痛治疗。均 30日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总胆固醇 (TC)及血浆ET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P <0 .0 1) ,而血浆NO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病人 ,不仅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还能有效地改变血浆ET和NO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冠心病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第二足趾联合Mu趾侧腹皮瓣再造手指及修复邻近皮肤缺损
15
作者 施海峰 芮永军 +2 位作者 张全荣 孙振中 陈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13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第二足趾 联合 Mu趾侧腹皮瓣 再造手指 修复 皮肤缺损 手指缺损
下载PDF
三维电磁标测系统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5 位作者 王新华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胡伟 方唯一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动过速终止并且药物加程序电生理刺激均不再诱发。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手术即刻成功(97.6%),消融成功靶点分布:肺静脉来源21例(50%),二尖瓣环周围5例(11.9%),左心耳2例(4.8%)、右心耳1例(2.4%),左心房顶部1例(2.4%)、左心房后侧壁2例(4.8%),希氏旁3例(7.1%)、高右房前壁2例(4.8%)、低右房侧壁1例(2.4%)、冠状窦口2例(4.8%)、右房后壁偏间隔2例(4.8%)。除了2例股静脉血肿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95±3.9)个月,累计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为95.2%。结论:CARTO系统激动标测指导下的局灶性房速的标测和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 导管消融术 三维标测系统
原文传递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施海峰 赵海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7期14-14,共1页
观察冠心病病人口服通心络治疗后血脂浓度变化、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血浆ET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NO浓度均较治疗前有... 观察冠心病病人口服通心络治疗后血脂浓度变化、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血浆ET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NO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仅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还能有效地改变血浆ET和NO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内皮素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患者 一氧化氮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浓度 血浆ET NO浓度
下载PDF
缬沙坦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施海峰 华守明 金恒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 (代文 )的降压效果及其对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对 3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 6mon的缬沙坦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对血压、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测的对比 ,探讨缬...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 (代文 )的降压效果及其对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对 3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 6mon的缬沙坦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对血压、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测的对比 ,探讨缬沙坦对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结果 :经过 6mon的治疗 ,血压从 16 2 /10 2mmHg降至 135 /84mmHg(P <0 .0 1) ,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也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 左室肥厚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环静脉导管消融术的消融达终点部位分析及相应的策略
19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5 位作者 王新华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胡伟 方唯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以电隔离为终点的环肺静脉导管消融过程中,消融达终点部位的分布规律,并探讨相应的标测策略和消融技巧。方法入选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心房颤动患者452例。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均采用环肺静... 目的分析以电隔离为终点的环肺静脉导管消融过程中,消融达终点部位的分布规律,并探讨相应的标测策略和消融技巧。方法入选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心房颤动患者452例。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均采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为基本术式,使用单个环状电极标测肺静脉电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在环肺静脉消融过程中,用CARTO标记出消融达终点部位,即肺静脉心房肌束连接部位,通常表现为消融后肺静脉电位明显延迟、频率明显减慢或消失。结果在452例的消融过程中共记录到消融达终点部位1520处,包括环左侧肺静脉813处,最常见于左前上(201处,24.7%)、左前中(180处,22.1%)和左前下(132处,16.2%);环右侧肺静脉707处,最常见于右后中(207处,29.3%)和右后上(162处,22.9%)。所有单圈未隔离而在环肺静脉消融线上补点消融的病例中,961个消融达终点部位(82.99%)与环状电极指示区域一致,通过在消融线上大头仔细标测进一步确定消融达终点部位,并根据不同的部位分别采用增加消融时间、冷盐水灌注的流速以及改变导管贴靠方式等方法可有效地达到肺静脉电隔离的消融终点。结论环静脉导管消融术达到电隔离终点的常见消融达终点部位分布有一定规律,最多见于左侧消融线前壁和右侧后壁,环状电极可有效提示消融达终点部位的大体位置,采用改变导管贴靠方式以及增加消融时间、冷盐水流速等方法可以有效阻断消融达终点部位,达到电隔离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肺静脉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相关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
20
作者 施海峰 都明辉 +7 位作者 王东旭 陈浩 佟佳宾 邹彤 刘俊鹏 种甲 吕游 杨杰孚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相关无症状脑梗死(SCI)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40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于术后24~72 h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根据是否出现SCI分为SCI组和无SCI组,单因素分析比...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相关无症状脑梗死(SCI)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40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于术后24~72 h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根据是否出现SCI分为SCI组和无SCI组,单因素分析比较患者病史资料、检查指标及术中情况。结果术后7例患者出现SCI,发生率为17.5%。统计分析发现左房后壁BOX消融与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SCI显著相关(P<0.001)。结论左房后壁BOX消融显著增加房颤射频消融术后SCI风险,临床上应谨慎评估左房后壁BOX消融的应用指征,减少SC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 无症状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